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 作者:可樂要加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02章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
“徐老師,話倒也不能說得這麽絕對。這次的會議肯定是要提升各種學術成果的應用價值,但是我也不覺得,在做任何課題之前,都一定要求這個成果在短期之內就可以應用。”
頓了頓,寧晨繼續說道:
“特別是一些數學問題,短期內確實未必會有什麽實際意義,但長期看來,卻是非常有必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關鍵的平衡點。”
就比如說,早在十六世紀,人們就提出了虛數的概念,但在後來的二百多年之間,人們都沒有找到虛數到底有什麽應用的價值。
但到了近代,人們逐漸意識到了虛數的意義所在,甚至在一些物理問題之中,如果沒有虛數的話,是很難對這些問題進行描述的。
因此在做科學研究的時候,未必非要在研究之前,就確定這些研究的意義,這也是學術研究的魅力所在。
而寧晨覺得要避免的,是那種主觀上的“水論文”,甚至是涉及到“學術造假”的情況。
聽寧晨解釋完了這些,徐洲也覺得寧晨的話確實非常的有道理。
“沒錯,就像你說的那樣,我們的確需要在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研究這些應用價值很高的課題,可以讓我們快速獲得進步。而研究那些基礎學科,以及一些暫時可能無法找到什麽應用方向的課題,則是可能提升我們未來的上限。”
見徐洲終於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寧晨也是欣慰的笑了笑。
臨近會議開始的時間,寧晨等人一起來到了燕京。
這一次,盛州大學有十幾位老師收到了參加這個會議的資格,除了寧晨和徐洲之外,理學院的楊連華和宋溪韻也同樣獲得了參加會議的資格。
這次會議的地點在華科院,這也更加印證了寧晨之前的猜想,這次的學術會議,將會更加傾向於實用研究的方向。
到了會議開始的那天,寧晨等人來到了會議現場,並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麵孔。
大家看到寧晨之後,也是紛紛主動與寧晨打起了招呼,並聊起了一些科研相關的話題。
看到寧晨受歡迎的樣子,徐洲忍不住和其他人說道:
“寧老師的人緣還真是好啊,這裏來的專家們,幾乎就沒有不認識寧老師的。”
“那是當然,寧老師經常去各地做項目,跟很多其他領域的專家都有學術上的交流。別看寧老師年齡小,經驗卻是非常的充足,大家也都很喜歡跟寧老師交流各種問題。”
楊連華對於寧晨的這些情況比較了解,在這方麵甚至連自己這個老教授,也是比不上寧晨的。
聽著他們的談話,宋溪韻心裏卻是有些竊喜,就似乎這是在誇獎自己一樣。
過了一會兒,嶽家鋒也來到了會議室,並直接來到了台上。
看樣子,嶽家鋒就是這次會議的組織者了,大家也很快都將注意力放在了嶽家鋒的身上。
“楊教授,這位是?”
