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堵塞耳目
驚呆了!退婚後皇叔要和我假成親 作者:南宮凝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樂王是何許人也,雍王不會不知道吧?
紫甲衛又是怎樣恐怖的 存在,雍王不會也不知道吧?
不過看他這樣子,好像真的對京都的消息一無所知啊……
好糾結啊,要不要告訴他呢?
若是他知道的計劃失敗,會不會拿他撒氣呢?
可他知情不報,到時候雍王知道了也會把氣撒在他頭上的,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還是說了吧……
沒準兒能得個全屍呢……
他咽了咽口水,“王爺,陛下,已派永樂王,馳援遲陵關,眼下,怕是早就到了……”
果然,話剛落音,就傳來一聲暴喝!
“什麽!這是何時的事情?本王為何一點消息也收不到!”
黃知孝心說,這天底下,也不是隻有您一個人知道堵塞別人的耳目啊……
陛下是遠在京都,被蒙蔽聖聽這樣久了,若是一點也不反擊,你隻怕還真當陛下怕了你呢!
確實,雍王命人堵塞京都的耳目之後,就一心招兵買馬,訓練新兵,就等著遲陵關兵破,夷國的北歧的鐵蹄踏平京都,然後他就率兵走那條密道,直接拿下徨縣然後入京勤王!
到時候,名正言順!誰還敢說他是亂臣賊子!
可惜,他的算盤打得太好了!
從淩王剿滅青龍寨後,他就已經開始部署。
阻攔太後與雍王之間互通消息,然後以太後的名義,向雍王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讓他放鬆對京都的警惕。
永樂王出京,身在宮中的太後自然是知情的。她也送出了消息,希望雍王能早做部署,可送消息的人剛出京都大門,就被拿下了。之後,太後就病了,病得不甚嚴重,隻是起不來床,整個人昏昏沉沉的,沒有精力和心思去管事情而已。
而當初被建寧帝勒令追查刺殺淩王真凶的崇王,沒能做到三日內就查出真相。
被派建寧帝派去守了整整兩個月的皇陵,至今未歸。
“永樂王率領大軍在騫城附近官道經過,路上還籌集了不少糧草帶去。騫城知州寫信向淮揚求助,要補足騫城糧倉,下官這才知曉……”
雍王氣憤地掀了麵前的桌子,“豈有此理!簡直欺人太甚!”
夷國那邊沒有給他傳信,要麽是自顧不暇,要麽也是被攔截了消息!
但是,淩王中毒多年,已經是垂死之人,光一個建寧帝,如何能下這麽大一盤棋?
難不成……
“你可知淩王如今如何了?”
黃知孝搖頭。
京都貴人的事情,他如何能得知?
要不是騫城知州與他是連襟的關係,向他求助,他連永樂王出征都不知道呢!
雍王不再逗留,而是心急火燎的離去。
一上馬,便吩咐隨從,“去,查一查淩王最近的蹤跡。”
“是!”
當年要不是忌憚淩王,他也不會暗中下毒,廢了他的身子,讓他再也不能成為建寧帝的左膀右臂。這麽多年了,聽說是遇到了神醫,但也隻能給他續著命,讓他能夠苟延殘喘的活著而已。
可是,宮內有太後,朝堂之上的事情,沒有什麽能瞞得過太後的耳目。
但永樂王出征這樣大的事情,母後卻一字半句的消息都沒有傳給他!
這不尋常,這絕對不尋常!
可若是淩王的毒解了,那一切就又解釋得通了。
他雖是幾個兄弟之中最小的一個,但自小便謀略過人,當初若不是他不想當皇帝,今日坐在勤政殿內的,就該是他了。
他自小便與那個桀驁不馴,卻又淡泊明誌的永樂皇叔混在一起。
性情隨了他,其能力也隨了他!
武能上馬定乾坤,文能提筆安天下!
三日後,淩王身體已經痊愈的消息,傳回了幽州。
雍王氣得掀了桌子,“誰!究竟是誰,有這麽大的能耐!就連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的人,都能拽回來!”給他毒藥的人跟他保證過,不出五年,淩王必定肝腸寸斷而死!
今年已經將近第五個年頭了!
就差那麽一點!
就差那麽一點!
