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玄戈
驚!嫡公主她每天都在逆天改命! 作者:冉七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宣明曜能知道這些,還得益於上一世她和親漠北時帶著的那位陪嫁嬤嬤。
一般公主選擇陪嫁的嬤嬤,大多是要經驗老道同時又能夠擔得起事兒的,好在隨公主出嫁後,能夠幫襯著公主盡快管理起公主府的事務。
尤其是和親的公主,身邊更要跟著個機靈能幹的管事嬤嬤。
而這個人選,一般是由公主的母妃在她小時候就為其精心挑選培養。
若是公主的母妃品階較低,則是由中宮皇後為其挑選。
可宣明曜那時已經沒了母親。
她的母親,大雍的皇後,已經死了。
彼時後宮位份最高的便是紀容卿,這項活計自然落到了她的頭上。
紀容卿可是一直深恨皇後,雖說她素來對外都是一副品性高潔的模樣,可這也不妨礙她在宣明曜的陪嫁嬤嬤上做些手腳。
她精心選了一位“十分合適”的人選。
金氏。
她是從先帝爺時就入宮的老人兒。
最關鍵的是,她曾經救過鄭明珠。
鄭明珠剛入宮的時候,還不是後麵寵冠後宮的麗充媛,她隻是一個出身微寒的低位妃嬪,初得盛寵自然是得了不少人的嫉恨。
於是,某日,一根年久失修的欄杆就這麽恰到好處地斷了,本靠在欄杆上賞荷的鄭明珠就這麽從湖邊跌落了下去。
而她身邊的婢女,又恰恰好不在身旁。
按照幕後之人的算計,鄭明珠該溺斃在湖中,被人發現之後最多也是一句失足落水。
可金氏當時正端著布料從湖邊路過,她心眼直,看到這一幕後直接跳下去將鄭明珠撈了上來。
也因此,她成了鄭明珠宮裏的二等宮女。
隻是後來不知為何,鄭明珠又將其打發了出去,將其安排到了珍寶閣當差,這也是一份清閑卻也體麵的活兒,金氏一做便是十多年。
紀容卿選金氏,是因為她表麵看起來資曆夠深又機敏果敢,似乎誰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而且,金氏到底和鄭明珠有過些關聯,雖然隻在鄭明珠宮裏待了短短幾月,但留在宮裏總是個隱患,幹脆一並打發到漠北,讓其自生自滅便是了。
就連當時的宣明曜都覺得疑惑,紀容卿為何會給自己指派一個看起來十分妥帖的嬤嬤,宣明曜甚至懷疑過這個嬤嬤是否是紀容卿派來的眼線。
可後來去了漠北,宣明曜才明白過來。
這金氏根本不可能是什麽眼線。
她太蠢了。
字麵意思的蠢。
她似乎腦袋並不是十分靈光,說話也大大咧咧,什麽話都敢說,絲毫沒個顧忌。
宣明曜甚至懷疑,當初鄭明珠將其打發到了珍寶閣,也是因為覺得金氏這個性子如果在自己宮裏當差,極容易得罪了陛下或是其他妃嬪,到時候把自己的性命搭了進去。
不如去珍寶閣這種遠離貴人的地方,清閑自在也能保全性命。
金氏的確沒能給宣明曜帶來任何好處,在漠北,幾乎所有和親公主會遇到的苦楚,宣明曜都經曆了一個遍兒。
不過,金氏也不是全然無用。
她太愛說話了。
大抵是在珍寶閣沒什麽人和她說話,金氏被憋悶得厲害,如今宣明曜又不是個嚴苛性子的主子,她就越發愛在宣明曜麵前說個沒完了。
宣明曜也不計較這些。
她在漠北,每一日都是熬著,聽人說說話,反倒鬱結能夠疏散些。
金氏雖然大大咧咧,但她在宮中待的年限久遠,知道的事也遠比常人多許多。
其中,就包括這件當時震驚朝野,而後卻立刻被從上到下封口的康王府中元血案。
那時鄭明珠得寵,金氏在她宮中,又是近身伺候的人,自然可以聽到許多隱秘之事。
“當時外頭的人衝進康王府時,宴會上的其他人都已經沒了氣息,包括汪氏。她本就在投毒之前給自己服了慢性毒藥,不過是拚著最後一口氣生下了那個孩子。她生得艱難,產後血崩,直接誘發了毒性。不過,她臨死前咽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還撐著最後一點力氣,扯了自己的外袍覆於那孩子身上。”
宣明曜仿若在講故事一般,語氣平緩,麵色平靜。
但對麵的晉贇卻緩緩皺起了眉頭。
他凜如霜雪的外殼,似乎終於有了裂縫。
“景王殿下真是對各種辛密往事了如指掌,隻是,您若真的從頭到尾了解過這件中元慘案,便該知道,那個汪氏生下的孩子在中元當夜便沒了氣息。窒息而死,滿身青紫,連救一救的可能都沒有。”
畢竟,這孩子有可能是康王府唯一的血脈了,若是有救下的可能,聖上怎會置之不理?
