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間隔休息日的下午,各地的廚師都不曾去休息,大家東普已經開始為明天宴席交流做著各種的準備。


    其中對各地廚師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煮湯。


    所謂:唱戲的腔,廚子的湯。


    一個廚師做出來的菜是不是真正好吃,關鍵就在於他們準備的湯上。


    各地廚師煮湯的方式基本上差不多。


    都是要用雞、豬骨或是牛骨,除了一些少數民族之外,還需要在煮湯中加入火腿。


    還有一些會在湯中加入一些肉增加鮮味。


    魯菜的湯,則是要在湯中加入大蔥大薑料酒以及花椒。


    這裏用的花椒不能是川渝地區花椒,要選用齊魯地區的花椒。


    同時,馮正明在煮湯的時候,又是選用上好的大紅袍花椒,提前用黃酒浸泡。


    提前用黃酒浸泡的花椒,是馮正明要在之後和大蔥一起,剁成蔥椒泥。


    蔥椒泥在之後掃湯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東西。


    當然和大蔥一起剁碎成蔥椒泥,再重新用黃酒澥開後,做菜的時候也可以用來調味。


    像是這種小技巧,各地廚師都有一些向來是不會輕易公開的秘密。


    在這樣交流的時候,大家倒也沒有相互隱瞞什麽,都是把各自一些技巧公開亮出來。


    馮正明也見到,粵菜和港城廚師們在準備鮑汁的時候。


    他們不但是要用老雞、豬骨,還會加入豬蹄、雞腳等一些東西。


    他們會把料分出一部分,先過油去油炸上色,然後再和沒有油炸的部份一起下湯桶裏去燉煮。


    當然鮑汁的關鍵,還是要加入一些鮑魚。


    這裏港城和粵菜廚師又會有一些區別。


    他們選擇加入燉煮鮑汁的鮑魚會有所不同。


    港城廚師會選用一些進口的鮑魚。


    很明顯,港城廚師會覺得,進口的食材品質上要更好。


    馮正明還看到本幫菜廚師們,在油炸蔥油上也和魯菜有著區別。


    魯菜通常都是用齊魯的大蔥去炸蔥油。


    本幫菜的蔥油,則是先用大蔥炸,之後還會加入小蔥去炸。


    而且在油炸蔥油的過程中,會把小蔥的蔥白和蔥青分開去炸。


    不用於魯菜炸蔥油的時候會摻入一定的豬油。


    本幫菜炸蔥油則是基本上都是用大豆油。


    魯菜在除了蔥油之外,還需要炸一個花椒油。


    花椒油通常是在做紅燒的菜必須要用的。


    在看到馮正明他們魯菜廚師,蔥油之外還準備了一鍋花椒油。


    這倒是讓不少外地廚師感到有些驚訝。


    過去大部分外地廚師都知道,魯菜廚師是要用蔥油的。


    卻沒有想到,他們還會單獨再準備一個花椒油。


    炸花椒油用的油,是用花生油摻入一些香油去油炸出來。


    油炸的過程裏,真可謂香味四溢。


    讓同樣是在後廚裏備料其他廚師想不關注他們都不行。


    但很快更加衝鼻嗆人的辛辣味道便蓋過了所有其他的味道。


    這股刺鼻的辛辣嗆人的味道出現。


    不用問,後廚裏的廚師們也知道,應該是川菜廚師在準備紅油了。


    參賽廚師們各自忙碌,為明天宴席交流備料的時候。


    老師傅們也都是來到後廚觀摩一番。


    還有一些評委也都是來到後廚看。


    其中第一屆全國大賽的狀元,劉師傅看著現場後廚的景象,也是不禁跟眾人感歎一番。


    “真是有點羨慕他們現在後廚的環境,可比我們當初參加比賽好多了,我們那個時候沒有現在這麽好的條件,也沒有如今這麽豐盛料的準備啊。”


    另一位評委,也是第一屆全國大賽上十佳廚師之一。


    更是這一屆評委中最年輕的一位評委,來自鄂省的盧師傅認同點點頭。


    “這一屆他們是什麽條件啊?他們能用上好多國外的料,我們第一屆的時候哪裏能用到這麽豐盛的料?


