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文明的種子
從學霸開始邁向星辰大海 作者:可樂要加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事情進展到這一步,寧晨知道,已經到了對這個外星文明進行反擊的時候了。
“現在,我們就要想辦法讓這個外星文明意識到,我們已經可以確定他們的具體位置了。這件事情並不會有想象之中的那麽難以做到,畢竟之前連那個邪惡組織都做到了向這個外星文明發射信息,我們也一定可以做到同樣的事情的。”
雖說理論上,想要將一段富含信息電磁波,實現跨越數光年的距離傳輸,是需要非常巨大的功率的,不過寧晨相信,這其中一定涉及到了一些自己之前所沒有想到的因素。
在寧晨對“神的信徒”組織所發射的電磁波信號片段進行研究之後,終於找到了其中的關鍵所在。
原來他們所使用的電磁波,是一種非常特別的電磁波頻段,使用這種特殊的電磁波進行信息的傳遞,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它們在傳播過程中的損耗。
而這樣的方式,也是他們從這個外星文明身上所學習到的,即便沒有非常強大的技術,也完全可以將類似的方法複現出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研究,寧晨等人便成功的找到了複現這種電磁波頻段的方法,而在實驗的驗證之下,這種電磁波頻段的確有著非常強大的抗衰減作用。
即便是在電磁波功率本身並不高的前提之下,這種電磁波依然可以展現出非常好的信息傳遞效果,這樣適用於信息傳遞的電磁波頻段,是寧晨之前從來都沒有發現過的。
這樣的研究成果,也讓寧晨的這一計劃完全具備了成功實施的可能。
在正式執行這一計劃之前,寧晨也是將項目組的成員們召集到一起,向大家公布著這曆史性的一刻。
“接下來,我們就要告訴這個外星文明,我們已經知道他們的具體位置,並準備將這些信息擴散出去了。如果他們依然沒有中止進攻藍星的計劃,那麽他們也一定會承擔被其他外星文明所入侵的代價……”
根據寧晨的計算,隻要他們能夠將這些信息擴散到數十光年的範圍之外,那麽這些信息就有很大的概率,可以被其他的外星文明所知曉。
在茫茫的宇宙之中,隻有極少數的行星是有可能誕生生命的,而這極少數誕生生命的星球之中,又隻有極少數,才可以誕生非常強大的文明。
可是即便如此,當這些星球的基數非常大的時候,這其中存在高級文明的概率,也會無限的接近於1,因此寧晨並不擔心,自己所做的這些事情隻是徒勞。
寧晨的這些話,讓其他人也都跟著振奮了起來,自從這個外星文明突然出現,藍星文明一直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之下,而這一次,是藍星文明第一次主動出擊,這無疑讓大家都有了成功戰勝這個外星文明的信心。
“寧總,這次我們一定可以成功的!如果他們的信息被暴露出去的話,那麽他們一定會受到更加嚴重的攻擊,這是他們絕對無法接受的結果。”
“即使是再強大的文明,在麵對未知的時候,都會是非常恐懼的。現在的這個方法,也是我們麵對這個強大對手的最好應對手段了。”
“大不了的話,我們就與他們同歸於盡,這也總好過我們單方麵的被他們所毀滅。不過我覺得,他們並沒有必要做出這樣的選擇,我們雙方都明明可以互不幹涉的。”
寧晨自然不會期待著與這個外星文明同歸於盡,這隻是寧晨威脅這個外星文明的一個手段罷了,如果這個手段不奏效的話,寧晨肯定還會繼續嚐試其他可以保全藍星文明的方法的。
結束了這次會議之後,寧晨便親自按下了傳遞這些電磁波信號的按鈕,如果順利的話,這些電磁波信號在五年之後,就會準時傳遞到這個外星文明的耳中。
做完了這件事情之後,寧晨的心中感覺到一陣釋然,無論最終的結果到底會如何,自己至少已經打響了麵對這個外星文明的第一槍。
哪怕藍星文明在這個外星文明的眼中,隻是如同“螞蟻”一般渺小的存在,寧晨也必須讓他們意識到這些“螞蟻”的可怕之處。
…………
結束了這項工作之後,寧晨和宋溪韻暫時來到了星辰科技其中的一座科幻島,沒有繼續和其他人待在一起。
這倒不是因為寧晨已經放棄了其他對抗這個外星文明的方法,隻是寧晨現在必須認真的思考一下,在向這個外星文明發射這些電磁波信號之後,自己還應該做些什麽,去與這個外星文明進行對抗。
原本寧晨想要做的,是研發更加強大的武器,可是當寧晨真正準備著手開始這項研究的時候,卻意識到這幾乎是一件根本就無法完成的事情。