可惜,汪氏拚盡最後一絲力氣蓋上的外裳,不是為了給那個孩子保暖的,而是為了悶死那個孩子的。
那衣衫直接蓋住了孩子的口鼻,一個剛誕生的嬰童,如何能夠掙脫開?
人去的時候,孩子早就渾身青紫窒息早夭。
那孩子,的確應當是康王血脈,不然汪氏不至於深恨到如此地步。
“是嗎?”
聽到晉贇難得說了這麽些話,宣明曜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些。
“這些話,是玄戈同你說的嗎?玄戈當年所說的,應該不是如此吧?”
晉贇聽到這裏,終於被打碎了冷靜,他箭步上前,俯視著宣明曜,以一種極具壓迫感的姿態厲聲問道。
“你如何會知道他?又如何知道當年之事?”
這對於晉贇來說,已經是極為失態的舉動了。
他雖麵冷無情,但從不是不知禮數的人。畢竟他能穩坐太平司大閣領一位這麽多年,絕不是隻冷血無情就夠的。
如今,晉贇卻用幾乎是質問的語氣逼問著一位親王。
可見他如今內心的波濤洶湧。
玄戈這個名字對他的影響可見一斑。
抬頭仰視著晉贇,宣明曜嘴角那未曾淡去的笑意,說明直到此時,一切都依舊在她的掌控之中。
“這麽激動?也是,畢竟沒幾個人知道,你是他一手撫養長大的。你明麵上應該是孤兒的身份入了太平司,和玄戈看著毫無關聯。對於玄戈來說,手握太平司,抹去你的身世簡直再容易不過。誰能想到,太平司的兩代大閣領之間,竟會有如此淵源。父皇應當也不知道你的真實身世吧?晉大閣領。”
晉贇的臉頰微微抽動,半晌後,他啞聲道。
“他還活著,是嗎?”
不然,景王不會知道如此之多當年辛密,更不會今日平白同自己說這些。
隻是,他怎麽會還活著?
若是他還活著,這些年,他去哪兒了?
一般公主選擇陪嫁的嬤嬤,大多是要經驗老道同時又能夠擔得起事兒的,好在隨公主出嫁後,能夠幫襯著公主盡快管理起公主府的事務。
尤其是和親的公主,身邊更要跟著個機靈能幹的管事嬤嬤。
而這個人選,一般是由公主的母妃在她小時候就為其精心挑選培養。
若是公主的母妃品階較低,則是由中宮皇後為其挑選。
可宣明曜那時已經沒了母親。
她的母親,大雍的皇後,已經死了。
彼時後宮位份最高的便是紀容卿,這項活計自然落到了她的頭上。
紀容卿可是一直深恨皇後,雖說她素來對外都是一副品性高潔的模樣,可這也不妨礙她在宣明曜的陪嫁嬤嬤上做些手腳。
她精心選了一位“十分合適”的人選。
金氏。
她是從先帝爺時就入宮的老人兒。
最關鍵的是,她曾經救過鄭明珠。
鄭明珠剛入宮的時候,還不是後麵寵冠後宮的麗充媛,她隻是一個出身微寒的低位妃嬪,初得盛寵自然是得了不少人的嫉恨。
於是,某日,一根年久失修的欄杆就這麽恰到好處地斷了,本靠在欄杆上賞荷的鄭明珠就這麽從湖邊跌落了下去。
而她身邊的婢女,又恰恰好不在身旁。
按照幕後之人的算計,鄭明珠該溺斃在湖中,被人發現之後最多也是一句失足落水。
可金氏當時正端著布料從湖邊路過,她心眼直,看到這一幕後直接跳下去將鄭明珠撈了上來。
也因此,她成了鄭明珠宮裏的二等宮女。
隻是後來不知為何,鄭明珠又將其打發了出去,將其安排到了珍寶閣當差,這也是一份清閑卻也體麵的活兒,金氏一做便是十多年。
紀容卿選金氏,是因為她表麵看起來資曆夠深又機敏果敢,似乎誰也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而且,金氏到底和鄭明珠有過些關聯,雖然隻在鄭明珠宮裏待了短短幾月,但留在宮裏總是個隱患,幹脆一並打發到漠北,讓其自生自滅便是了。
就連當時的宣明曜都覺得疑惑,紀容卿為何會給自己指派一個看起來十分妥帖的嬤嬤,宣明曜甚至懷疑過這個嬤嬤是否是紀容卿派來的眼線。
可後來去了漠北,宣明曜才明白過來。
