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尤氏的自得
十兩出嫁,贏華麗人生 作者:鹹魚一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溫卿卿聞言,笑了笑,“蘇妹妹過譽了。”
心裏的苦無處訴說,肖家看不上她,妾室的位份都沒撈著。
不明不白過了這麽些年,回頭看才發現,自己這些年看似風光,還不如普通百姓。
至少他們可以光明正大的相守一生,而她隻有冷冰冰的床榻和淚濕的枕巾。
蘇白英見她興致不高,便轉移話題,“溫姐姐,不用買織布機,屆時用妹妹的就成,這玩意占地方不說,用到它的時候不多。”
“好。”溫卿卿想了想確實沒必要買,以她和綠竹的速度,手裏的苧麻不知何時才能做完。
好在隻是打發時間,不急一時。
一個月後,七裏鎮宋宅。
宋士誠右手背在身後,心情很好的回府,方順提著包裹跟在他後麵,迎接守門小廝的注目禮,跨過門檻朝蘭香院走去。
一張寬敞的涼席擺放在正廳,尤氏、秋知意、平平和安安,四人坐在涼席上玩樂。
肉嘟嘟的奶娃娃靠在兩人懷裏,手裏拿著木雕擺件,撥浪鼓被隨意扔在腳邊,安安嘟著嘴擺弄著手裏的木雕,小腳丫時不時踢一踢撥浪鼓。
尤氏見此,打趣道:“小家夥這是厭了撥浪鼓,竟用小腳腳去踢。”
秋知意笑盈盈的問:“安安喜歡表姑姑送的禮物呀?”
安安聽到有人喊他,立馬看向秋知意,口齒不清的喊著,“嘻.....”
秋知意笑眯眯的接道:“喜歡啊,讓表姑姑親一個好不好?”
小家夥把頭扭到一邊,繼續玩手上的木雕。
低頭看向安安靜靜的平平,“平平喜不喜歡呀?”
平平抬頭看了她一眼,又低頭擺弄木雕,小臉上並無過多的表情。
盡管看了不知多少次,秋知意仍被平平的樣子萌住,實在是太有趣了,“舅母,平平跟表哥好像,肅著一張臉,看著讓人莫名想笑。”
尤氏看了眼大孫子,眼角眉梢都是喜意,“這孩子像他父親長大後的性子,淮兒小時候可不這樣。”
她如今的日子,要多樂嗬有多樂嗬,孫兒繞膝。
宋士誠進來瞧見這樣一幕,平日裏恭順有禮的外甥女和夫人坐在涼席上,抱著孩子麵對麵坐著,奶娘和丫鬟守在旁邊。
宋士誠站在門外,輕“咳”一聲,顯示自己的存在。
尤氏聽見聲音,扭頭看過來,“夫君今天怎的這麽早回來?”
每天早出晚歸的人,今天有點反常。
宋士誠接過方順手裏的包裹,擺了擺手,示意他下去。
提著東西進屋,放到桌上,“淮兒寄回來的東西。”
尤氏和秋知意在宋士誠進屋時,就從涼席上起身,倆孩子讓奶娘抱著。
“淮兒寄東西回來了?”尤氏上前打開包裹,拆開層層油紙,透出裏麵兩套小衣、兩大兩小四個木盒,還有一封信。
尤氏先拿著小衣裳看了看,摸了摸,料子輕薄透氣,非常適合夏日穿。
英娘還算有心,在府城還記著孩子們。
秋知意看著熟悉的竹葉刺繡,笑著道出事實,“這衣裳是表嫂親自做的吧。”
當初表嫂聽說竹子是四君子,為了表哥衣裳不再是單調的雲紋,轉而學著繡竹葉,如今繡得越發好了。
尤氏點頭讚同道:“確實是她的,看樣英娘在府城過得還不錯,瞧這繡藝都精湛了不少。”
宋士誠在她們看衣裳的時候,把信拆開,從頭到尾看了遍,遞給尤氏,“嗬嗬,兒媳做的可不止這一點。”
說著拿起衣裳仔細打量著,這就是兒媳口中苧麻所織的衣裳,輕薄透氣,非常適合夏季穿。
若織造坊真的開辦起來,定能造福一方鄉親。
尤氏接過信看了一遍,自得道:“還是我眼光獨到,相了個寶貝疙瘩回來。”
這衣裳料子竟是兒媳親自編織的,可見兒媳有多聰慧,在府城短短時間,就能整出這些來。
此時的尤氏還不知,她眼裏的寶貝疙瘩,已經著手安排人種植苧麻。
秋知意見他倆如此高興,滿臉困惑,這種狀態沒維持多久,尤氏便為她解惑了。
就見尤氏拿著衣裳,炫耀道:“意兒,這衣裳從布料到成衣,皆出自你表嫂之手,是不是很意外?”