在最近的幾年裏,寧晨之所以能夠有著如此快速的科技研發速度,除了自己研究能力的增強之外,更大程度上還是來源於皮爾斯提供的這些,有關外星文明的各項科技信息。
否則的話,任憑寧晨擁有再怎麽強大的能力,也絕對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就研發出這麽多超出藍星文明正常科技水平的先進技術。
畢竟在研究的過程之中,研究方向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沒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往往需要經曆非常多次的失敗,才能從眾多研究路線之中,選擇出其中最正確的一條路線。
現在的寧晨,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外星文明還有哪些強大的武器,因此想要找到與之相抗衡的技術,無異於天方夜譚。
可如果等到這個外星文明真正將這些技術展現出來,寧晨再次研究對應的技術的話,那就顯得為時已晚了。
“不行……想要在麵對這個外星文明的過程中,真正的讓我們占據主動,我們還是需要研發一些更加超前的技術,而不是總想著如何去防守。哎,這種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參照的感覺,真的是太令人感覺到棘手了。”
這就像是幾百年前的人類,根本無法想象到現在人類的生活一樣,這種跳躍式的技術升級,其實是需要非常多項的技術不斷積累,才能夠最終實現的。
“寧晨,看來科幻小說也還是具有一定的意義的。有的時候,科幻小說的確能夠預測到未來的科技,並引領科學家們的研究。”
“科幻小說倒確實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隻是這樣富有預見性的科幻小說實在是太少了,這需要作者擁有非常強大的學識基礎和想象力才行。在我看科幻小說的時候,經常會因為無法忍受作者的專業知識缺陷,而無法堅持繼續閱讀下去……”
就在寧晨說這些話的時候,卻突然收到了一個新的重要信息。
“宋溪韻……我們好像可以確定一個研究課題了。在火星上麵,我們有了非常巨大的發現。”
聽到寧晨的話,宋溪韻也連忙好奇的問道:
“寧晨,你們到底在火星上又發現什麽了啊?經曆過那次的爆炸之後,火星不是已經徹底的失去生機了嘛?”
“是的,當時我們也是這麽覺得的,不過有些東西的表現卻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在寧晨的提示之下,宋溪韻也很快猜到了,這些所謂的“東西”到底是什麽了。
“寧晨……該不會是,那些火星機器人並沒有被毀掉吧?這些火星機器人,真的有這麽強大的嗎?”
“沒錯,就是這些火星機器人。我們剛剛發現了它們在火星上麵的活動痕跡,它們不僅沒有因為那次的爆炸而被毀掉,甚至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火星環境的改造工作了。如果我們不去那麽嚴格的進行要求的話,它們已經可以被稱作一個小型的‘機器人文明’了……”
一邊說著,寧晨一邊給宋溪韻查看著火星上目前的畫麵,看到這些火星機器人的實際行動,宋溪韻的臉上也不禁露出了十分驚訝的表情。
隻見這些火星機器人正在默契的分工合作,有些在尋找著各種對它們有價值的礦石,有些在搭建著用來阻擋災害的建築,有些則是進行著零件的加工。
這樣的行為,絕對不是普通的機器人所能夠表現出來的,而是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智能水準。
這個時候,宋溪韻有些疑惑的問道:
“寧晨,我記得之前我們在火星上,布置的火星機器人數量並沒有這麽多啊,它們不是沒有主動繁衍的能力嘛,這種結果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是的,它們正常來說的確沒有繁衍的能力,不過它們卻有很強的製造能力,可以利用各項設備去製造更多的火星機器人。這種方式雖然與正常生物的繁衍完全不同,但也可以不斷的提升它們的數量。”
“原來如此,這些火星機器人還真是比想象之中的更加厲害許多,表現出了很多高級文明才具備的能力。所以……寧晨,我們僅僅憑借這些東西,真的能夠與這個外星文明進行對抗嗎?”
