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反轉再反轉


    在一個兩層小樓裏,一個盲人鋼琴師正在練鋼琴,為了籌得20萬去倫敦參加比賽。


    他開始廢寢忘食的練著自己的曲子,無論走到哪裏,他的雙手都像是在鋼琴上不停的揮舞著。


    畫麵又一轉是一個小家庭,丈夫是退休的影視男演員,妻子年輕貌美,隻是兩人的年齡相差巨大。


    緊接著畫麵是在一條繁忙的大街上,等紅燈時一個騎摩托的女孩王智在和一個開車的青年在爭吵。


    綠燈一亮,汽車走了,女孩王智邊走卻還怒不可遏的罵著開車的青年。


    一不小心撞到了盲人音樂師。


    一個個重要角色逐一登場。


    影院裏,觀眾正在聚精會神的看著大銀幕。


    “咦,這女的看起來還挺漂亮的樣子”


    “我倒是覺得鞏利穿睡衣的身材真棒!”


    當當劉德樺如約到過氣明星範偉家演奏時,影片逐漸就開始變成了犯罪片。


    隨後,薑聞一係列的試探既是對劉德樺的考驗,也是在考驗觀眾的心。


    沒想到的是,凶案現場的那個男人出現在了警察局,而且他還是警察,並且還是警察的頭兒!


    更糟的是劉德樺舉報謀殺案剛好被他聽到了!


    “感覺像是一部浪漫的愛情劇啊”


    隨後電影插敘回顧了其被害的過程,一個想給妻子周年驚喜的丈夫回到家後,卻發現了妻子出軌。


    這是本片最大的反轉,電影風格前後對比的反轉。


    電影賣了2分多鍾的關子,此刻終於告訴觀眾死者是過氣明星範偉。


    地上散落著鮮花、糖果、破碎的紅酒瓶和一汪血跡。


    又一反轉到來。


    “.”


    劉德樺僥幸逃脫了警察局長的追殺,又禍不單行落入了“割腎三人組”……


    “不太出名,但是感覺身材不錯!”


    剩下的就看李牧導的這部戲怎麽發揮了。


    但是鏡頭轉到衛生間的另一麵突然出現了一個拿著手槍的壯漢,氣氛隨著鼓點的響起再度緊張起來。


    “鋪墊有點長啊。”


    王智傾慕劉德樺的才華,劉德樺喜歡王智的美麗善良,漸漸地兩個人相愛了。


    觀眾的心情剛放鬆一會兒,反轉再次襲來。


    幾個簡單的畫麵切換就交代了背景劇情。


    警察局長依然不放心,想要殺死劉德樺以絕後患。


    觀眾的心再次提起來。


    劉德樺借機上衛生間,緊張的鼓點暫時停了下來,沒有了任何音樂。


    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劉德樺決定去警察局報案,雖然可能從此不能再在生活中扮演盲人了,但要給自己的良心一個交代。


    “臥槽,猜不到,真的猜不到。”


    “臥槽,有些突然啊!!!”


    鞏利懷疑劉德樺並非盲人,給他吃了一塊貢品,毒瞎了他。


    關上洗手間的門的一瞬間,仿佛進入了一個獨立的空間,觀眾也隨著鼓點的暫停心也安定了下來,想著劉德樺能夠在洗手間喘口氣,捋清頭緒。


    觀眾小聲的議論著。


    “這情緒拉的漂亮。”


    後來劉德樺又碰巧撞見毒婦鞏利將鄰居太太推下樓。


    劉德樺因此陰差陽錯地成為餐廳的鋼琴演奏師。


    “我想喝水!讓我緩緩”


    這裏也是薑聞第一次出場。


    要不是此刻還在看電影,徐克都想鼓掌了,這套拉情緒的玩法簡直出神入化。


    張藝謀腦海裏回想這一段的畫麵,看似沒有前後呼應,但是他已經感覺到了這些畫麵的鋪墊作用了。


    這樣的故事走向也是符合觀眾預期的。


    “懸疑片?”


    看到這裏,觀眾開始迷糊了起來,不禁以為這是一部浪漫的愛情劇。


    “尼瑪,不行了,快喘不過氣了,尼瑪跟當年《看不見的客人》一樣.”


    “嚇死我了,差點沒把我送走,以前也沒覺得薑聞眼珠子這麽大啊,怪嚇人啊。”


    緊張的氣氛讓觀眾捏了一把冷汗。


    影片幾乎五分鍾就一個反轉,簡直是一波n多折,每次觀眾鬆一口氣時,立馬就有出其不意的環節驚喜上演,感覺就像是坐過山車一樣。


    環環緊扣的劇情,讓觀眾大呼刺激。


    “受不了,尿都不敢去,生怕錯過了劇情!”


