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我們需要你的指導


    其實在一開始接觸科研的時候,當自己做出了理想之中的實驗結果,寧晨也是和他們一樣,難以控製住自己心中激動的情緒。


    作為一名科研人員,平時的工作大多是單調乏味的,也就隻有在做出科研成果的時候,能夠將心中積攢的負麵情緒宣泄出去了。


    對於他們剛剛的表現,寧晨也是非常理解的。


    不過經曆過這麽多次的實驗,寧晨已經完全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無論出現什麽樣的實驗結果,寧晨都會盡力讓自己保持相對平和的心態。


    更何況,這次的實驗結果,基本在寧晨的預料之中,寧晨才不會像原帥他們一樣,激動到不知道該去做什麽。


    在寧晨的號召之下,大家繼續做完了剩餘的實驗。


    之後的實驗並沒有再發生什麽意外,經過多次測量之後,他們確定這種鎳氧化物的材料的確具有完全導電性的性質,而且超導臨界溫度也的確在160k。


    而在經過其餘的幾項測量工作,也證實了這種材料是一種嚴格意義下的超導體。


    完成了這次測試工作,寧晨等人終於可以放下心來,準備起成果總結與論文撰寫的工作。


    因為這項研究,在未來可能會涉及到一定的應用意義,雖然不一定要完全禁止論文的發表,至少肯定不會把全部的具備研究內容都公開發表的。


    “原帥,這次的論文並不算好寫,因為涉及到很多保密的部分,不是特別容易把控,主要的論文撰寫工作還是交給我來處理吧。除了論文的撰寫工作,我們還需要繼續研究這種超導材料未來的應用方向。”


    “好的,這方麵我之前確實沒有接觸過,就聽你的安排了。”


    如果隻是單純的寫論文,原帥還是可以勝任這樣的工作的。


    但既要在論文中體現出這項成果的研究意義,同時還要保留核心的機密部分,這樣的尺度原帥的確很難準確的把控。


    原帥也想利用這次的機會,再從寧晨身上學習一下這方麵的一些技巧。


    “當然,因為這個課題是我們共同研究的,更是出自於原帥你的研究方向,論文寫完之後,我們兩個人將作為共同的第一作者,這件事情你不必擔心。可以的話,我希望把這篇論文投遞到《學術星空》的主刊上麵。”


    聽到寧晨想把自己作為這篇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原帥下意識的有些想要抗拒。


    雖然這個研究方向的確是原帥第一個提出的,但畢竟這個課題從課題的設計到實驗的思路,主要都是來自於寧晨,甚至連論文也將會由寧晨來把控,原帥並不太好意思作為共同的第一作者出現。


    不過在寧晨的再三勸說之下,原帥也還是同意了寧晨的這個建議。


    對於論文發表的問題,寧晨並不是很擔心,以他們這個研究成果的價值來看,隻要是一家接收材料類論文的學術期刊,就是絕對不會拒絕這樣的一篇高質量的論文的。


    更何況,寧晨還是《學術星空》的主編之一,即便無法一個人決定期刊能否接收一篇論文,至少還是能夠享受到論文的快速投遞通道的。


    花費了幾天的時間,寧晨和原帥便一起完成了這篇論文的撰寫,而經過其他的幾位審稿人的審核之後,這篇論文也順利的達到了《學術星空》主刊的發表條件。


    因為期刊現在積累的論文數量比較多,這篇論文恐怕將過上幾期才能夠公開發表。


    而寧晨也比較樂於這樣的結果,寧晨並不急於這篇論文的發表,在這個期間,正好研究一下這種高溫超導材料的應用問題。


    寧晨將自己和原帥的研究內容,向華科院的陶偉院士發送了過去。


    陶偉是夏國超導界的殿堂級人物,之前在華科院做超導材料的研究時,寧晨就從陶偉院士這裏學到了很多東西。


    陶偉非常重視超導應用部分的研究,在這一方麵的造詣上,寧晨也是遠遠比不上陶偉的。


    收到了寧晨發來的這份研究內容之後,陶偉在感到驚訝的同時,也是覺得非常的喜出望外。


    “寧晨……竟然又發現了超導臨界溫度更高的新型超導材料?”