“哦,這位是嶽家鋒院士,是華科院量子物理方向的專家。”
聽到“嶽家鋒”這個名字,徐洲的眼神馬上出現了變化。
“原來是嶽家鋒院士啊,早就聽聞嶽家鋒院士的大名,星河量子計算機的項目就是由嶽家鋒發起的,即便在華科院,嶽院士也是最頂尖的幾位專家之一了。”
“是啊,現在嶽院士已經把一部分精力從科研上麵拿了出來,放在了管理工作上麵。嶽院士的管理能力也是很強的,能夠很好的對各種科研方向進行規劃,確認各個課題的價值到底有多大,並決定科研項目的立項問題……”
就在他們談論嶽家鋒的時候,隻見嶽家鋒似乎發現了寧晨的到來,連忙來到了寧晨的身邊,與寧晨不知聊起了什麽。
看到這樣的情況,徐洲和楊連華也是感覺都有些哭笑不得。
“當然,拋開年齡不談,寧老師自然是更優秀的一位學者。要不然的話,嶽院士也不會對寧老師如此的尊敬。”
隻是,他們並不知道,甚至連星河量子計算機的項目,嶽家鋒也隻是名義上的負責人而已,背後則是寧晨完全主導了整個項目。
跟寧晨聊天的時候,嶽家鋒一改平時的嚴肅情緒,臉上洋溢著笑容,看得出嶽家鋒真的是從心底裏對寧晨喜歡和敬佩。
在各位專家都到場之後,會議也隨之正式開始了。
就像寧晨剛剛想的那樣,這次的會議的確是嶽家鋒進行主持,而會議的主題,也正是為大家確定未來的科研方向。
“想必各位專家都關注之前航母下海的事情了。這是我們科技發展的一項重要裏程碑,標誌著我們的海軍實力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之上。大家或許會感歎,我們為何會在短時間之內獲得如此巨大的進步……”
聽到嶽家鋒所講述的這個話題,在座的各位專家們,表情馬上變得更加認真了起來。
這是一件連普通人都非常關注的事情,這些專家自然會更加關注這件事情。
大家也都希望,今天能夠從嶽家鋒的口中,得到更多相關的細節信息。
“因為保密的原因,我無法向大家講述這兩艘航母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的太多細節,但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這些年我們在很多方麵的學術、科研水平上,都有著快速的提升。
最明顯的就是在航母的材料上麵,我們研發出了更優秀的鋼鐵材料,這可以讓我們的航母擁有更強大的基礎素質。而核動力裝置的突破,則讓我們成功擁有了第一艘核動力航母……”
此時,徐洲的心裏有些自豪,因為這兩艘航母所使用的鋼鐵材料,可是由自己和寧晨等人參與的研究。
寧晨則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即便這裏麵有自己很大的功勞,寧晨還是可以保持相對平和的心態的。
嶽家鋒先是重點說了一些材料學上麵的問題,材料學的研究在各個領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雖然被戲稱為“四大天坑”專業之一,但這個專業的意義卻是不言而喻的。
未來,嶽家鋒鼓勵各位材料專家,繼續發掘一些新型的材料。
這些新型的材料可能是可以改善傳統材料一些具有缺陷的性質的,也可能是一些未必馬上有應用意義的材料,但可以借此研究一些基礎理論的。
另外,在數學上麵,嶽家鋒也鼓勵大家研究各種新的理論,或是解決一些未解的數學猜想。
<divss="contentadv">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更是決定了各種學科發展的上限,這一點嶽家鋒也是堅信不疑的。
說完了各種學科的專業方向後,嶽家鋒繼續說道:
“最後,我也想說一下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的方麵。我覺得現在已經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學術時代了,在科研的過程中,免不了要離開高性能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的幫助。我們要適應並習慣於這樣的科研方式,同時也不能對它們產生過度的依賴……”
對於嶽家鋒提出的這個觀點,寧晨倒是有些意外。
這並不是因為寧晨不同意嶽家鋒的這個觀點,事實上,這正是寧晨也非常支持的理念,隻是能夠在別人口中聽到這樣的觀點,寧晨還是有些沒有想到的。
