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梅成,在李牧看來有點典型的江浙商人的感覺,和廣府商人既有相似之處,又大有不同。


    可能既受海派文化熏陶,一方麵注重形象,樂於交際,善於表達,另一方麵又顯得有些謙虛,語氣真誠而樸實。


    而廣府商人在注重形象上,有時候確實會更隨意一些。


    在和李牧以及陸洋一來一回的言語交談中,傅梅成也始終保持著和緩的語調,往往會認真傾聽,略加思索,整理思緒,用比較簡要而生動的語言來做回應。


    甚至在聽到陸洋略顯專業的導演類概述時,李牧明顯感覺傅梅成沒聽懂,但是依舊側耳傾聽。


    不過讓李牧覺得印象十分深刻的還得是其和寧昊有幾分神似。


    “對了,陸導,接下來有沒有項目安排?”


    傅梅成說著說著,突然間開口道。


    一時間讓李牧和陸洋都沒反應過來。


    “暫時還沒!”陸洋搖了搖頭。


    “怎麽,傅總手上還有項目?”李牧大概一猜,就知曉傅梅成的打算。


    顯然是打算繼續合作,反正隻要製作,都得和其他影視公司合作,自然是合作開的一同繼續會更讓人舒坦一些。


    而且夢影傳媒在業內的口碑和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則是導演資源的問題了,作為導演中心製的國內,一個好的導演很大程度決定了一部電影的命運。


    當然最重要的是,華策影視一直在電視劇領域深耕,在電影行業說實話還是個新兵蛋子,盡管努力了十多年,但是依舊摸不到門路。


    要知道在2008年,華策影視就開始涉足電影產業,主要通過旗下的浙江金球影業運營。


    2010年,華策影視製作發行了由張靜初、王洛勇等主演的《a麵b麵》。


    此後,華策影視開始努力往電影圈靠攏,在電影《西風烈》《聽風者》裏成為聯合出品或發行的存在,跟在華藝兄弟、萬達影視等後麵當“小弟”。


    直到2013年,華策影視將自己在電視劇行業擅長的ip那一套,運用在電影上,才略有些起色。


    這一年,華策宣布以1.8億元收購郭敬明的最世文化26%股權,享有與郭敬明相關影視劇的優先投資權。


    因此《小時代3》《小時代4》才讓華策影視嚐到了一些甜頭,但是“青春疼痛文學”這碗飯很快就不好吃了,因為“蕭何”撂挑子了。


    而這些年,動輒十幾億,幾十億票房的電影圈,華策影視耕耘了10多年也沒一部主投主控票房超10億的電影。


    直到因為《刺殺家》和夢影傳媒搭上了線。


    顯然傅梅成也是希望能更緊密的和夢影傳媒達成合作關係。


    “是呀,手頭上有一部電影劇本壓了好幾年了,說起來還是一部主旋律電影,李總你也知道華策的情況”


    傅梅成十分坦誠的暴露了自身的缺點,因為華策影視現在幾乎沒幾個導演資源,主旋律更不用說了,因為這一塊資源基本上都集中了夢影傳媒身上。


    但是不得不說,這種坦誠,讓人對其的印象又加分了不少。


    “傅總不妨說說.”李牧對於這樣的合作並不抗拒,反而樂見其成。


    因為華策這塊的電視劇業務,夢影傳媒也可以在這方麵加大合作,畢竟這幾年的疫情原因,多投幾部電視劇是不會有錯的。


    “其實早在2016年,也就是李導那部《紅海行動》還沒出來的時候,華策影業就以《翻譯官》為題立項,預備製作一部關於中國公民駐外工作的電影,取材來自真實的故事,也就是2011年利比亞撤僑事件。


    我這些年也感覺到了,主旋律的故事最怕胡編亂造,虛構架空,對於觀眾而言,不真實編得再高大上他們也不買賬,也不知道我這個理解對不對.”


    傅梅成笑嗬嗬的說道,哪怕說起自己的見解,也沒帶著肯定的意思,反而像是一種探討。


    “這一點上,我和傅總的意見一致,確實如此,戲說不是胡說,特別是主旋律,要想打動觀眾,必然要有真實在背後做支撐,否則容易建造空中樓閣.”


    李牧點了點頭,對於這種觀點他是讚同的。


    “師兄,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新一代的觀眾是被互聯網“養大”的,麵對主旋律的劇情,他們熱衷於摳細節,找穿幫,因此要想讓他們爽,就要找準他們的痛點.”


    陸洋補充了一句,李牧聞言也是頻頻點頭,“這一點上確實是。”


    “哈哈哈,還是李總和陸導還得通透。”


    “傅總,這個題材倒不是我不想拍,而是我感覺我不是很合適。”陸洋隨後也是開口道,“這題材是挺好的,但是我沒這方麵的畫麵感,或者說不是特別熱衷這一塊,不過若是找到合適的人我可以幫忙,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喜好,陸洋自然也不例外。


    主旋律這一塊上,李牧也很清楚,陸洋並不是很熱衷。


    “導演這塊,我再想想,想好了給傅總回複。”


    既然陸洋不拍,李牧自然而然也得想想要找誰了。


    “行,我聽李總的消息。”


    傅梅成舉行酒杯,和李牧以及陸洋碰了碰,顯然這一次過來,《刺殺家》的事是次之,主要還是為了這一個新電影的事情。


    談完這件事,又來到了什麽都聊的環節了。


    這一塊上,經商一輩子的傅梅成十分在行,幾乎都有涉略,一番交談下來,都十分盡興。


    十一月份的晚風,比起白天,那自然是有些寒意逼人的感覺。


    風唰唰的吹著,樹上為數不多的枝葉在燈光中徐徐落下,再次掛滿枝頭,可能就是來年了。


    李牧和陸洋和傅梅成揮了揮手,告別。


    隨後兩人一路倒也不著急開車,因為喝了點酒,代駕是少不了了。


    “師兄,咱們還有人能拍這部電影嗎?”陸洋在屋內自然不會說出這個疑問,如今出來了,隨即便詢問道。


    此時夢影傳媒能拍這部電影的導演,如今可都是有任務在身。


    “暫時沒有頭緒,可以找找人.”


    李牧一時間也想不起這部電影最後是誰拍的,不過這倒不是事,畢竟行業內就如同一圈,總會閉環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從北電2002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請叫我公子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請叫我公子越並收藏華娛從北電2002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