第264章菲爾茲獎公布!


    寧晨接起電話:“楊老師。”


    “寧老師,現在你在學校嗎?方便的話,我一會兒去你實驗室跟你說些事情。”


    “方便的,楊老師,要不我去你實驗室吧。”


    楊連華畢竟是指導過寧晨的,也是寧晨的前輩,寧晨還是不太好意思讓楊連華親自過來找自己。


    “不必了,正好我也活動活動。那寧老師就在實驗室等我好了,我一會兒就過去。”


    見楊連華這麽說,寧晨也不再客套什麽,便留在實驗室等著楊連華的到來。


    寧晨覺得,楊連華找自己,可能是談論一些有關《學術星空》的事情。


    作為盛州大學數學係的領頭人物,楊連華在《學術星空》期刊中,也承擔著比較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在《學術星空》的數學子刊成立之後,楊連華就擔任了數學子刊的主編,把控著整個數學子刊的管理和運營工作。


    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這對於寧晨個人的研究道路,都不會造成任何的影響,也僅僅是人生中的一次經曆罷了。


    寧晨對於這件事情也是心中有數,隻不過在獎項正式公布之前,寧晨還是不會做出提前開香檳慶祝的舉動的。


    而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這一屆菲爾茲獎的獲獎名單,也即將對外公布了。


    寧晨也二十三歲的年齡,就拿到了菲爾茲獎,這創造了菲爾茲獎成立以來,最年輕的獲獎者的紀錄。


    而現在的寧晨,早就做出了很多應用級別的成果,即便公開發表的那些成果,還是應用價值比較小的那部分,可是依然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


    雖說楊連華負責的隻是期刊的一本子刊而已,但楊連華心中也十分的清楚,自己的這項任務是非常艱巨的。


    這已經不是燕京第一次舉辦國際數學家大會了,不過現在距離燕京舉辦上一次數學大會,也才過去了十多年而已。


    正如寧晨所預料的,楊連華這次過來,的確是在與寧晨討論一些有關《學術星空》的問題。


    跟寧晨聊了很多期刊中的細節問題之後,楊連華才終於對最後的計劃感到滿意。


    寧晨也明白,為何楊連華說到這件事情的時候,表情會如此的興奮了。


    按照寧晨和其他人的預期,他們可是想把這本數學分類的子刊,做到全國甚至全世界最頂級的數學學術期刊之一。


    經過國際數學聯盟專家的進一步評選,寧晨得到了所有專家的支持,成為了唯一一個獲得全票的提名者。


    但當寧晨徹底解決了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和光滑性問題之後,一切的情況都變得完全不同了。


    “這並不是一個讓人意外的結果,事實上我認為,寧晨恐怕是菲爾茲獎成立有史以來,最沒有爭議的一位獲獎者了。就算這一屆隻評選一位獲獎者,寧晨也將毫無疑問的拿到這個獎項。”


    如果國際數學聯盟真的把寧晨邀請過來做報告,還是有關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報告,最後卻沒有給寧晨頒發菲爾茲獎,這樣的舉動會是會被世界學術界所詬病的。


    寧晨不知道的是,就在這個期間,國際數學聯盟已經開始了對下一屆菲爾茲獎獲獎者的評選流程。


    因為如果是在國外召開的話,寧晨絕對不會輕易的過去的。


    寧晨對於這件事情也不好做評價,不過拋開這些事情不談,寧晨倒是很希望這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能夠在夏國召開。


    在大家的眼中,寧晨無法獲得這一屆菲爾茲獎的唯一可能,就是在寧晨發表成果之前,國際數學聯盟已經完成了獲獎者的提名,這樣的話,寧晨隻能順延到下一屆的菲爾茲獎評選了。


    因為有些東西並無法準確的量化,隻能進行主觀的判斷,這讓大家沒有辦法得出統一的結論。


    “這個獎項的分量堪比諾貝爾獎,甚至比諾貝爾獎還要更加的難以獲得!曆史上得到過菲爾茲獎的數學家,也才僅僅兩位數而已。”