也許在學術和科研能力上,嶽家鋒比不上寧晨,但是在學術和科研理念上,嶽家鋒的確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水準。
有這樣的人領導夏國科研界的發展,寧晨也感覺心中充滿了希望。
第一天的會議結束之後,嶽家鋒將寧晨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裏,繼續和寧晨深聊了起來。
“寧老師,會議前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沒法跟你聊太多的事情。現在,總算能夠跟你好好的聊一聊了。”
其實經過剛才的會議,嶽家鋒還是覺得有些疲憊的,可是嶽家鋒也不太想錯過跟寧晨交流的機會。
特別是在兩艘新的航母剛剛下海的這個節點上,嶽家鋒還有很多事情想跟寧晨聊一聊的。
嶽家鋒是少數幾個知道寧晨參與了這兩艘航母的設計工作的人,跟寧晨了解了一下這兩艘航母的具體情況後,嶽家鋒對於寧晨又是肅然起敬。
“真想不到,寧老師能夠在這兩艘航母的設計中,提供這麽重要的作用。這件事情如果讓大家都知道了,那寧老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可又要大大的提升了。”
聽到嶽家鋒的話,寧晨連忙擺擺手說道:
“嶽院士,您可就不要給我壓力了。要是這件事情真的傳出去,那恐怕我每天都會睡不好覺的。”
寧晨知道,作為一名科研者,固然是一個非常光榮的事情,但如果涉及到太多應用領域的研究,而且還將這些事情都大張旗鼓的說出去的話,那無疑是把自己往火坑裏推。
這樣的人才,對於國家來說會是國寶級別的人物,但對於敵人來說,卻是一種危險的存在。
嶽家鋒自然也知道寧晨心中的擔憂,微笑著說道:
“放心吧,寧老師,這些事情我們肯定會嚴格的進行保密的。就算伱想說,我們都不會讓你說出去的。”
聊完了兩艘航母的事情,嶽家鋒繼續說道:
“其實真正了解內部情況的人,都知道寧老師這些年對我們做出的貢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沒有寧老師的話,現在我們將處於完全不同的局麵之中。”
包括且不限於高溫超導、鋼鐵材料、量子計算機、核動力裝置等技術,都是由寧晨進行主導的話,這也足以證明寧晨對整個夏國科技界有了多大的正麵影響。
“嶽院士過獎了,僅僅有我一個人還是遠遠不夠的,很多項目都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好了,寧老師,你就不要再謙虛了。未來你還需要承擔更加艱巨的任務,你也知道我的年紀不小了,不可能一直保持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的。”
寧晨明白嶽家鋒話中的意思,點點頭鄭重的說道:
“放心吧,嶽院士,我一定會承擔起我應該擔負的責任的。”
第二天,宋溪韻提議和寧晨一起去燕大看看,寧晨也想著正好去水木大學看看秋成同教授,並跟宋溪韻約好,今天一起逛一下水木和燕大。
其實在這次的會議上,寧晨本以為秋成同會出現在會議之中,不過最終寧晨卻沒有發現秋成同的身影。
不過寧晨倒是見到了幾個水木大學數學係的熟人,而且都是跟秋成同關係比較緊密的,寧晨覺得秋成同應該也是知道這次會議的存在的。
寧晨和宋溪韻先是來到了水木大學,一起找到秋成同在靜齋樓的辦公室。
見到久違的秋成同,寧晨也是非常的激動,連忙與秋成同打起了招呼。
“秋教授!”
“寧老師,宋老師,真高興能看到你們。”
三人互相打過招呼之後,秋成同詢問起兩人這次來燕京的目的。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次你們應該都是來燕京開會的吧?”
寧晨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反問道:
“秋教授,這次您怎麽沒有去開會呢?”
“哎,這些事情我就不參與了,都讓我的學生去處理就好了。我年紀已經很大了,更多的還是做一些教育和管理工作,未來都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
寧晨也能夠理解秋成同心中的想法,現在秋成同每天的工作已經很繁忙了,很難再有心力投入到另外的工作之中。
不過寧晨也能夠看得出,秋成同心中還是十分掛念這些事情的,隻是秋成同想以另外一種方式,來幫助大家達成這樣的目的。
“怎麽樣,寧老師,現在在數學上麵,你有什麽新的研究方向嗎?”
