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全國大賽的比賽算是告於段落,但是電視直播過後的討論依然是沒有停止。


    大家通過電視直播,現場看到了全國各地優秀廚師的風采。


    多少對美食有了一份全新的認識。


    過去很多人覺得隻要好吃,不需要過多的強調美食的美。


    通過這次全國大賽,倒是讓很多人明白,美食不僅僅隻是好吃。


    一道美食要做到色香味形器俱全,是需要廚師付出心血去進行創意設計的。


    而且這一次全國大賽的電視直播,讓很多人對不同地方美食也有了了解。


    過去大家的一些刻板印象,通過這次電視直播上親眼所見,也是發生了不少的轉變。


    “原來魯菜不是隻有黑黢黢黏糊糊的那種菜,而且魯菜也不是所有的菜都要勾芡的。”


    “對啊,你看人家厲害的魯菜廚師,手藝是真的非常好。”


    “馮廚師做的那個魚真是漂亮。”


    “我特別喜歡他那個魚肉卷,浸在奶白色的魚湯裏,真是看著就一定好吃。”


    “果然魯菜是真的很厲害,不愧是第一菜係啊。”


    “不是魯菜厲害,是人家馮廚師厲害吧?”


    “對對,我也覺得是馮廚師厲害。”


    “人家把魯菜的各種技法都研究的很透呢。”


    “沒看電視上,專業的評委,和蔡先生那位港城的美食家,他們都對馮廚師手藝很讚賞。”


    “蔡先生也說了,馮廚師烹飪技法上的運用非常厲害,手藝特別好的。”


    當然除了對馮正明的稱讚,對其他一些廚師稱讚也很多。


    比如兩道菜過後,暫時總分第一的戴龍。


    這位港城的名廚,展現出的廚藝,現場的穩定發揮,都讓人覺得他真是很有大師風範。


    “戴龍那位廚師好厲害,馮廚師的手藝那麽好,總分還是比他落後。”


    “人家可是港城來的名廚,在港城都是受到富豪邀請的廚師。”


    “是啊,人家還參與過好多電影拍攝,據說電影裏很多菜品設計,都是他設計的。”


    “沒看過金玉滿堂嗎?人家港城的廚師真的很厲害。”


    “港城名廚的手藝,確實沒的說。”


    “在前十名裏麵,有四位港城的廚師呢。”


    “港城名廚確實厲害,但是其他地方廚師也很厲害的。”


    “沒錯,還有第三名的那位張廚師,他手藝也很厲害的,做出來的菜也漂亮。”


    “他好像說自己是淮揚菜廚師,應該是楊城人。”


    “還有第四名的川菜廚師,也是一位很厲害廚師,他做的那個水煮魚片,真的很漂亮呢,看著就讓人流口水。”


    “是呢,水煮魚片看著真的很好吃,而且看起來做也不難的。”


    可以說這場全國大賽的直播,是真的開啟全民對美食的討論。


    很自然也是把馮正明他們這些廚師,都給推到一個被大家談論的焦點上。


    現場馮正明他們結束比賽,也是被不少現場記者圍住采訪。


    其中對馮正明的采訪還是非常多的。


    一方麵因為他現場在規定時間裏,能夠完成那樣一道菜,確實是讓現場很多人都驚豔不已。


    另一方麵當然也是因為,馮正明作為現場最年輕兩位廚師之一。


    他能夠技壓群雄,第二道菜獲得最高分,並且總分也能夠來到第二名,多少是有些出乎大家意料。


    現場也專門為記者們采訪安排了時間,馮正明也就按照要求接受采訪。


    記者們首先的問題,還是關於馮正明師承的一些問題。


    馮正明麵對記者們的問題,也是相當的坦誠。


    “我是個孤兒,被泉城曾經知名酒樓,燕喜樓的掌勺大廚,顏老師傅收留,讓我在燕喜樓後廚裏先打雜,開始是師兄們業餘時間會教我一些東西。


    後來師父看到我的刻苦,所以就把我收為了徒弟。


    拜師之後,我是一直在燕喜樓後廚,跟著師父好好學廚。


    不過燕喜樓因為經營不善關張了,我先是跟著大師兄在啤酒廠食堂幹,然後自己做把子肉在火車站去賣盒飯。


    如今我在泉城經營一家幹飯鋪,還接手了同樣瀕臨倒閉的匯泉樓。”


