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重要的細節


    雖然黑洞望遠鏡才剛剛試運行幾天,但寧晨已經從中發現了許多,之前藍星並沒有接收到的信號。


    這樣的收獲,很大程度上在於黑洞望遠鏡強大的信號接收能力。


    而在對這些信號進行分析處理之後,寧晨得到的收獲,甚至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在這裏、這裏、還有這裏,分別都存在著一顆脈衝星。能夠短時間發現這麽多顆新的脈衝星,黑洞望遠鏡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雖說發現一顆脈衝星並不算是什麽太大的成果,但黑洞望遠鏡發現脈衝星的速度,的確遠遠超出了其他的信號檢測設備。


    更何況,黑洞望遠鏡並不僅僅是檢測出脈衝星的存在而已,還能夠非常立體的檢測出這些脈衝星的其他各項信息數據。


    這些數據,對於脈衝星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其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將這些發現的脈衝星及其性質整理好之後,寧晨便很快將相關的成果,發表在了《學術星空》上麵。


    寧晨的論文發表速度非常之快,甚至還沒等到黑洞望遠鏡試運行結束,論文就已經順利的見刊了。


    除了寧晨本身迅速的科研成果整理能力之外,《學術星空》的便利之處也很好的凸顯了出來。


    寧晨不得不承認,當初義無反顧的去創辦《學術星空》這樣一家學術期刊,是一件多麽正確的事情。


    有這樣一家自己創辦的、同時擁有著極強的學術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很多時候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隨著下一期《學術星空》的發布,這篇論文也正式隨之登刊,並引起了很多人的高度關注。


    大家都沒有想到,寧晨這麽快就能夠發表與黑洞望遠鏡相關的成果,這也讓他們都為此吃驚不已。


    而在了解到相關的具體成果之後,大家卻是有著各種不同的反應。


    “真沒想到,星辰科技的黑洞望遠鏡才剛剛建成,就已經接收到了這麽多有價值的宇宙信號。這些成果對人類進一步了解宇宙,以及對脈衝星的機理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星辰科技的黑洞望遠鏡,竟然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就發現多顆新的脈衝星。更可怕的是,寧晨對於這些脈衝星的描述,遠比之前的脈衝星要詳細的很多。”


    “雖然這是一個不錯的成果,但脈衝星的發現,與引力波和黑洞應該沒有什麽直接關係吧?說白了,這個所謂的‘黑洞望遠鏡’,也就是一個更敏銳的射電望遠鏡吧。”


    “黑洞望遠鏡的信號接收工作才剛剛開始,不必對此操之過急。假以時日的話,星辰科技一定能夠發現更多的科技成果的。”


    ……


    在一個光線昏暗的房間裏,幾個人在一起討論著什麽。


    “最近寧晨在《學術星空》上麵發表的文章,你們應該都看見了吧?不知道你們對於這些成果,都有怎樣的想法?”


    “客觀的說,這是一個不錯的研究成果。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之內,就發現多顆新的脈衝星,放在天文物理的領域之上,足以作為一個大新聞了。”


    可是,即便如此,他們也知道,這樣的成果距離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仍然存在著非常遙遠的差距。


    “所以,大家的意思是,以寧晨現在的成果,還是遠遠無法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了?”


    對於這個結果,他稍稍感到有些失望,因為如果寧晨的成果本身不夠硬的話,就算再怎麽推動寧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那也是一件無能為力的事情。


    “長官,不必這麽悲觀。我詢問過米利堅航空航天局的人了,星辰科技的黑洞望遠鏡,的確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發明。相比之下,米利堅航空航天局的各項設備,都顯得要弱出了不少。”


    “是嗎?這倒是一個好消息。也就是說,雖然黑洞望遠鏡現在還沒有發現什麽重磅的成果,但它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嘍?”