聽到秋成同的問題,寧晨有些無奈的說道:
“暫時還沒有想到什麽好的方向,還請秋教授能夠指點指點。”
想要在數學的方向上,尋找一個合適的研究課題,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如果是相對普通的課題,寧晨並沒有太大的興趣進行研究。
“徐老師,話倒也不能說得這麽絕對。這次的會議肯定是要提升各種學術成果的應用價值,但是我也不覺得,在做任何課題之前,都一定要求這個成果在短期之內就可以應用。”
頓了頓,寧晨繼續說道:
“特別是一些數學問題,短期內確實未必會有什麽實際意義,但長期看來,卻是非常有必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關鍵的平衡點。”
就比如說,早在十六世紀,人們就提出了虛數的概念,但在後來的二百多年之間,人們都沒有找到虛數到底有什麽應用的價值。
但到了近代,人們逐漸意識到了虛數的意義所在,甚至在一些物理問題之中,如果沒有虛數的話,是很難對這些問題進行描述的。
因此在做科學研究的時候,未必非要在研究之前,就確定這些研究的意義,這也是學術研究的魅力所在。
而寧晨覺得要避免的,是那種主觀上的“水論文”,甚至是涉及到“學術造假”的情況。
聽寧晨解釋完了這些,徐洲也覺得寧晨的話確實非常的有道理。
“沒錯,就像你說的那樣,我們的確需要在兩者之間尋找一個平衡。研究這些應用價值很高的課題,可以讓我們快速獲得進步。而研究那些基礎學科,以及一些暫時可能無法找到什麽應用方向的課題,則是可能提升我們未來的上限。”
見徐洲終於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寧晨也是欣慰的笑了笑。
臨近會議開始的時間,寧晨等人一起來到了燕京。
這一次,盛州大學有十幾位老師收到了參加這個會議的資格,除了寧晨和徐洲之外,理學院的楊連華和宋溪韻也同樣獲得了參加會議的資格。
這次會議的地點在華科院,這也更加印證了寧晨之前的猜想,這次的學術會議,將會更加傾向於實用研究的方向。
到了會議開始的那天,寧晨等人來到了會議現場,並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麵孔。
大家看到寧晨之後,也是紛紛主動與寧晨打起了招呼,並聊起了一些科研相關的話題。
看到寧晨受歡迎的樣子,徐洲忍不住和其他人說道:
“寧老師的人緣還真是好啊,這裏來的專家們,幾乎就沒有不認識寧老師的。”
“那是當然,寧老師經常去各地做項目,跟很多其他領域的專家都有學術上的交流。別看寧老師年齡小,經驗卻是非常的充足,大家也都很喜歡跟寧老師交流各種問題。”
楊連華對於寧晨的這些情況比較了解,在這方麵甚至連自己這個老教授,也是比不上寧晨的。
聽著他們的談話,宋溪韻心裏卻是有些竊喜,就似乎這是在誇獎自己一樣。
過了一會兒,嶽家鋒也來到了會議室,並直接來到了台上。
看樣子,嶽家鋒就是這次會議的組織者了,大家也很快都將注意力放在了嶽家鋒的身上。
“楊教授,這位是?”