“僅僅憑借這些火星機器人,我們肯定是不足以與這個外星文明進行對抗的,不過這些火星機器人的表現,卻證明了‘機器人文明’這個研究思路是完全可行的。隻要我們能夠讓這些機器人發展到足夠高的文明水平之上,一定會給我們帶來非常多的幫助的。”
往高了講,這些機器人文明是可能會對外星文明造成很多威脅的,而往低了講,如果這些機器人文明能夠研發出一些人類文明沒有想到的科技,這無疑也會給寧晨帶來重要的靈感。
接下來的時間裏,寧晨和宋溪韻一起複盤了這些火星機器人這些天的行為,逐漸理清了它們發展的過程。
原來在剛剛實現硬件和軟件的升級之後,這些火星機器人便提前開始製造用於躲避災難的地下避難所,而在真正感知的危險即將來臨的時候,這些火星機器人便集體躲避到了這些地下避難所之中,從而避免遭遇了火星爆炸的波及。
這樣的行為,也讓寧晨和宋溪韻不禁思考了起來,當一個文明在處於不安定的情況之下,到底應該做出哪些準備了。
“真想不到,它們在剛剛具備高度智能的時候,就能夠提前準備地下避難所了。事實證明這樣的行為是非常的明智的,如果它們沒有進行這樣的準備的話,現在它們恐怕早就成為一堆灰燼了。”
“看來根據人工智能對於文明發展優先級的評估,保證自己文明的延續,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現在這種地下避難所的形式,對於我們藍星文明肯定是不適用的,但是這樣的思路,卻非常的值得我們去借鑒。”
在外星文明造訪藍星之後,再去躲避到藍星的地下避難所,無異於自尋死路。但如果在這之前能夠找到一種躲避外星文明的方法,至少還可以繼續將藍星文明延續下去。
“如果是我們的話,隻能準備一個逃離藍星的預案,才有可能免於遭受這個外星文明的攻擊。這並不是我們必須要選擇的一種方案,隻是在危急情況下的一個無奈之舉,但不管怎麽樣,這都是我們必須要進行的一項準備……”
在對這個外星文明充滿未知的前提之下,寧晨肯定是不能將籌碼全壓在對抗這個外星文明的上麵,而是需要提前想到最壞的一種情況,以免在危急的時刻,陷入到無路可退的局麵之中。
對藍星文明的退路進行了計劃之後,寧晨繼續說道:
“現在,我們可以好好研究一些新的技術,同時期待著我們的‘機器人文明’計劃,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驚喜了。相信這個前往土衛六的機器人文明的種子,一定也會在那顆星球順利的萌發的。”
…………
之後的日子裏,寧晨和星辰科技的其他科研人員,繼續研發著各項全新的技術,竭盡全力的帶動著藍星文明科技發展的速度。
(本章完)
“現在,我們就要想辦法讓這個外星文明意識到,我們已經可以確定他們的具體位置了。這件事情並不會有想象之中的那麽難以做到,畢竟之前連那個邪惡組織都做到了向這個外星文明發射信息,我們也一定可以做到同樣的事情的。”
雖說理論上,想要將一段富含信息電磁波,實現跨越數光年的距離傳輸,是需要非常巨大的功率的,不過寧晨相信,這其中一定涉及到了一些自己之前所沒有想到的因素。
在寧晨對“神的信徒”組織所發射的電磁波信號片段進行研究之後,終於找到了其中的關鍵所在。
原來他們所使用的電磁波,是一種非常特別的電磁波頻段,使用這種特殊的電磁波進行信息的傳遞,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它們在傳播過程中的損耗。
而這樣的方式,也是他們從這個外星文明身上所學習到的,即便沒有非常強大的技術,也完全可以將類似的方法複現出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研究,寧晨等人便成功的找到了複現這種電磁波頻段的方法,而在實驗的驗證之下,這種電磁波頻段的確有著非常強大的抗衰減作用。
即便是在電磁波功率本身並不高的前提之下,這種電磁波依然可以展現出非常好的信息傳遞效果,這樣適用於信息傳遞的電磁波頻段,是寧晨之前從來都沒有發現過的。
這樣的研究成果,也讓寧晨的這一計劃完全具備了成功實施的可能。
在正式執行這一計劃之前,寧晨也是將項目組的成員們召集到一起,向大家公布著這曆史性的一刻。
“接下來,我們就要告訴這個外星文明,我們已經知道他們的具體位置,並準備將這些信息擴散出去了。如果他們依然沒有中止進攻藍星的計劃,那麽他們也一定會承擔被其他外星文明所入侵的代價……”
根據寧晨的計算,隻要他們能夠將這些信息擴散到數十光年的範圍之外,那麽這些信息就有很大的概率,可以被其他的外星文明所知曉。