    “沒錯,即便寧晨短期內可能無法發現什麽重磅的成果,但隨著時間的積累,黑洞望遠鏡一定可以發現足夠多新的成果的。在科研的領域上,我們對於寧晨不會有任何的懷疑。”


    即便寧晨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但對於寧晨的能力和才華,他們也同樣會非常的肯定。


    “好的,那就讓我們繼續期待寧晨的成果吧。希望寧晨能夠在下一屆諾貝爾獎評選之前,就能夠公開發表這樣的成果吧。”


    由於諾貝爾獎評選周期的問題,他們肯定不想讓寧晨的成果進入到下一個周期之中。


    隻要寧晨能夠在諾獎正式評選之前,就做出足夠優秀的成果,他們就可以盡力的進行運作,以讓寧晨能夠早日獲獎,並前往國外進行領獎。


    ……


    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黑洞望遠鏡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要數據。


    寧晨通過小智的模型化處理能力,將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並構造出了一個新的星空模型。


    相比於原有的星空模型,寧晨製作出來的模型要更加的豐富,填補了很多之前星係模型的空白,又增添了很多星係中的各個細節。


    看著自己構建出來的三維模型圖,寧晨也是感到非常的滿意。


    “現在,應該可以準備建造下一座黑洞望遠鏡了。以黑洞望遠鏡帶來的收獲來看,這樣的投入是完全值得的。”


    雖然現在寧晨尚未發現宇宙中存在的引力波,以及新的黑洞的證據,但僅僅是現在得到的信息,就足以讓寧晨感覺到物超所值了。


    在之前的幾年時間裏,寧晨從來沒有對星空,有過這種程度的探索。


    而黑洞望遠鏡,就是幫助寧晨去觀測星空的這樣一隻“眼睛”。


    想到這,寧晨將自己的想法,向陸明昊告知了過去。


    “好的,寧總,我已經找好了幾個理想的黑洞望遠鏡建造地點,具體下一個地點該如何去選擇,還請您進行分析。”


    經曆了這麽多天的試運行,陸明昊對於黑洞望遠鏡的能力也非常有信心了,知道寧晨並不是在隨意的浪費公司的科研經費。


    隻要能夠得到足夠多的重要成果,就算再建幾座同樣的黑洞望遠鏡,那也是完全值得的事情。


    <divss="contentadv">寧晨查看了一下,陸明昊選擇的這幾處黑洞望遠鏡可能的建造地點,對於陸明昊的選擇也非常的滿意。


    寧晨知道,這些地點並不是特別的好選擇,不僅要保證能接收到足夠多的宇宙信號,同時也要有足夠優惠的地皮價格,不至於消耗星辰科技過多的資金。


    不過綜合各種條件去考慮,寧晨最終還是選擇了其中的一處位置,作為下一座黑洞望遠鏡的建造地址。


    “陸經理,就選擇黔省的這處位置好了。這個新的項目,還需要將我們的一部分同事派過去駐紮,另外黔省當地的事情,也需要陸經理費心去交流……”


    寧晨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黔省的這處位置,同時滿足大氣透明度高、弱光條件好、視野開闊、光汙染較少、測量角度大等多個條件。


    與此同時,這處位置的評估價格也並不高,甚至比盛州的這處位置還要更加的便宜。


    “好的,寧總,接下來我會全力去處理這件事情。”