“哦,這位是嶽家鋒院士,是華科院量子物理方向的專家。”
聽到“嶽家鋒”這個名字,徐洲的眼神馬上出現了變化。
“原來是嶽家鋒院士啊,早就聽聞嶽家鋒院士的大名,星河量子計算機的項目就是由嶽家鋒發起的,即便在華科院,嶽院士也是最頂尖的幾位專家之一了。”
“是啊,現在嶽院士已經把一部分精力從科研上麵拿了出來,放在了管理工作上麵。嶽院士的管理能力也是很強的,能夠很好的對各種科研方向進行規劃,確認各個課題的價值到底有多大,並決定科研項目的立項問題……”
就在他們談論嶽家鋒的時候,隻見嶽家鋒似乎發現了寧晨的到來,連忙來到了寧晨的身邊,與寧晨不知聊起了什麽。
看到這樣的情況,徐洲和楊連華也是感覺都有些哭笑不得。
“當然,拋開年齡不談,寧老師自然是更優秀的一位學者。要不然的話,嶽院士也不會對寧老師如此的尊敬。”
隻是,他們並不知道,甚至連星河量子計算機的項目,嶽家鋒也隻是名義上的負責人而已,背後則是寧晨完全主導了整個項目。
跟寧晨聊天的時候,嶽家鋒一改平時的嚴肅情緒,臉上洋溢著笑容,看得出嶽家鋒真的是從心底裏對寧晨喜歡和敬佩。
在各位專家都到場之後,會議也隨之正式開始了。
就像寧晨剛剛想的那樣,這次的會議的確是嶽家鋒進行主持,而會議的主題,也正是為大家確定未來的科研方向。
“想必各位專家都關注之前航母下海的事情了。這是我們科技發展的一項重要裏程碑,標誌著我們的海軍實力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之上。大家或許會感歎,我們為何會在短時間之內獲得如此巨大的進步……”
聽到嶽家鋒所講述的這個話題,在座的各位專家們,表情馬上變得更加認真了起來。
這是一件連普通人都非常關注的事情,這些專家自然會更加關注這件事情。
大家也都希望,今天能夠從嶽家鋒的口中,得到更多相關的細節信息。
“因為保密的原因,我無法向大家講述這兩艘航母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的太多細節,但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這些年我們在很多方麵的學術、科研水平上,都有著快速的提升。
最明顯的就是在航母的材料上麵,我們研發出了更優秀的鋼鐵材料,這可以讓我們的航母擁有更強大的基礎素質。而核動力裝置的突破,則讓我們成功擁有了第一艘核動力航母……”
此時,徐洲的心裏有些自豪,因為這兩艘航母所使用的鋼鐵材料,可是由自己和寧晨等人參與的研究。
寧晨則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即便這裏麵有自己很大的功勞,寧晨還是可以保持相對平和的心態的。
嶽家鋒先是重點說了一些材料學上麵的問題,材料學的研究在各個領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價值,雖然被戲稱為“四大天坑”專業之一,但這個專業的意義卻是不言而喻的。
未來,嶽家鋒鼓勵各位材料專家,繼續發掘一些新型的材料。
這些新型的材料可能是可以改善傳統材料一些具有缺陷的性質的,也可能是一些未必馬上有應用意義的材料,但可以借此研究一些基礎理論的。
另外,在數學上麵,嶽家鋒也鼓勵大家研究各種新的理論,或是解決一些未解的數學猜想。
<divss="contentadv">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更是決定了各種學科發展的上限,這一點嶽家鋒也是堅信不疑的。
說完了各種學科的專業方向後,嶽家鋒繼續說道:
“最後,我也想說一下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的方麵。我覺得現在已經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學術時代了,在科研的過程中,免不了要離開高性能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的幫助。我們要適應並習慣於這樣的科研方式,同時也不能對它們產生過度的依賴……”
對於嶽家鋒提出的這個觀點,寧晨倒是有些意外。
這並不是因為寧晨不同意嶽家鋒的這個觀點,事實上,這正是寧晨也非常支持的理念,隻是能夠在別人口中聽到這樣的觀點,寧晨還是有些沒有想到的。
也許在學術和科研能力上,嶽家鋒比不上寧晨,但是在學術和科研理念上,嶽家鋒的確已經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水準。