    聽完馮正明這麽一番介紹,讓現場的記者們都大吃一驚。


    原本大家以為,馮正明有著顏老師傅那樣名廚的師承,他應該有更加漂亮的履曆。


    但誰也沒有想到,他沒有能夠接班顏老師傅在燕喜樓裏當大廚。


    反倒是淪落到在工廠食堂裏燒大鍋菜,去火車站前擺攤賣盒飯。


    但在這樣逆境中,他反倒是爆發出如此堅韌的力量。


    從一個街邊賣盒飯的小販,一步步經營起自己的一家幹飯鋪。


    並且憑借自己的手藝,在接手同樣瀕臨倒閉的匯泉樓後,能夠扭轉匯泉樓這家老字號,同樣步燕喜樓的後塵,讓匯泉樓如今也成為了泉城知名的酒樓。


    聽完馮正明的這一番履曆,大家對他的經曆真是感到很傳奇。


    更是對他的能力有了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


    記者們都認識到,馮正明不隻是一個基本功紮實,做菜的時候富有創意的廚師。


    他也是一個很懂得經營,善於順應時代發展,能夠經營好餐館酒樓的人。


    “馮廚師,想問一下您是如何看待不同地區菜係之間的分歧?”


    這個問題也算是相當直接尖銳了。


    顯然這次全國大賽上,一些菜係上的爭論,這些記者已經有所耳聞了。


    馮正明想了想很直白地回答:“在我心裏實際上並沒有菜係之分,不同地區人的口味偏好會有不同,但那是過去交通不那麽便利,一個人可能一生都不會走出自己家鄉。


    現在時代不同了,我們的交通變得更加便利,大家也可以去往天南海北。


    我相信隨著交通更進一步的發展,各地不同食材也會很容易四處流通。


    所以我們不應該再抱著菜係的成見,應該要用更加廣闊視野,去接納、吸收、學習不同地區飲食文化的特色,融合各地不同口味,做出更適合大眾的味道。”


    采訪馮正明的記者們,對他的回答又再次感到震驚。


    因為很多記者之前采訪時,從其他一些廚師口中,或多或少還是聽出一些菜係偏向。


    有些廚師認為自己的菜係沒有獲得很好宣傳。


    有些廚師則是有一點對其他菜係的貶低。


    也有一些廚師比較固執,覺得各地菜係應該保留自己的特色。


    但馮正明的觀念完全不同,他是希望打破菜係的說法,摒棄相互之間的菜係爭論,應該要大家一起交流相互學習。


    馮正明見記者們都有些發愣,他接著又補充自己的觀點。


    “當然我說的相互接納、吸收、學習,打破菜係之間隔閡,不是說隨隨便便去學習,而是首先要把基本功練好。


    無論是刀功、火功、勺功、還是雕花、擺盤,以及一些基礎的白案功夫。


    這些都應該是每一位廚師應該紮實去練好的東西。


    不能說要去做什麽融合的菜,或者是學習一些西餐的烹飪方法,就丟棄這些基礎的東西。


    我認為,一位好的廚師,至少要把這些東西都練到足夠拿得出手。


    就像是這次全國大賽上各地廚師,大家都是能把基本功信手拈來。


    這是我們能來參加全國大賽的一份底氣。”


    這樣一番強調廚師基本功的話,讓現場記者也都聽得有些肅然起敬。


    記者們也是抓緊把這番話記錄下來。


    最後有記者問馮正明,對現在第二名的成績是否滿意?


    馮正明則笑了笑回答:“我會盡全力去把菜做好,成績對我而言不是很重要的。”


    結束了采訪,馮正明見到了港城受邀來當評審的蔡先生。


    對方顯然是專門在等著他的。


    馮正明也是微笑和蔡先生打了招呼。


    “蔡先生好。”


    蔡先生打量著馮正明:“馮廚師真是年輕有為。”


    馮正明回應:“謝謝蔡先生誇獎,我的那道魚能獲得那麽高的稱讚,也是要感謝蔡先生的支持。”


    蔡先生笑嗬嗬說:“不用謝我,那是你的實力應得的稱讚。”


    緊接著蔡先生好奇問:“我還是很想問,你是如何提前想到,要把醋椒魚的湯做成湯凍呢?”