“這是布是表嫂織的嗎?太厲害了吧。”自從家族敗落後,她整天有做不完的繡活,對這些事知之甚少。
不過韓家有織造世家稱號,一竅不通的她,覺得織造神秘無比,卻不想有一天表嫂竟會這項技藝,就很崇拜。
“確實厲害。”尤氏深以為然的點頭,說不出的自豪,這是她親自挑選的兒媳,隨後斜了眼宋士誠。
要不是這家夥眼光太差,說不得好兒媳早就進門了,思及此,又飛快搖頭,當真那樣的話,英娘就不是自家的了。
隻能說老天有眼,一切是最好的安排,不行,她明天得去青山寺上香,再捐些香油錢。
感謝佛祖給她送了個好兒媳,往後要多多行善積德。
秋知意嘴甜的誇道:“舅母眼光真好,表哥真有福氣,娶到如此聰慧的表嫂,意兒也很有福氣呢,有幸與舅父舅母、表哥表嫂成為一家人。”
一番話下來,尤氏聽得眉開眼笑,宋士誠也受用及了。
“嗬嗬,意兒明日與舅母去青山寺一趟,讓佛祖保佑你表哥表嫂在府城安然無恙。”
秋知意滿口答應,“好的,舅母,待會意兒再抄幾遍心經,以示意誠意。”
舅母年紀大了,一個人去青山寺,她還不放心呢,哪怕帶著丫鬟小廝。
“好好,你有心了。”尤氏頻頻點頭,對她更加喜歡,決定再給她添些嫁妝。
如此貼心懂事的孩子,可真惹人愛。
激動過後,尤氏打開小盒子,露出金燦燦的小金鐲,小巧玲瓏,知道這是給孩子帶的,看了兩眼,不愧是府城匠人做出來的,精巧雅致。
大盒裏是驅蚊熏香,尤氏便沒打開,吩咐詩畫收起來,兒媳在信裏說過,這種香適合孩子們用。
她當然要保管好了,晚間給孩子們點上。
心裏的苦無處訴說,肖家看不上她,妾室的位份都沒撈著。
不明不白過了這麽些年,回頭看才發現,自己這些年看似風光,還不如普通百姓。
至少他們可以光明正大的相守一生,而她隻有冷冰冰的床榻和淚濕的枕巾。
蘇白英見她興致不高,便轉移話題,“溫姐姐,不用買織布機,屆時用妹妹的就成,這玩意占地方不說,用到它的時候不多。”
“好。”溫卿卿想了想確實沒必要買,以她和綠竹的速度,手裏的苧麻不知何時才能做完。
好在隻是打發時間,不急一時。
一個月後,七裏鎮宋宅。
宋士誠右手背在身後,心情很好的回府,方順提著包裹跟在他後麵,迎接守門小廝的注目禮,跨過門檻朝蘭香院走去。
一張寬敞的涼席擺放在正廳,尤氏、秋知意、平平和安安,四人坐在涼席上玩樂。
肉嘟嘟的奶娃娃靠在兩人懷裏,手裏拿著木雕擺件,撥浪鼓被隨意扔在腳邊,安安嘟著嘴擺弄著手裏的木雕,小腳丫時不時踢一踢撥浪鼓。
尤氏見此,打趣道:“小家夥這是厭了撥浪鼓,竟用小腳腳去踢。”
秋知意笑盈盈的問:“安安喜歡表姑姑送的禮物呀?”
安安聽到有人喊他,立馬看向秋知意,口齒不清的喊著,“嘻.....”
秋知意笑眯眯的接道:“喜歡啊,讓表姑姑親一個好不好?”
小家夥把頭扭到一邊,繼續玩手上的木雕。
低頭看向安安靜靜的平平,“平平喜不喜歡呀?”