    160k的超導臨界溫度,已經遠遠超過高溫超導體的要求。


    而這樣高的超導臨界溫度,也是具備很高的應用潛力的。


    興奮之中,陶偉趕緊跟寧晨詳細的交流了一下,有關這種新型超導體的各項情況。


    讓陶偉略感遺憾的是,這種超導材料的穩定性比較差,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這種超導材料的應用價值。


    好在,這並不是一個徹底無法解決的問題,而在研究這種材料合成的過程中,寧晨已經解決了一部分困難的問題。


    “寧老師,我覺得綜合來看,這種新型超導材料,還是有較高的應用價值的。未來我們打算先構建一個實驗性質的超導線路,如果可以的話,就采用伱們研究的這種新型鎳氧化物超導材料吧。”


    使用的超導材料超導臨界溫度越高,整體的輸電效率就越高,因此這種160k的高溫超導材料,自然是這次超導線路的首選。


    “陶院士,根據我的預測,這種新型鎳氧化物超導材料,還是可以加工成超導線帶材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無論是材料加工,還是材料保存和運輸的過程中,都必須保證材料處於低溫的情況下,這樣才能夠保證材料的穩定性不被破壞……”


    寧晨通過自己對這種鎳氧化物超導材料的了解,向陶偉講述著自己的經驗。


    按照寧晨的理解,自己和原帥研究的這種超導材料,並不能說是一種穩定性比較差的材料,隻不過是在常溫的條件下,穩定性比較差罷了。


    “好的,寧老師,我已經基本了解這種新型鎳氧化物超導材料的情況了。聽說這種超導材料是你和你的學生原帥共同發現的,我們夏國超導界又出現了一名新的人才,這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


    “是的,原帥不僅我們實驗室的研究生,也是我曾經的本科同學和室友。說起來,這次的鎳氧化物超導體係,最先是由原帥發現的,而我是在原帥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探索。”


    “太好了,你們盛州大學真是人才輩出啊。前有你和徐洲教授,現在又出了一個原帥。寧老師,等你有一天再來華科院,也要把原帥帶來,讓我認識一下這個冉冉升起的新星!”


    “好的,陶院士,一定的。”


    因為這種超導材料就是寧晨和原帥研究出來的,因此寧晨和原帥肯定要去華科院那邊進行指導工作。


    而隨著項目的開始,寧晨和原帥也做起了前往華科院的準備。


    <divss="contentadv">臨行前,寧晨的心情還是比較平靜的,因為自己已經去過好幾次華科院了,也參加過很多個類似的國家級重點項目,對於這種事情也是見怪不怪了。


    可是原帥卻顯得非常的緊張和激動,畢竟這可是原帥第一次來到華科院這種級別的科研場所。


    “寧晨……我們真的要去華科院參與實驗,還是以特約指導專家的身份前往華科院的嘛?聽說這次我們還能見到陶偉院士?”


    對於陶偉院士這種級別的人物,原帥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夠有機會和他進行合作。


    “是的,原帥,這就是我們馬上就要經曆的事情。你要習慣這樣的事情,在未來,這樣的經曆會是一種常態的。”


    想起上一世的情況,寧晨也逐漸意識到,自己重生之後,對其他人會有多大的影響。


    如果沒有自己的出現的話,原帥畢業後隻會去工廠成為一名普通的工人,時常進行著倒班的工作。


    雖然這樣的收入足以養活自己,但相比現在的原帥,這種差距無疑是非常的巨大的。


    下了飛機,寧晨和原帥在華科院人員的接待下,順利抵達了華科院。


    到了華科院,他們很快便見到了陶偉院士。


    “陶院士,這位就是原帥。”


    第一次見到陶偉,原帥顯得非常的激動,之前準備的很多話,一時卻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陶院士,很榮幸能夠見到您!”