有這樣的人領導夏國科研界的發展,寧晨也感覺心中充滿了希望。
第一天的會議結束之後,嶽家鋒將寧晨請到了自己的辦公室裏,繼續和寧晨深聊了起來。
“寧老師,會議前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沒法跟你聊太多的事情。現在,總算能夠跟你好好的聊一聊了。”
其實經過剛才的會議,嶽家鋒還是覺得有些疲憊的,可是嶽家鋒也不太想錯過跟寧晨交流的機會。
特別是在兩艘新的航母剛剛下海的這個節點上,嶽家鋒還有很多事情想跟寧晨聊一聊的。
嶽家鋒是少數幾個知道寧晨參與了這兩艘航母的設計工作的人,跟寧晨了解了一下這兩艘航母的具體情況後,嶽家鋒對於寧晨又是肅然起敬。
“真想不到,寧老師能夠在這兩艘航母的設計中,提供這麽重要的作用。這件事情如果讓大家都知道了,那寧老師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可又要大大的提升了。”
聽到嶽家鋒的話,寧晨連忙擺擺手說道:
“嶽院士,您可就不要給我壓力了。要是這件事情真的傳出去,那恐怕我每天都會睡不好覺的。”
寧晨知道,作為一名科研者,固然是一個非常光榮的事情,但如果涉及到太多應用領域的研究,而且還將這些事情都大張旗鼓的說出去的話,那無疑是把自己往火坑裏推。
這樣的人才,對於國家來說會是國寶級別的人物,但對於敵人來說,卻是一種危險的存在。
嶽家鋒自然也知道寧晨心中的擔憂,微笑著說道:
“放心吧,寧老師,這些事情我們肯定會嚴格的進行保密的。就算伱想說,我們都不會讓你說出去的。”
聊完了兩艘航母的事情,嶽家鋒繼續說道:
“其實真正了解內部情況的人,都知道寧老師這些年對我們做出的貢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沒有寧老師的話,現在我們將處於完全不同的局麵之中。”
包括且不限於高溫超導、鋼鐵材料、量子計算機、核動力裝置等技術,都是由寧晨進行主導的話,這也足以證明寧晨對整個夏國科技界有了多大的正麵影響。
“嶽院士過獎了,僅僅有我一個人還是遠遠不夠的,很多項目都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好了,寧老師,你就不要再謙虛了。未來你還需要承擔更加艱巨的任務,你也知道我的年紀不小了,不可能一直保持這樣高強度的工作的。”
寧晨明白嶽家鋒話中的意思,點點頭鄭重的說道:
“放心吧,嶽院士,我一定會承擔起我應該擔負的責任的。”
第二天,宋溪韻提議和寧晨一起去燕大看看,寧晨也想著正好去水木大學看看秋成同教授,並跟宋溪韻約好,今天一起逛一下水木和燕大。
其實在這次的會議上,寧晨本以為秋成同會出現在會議之中,不過最終寧晨卻沒有發現秋成同的身影。
不過寧晨倒是見到了幾個水木大學數學係的熟人,而且都是跟秋成同關係比較緊密的,寧晨覺得秋成同應該也是知道這次會議的存在的。
寧晨和宋溪韻先是來到了水木大學,一起找到秋成同在靜齋樓的辦公室。
見到久違的秋成同,寧晨也是非常的激動,連忙與秋成同打起了招呼。
“秋教授!”
“寧老師,宋老師,真高興能看到你們。”
三人互相打過招呼之後,秋成同詢問起兩人這次來燕京的目的。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次你們應該都是來燕京開會的吧?”
寧晨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反問道:
“秋教授,這次您怎麽沒有去開會呢?”
“哎,這些事情我就不參與了,都讓我的學生去處理就好了。我年紀已經很大了,更多的還是做一些教育和管理工作,未來都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
寧晨也能夠理解秋成同心中的想法,現在秋成同每天的工作已經很繁忙了,很難再有心力投入到另外的工作之中。
不過寧晨也能夠看得出,秋成同心中還是十分掛念這些事情的,隻是秋成同想以另外一種方式,來幫助大家達成這樣的目的。
“怎麽樣,寧老師,現在在數學上麵,你有什麽新的研究方向嗎?”
聽到秋成同的問題,寧晨有些無奈的說道:
“暫時還沒有想到什麽好的方向,還請秋教授能夠指點指點。”
想要在數學的方向上,尋找一個合適的研究課題,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如果是相對普通的課題,寧晨並沒有太大的興趣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