這金氏根本不可能是什麽眼線。
她太蠢了。
字麵意思的蠢。
她似乎腦袋並不是十分靈光,說話也大大咧咧,什麽話都敢說,絲毫沒個顧忌。
宣明曜甚至懷疑,當初鄭明珠將其打發到了珍寶閣,也是因為覺得金氏這個性子如果在自己宮裏當差,極容易得罪了陛下或是其他妃嬪,到時候把自己的性命搭了進去。
不如去珍寶閣這種遠離貴人的地方,清閑自在也能保全性命。
金氏的確沒能給宣明曜帶來任何好處,在漠北,幾乎所有和親公主會遇到的苦楚,宣明曜都經曆了一個遍兒。
不過,金氏也不是全然無用。
她太愛說話了。
大抵是在珍寶閣沒什麽人和她說話,金氏被憋悶得厲害,如今宣明曜又不是個嚴苛性子的主子,她就越發愛在宣明曜麵前說個沒完了。
宣明曜也不計較這些。
她在漠北,每一日都是熬著,聽人說說話,反倒鬱結能夠疏散些。
金氏雖然大大咧咧,但她在宮中待的年限久遠,知道的事也遠比常人多許多。
其中,就包括這件當時震驚朝野,而後卻立刻被從上到下封口的康王府中元血案。
那時鄭明珠得寵,金氏在她宮中,又是近身伺候的人,自然可以聽到許多隱秘之事。
“當時外頭的人衝進康王府時,宴會上的其他人都已經沒了氣息,包括汪氏。她本就在投毒之前給自己服了慢性毒藥,不過是拚著最後一口氣生下了那個孩子。她生得艱難,產後血崩,直接誘發了毒性。不過,她臨死前咽下最後一口氣的時候,還撐著最後一點力氣,扯了自己的外袍覆於那孩子身上。”
宣明曜仿若在講故事一般,語氣平緩,麵色平靜。
但對麵的晉贇卻緩緩皺起了眉頭。
他凜如霜雪的外殼,似乎終於有了裂縫。
“景王殿下真是對各種辛密往事了如指掌,隻是,您若真的從頭到尾了解過這件中元慘案,便該知道,那個汪氏生下的孩子在中元當夜便沒了氣息。窒息而死,滿身青紫,連救一救的可能都沒有。”
畢竟,這孩子有可能是康王府唯一的血脈了,若是有救下的可能,聖上怎會置之不理?
可惜,汪氏拚盡最後一絲力氣蓋上的外裳,不是為了給那個孩子保暖的,而是為了悶死那個孩子的。
那衣衫直接蓋住了孩子的口鼻,一個剛誕生的嬰童,如何能夠掙脫開?
人去的時候,孩子早就渾身青紫窒息早夭。
那孩子,的確應當是康王血脈,不然汪氏不至於深恨到如此地步。
“是嗎?”
聽到晉贇難得說了這麽些話,宣明曜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些。
“這些話,是玄戈同你說的嗎?玄戈當年所說的,應該不是如此吧?”
晉贇聽到這裏,終於被打碎了冷靜,他箭步上前,俯視著宣明曜,以一種極具壓迫感的姿態厲聲問道。
“你如何會知道他?又如何知道當年之事?”
這對於晉贇來說,已經是極為失態的舉動了。
他雖麵冷無情,但從不是不知禮數的人。畢竟他能穩坐太平司大閣領一位這麽多年,絕不是隻冷血無情就夠的。
如今,晉贇卻用幾乎是質問的語氣逼問著一位親王。
可見他如今內心的波濤洶湧。
玄戈這個名字對他的影響可見一斑。
抬頭仰視著晉贇,宣明曜嘴角那未曾淡去的笑意,說明直到此時,一切都依舊在她的掌控之中。
“這麽激動?也是,畢竟沒幾個人知道,你是他一手撫養長大的。你明麵上應該是孤兒的身份入了太平司,和玄戈看著毫無關聯。對於玄戈來說,手握太平司,抹去你的身世簡直再容易不過。誰能想到,太平司的兩代大閣領之間,竟會有如此淵源。父皇應當也不知道你的真實身世吧?晉大閣領。”
晉贇的臉頰微微抽動,半晌後,他啞聲道。
“他還活著,是嗎?”
不然,景王不會知道如此之多當年辛密,更不會今日平白同自己說這些。
隻是,他怎麽會還活著?
若是他還活著,這些年,他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