    “原帥,我也很高興能夠見到你。沒想到你還是寧老師的同學和室友,你們寢室真的是人才輩出啊!”


    “哪裏,陶院士過獎了,之前在我們寢室,我在四個人中,成績也隻能排到第三名而已。”


    聽到原帥的話,陶偉倒是顯得有些詫異。


    “寧老師,看來下一次你得再把你的另一位室友也帶來,讓我見一見了。連原帥這麽出色的同學,也隻能在你們寢室排在第三名,那可以想象,你們寢室的第二名也絕對不會差了。”


    聽原帥和陶偉這麽說,寧晨才想起了楊硯的事情。


    最近寧晨並沒有和楊硯聯係,不過寧晨也知道,現在楊硯已經在盛州大學材料專業讀博了,科研項目做得也是不錯的。


    隻是相比於原帥,楊硯並沒有那麽好的機會,科研成就也要比原帥稍微差一些。


    從天賦上來說,楊硯肯定是要強於原帥的,不過有些時候,選擇要比天賦更加的重要。


    而另外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努力與持之以恒,這是原帥勝於楊硯的一點。


    和陶偉聊了一會兒之後,原帥總算沒有那麽緊張了,意識到陶偉其實遠比自己想象之中的更好接觸。


    來到實驗室,寧晨和原帥看到了他們正在加工的新型鎳氧化物超導材料。


    “寧老師,原帥,我們按照你們提供的合成方法,對材料進行了合成,不過根據測量結果,合成的質量還是要差出一些。”


    聽著陶偉的話,寧晨和原帥也看起了這些合成材料的各項測試數據和結果。


    正如陶偉所說的那樣,這些材料的合成質量的確不是很高,相比寧晨和原帥做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差距。


    麵對這樣的結果,寧晨內心的情緒是比較複雜的。


    一方麵,這讓寧晨意識到了這個項目的難度之高,甚至超過了寧晨之前的預計。


    寧晨已經把詳細的實驗步驟,以及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告訴了陶偉,可是即便如此,陶偉的實驗組也無法完美的複製他們的實驗。


    當然,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實驗連實驗者本人也未必能夠準確的複製出來,更何況是其他人了。


    另一方麵,寧晨也對於這種材料的保密性,顯得更為的有底了。


    連陶偉這個級別的超導專家,得到了自己的實驗步驟都無法複製實驗,就更不用說其他的實驗室了。


    在公開發表的論文上,寧晨根本不會公布詳細的實驗步驟和實驗數據,更不會像與陶偉這樣,交代實驗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這倒也是一件值得寧晨高興的事情。


    “陶院士,出現這樣的結果,應該還是在實驗過程中,一些細節出現了問題。這些細節很難用簡單的語言表示清楚,最好還是通過實驗操作進行展現。”


    陶偉畢竟也是做過幾十年實驗的專家,一下子就理解了寧晨話中的意思。


    “明白,所以我才特意請你們來華科院進行指導。接下來的工作,就麻煩你們費心了。”


    顧不上休息,寧晨和原帥馬上就準備起了參與實驗。


    有了寧晨和原帥的加入,實驗的效果很快便發生了改變。


    雖然寧晨和原帥的實驗步驟,與他們的實驗步驟並沒有明顯的區別,但仔細查看起來,還在細微處還是有著一些差別的。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用同樣的一個菜譜烹飪,大廚和普通廚師做出來的效果就是會有所不同。


    幾天的實驗過去,他們再一次生產出來的實驗試樣,果然質量出現了大幅度的提升。


    “真是了不起的實驗操作啊!如此難合成的材料,如果沒有你們的到來,即便給我們一年的時間,也未必能夠做到同樣的程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樂要加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樂要加糖並收藏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