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的大廳內,巨大的戛納電影節標誌懸掛在正中央,背景是一片金光閃閃的棕櫚葉圖案,象征著電影節的至高榮譽。


    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的成員們,在戛納組委會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依次走向舞台中央。


    作為本屆評審團的主席,李牧位於隊伍的最前方。


    一襲剪裁考究的酒紅色西裝,搭配一條深紅色暗紋領結,成熟且極具風度。


    “這貨帥還是真的帥,隻是想到劉伊菲是他老婆,我就.”


    場下,國內的媒體都聚在一個位置,其中一位記者瞅著李牧帶著評委會成員登上舞台,不禁評價道。


    “靠,他不配!”


    另一個嘟嘟的說道。


    顯然兩個都是男的。


    隻是女記者則是不一樣的反應。


    “太羨慕劉伊菲了!”


    “好看.”


    主持人是圖比利時女演員維爾日妮·埃菲拉,一襲開叉黑裙盡顯妖嬈,和戛納的掌門人蒂耶裏·福茂一同走來。


    隨後熱情地介紹著李牧領銜的評委會成員,緊接著將話筒遞給了李牧。


    顯然身為本屆評委會主席的李牧是需要致詞的。


    “戛納是電影藝術最璀璨的舞台,能夠以評委會主席的身份參與其中,是我的榮幸。希望我們能夠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發掘並表彰那些觸動人心的作品。”


    這段致辭簡短有力,現場掌聲雷動。


    而在全場掌聲中,評審團成員們依次站定,姿勢隨意,隻需要按照組委會安排好的位置站成兩排即可。


    李牧則站在最中央的位置。


    攝影師們早已擺好了機位,這是合影環節。


    “請稍微靠近一點!大家笑容再自然些!”攝影師大聲指揮著,“或者你們可以聊聊天,可能會更悠閑一下.”


    就在攝影師說完,麗貝卡·豪爾笑著問李牧:“作為主席,您會不會給我們安排特別多的工作吧?”


    “不需要擔心,評審的工作就是欣賞好電影,如果有好電影,大家的工作反而會變得愉快,如果我們太閑了,反而是一件壞事.”李牧則風趣地回應道。


    “哈哈哈”


    眾人聞言,都不禁樂了一下。


    幾位評審團成員的輕聲交談,氣氛顯得融洽而輕鬆,攝影師也在這一刻按下了光影按鈕。


    開幕典禮後,開幕式電影自然如約而至。


    選自非競賽單元的法國影片《喪屍不要停》,該片翻拍自2017年的日本喜劇電影《攝影機不要停!》。


    這是繼2019年吉姆·賈木許的《喪屍未逝》後,再次有僵屍片來為戛納揭幕。


    不過,和當初看得不少人昏昏欲睡的《喪屍未逝》不同,結合了大量喜劇效果的《喪屍不要停》,姑且不論藝術價值,至少是贏得現場兩千多名觀眾笑聲連連,放映結束後還獲得長達四五分鍾的起立鼓掌。


    就這樣,戛納75年周年的開幕式便過去了,但是當晚世界各大媒體上都登刊著戛納電影節的內容。


    這是世界級電影節的牌麵。


    國內也不例外,特別還有國內導演擔任評委會主席,自然提及的更多了。


    不少一些短片也發了回來。


    此刻,別墅家裏,小包子指著視頻裏的李牧,大笑喊道,“是爸爸呀”


    “媽媽,我們什麽時候去找爸爸呀。”


    小包子已經迫不及待了,抬起大大的眼睛,期待的看向劉伊菲。


    “還有幾天啊,頭幾天讓爸爸先忙工作!”劉伊菲笑著摸了摸小包子的頭發。


    “哦!”小包子連連的點頭,隨即看到趴在地上的阿拉斯加,“媽媽,我們能不能把阿拉也帶上呀。”


    “可以是可以,就是阿拉去戛納會不會太熱了。”


    劉伊菲也瞅了一眼趴在地上吐出舌頭的阿拉,一時間哭笑不得。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


    第二天清晨,戛納的陽光透過窗簾灑在酒店的書桌上。


    李牧喝了一杯黑咖啡,準備前往主競賽單元的首場電影首映。


    他評委們聚集在特定的放映廳內,這是一個為評審團專門安排的小型影院,燈光柔和,座椅舒適。


    首映電影是一部來自美國的文藝片,題材算不得什麽深刻。


    講述了1980年代紐約的一個猶太家庭,少年主角在種族歧視與階級矛盾中成長,充滿對“美國夢”的反思。


    可以說很美國式的拍法以及反思。


    李牧雖然表情沒多大變化,但是對於這部電影,並沒有什麽感覺。


    電影結束後,評委們圍坐在一張圓桌旁,各抒己見。


    “敘事節奏太拖遝!”來自伊朗的阿斯哈·法哈蒂率先說道,“鏡頭張力也不夠”


    不管阿斯哈·法哈蒂對美國的有沒有意見,不過這番評價算是把電影貶低的一無是處了。


    這種發言,再結合這兩天的一些了解,李牧心裏也大概知道這人的性格了,目的性很明確且一定要抵達目標的強勢性格。


    李牧之前也查過這些評委的資料,法哈蒂曾在2012年擔任柏林電影節的主競賽評委,那屆柏林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是邁克·李,評委會成員還有歐容、吉倫哈爾、甘斯布、安東·寇班等。


    後麵其接受采訪回憶起那年當評委的經曆,稱之為“災難”,稱邁克·李在金熊的選擇上完全獨裁,隻認可自己喜歡的《凱撒必須死》,隻剩下吉倫哈爾和他自己一起捍衛戈麥斯的《禁忌》和佩措爾德的《芭芭拉》,甚至還暗示其餘評委的品味很差。


    李牧還沒開口,其餘評委還在討論著。


    主要是他想到了這一次主競賽單元裏似乎有一部伊朗電影,正是魯斯塔伊導演的《萊拉的兄弟》。


    同是伊朗的倒也還好,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女主演塔拉內·阿裏多斯蒂曾是法哈蒂的禦用女演員,合作過《煙花星期三》《關於伊麗》《美麗城》以及《推銷員》,男配佩曼·莫阿迪是《一次別離》的男主。


    這種情況以及按照法哈蒂的性格,李牧似乎已經看到了,如果能為同胞和好友爭取獎項,法哈蒂的是絕對不會避嫌的。


    如何去平衡這些個人情感主觀因素讓評獎更為客觀,不僅是其餘評委的責任,更是他這個評委會主席的責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從北電2002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請叫我公子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請叫我公子越並收藏華娛從北電2002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