    其實這個項目並不是十分容易實施,除了項目本身的建造難度之外,地皮的使用和各種手續問題,也是項目開展的難點。


    好在陸明昊有足夠處理這類事情的經驗,讓寧晨可以放心的將任務交代給他去處理。


    將相關的方案整理好之後,陸明昊便馬上與黔省當地進行了聯係。


    讓寧晨和陸明昊都有些沒有想到的是,黔省當地聽說是星辰科技想在這裏建造項目,表現出了非常積極的態度。


    寧晨不知道的是,因為星辰科技這幾年的快速發展,以及對夏國科技發展所起到的帶動作用,星辰科技早就已經非常的深入人心,甚至超過了華威公司在夏國的影響力。


    隻要是能夠幫助得到星辰科技的行為,很多人都是願意支持的,更不用說是這種探索星空的偉大使命了。


    而除了這種來自於民間的支持之外,星辰科技背後受到的支持,則是更加的強大。


    不出幾天的時間,星辰科技便與黔省當地,達成了有關第二座黑洞望遠鏡項目的合作意向,並準備於近日正式開工。


    這一南一北兩座黑洞望遠鏡,就像是兩隻眼睛一樣,可以更加全麵的接收到宇宙中的各種信號,互相彌補了對方可能存在的死角。


    絕大部分達到藍星的信號,都很難從它們縝密的檢測之中逃過。


    ……


    在黔省的黑洞望遠鏡項目開工之後,寧晨雖然也很想去現場查看一番,不過因為距離太遠的緣故,寧晨還是沒有來到現場,便將相關的事務都交給陸明昊去處理了。


    有陸明昊在,寧晨還是比較放心的,寧晨便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物理學科水平的提升,以及黑洞望遠鏡信號的分析上麵。


    為了能夠盡早的發現引力波的存在,寧晨重點分析著某一個區域範圍內接收到的各種信號,而這些信號正是寧晨計算出來的,可能存在一個巨大的“休眠”黑洞的位置。


    可是,在詳細分析各種數據之後,寧晨依然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不對……如果這裏真的存在一個黑洞的話,是不應該一直什麽也檢測不到的。以黑洞望遠鏡的精度,足以檢測到一些相關的證據才對。”


    因為這個黑洞並不是一個小型的黑洞,而是一個巨大的恒星級黑洞,寧晨計算出這個黑洞的質量,大概是太陽的一百倍之多。


    隱約之中,寧晨覺得,自己似乎遺漏了什麽重要的細節。


    寧晨嚐試著通過讓自己進入到專注狀態,來提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思考速度,但經過幾次嚐試之後,寧晨並無法找到問題的所在。


    “不行……僅僅依靠沒有限製的專注狀態,恐怕還不足以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看來,隻能試著使用一些係統特殊技能了。”


    這兩年以來,寧晨一直都沒有去使用哪怕一次的係統特殊技能。


    這不僅是因為寧晨希望更多的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各種問題,同時也是因為,這些特殊技能的使用次數都十分的有限。


    除非是在特別必要的時候,否則的話,寧晨是想要盡量保留這些珍貴的使用次數的。


    而在寧晨通過完成係統任務,獲得了新的十次係統技能兌換次數之後,終於讓寧晨覺得心裏有底了許多。


    “這一次,也是時候消耗一次特殊技能的次數了。”


    下定了這個決心之後,寧晨思考著,自己該選擇使用哪一種係統技能。


    寧晨覺得,現在最適合自己使用的技能,是“興奮模式”和“大腦仿真模擬”的技能。


    這兩項能力,可以從不同角度提升自己的上限,讓寧晨可以解決一些平時無法解決的問題。


    而在綜合分析這兩項技能的優劣之後,寧晨最終還是決定,優先選擇使用一次大腦仿真模擬技能的次數。


    大腦仿真模擬技能,可以以非常高的精度,對一切的情景進行著模擬。


    其模擬的真實程度,甚至要遠遠超過小智的模型化處理能力。


    這樣的強大能力,非常適合於寧晨現在需要處理的問題。


    另一方麵,大腦仿真模擬的使用,並不會像興奮模式那樣,產生一些負麵狀態,需要長時間的休息才能夠完全恢複。


    而且如果寧晨覺得,單一的大腦仿真模擬狀態仍然不夠用的話,寧晨還可以繼續疊加興奮模式來一起進行。


    想到這,寧晨在腦海中默念道:


    “係統,使用一次大腦仿真模擬技能!”


    【已收到宿主的請求,宿主目前還剩餘一次大腦仿真模擬次數,是否確定使用?】


    “確認使用!”寧晨斬釘截鐵的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可樂要加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可樂要加糖並收藏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