    “誰編出來的,尼瑪這也太緊張了。”


    劇情成功了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葉總,可能我們的拍片還得繼續上調排片率了。”


    陳寶蓮感覺這劇情,太吸引人了。


    “有當年《看不見客人》的風采了,李導這懸疑片確實是一絕,不比他拍的科幻片差。”


    葉嚀點了點頭,坐在觀眾席上,他心情也是跟著電影的氣氛一鬆一緊的。


    隨著電影鏡頭切換到了兩年後,歐洲某地,王智與阿劉德樺居然重逢了。


    再次重逢,劉德樺正在演奏的居然是他第一次為她彈奏的曲子,隻不過這次曲子已經完整了,而且配好了為她寫的歌詞。


    難道他們兩個真的是命運的安排?也許最後他們還能在一起,畢竟之前分開是因為誤會。


    之後,兩個人喝咖啡,劉德樺和王智講以前發生的事,但鏡頭再切換回過去,卻是另一個版本的故事了。


    醫生去後備箱麻醉鞏利的時候,卻被其所害。


    上車的是鞏利,但劉德樺並不知道,繼續向醫生幫“鞏利”求情,而對危險沒有絲毫察覺,這讓觀眾的心又極度緊張起來。


    然而鞏利居然放其下車了,是因為劉德樺的求情讓她感動了嗎?


    因此得以逃過了一劫?


    劇情似乎又在反轉。


    看著後視鏡裏的劉德樺,鞏利還是決定殺了他滅口,永絕後患,隨後掉頭,加速朝著其撞了過去。


    劉德樺命懸一線的時刻,情節再次出現了反轉,片頭獵人與兔的場景再次出現,兔子躲避獵人的槍擊,撞到了鞏利的汽車,導致汽車側翻。


    鞏利車毀人亡,而兔子平安無事,逃離現場。


    影片與開頭完美銜接了。


    “臥槽,原來開頭是這個意思嘛”


    “我感覺還得需要再看一次,這裏太多細節和隱喻了。”


    觀眾們驚呼,這個開頭的鏡頭,他們才知道真正意思。


    但是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張藝謀看到畫麵已經切回了現實,劉德樺的拐杖的似乎是一個兔頭盲杖的設計。


    也有眼尖的影迷發現了。


    “那拐杖頂部是一個兔子吧?”


    “臥槽,你這麽說,好像是啊,尼瑪這也是隱喻嘛?”


    <divss="contentadv">觀眾頭都開始炸裂了,開始聯想。


    “訛獸?”


    張藝謀喃喃自語道,他看到這一幕,不禁想到《山海經》中“訛獸”的原型就是兔子,真言不多,喜歡騙人。


    《神異經》中所載:“西南荒中出訛獸,其狀若菟,人麵能言,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那電影還有最後一轉?”


    張藝謀眼睛正目不轉睛的盯著畫麵,如果按照這個解讀,那麽劇情還沒結束。


    就當觀眾以為電影已經結束時,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劉德樺精準地用盲杖打飛了易拉罐。


    最後一個鏡頭再來一次驚天大反轉。


    這說明劉德樺說的都是謊言,是活著的人為美化自己編造的謊言。


    “???臥槽,什麽情況?”


    “尼瑪最後還玩這一套,是告訴我們沒瞎嘛?”


    “暈,要是沒瞎,那他講述的故事也是假的?那他的故事是從哪裏開始編造的呢?”


    觀眾們一個個都懵圈了。


    “漂亮!!!”


    張藝謀為自己的猜測打了一個滿分,確實如他想的那樣,最後還有一轉。


    可能還陷入對劇情的思考,觀眾遲遲未鼓掌致謝。


    “不好看嗎?”


    李牧拿起話筒,轉身笑問道。


    觀眾這才如夢初醒。


    “還看,但是不夠看。”


    “李導,解釋一下唄,最後主角到底瞎沒瞎?”


    “那個兔子,到底是意思?”


    影迷們瘋狂在提問。


    “電影裏都有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哈姆雷特,你們覺得答案是什麽就是什麽.”


    李牧笑著搖了搖頭,沒有給出明確回複。


    “精彩的懸疑片。”


    張藝謀給出高評價,“回去我也得多看兩次。”


    “我感覺也是,李導這次隱喻太多了,這電影確實大膽。”


    徐克感慨道。


    這電影不僅揭露了人性的貪婪和社會的陰暗麵,把社會的疥瘡毫無保留地展現給人們看。


    醫生是取人器官的“劊子手”,警察是殺人凶手,著名影星都死的不明不白,普通人的生命更是如草芥一般,欺騙、凶殺、投毒、綁架、勒索、倒賣器官


    這些黑暗影片中都有涉及,而比這更恐怖的是,似乎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在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人性之惡才是潛藏的巨大的洪流。


    這是張藝謀以及徐克看到的東西,合乎他們得胃口。


    記者們見觀眾這反映,話筒已經在迫不及待了。


    “李導.”