平平抬頭看了她一眼,又低頭擺弄木雕,小臉上並無過多的表情。
盡管看了不知多少次,秋知意仍被平平的樣子萌住,實在是太有趣了,“舅母,平平跟表哥好像,肅著一張臉,看著讓人莫名想笑。”
尤氏看了眼大孫子,眼角眉梢都是喜意,“這孩子像他父親長大後的性子,淮兒小時候可不這樣。”
她如今的日子,要多樂嗬有多樂嗬,孫兒繞膝。
宋士誠進來瞧見這樣一幕,平日裏恭順有禮的外甥女和夫人坐在涼席上,抱著孩子麵對麵坐著,奶娘和丫鬟守在旁邊。
宋士誠站在門外,輕“咳”一聲,顯示自己的存在。
尤氏聽見聲音,扭頭看過來,“夫君今天怎的這麽早回來?”
每天早出晚歸的人,今天有點反常。
宋士誠接過方順手裏的包裹,擺了擺手,示意他下去。
提著東西進屋,放到桌上,“淮兒寄回來的東西。”
尤氏和秋知意在宋士誠進屋時,就從涼席上起身,倆孩子讓奶娘抱著。
“淮兒寄東西回來了?”尤氏上前打開包裹,拆開層層油紙,透出裏麵兩套小衣、兩大兩小四個木盒,還有一封信。
尤氏先拿著小衣裳看了看,摸了摸,料子輕薄透氣,非常適合夏日穿。
英娘還算有心,在府城還記著孩子們。
秋知意看著熟悉的竹葉刺繡,笑著道出事實,“這衣裳是表嫂親自做的吧。”
當初表嫂聽說竹子是四君子,為了表哥衣裳不再是單調的雲紋,轉而學著繡竹葉,如今繡得越發好了。
尤氏點頭讚同道:“確實是她的,看樣英娘在府城過得還不錯,瞧這繡藝都精湛了不少。”
宋士誠在她們看衣裳的時候,把信拆開,從頭到尾看了遍,遞給尤氏,“嗬嗬,兒媳做的可不止這一點。”
說著拿起衣裳仔細打量著,這就是兒媳口中苧麻所織的衣裳,輕薄透氣,非常適合夏季穿。
若織造坊真的開辦起來,定能造福一方鄉親。
尤氏接過信看了一遍,自得道:“還是我眼光獨到,相了個寶貝疙瘩回來。”
這衣裳料子竟是兒媳親自編織的,可見兒媳有多聰慧,在府城短短時間,就能整出這些來。
此時的尤氏還不知,她眼裏的寶貝疙瘩,已經著手安排人種植苧麻。
秋知意見他倆如此高興,滿臉困惑,這種狀態沒維持多久,尤氏便為她解惑了。
就見尤氏拿著衣裳,炫耀道:“意兒,這衣裳從布料到成衣,皆出自你表嫂之手,是不是很意外?”
“這是布是表嫂織的嗎?太厲害了吧。”自從家族敗落後,她整天有做不完的繡活,對這些事知之甚少。
不過韓家有織造世家稱號,一竅不通的她,覺得織造神秘無比,卻不想有一天表嫂竟會這項技藝,就很崇拜。
“確實厲害。”尤氏深以為然的點頭,說不出的自豪,這是她親自挑選的兒媳,隨後斜了眼宋士誠。
要不是這家夥眼光太差,說不得好兒媳早就進門了,思及此,又飛快搖頭,當真那樣的話,英娘就不是自家的了。
隻能說老天有眼,一切是最好的安排,不行,她明天得去青山寺上香,再捐些香油錢。
感謝佛祖給她送了個好兒媳,往後要多多行善積德。
秋知意嘴甜的誇道:“舅母眼光真好,表哥真有福氣,娶到如此聰慧的表嫂,意兒也很有福氣呢,有幸與舅父舅母、表哥表嫂成為一家人。”
一番話下來,尤氏聽得眉開眼笑,宋士誠也受用及了。
“嗬嗬,意兒明日與舅母去青山寺一趟,讓佛祖保佑你表哥表嫂在府城安然無恙。”
秋知意滿口答應,“好的,舅母,待會意兒再抄幾遍心經,以示意誠意。”
舅母年紀大了,一個人去青山寺,她還不放心呢,哪怕帶著丫鬟小廝。
“好好,你有心了。”尤氏頻頻點頭,對她更加喜歡,決定再給她添些嫁妝。
如此貼心懂事的孩子,可真惹人愛。
激動過後,尤氏打開小盒子,露出金燦燦的小金鐲,小巧玲瓏,知道這是給孩子帶的,看了兩眼,不愧是府城匠人做出來的,精巧雅致。
大盒裏是驅蚊熏香,尤氏便沒打開,吩咐詩畫收起來,兒媳在信裏說過,這種香適合孩子們用。
她當然要保管好了,晚間給孩子們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