他就能永除後患了!
來人低著頭,“是撫國公嫡女,穆輕顏……如今,還被賜婚淩王為正妃,聖旨已下,婚期卻遲遲不定,好像是有人故意在拖延……究竟是何緣由,屬下,還未查到……”
還有一件事情,他都不敢開口。
雍王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欲言又止,“還有比這更壞的消息嗎?說吧!”
“青龍寨……被剿了……如今青龍寨裏的,全是淩王的手下……要不是屬下機警,恐怕都跑不回來給王爺報信……”
雍王一個踉蹌,跌坐了下來……
完了,這麽多年的努力,竟然都白費了……
為什麽!
有的人生來就是皇帝的命!
有的人明明有能力做皇帝,皇位唾手可得卻不想要!
而他,是中宮嫡出!
卻總是差那麽一步!
“王爺別氣餒,您的封地還在,兵權也還在。就算計劃敗露,隻要您沒有真的舉兵造反,陛下是不敢拿您如何的!畢竟你與陛下同出一脈,先皇也說過,絕對不允許你們兄弟相殘……”
雍王笑了,笑聲頹廢,形似瘋癲。
“不許兄弟相殘……若非父皇的這道旨意,本王隻怕早已活不了了……”手下人不明所以。
但雍王心裏清楚的得很。
先帝的妃子不多。
但卻立過兩位皇後。
一位是他的母後,當今的藍太後。
一位,則是建寧帝與淩王的生母,已故孝烈皇後。
藍氏當年還是貴妃,是孝烈皇後薨逝後,才坐上了皇後位置的。
而孝烈皇後是如何死的,他心裏清楚得很!
他的母後年是如何害了孝烈皇後的,後來他又如法炮製,害了淩王。
他和藍太後都以為淩王會和當年的孝烈皇後一樣,會輕悄悄的死去,即使知道是中了毒,也查不出毒究竟是何時中的,更查不到這毒的來源。
即使有人懷疑到他們母子的頭上,也拿不到確切的證據。
何況,他手握重兵,太後在朝堂上的影響也不小,建寧帝和淩王即使知道,藍太後是他的殺母仇人,為了穩定朝局,他也不敢輕易動一國太後。
紫甲衛又是怎樣恐怖的 存在,雍王不會也不知道吧?
不過看他這樣子,好像真的對京都的消息一無所知啊……
好糾結啊,要不要告訴他呢?
若是他知道的計劃失敗,會不會拿他撒氣呢?
可他知情不報,到時候雍王知道了也會把氣撒在他頭上的,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還是說了吧……
沒準兒能得個全屍呢……
他咽了咽口水,“王爺,陛下,已派永樂王,馳援遲陵關,眼下,怕是早就到了……”
果然,話剛落音,就傳來一聲暴喝!
“什麽!這是何時的事情?本王為何一點消息也收不到!”
黃知孝心說,這天底下,也不是隻有您一個人知道堵塞別人的耳目啊……
陛下是遠在京都,被蒙蔽聖聽這樣久了,若是一點也不反擊,你隻怕還真當陛下怕了你呢!
確實,雍王命人堵塞京都的耳目之後,就一心招兵買馬,訓練新兵,就等著遲陵關兵破,夷國的北歧的鐵蹄踏平京都,然後他就率兵走那條密道,直接拿下徨縣然後入京勤王!
到時候,名正言順!誰還敢說他是亂臣賊子!
可惜,他的算盤打得太好了!
從淩王剿滅青龍寨後,他就已經開始部署。
阻攔太後與雍王之間互通消息,然後以太後的名義,向雍王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讓他放鬆對京都的警惕。
永樂王出京,身在宮中的太後自然是知情的。她也送出了消息,希望雍王能早做部署,可送消息的人剛出京都大門,就被拿下了。之後,太後就病了,病得不甚嚴重,隻是起不來床,整個人昏昏沉沉的,沒有精力和心思去管事情而已。
而當初被建寧帝勒令追查刺殺淩王真凶的崇王,沒能做到三日內就查出真相。
被派建寧帝派去守了整整兩個月的皇陵,至今未歸。
“永樂王率領大軍在騫城附近官道經過,路上還籌集了不少糧草帶去。騫城知州寫信向淮揚求助,要補足騫城糧倉,下官這才知曉……”
雍王氣憤地掀了麵前的桌子,“豈有此理!簡直欺人太甚!”