    第二屆的時候也不能和這一屆能用到的料相比啊。”


    這也確實是獲得參加過第一屆和第二屆的評委和老師傅們認同。


    如今距離第一屆全國大賽已經過去了十幾年。


    十幾年的時間裏,伴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確實是有太多的變化。


    也正是因為國內經濟發展的迅猛,才會讓更多人開始追求美食。


    可以說現在廚師真是一個走遍全國都吃香的職業。


    大多的廚師能夠享受到非常好的工資和待遇。


    尤其是在東南部沿海發達的城市,更加對有能力的廚師有著迫切需求。


    像是這一屆在滬城舉辦的全國大賽。


    就有不少老板專門到現場觀摩,甚至已經私下裏開始聯係一些廚師。


    隻不過,因為還在比賽期間,大部分的廚師都在各自忙碌,一些老板試圖要聯係參賽廚師,倒是也不容易直接見到他們。


    後廚裏大家備料的忙碌之餘,也會湊在一起聊一聊,交流一下烹飪上的技法理解。


    江成哲和龍昆保一起,又是來到馮正明的旁邊交流。


    “我看你們魯菜煮湯,好像是用料挺猛的,而且你們煮湯竟然還要用花椒,更是一開始用大火去讓湯沸騰,那樣的湯不是會很渾濁?做菜的時候不好用吧?”


    聽江成哲這麽說,馮正明微笑回答:“我們魯菜會有一個掃湯的過程。”


    龍昆保馬上說:“掃湯應該算是你們魯菜做清湯的一種技法。”


    馮正明點頭:“對,算是以前沒有味精的時候,特有的一種技法,而且很多宮廷菜也是用這樣的方法。”


    江成哲想了想問;“似乎在川菜裏也有相似的技法。”


    龍昆保笑著說:“既然是在過去代替味精,肯定是有很多地方都會用的。”


    接著龍昆保問馮正明:“你們掃湯,也是要用白潲和紅潲分別掃一遍嗎?”


    馮正明點頭:“對,要分別用白潲和紅潲掃一遍湯。”


    江成哲顯然對內地掃湯並不算是非常了解。


    “白潲和紅潲都是什麽?”


    馮正明笑著解釋:“通常白潲是雞胸肉剁成泥,再用水澥開了就是白潲,紅潲就是豬肉或者是牛肉剁成泥。”


    江成哲有些驚訝:“還有用牛肉的嗎?”


    馮正明點點頭:“對,有用牛肉的,當然,為了節省成本,可以用雞腿肉做紅潲。”


    在聊過掃湯後,馮正明也是向江成哲和龍昆保順便請教一下鮑汁的做法。


    兩人也沒有對馮正明隱瞞,而是領著他去看了現場鮑汁的製作。


    鮑汁算是港城和粵菜廚師都必須要會做的東西。


    整體上來說,鮑汁的煮製和高湯有些類似。


    都是要用大量的老雞、豬骨以及豬蹄雞爪去燉煮出味道。


    隻不過鮑汁要保持那份濃厚。


    馮正明仔細看了看,忍不住說:“你們這鮑汁的做法,倒是很像是我們蔥燒海參的那個蔥燒汁。”


    聽馮正明這樣說,江成哲很好奇:“對了,你們的蔥燒海參,就是用大蔥燒海參嗎?”


    馮正明點頭:“對,其實就是用大蔥燒海參,不過大蔥是要炸一下,然後炸出來的蔥油和蔥,還需要經過蒸製的。”


    江成哲想了想有些奇怪問:“我看過你之前比賽的錄像,似乎你們做蔥燒海參,也是要提前給海參入味?好像你們那個入味的過程,很像是我們煮鮑汁?”


    馮正明聽了笑著點點頭:“這就是我說,你們鮑汁很像是我們蔥燒海參的蔥燒汁的原因。”