    “李導,影片劇情反轉不斷,幾乎每10分鍾1個反轉,你是怎樣創作這樣一個故事的?”


    毫無疑問這個電影的劇本堪稱經典。


    “我現在不能把所有的反轉設置和劇情走向告訴你們,因為那樣就太多劇透,會毀掉看這部片子的快感,也希望你們不要去給別人劇透哦”


    李牧食指放在嘴唇邊,和對付觀眾一樣,對待記者也一視同仁,主要是懸疑片確實不能多透露,不然就失去了樂趣了。


    “李導,影片中一共“死”了多少人?主角最終複明了嗎?”


    記者們也算是再次幫觀眾問出了大家最想知道的問題。


    張藝謀和徐克幾人倒是笑著搖了搖頭,這答案換他們肯定也是不會說的。


    “有一句俗語叫做“眼見為實”,但這是真的嗎?你所看到的並不一定是事實。所以我想問一下看完電影的大家,電影裏一共“死”了幾個人?是4個?5個?還是隻有1個?另外,關於主角最終有沒有複明,我還是想聽到你們的回答”


    李牧話鋒一轉,把問題拋給了觀眾。


    “.狗牧太狗了!!!”


    “啊,我要瘋了,到底瞎還是沒瞎啊?”


    觀眾在影廳內熱鬧的吵鬧著。


    記者一個個問題,絡繹不絕,


    反而影評人的筆記本上已經寫滿了對這部電影的影評。


    “從《調音師》看人性之惡: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一個“蛇蠍戲精主婦”,一個“裝瞎戲精鋼琴師”,命運的安排下相遇,數十次反轉,出乎你的意料.”


    “李牧又一部懸疑神作,劇情堅持反轉到最後一秒令人拍案叫絕!以下分析有可能涉及劇透,謹慎觀看”


    今天電影圈內最大的熱度,毫無疑問就是《調音師》。


    這部無論是李牧導演,還是鞏利,劉德樺主演,亦或是拿下了今年的戛納的最佳導演,都能吸引一方熱度,更何況是三者相加。


    首映禮結束後,首映禮裏的各種消息已經傳到四麵八方。


    影評人的評論那更是讓還沒看的觀眾那顆蠢蠢欲動的心擾得癢癢的。


    “好煩,懸疑片又不敢看劇透,但是他們一個說的比一個懸乎,好想看。”


    “尼瑪,這兩天的票好的場次的票幾乎都賣完了,就剩下邊角料的座位,這還是工作日的。”


    微博下的網友們討論的異常熱烈。


    “李牧懸疑新作《調音師》首映禮大獲成功,映後觀眾意猶未盡.”


    “《調音師》首映禮記者會,李牧希望眾人不要去給別人劇透,會失去看這部電影的快感。”


    “觀眾盛讚《調音師》‘平均每10分鍾劇情有一次反轉’,不看全片,無法預料下分鍾劇情會有怎樣波詭雲譎的變化.”


    “.”


    媒體自然是懂熱點的,像這種自帶流量的標題那更是一個接一個。


    賀歲檔的目光一下子都聚焦在這部電影身上。


    “可惜了,今天在香江這邊宣傳,不然怎麽也得去一趟。”


    陸征有些遺憾道,他和景田今天在香江和程龍宣傳《新警察故事》,錯過了《調音師》的首映禮。


    “不過還得是李導啊,同檔期的大片多少都得要岔開點時間。”


    陸征想起檔期幾部大片,寧願後麵相撞也不願意往前挪多點時間。


    像《私人定製》早早就過審了,都不願意再往前挪幾天,愣是和《新警察故事》堆一起。


    “陸叔,李導會參加《新警察故事》的首映禮嘛?”


    景田帶著期待問道。


    “田田.”


    陸征歎了一口氣,似乎想要說些什麽。


    “陸叔,我隻算想讓李導看下我演技真進步了,說不定李導以後的新電影會考慮一下我呢。”


    景田眼睛並沒有躲避,似乎真像她所說的那樣。


    陸征一時間也無法判斷景田說的是真是假,不過這次《新警察故事》裏扮演程龍女兒這一角色,似乎確實演技精進了不少。


    “李導說看時間安排,如果那天沒其餘安排會出席。”


    陸征淡淡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從北電2002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請叫我公子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請叫我公子越並收藏華娛從北電2002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