    臨近菲爾茲獎公布的時間,很多關注這件事情的人,都在不斷的刷新手機或是電腦的界麵,期待著最後的獲獎名單的公布。


    “寧老師,說起來我之前還真的沒有承擔過如此重要的工作。我知道我在夏國數學界並排不上什麽名號,這份工作對於我來說,的確是一項非常重大的挑戰了。”


    這些項目雖然並沒有對外公布,可也不排除這些事情已經被外界知曉的可能。


    “寧老師,如果你真的可以順利的拿到菲爾茲獎的話,你就可以在家門口領獎了。這樣的時刻,將是我們所有夏國人的榮耀。”


    能夠在三十歲之前,就拿到菲爾茲獎,就已經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壯舉了。


    “楊老師,您知道具體的原因是什麽嗎?”


    就算寧晨再次得到了一些世界級的學術界獎項,寧晨也未必願意為了領獎而出國了。


    當然,這樣的規則並不是死的,隻要一切符合要求,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這樣級別的成果,已經不能簡單的用菲爾茲獎來形容了,因為近幾屆的獲獎者,也未曾解決過類似難度的問題。


    通過與楊連華的聊天,寧晨也能夠感受到楊連華的認真態度。


    由於小智的信息提醒功能,寧晨第一時間便得知到了這個消息。


    而根據最近幾屆的習慣,最終的獲獎人數,一般都會定在四人。


    接下來,寧晨認真準備起了這次報告會的內容。


    ……


    因為《學術星空》的主刊和子刊之間並不衝突,就算是投遞到主刊上的數學分類的論文,同樣是可以刊登子刊上麵的。


    楊連華的解釋充滿了戲劇性和故事性,但這與寧晨剛剛的猜測卻是不謀而合。


    寧晨對於菲爾茲獎的評選,還是保持著非常好的心態的。


    更別說,寧晨還參與了諸如高溫超導體線帶材的應用、星河量子計算機、戰鬥機材料等等的研究項目。


    而楊連華剛剛所說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不僅僅是一個世界頂級數學家的交流平台,更是會在大會上頒發包括菲爾茲獎、高斯獎、陳省身獎等多個數學界的重磅獎項。


    “具體的原因還無法確定,不過據我聽到的小道消息,並不是南高麗主動放棄這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舉辦權。對於這次國際數學家大會,南高麗早就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太可能輕易的放棄這次的舉辦機會……”


    寧晨知道這個邀請意味著什麽,雖然這並不代表寧晨已經拿到了下一屆的菲爾茲獎,但得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國際數學家大會,可以被稱作“數學界的奧林匹克盛會”,是世界上各大數學家聚在一起交流數學問題的最好機會。


    而是後續的評選環節之中,寧晨也繼續得到了評委們的青睞。


    雖然南高麗常溫超導的事情,隻是一項個人行為,可是因為這件事情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這也讓整個南高麗的學術界遭受到波及。


    終於,這一屆的四名最終獲得菲爾茲獎的名單正式出爐了。


    “是的,正常確實是應該在南高麗舉辦,不過因為某些原因,南高麗無法承擔這次國際數學家大會的舉辦,因此隻能臨時更換舉辦地點了。正好燕京之前有過舉辦國際數學家大會的經驗,而且對於臨時舉辦這次的大會也充滿興趣,最終大會便決定,設立燕京為這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舉辦地點了。”


    剩下的幾個問題,在未來的一百年之內,也未必能夠有其他人可以解決。


    不出大家所料,來自夏國的寧晨,順利拿到了這一屆的菲爾茲獎!


    獲得菲爾茲獎的數學家都較為的年輕,這是由於菲爾茲獎對於獲獎者的年齡有嚴格的要求,隻會將獎項頒發給年齡在四十歲以上的數學家。


    換句話說,能夠給寧晨頒發菲爾茲獎,已經是菲爾茲獎的榮幸了。


    “楊老師,我記得這屆國際數學家大會,原本應該在南高麗舉辦吧?”