在茫茫的宇宙之中,隻有極少數的行星是有可能誕生生命的,而這極少數誕生生命的星球之中,又隻有極少數,才可以誕生非常強大的文明。
可是即便如此,當這些星球的基數非常大的時候,這其中存在高級文明的概率,也會無限的接近於1,因此寧晨並不擔心,自己所做的這些事情隻是徒勞。
寧晨的這些話,讓其他人也都跟著振奮了起來,自從這個外星文明突然出現,藍星文明一直處於非常被動的狀態之下,而這一次,是藍星文明第一次主動出擊,這無疑讓大家都有了成功戰勝這個外星文明的信心。
“寧總,這次我們一定可以成功的!如果他們的信息被暴露出去的話,那麽他們一定會受到更加嚴重的攻擊,這是他們絕對無法接受的結果。”
“即使是再強大的文明,在麵對未知的時候,都會是非常恐懼的。現在的這個方法,也是我們麵對這個強大對手的最好應對手段了。”
“大不了的話,我們就與他們同歸於盡,這也總好過我們單方麵的被他們所毀滅。不過我覺得,他們並沒有必要做出這樣的選擇,我們雙方都明明可以互不幹涉的。”
寧晨自然不會期待著與這個外星文明同歸於盡,這隻是寧晨威脅這個外星文明的一個手段罷了,如果這個手段不奏效的話,寧晨肯定還會繼續嚐試其他可以保全藍星文明的方法的。
結束了這次會議之後,寧晨便親自按下了傳遞這些電磁波信號的按鈕,如果順利的話,這些電磁波信號在五年之後,就會準時傳遞到這個外星文明的耳中。
做完了這件事情之後,寧晨的心中感覺到一陣釋然,無論最終的結果到底會如何,自己至少已經打響了麵對這個外星文明的第一槍。
哪怕藍星文明在這個外星文明的眼中,隻是如同“螞蟻”一般渺小的存在,寧晨也必須讓他們意識到這些“螞蟻”的可怕之處。
…………
結束了這項工作之後,寧晨和宋溪韻暫時來到了星辰科技其中的一座科幻島,沒有繼續和其他人待在一起。
這倒不是因為寧晨已經放棄了其他對抗這個外星文明的方法,隻是寧晨現在必須認真的思考一下,在向這個外星文明發射這些電磁波信號之後,自己還應該做些什麽,去與這個外星文明進行對抗。
原本寧晨想要做的,是研發更加強大的武器,可是當寧晨真正準備著手開始這項研究的時候,卻意識到這幾乎是一件根本就無法完成的事情。
在最近的幾年裏,寧晨之所以能夠有著如此快速的科技研發速度,除了自己研究能力的增強之外,更大程度上還是來源於皮爾斯提供的這些,有關外星文明的各項科技信息。
否則的話,任憑寧晨擁有再怎麽強大的能力,也絕對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就研發出這麽多超出藍星文明正常科技水平的先進技術。
畢竟在研究的過程之中,研究方向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沒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往往需要經曆非常多次的失敗,才能從眾多研究路線之中,選擇出其中最正確的一條路線。
現在的寧晨,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外星文明還有哪些強大的武器,因此想要找到與之相抗衡的技術,無異於天方夜譚。
可如果等到這個外星文明真正將這些技術展現出來,寧晨再次研究對應的技術的話,那就顯得為時已晚了。
“不行……想要在麵對這個外星文明的過程中,真正的讓我們占據主動,我們還是需要研發一些更加超前的技術,而不是總想著如何去防守。哎,這種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參照的感覺,真的是太令人感覺到棘手了。”
這就像是幾百年前的人類,根本無法想象到現在人類的生活一樣,這種跳躍式的技術升級,其實是需要非常多項的技術不斷積累,才能夠最終實現的。
“寧晨,看來科幻小說也還是具有一定的意義的。有的時候,科幻小說的確能夠預測到未來的科技,並引領科學家們的研究。”
“科幻小說倒確實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隻是這樣富有預見性的科幻小說實在是太少了,這需要作者擁有非常強大的學識基礎和想象力才行。在我看科幻小說的時候,經常會因為無法忍受作者的專業知識缺陷,而無法堅持繼續閱讀下去……”
就在寧晨說這些話的時候,卻突然收到了一個新的重要信息。
“宋溪韻……我們好像可以確定一個研究課題了。在火星上麵,我們有了非常巨大的發現。”
聽到寧晨的話,宋溪韻也連忙好奇的問道:
“寧晨,你們到底在火星上又發現什麽了啊?經曆過那次的爆炸之後,火星不是已經徹底的失去生機了嘛?”