    實際上,通過廚師們之間的相互交流。


    各地備料的過程有太多地方相似。


    或許各地後麵烹飪會有區別,在調味上也是有各地不同口味上的區別。


    但是前期的很多準備工作,各地有太多的流程都是很相似。


    這也可以看做,中華美食的根源確實是有一個統一的源頭。


    因為是需要備料,所以廚師們的晚飯,幹脆在後廚裏吃了。


    各地的廚師,分別用他們備料過程中的邊角料,在酒店後廚裏做了一些平時的員工餐。


    這一刻,廚師們沒有什麽奇思妙想,也沒有相互之間的競爭。


    大家都很樸實拿出各自當地一些家常菜,做出來當做是分享給大家的家常菜。


    比如馮正明用一塊元寶肉,搭配上一些木耳、黃花菜、青椒,再加上兩個雞蛋,在後廚裏炒了個很家常的木樨肉。


    這個菜盡管是相當家常,但後廚裏旺火搭配上馮正明的勺功。


    炒出來的木樨肉當真是香飄整個後廚。


    同樣東北三省的廚師,分別各自做了三個版本的鍋包肉。


    其中有臥汁也有烹汁的版本,還有一個比較新的版本是加入番茄醬。


    粵菜廚師來了一個蒜香炒海蟹。


    川菜廚師用煮湯的肉塊來了個回鍋肉。


    湘菜廚師則是來了一個小炒牛肉。


    淮揚菜的廚師張泉徳不但是炒了一個簡化版的揚州炒飯。


    他還用煮湯後老雞拆骨後,用雞肉混合豬肉丁、筍丁炒了餡,和蘇菜的廚師們一起包了三丁包給大家吃。


    浙菜廚師和閩菜廚師合作,一起用手打魚丸搭配上蓴菜做了一個蓴菜魚丸湯。


    閩菜廚師還用邊角料豬肉做了一些鹵肉出來。


    港城的廚師也用一些邊角料,炒了一些小菜出來。


    江成哲更是用芝士做了一個焗龍蝦。


    後廚裏各地廚師當真是各顯神通,不但是用邊角料做了豐盛的菜。


    還根據各地不同的飲食習慣,分別準備了像是包子、米粉、麵條、炒飯、烙餅等不同的主食。


    當各地廚師把菜和飯都準備出來,大家把各自準備的東西湊在一起。


    真的是一頓相當豐盛的晚餐。


    甚至是比之前酒店準備的還要顯得豐盛。


    豐盛的晚餐上,廚師們相互品嚐不同地域的菜品。


    也趁機把自己家鄉的一些菜推薦給其他人品嚐。


    大家相互交流品嚐的過程中。


    逐漸也是消除了一些固有的刻板印象。


    比如南甜北鹹的這種印象。


    實際上南北都是有甜和鹹的不同菜肴。


    倒是中西部的一些菜,確實是普遍都是比較辣的。


    尤其是川渝地區辣還會搭配上麻,也是讓一些東部的廚師有點吃不慣。


    馮正明也是通過吃川菜廚師的麻辣雞絲,第一次體會到川渝地區的花椒和齊魯花椒的巨大區別。


    隻是吃了一點點,讓馮正明覺得整個嘴巴和舌頭都麻了。


    江成哲吃了一口更是忍不住驚呼:“天呐,這,這也太辣了,而且這個麻,我,我覺得我舌頭和嘴唇都麻木了啊。”


    馮正明聽到江成哲的驚呼,忍不住笑著說:“你也是膽子大,我就吃了一點,你居然敢吃一大口。”


    江成哲有點大舌頭地說:“要命,這可真不適合我。”


    龍昆保端著一碗蓴菜魚丸湯過來,遞給江成哲說:“來吧,喝口湯,這個蓴菜搭配魚丸的吃法很不錯,特別鮮。”


    江成哲接過了碗,先是喝了一口湯。


    喝湯的時候很自然會把飄在湯裏的蓴菜一起喝到嘴裏。


    蓴菜入口,那種獨特的脆爽搭配上魚湯的鮮美,讓江成哲瞬間覺得特別舒服。


    “哇,這個好喝啊,這個叫蓴菜?這個菜還挺好吃的。”


    浙菜廚師聽到江成哲的驚呼,笑著湊過來說:“蓴菜算是我們西湖的特產了。”


    話音剛落,蘇幫菜廚師馬上說:“我們的太湖也有。”


    這話讓大家聽了都笑起來。


    浙菜廚師說:“對對,太湖也有蓴菜。”


    馮正明也去盛了一碗,用勺子舀起蓴菜、魚丸和湯,送入口中品嚐確實味道很棒。


    “真的很好喝,蓴菜這種脆爽的口感好棒,還有魚丸也特別鮮。”


    閩菜廚師馬上說:“要說手打魚丸,那可算是我們拿手的,我們是絕對不放任何澱粉,完全是用魚肉攪打上勁,擠出的魚丸。”


    這邊聊著如何做魚丸,那邊魯菜、淮揚菜、粵菜、晉菜、豫菜等廚師們,在一起交流做包子和一些麵食的手藝。


    今天張泉徳和淮揚菜廚師們做的三丁包,確實是有些特別。


    而在交流中,張泉徳還提起揚州點心雙絕的另外幾樣。


    “翡翠燒麥可能是和其他地方燒麥絕對不同味道的,我們是用燙好的青菜葉當做餡料做的,味道上也會有些特別。”


    粵菜廚師說:“可以跟我們的奶黃包比一比。”


    北方的廚師們自然是不服氣,紛紛都表示做麵食北方肯定不會差。


    如果不是老師傅們攔著,可能幾位廚師還真想再去做一批各地的麵點出來比比看。


    這麽一番其樂融融又相互開誠布公的交流氣氛,真的是令各地廚師都覺得很舒服自在。(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賣盒飯到中華名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旁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旁墨並收藏從賣盒飯到中華名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