    其實就算寧晨沒有去研究有關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問題,僅僅憑借解決秋成同猜想的三篇論文,就已經足夠被提名進入到菲爾茲獎的候選者之一了。


    在這之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土生土長的夏國人,能夠拿到這樣的數學界重磅獎項。


    <divss="contentadv">因為寧晨成功解決了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與光滑性問題,大家都知道,這一次的菲爾茲獎,寧晨是有非常大的概率獲得這個獎項的。


    畢竟寧晨解決的問題,可是新千禧年的七大數學難題之一,即便隻是解決了其中一個問題的一部分,甚至都是有獲獎的可能的。


    這也讓寧晨不會引起過度的關注,出國的安全性完全在可控的範圍之內。


    不過大部分的得獎者,獲獎時的年齡都是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因為太年輕的數學研究者,即便擁有很強大的學術能力,也很難得出世界級的重大成果。


    “我們夏國人終於拿到了數學界的最高獎——菲爾茲獎了!這一次不再是華裔數學家獲獎,而是我們土生土長培養出來的數學家!”


    因為寧晨有很大的獲獎可能,這次的菲爾茲獎評選,受到了大量夏國人的關注。


    不過這次寧晨的獲獎,倒的確創造了一個新的紀錄。


    正常來講,同一個城市,不會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就舉辦又一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


    此時,寧晨心中已經隱約有了一些猜想,隻不過還無法確定這樣的猜測是否正確。


    不出意料的是,寧晨順利的進入了首批的候選提名名單。


    以這樣的身份,輕易出國無疑是充滿風險的。


    聽完了楊連華的解釋,寧晨也感覺這其中帶有一些微妙的地方。


    按照國際數學聯盟的要求,每一屆菲爾茲獎,將選出二到四名的獲獎者,最終授予菲爾茲獎的殊榮。


    頓了頓,楊連華繼續說道:


    “我聽到的一種說法是,這次的變故,與之前南高麗常溫超導的事件有直接的關係。這次的事情給南高麗學術界的聲譽,造成了很強的負麵影響。這也讓國際數學聯盟不希望這次的數學大會繼續在南高麗舉辦。為了保留南高麗的麵子,他們才主動借故放棄了這次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的舉辦權。”


    在下一屆的菲爾茲獎正式公布之前,組委會向寧晨的郵箱發送了郵件,邀請寧晨能夠在這屆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上台進行有關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報告。


    現在的寧晨不比之前獲得西蒙斯學者獎的時候了,那個時候的寧晨也才在學術界初露頭角,雖說做出了一些不錯的成果,但大都是在數學等純理論的領域之中,並沒有涉及到太多應用的部分。


    聽到楊連華的話,寧晨也是感到有些詫異。


    “楊老師,這件事情就讓它順其自然好了。如果我真的拿到了菲爾茲獎,這也是我的榮幸。如果我拿不到的話,這也沒有關係,我還是會繼續照常進行我的各種研究的。”


    不一會兒,楊連華便來到了寧晨的實驗室,跟寧晨聊了起來。


    “楊老師太謙虛了,如果沒有楊老師的話,盛州大學的數學係,根本就不會有現在的水準。”


    當大家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紛紛在網絡上熱烈的議論了起來。


    楊連華正要回去,不過這個時候楊連華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麽,繼續向寧晨說道:


    “對了,寧老師,你知道下一屆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將在燕京舉辦嗎?”


    隻是僅僅解決一個秋成同猜想,還不足以讓寧晨大概率拿到菲爾茲獎,拿獎的競爭力還是要差出一些。


    寧晨的這個得獎年齡,無疑再次刷新了全世界對數學天才的認知。


    正常在寧晨現在的這個年齡,很多人也才剛剛大學本科畢業,或是剛剛進入到工作,或是剛剛進入到研究生的階段。


    而寧晨同樣的年齡段,竟然已經拿到了數學界的最高獎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樂要加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樂要加糖並收藏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