    馮正明再次解釋:“因為在第一道菜的時候,我發現評委要品評的菜太多,所以會導致一些菜到了評委麵前已經涼了。


    而第二道魚,又是很忌諱被放涼的一道菜,所謂一熱頂三鮮。


    尤其是魚,可能一旦放涼了之後,味道會非常差。


    但是很多人又會很喜歡吃魚凍,我就想到了,幹脆把醋椒魚的湯做成湯凍。”


    蔡先生聽了馮正明的這份構思設計,不禁點點頭感歎:“馮廚師果然是個很敢想敢做的人。”


    馮正明微笑說:“隻是希望,品嚐到我每道菜的人,都能品嚐到其中的美味。”


    這個理念自然是獲得蔡先生的大加讚賞。


    “好,這才是一個頂尖廚師該有的想法。”


    緊接著蔡先生又問:“還有你那個醋椒魚湯的調味,真的是很特別,那個菜是屬於很傳統的魯菜,但是我早些年沒有品嚐到你做的這種味道。”


    馮正明解釋:“我是在傳統基礎上,做了一些自己的改良,味道上確實有區別。”


    蔡先生稱讚道:“改的很好,味道非常特別,很美味。”


    馮正明微笑回應:“謝謝蔡先生稱讚。”


    接下來蔡先生問:“剛才看記者采訪,你說你如今接手了泉城匯泉樓,還經營一家幹飯鋪,你會親自下廚嗎?”


    馮正明點頭回答:“當然,不過因為匯泉樓那邊剛從倒閉邊緣挽救回來,我大部分時間會在匯泉樓後廚,有時候晚上匯泉樓營業結束,我也會到幹飯鋪下廚。”


    “果然是這樣,看伱比賽中的表現,看得出來應該是經常下廚的。”


    蔡先生最後表示:“等有機會,一定去泉城拜訪你,嚐嚐你在泉城幹飯鋪和匯泉樓裏的手藝。”


    馮正明立刻說:“歡迎,我想泉城很多人都會歡迎蔡先生去的。”


    蔡先生微笑:“好的,有機會一定去。”


    和蔡先生交流過後,馮正明又被蘇、孫兩位老師傅叫過去。


    這邊是一些京城來的,包括侯師傅在內的專業評委等著馮正明。


    侯師傅見到馮正明微笑:“正明啊,我們又見麵了。”


    馮正明也是微笑回應;“能再見到侯師傅,跟侯師傅您多多學習,是我的榮幸。”


    侯師傅擺擺手:“哈哈哈,正明你太謙虛,你現在手藝可是很好,你能把各種技法融會貫通,用在一道菜中,真的很厲害。”


    京城其他的一些評委,也都對馮正明是讚不絕口。


    “小馮真是很厲害啊。”


    “能在港城那麽多名廚到場情況下,還能獲得第二名真是很不容易。”


    “小馮你的一些想法很好,敢想敢做是對的,可以繼續堅持。”


    “其實如果不是第一道菜的話,小馮你已經能獲得第一名。”


    麵對京城評委們的稱讚,馮正明還是保持謙虛低調。


    “能和這麽多全國優秀的廚師交流,這已經是我的榮幸,我能獲得第二名也是很幸運。


    來了全國大賽現場我才發現,能來全國大賽的各地廚師真是都很厲害,大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烹飪手藝在身。


    我還是應該多多向大家學習,至於成績我隻能是全力以赴,不強求一定要第一。”


    包括蘇、孫兩位老師傅在內,眾人都對馮正明謙虛低調態度很欣賞。


    真正有本事的人,很多時候無需表現出多麽張狂。


    隻是在需要的時候展現出自己的實力。


    那麽很自然會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


    這一刻在老師傅們和評委眼中,馮正明已經是很有大師風範。


    他有足夠的能力,自然不用像是別人那樣誇誇其談。


    侯師傅說:“正明好好表現,接下來可是你們魯菜證明自己都時候,宴席上你們可要拿出一桌好菜來。”


    馮正明點頭答應:“侯師傅請放心,我們一定會好好準備。”


    然後馮正明跟著蘇、孫兩位老師傅先一步離開。


    和其他魯菜廚師匯合,大家一起先回到兩位老師傅的房間去。


    接下來要開始為廚師團的宴席做最後的準備。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賣盒飯到中華名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旁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旁墨並收藏從賣盒飯到中華名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