“是的,當時我們也是這麽覺得的,不過有些東西的表現卻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在寧晨的提示之下,宋溪韻也很快猜到了,這些所謂的“東西”到底是什麽了。
“寧晨……該不會是,那些火星機器人並沒有被毀掉吧?這些火星機器人,真的有這麽強大的嗎?”
“沒錯,就是這些火星機器人。我們剛剛發現了它們在火星上麵的活動痕跡,它們不僅沒有因為那次的爆炸而被毀掉,甚至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火星環境的改造工作了。如果我們不去那麽嚴格的進行要求的話,它們已經可以被稱作一個小型的‘機器人文明’了……”
一邊說著,寧晨一邊給宋溪韻查看著火星上目前的畫麵,看到這些火星機器人的實際行動,宋溪韻的臉上也不禁露出了十分驚訝的表情。
隻見這些火星機器人正在默契的分工合作,有些在尋找著各種對它們有價值的礦石,有些在搭建著用來阻擋災害的建築,有些則是進行著零件的加工。
這樣的行為,絕對不是普通的機器人所能夠表現出來的,而是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智能水準。
這個時候,宋溪韻有些疑惑的問道:
“寧晨,我記得之前我們在火星上,布置的火星機器人數量並沒有這麽多啊,它們不是沒有主動繁衍的能力嘛,這種結果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是的,它們正常來說的確沒有繁衍的能力,不過它們卻有很強的製造能力,可以利用各項設備去製造更多的火星機器人。這種方式雖然與正常生物的繁衍完全不同,但也可以不斷的提升它們的數量。”
“原來如此,這些火星機器人還真是比想象之中的更加厲害許多,表現出了很多高級文明才具備的能力。所以……寧晨,我們僅僅憑借這些東西,真的能夠與這個外星文明進行對抗嗎?”
“僅僅憑借這些火星機器人,我們肯定是不足以與這個外星文明進行對抗的,不過這些火星機器人的表現,卻證明了‘機器人文明’這個研究思路是完全可行的。隻要我們能夠讓這些機器人發展到足夠高的文明水平之上,一定會給我們帶來非常多的幫助的。”
往高了講,這些機器人文明是可能會對外星文明造成很多威脅的,而往低了講,如果這些機器人文明能夠研發出一些人類文明沒有想到的科技,這無疑也會給寧晨帶來重要的靈感。
接下來的時間裏,寧晨和宋溪韻一起複盤了這些火星機器人這些天的行為,逐漸理清了它們發展的過程。
原來在剛剛實現硬件和軟件的升級之後,這些火星機器人便提前開始製造用於躲避災難的地下避難所,而在真正感知的危險即將來臨的時候,這些火星機器人便集體躲避到了這些地下避難所之中,從而避免遭遇了火星爆炸的波及。
這樣的行為,也讓寧晨和宋溪韻不禁思考了起來,當一個文明在處於不安定的情況之下,到底應該做出哪些準備了。
“真想不到,它們在剛剛具備高度智能的時候,就能夠提前準備地下避難所了。事實證明這樣的行為是非常的明智的,如果它們沒有進行這樣的準備的話,現在它們恐怕早就成為一堆灰燼了。”
“看來根據人工智能對於文明發展優先級的評估,保證自己文明的延續,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現在這種地下避難所的形式,對於我們藍星文明肯定是不適用的,但是這樣的思路,卻非常的值得我們去借鑒。”
在外星文明造訪藍星之後,再去躲避到藍星的地下避難所,無異於自尋死路。但如果在這之前能夠找到一種躲避外星文明的方法,至少還可以繼續將藍星文明延續下去。
“如果是我們的話,隻能準備一個逃離藍星的預案,才有可能免於遭受這個外星文明的攻擊。這並不是我們必須要選擇的一種方案,隻是在危急情況下的一個無奈之舉,但不管怎麽樣,這都是我們必須要進行的一項準備……”
在對這個外星文明充滿未知的前提之下,寧晨肯定是不能將籌碼全壓在對抗這個外星文明的上麵,而是需要提前想到最壞的一種情況,以免在危急的時刻,陷入到無路可退的局麵之中。
對藍星文明的退路進行了計劃之後,寧晨繼續說道:
“現在,我們可以好好研究一些新的技術,同時期待著我們的‘機器人文明’計劃,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驚喜了。相信這個前往土衛六的機器人文明的種子,一定也會在那顆星球順利的萌發的。”
…………
之後的日子裏,寧晨和星辰科技的其他科研人員,繼續研發著各項全新的技術,竭盡全力的帶動著藍星文明科技發展的速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