夷國那邊沒有給他傳信,要麽是自顧不暇,要麽也是被攔截了消息!
但是,淩王中毒多年,已經是垂死之人,光一個建寧帝,如何能下這麽大一盤棋?
難不成……
“你可知淩王如今如何了?”
黃知孝搖頭。
京都貴人的事情,他如何能得知?
要不是騫城知州與他是連襟的關係,向他求助,他連永樂王出征都不知道呢!
雍王不再逗留,而是心急火燎的離去。
一上馬,便吩咐隨從,“去,查一查淩王最近的蹤跡。”
“是!”
當年要不是忌憚淩王,他也不會暗中下毒,廢了他的身子,讓他再也不能成為建寧帝的左膀右臂。這麽多年了,聽說是遇到了神醫,但也隻能給他續著命,讓他能夠苟延殘喘的活著而已。
可是,宮內有太後,朝堂之上的事情,沒有什麽能瞞得過太後的耳目。
但永樂王出征這樣大的事情,母後卻一字半句的消息都沒有傳給他!
這不尋常,這絕對不尋常!
可若是淩王的毒解了,那一切就又解釋得通了。
他雖是幾個兄弟之中最小的一個,但自小便謀略過人,當初若不是他不想當皇帝,今日坐在勤政殿內的,就該是他了。
他自小便與那個桀驁不馴,卻又淡泊明誌的永樂皇叔混在一起。
性情隨了他,其能力也隨了他!
武能上馬定乾坤,文能提筆安天下!
三日後,淩王身體已經痊愈的消息,傳回了幽州。
雍王氣得掀了桌子,“誰!究竟是誰,有這麽大的能耐!就連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的人,都能拽回來!”給他毒藥的人跟他保證過,不出五年,淩王必定肝腸寸斷而死!
今年已經將近第五個年頭了!
就差那麽一點!
就差那麽一點!
他就能永除後患了!
來人低著頭,“是撫國公嫡女,穆輕顏……如今,還被賜婚淩王為正妃,聖旨已下,婚期卻遲遲不定,好像是有人故意在拖延……究竟是何緣由,屬下,還未查到……”
還有一件事情,他都不敢開口。
雍王一眼就看出了他的欲言又止,“還有比這更壞的消息嗎?說吧!”
“青龍寨……被剿了……如今青龍寨裏的,全是淩王的手下……要不是屬下機警,恐怕都跑不回來給王爺報信……”
雍王一個踉蹌,跌坐了下來……
完了,這麽多年的努力,竟然都白費了……
為什麽!
有的人生來就是皇帝的命!
有的人明明有能力做皇帝,皇位唾手可得卻不想要!
而他,是中宮嫡出!
卻總是差那麽一步!
“王爺別氣餒,您的封地還在,兵權也還在。就算計劃敗露,隻要您沒有真的舉兵造反,陛下是不敢拿您如何的!畢竟你與陛下同出一脈,先皇也說過,絕對不允許你們兄弟相殘……”
雍王笑了,笑聲頹廢,形似瘋癲。
“不許兄弟相殘……若非父皇的這道旨意,本王隻怕早已活不了了……”手下人不明所以。
但雍王心裏清楚的得很。
先帝的妃子不多。
但卻立過兩位皇後。
一位是他的母後,當今的藍太後。
一位,則是建寧帝與淩王的生母,已故孝烈皇後。
藍氏當年還是貴妃,是孝烈皇後薨逝後,才坐上了皇後位置的。
而孝烈皇後是如何死的,他心裏清楚得很!
他的母後年是如何害了孝烈皇後的,後來他又如法炮製,害了淩王。
他和藍太後都以為淩王會和當年的孝烈皇後一樣,會輕悄悄的死去,即使知道是中了毒,也查不出毒究竟是何時中的,更查不到這毒的來源。
即使有人懷疑到他們母子的頭上,也拿不到確切的證據。
何況,他手握重兵,太後在朝堂上的影響也不小,建寧帝和淩王即使知道,藍太後是他的殺母仇人,為了穩定朝局,他也不敢輕易動一國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