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想辦學堂
驚呆了!退婚後皇叔要和我假成親 作者:南宮凝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這件事情,不是她一個人就能做成的,光是建造學堂的銀子,她就拿不出來。
祖父俸祿微薄,秦家世代清貴,並無生財之道。
所以這個想法她想了很多年,也沒能實施。
如今碰到了誌同道合之人,自然多了一份助力。
所以一從哪座小院兒出來,上了馬車,秦桑白酒迫不及待的說出了自己心裏的想法。
穆輕顏很讚成她的意見,但是學堂也不是非得新建的不可,隻要孩子們肯上進,在哪兒都能讀書。
何況,秦桑白如今身子也好的差不多了,她本也是飽讀詩書之人,教幾個孩子讀書識字,自然是不在話下的。
“咱們不必要去建造一座學堂,隻要手頭上的銀錢足夠,可租可買,買下來,改成學堂也無不可。這件事情,要實施起來其實並不難,你飽讀詩書,做個教書先生,教授他們讀書識字綽綽有餘。這樣一來,連輕教書先生的銀子都省了不是?”
秦桑白倒是也不謙虛,“你說的對,隻要孩子們願意勤學上進,在哪兒都是能讀書識字的。我回去定與祖父說明白,之後會經常出門不在府裏,免得他擔憂。我從前一直病著,但心裏一直以為,女子也該有自己的目標,也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隻能待在家中,學琴棋書畫和女紅,就為了將來多一些討夫家歡心的籌碼。給祖父準備的百壽圖,我也繡得差不多了。待這件事情得到祖父的允準,我就可以出來給孩子們上課了!”
秦桑白越說越激動。
穆輕顏看著她那張泛著紅光的,溫婉大氣的臉,突然挺佩服她的。
她能有這樣開闊的胸襟和眼界,也多得秦老大人的教導吧?
不過……
穆輕顏突然歪著腦袋問,“那那位楊大公子,你打算如何處理?按理說你們早已到了成婚的年紀,從前你擔心自己身子不好拖累了人家,如今你已經好了,怎麽不見你提起婚事?”
秦桑白的臉突然就紅透了,看了一眼一旁坐著的玉簪和甘草,忙低下了頭,“你突然,提他做什麽?他剛剛踏入仕途,多的事情要忙,這個時候,還是不要讓他分心的好,再說了,我要是同他成了親,那他還能讓我出來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嗎?”
這道也是個問題。
那位楊大公子她倒是也見過幾回。
看起來是個很嚴肅古板的人,處處講究規矩了禮節,一行一動跟個老學究似的,雖然很癡情吧,但是他真的會願意自己的妻子在外拋頭露麵,混跡市井嗎?
“但是你沒問過怎麽知道人家不願意呢?不過這襄寧侯府吧,除了楊大公子,其他人真的……”穆輕顏搖了搖頭。
有個那麽強勢厲害的婆母就算了,還要同藍蕙那樣心術不正的人做妯娌……嘖嘖嘖……秦桑白真的能招架得住嗎?
雖然楊大公子說過婚後出來單過,不讓公婆給她立規矩,可到底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總是要有來往的。
而且,襄寧侯遲遲未立世子,這其中又有怎樣的故事,誰又能說得清呢?
楊大公子也未必與世無爭。
爭必有勾心鬥角。
梁氏那樣的人,豈能甘心讓自己的兒子屈居人下呢?
就算楊靖不濟,她的身後可還有一個強大的梁氏作為後盾呢?襄寧侯不得好好想一想,怎麽才能平衡後宅嗎?
秦老大人遲遲不肯讓孫女嫁過去,恐怕就是擔憂侯府後宅那一對糟爛事吧?
這可是他秦家唯一的血脈了。
怎麽舍得嫁到別人家去吃苦頭呢?
但凡如今的侯夫人是楊翊的親生母親,這樁婚事都是好的,可偏偏是個後娘。
秦桑白摸著穆輕顏的手笑了,“你還有心情擔憂我?京都裏有關淩王的傳言我不信你一點都不知道。多少雙眼睛在背後盯著你,你的心倒是大得很。”
“怕什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王爺說了,他會護著我的。”
其實不需要他護著,她自己也能憑本事活下來。
回到府中,秦桑白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秦老大人,說了自己心裏的想法。
秦老大人一直覺得自己的這個孫女和旁的女子不同。
她雖然身子不好,但心裏有自己的堅持和信仰,這很好,這世間對女子諸多限製,但女子本來也可以很優秀。
她們若是安心想要做一件事情,做得也不會比男子差的。
“從前你身子不好,祖父尚且不會阻止你出門,如今你身子大好了,想去做什麽便去做,你過得舒心,比什麽都重要。”
他想了想,又滿臉笑意地感慨道,“這位穆大姑娘真是咱們秦家的福星啊!”
秦桑白激動地行禮,“多謝祖父成全。”
她想了想又道,“祖父的壽辰,打算如何操辦?桑兒這就去安排。”
秦老大人擺擺手,那手背上,有著許多歲月留下來的痕跡,“祖父已經到了這個年紀,早就不在意什麽壽辰了,咱們家人少,就別興師動眾的了,你若是想熱鬧熱鬧,就把那位穆大姑娘請過來,吃頓飯可好?往年楊大公子會過來,今年他入了仕途,許是也脫不開身了。”
秦桑白想了想後答道,“那都聽祖父的,大姑娘那頭,桑兒去問問……”
秦老大人的壽辰還未到,穆輕顏就迎來了穆如歌的生辰宴。
要說藍氏也是實在心疼這個女兒,一個女兒家的生辰宴,倒辦得比老人家過壽還要熱鬧幾分。
想起前些日子,穆盈玉失魂落魄的抱著幾壇子酒跑到她的桃園來,讓她陪著喝。
喝得醉醺醺的時候紅著眼睛說,“今日是我的生辰,我十五了。二姐姐十五那年,母親給她安排了好熱鬧的及笄禮,滿京都有頭有臉的人家都收到了帖子……母親很隆重地在賓客麵前,為她簪了發……我也是母親的女兒啊,為何,她連我的生辰都不記得?就算她忘了,她身邊的人總會記著提醒她的……可,她根本就沒將我放在心上,隻讓張嬤嬤,來給我送了一支簪子,就算過去了……”
祖父俸祿微薄,秦家世代清貴,並無生財之道。
所以這個想法她想了很多年,也沒能實施。
如今碰到了誌同道合之人,自然多了一份助力。
所以一從哪座小院兒出來,上了馬車,秦桑白酒迫不及待的說出了自己心裏的想法。
穆輕顏很讚成她的意見,但是學堂也不是非得新建的不可,隻要孩子們肯上進,在哪兒都能讀書。
何況,秦桑白如今身子也好的差不多了,她本也是飽讀詩書之人,教幾個孩子讀書識字,自然是不在話下的。
“咱們不必要去建造一座學堂,隻要手頭上的銀錢足夠,可租可買,買下來,改成學堂也無不可。這件事情,要實施起來其實並不難,你飽讀詩書,做個教書先生,教授他們讀書識字綽綽有餘。這樣一來,連輕教書先生的銀子都省了不是?”
秦桑白倒是也不謙虛,“你說的對,隻要孩子們願意勤學上進,在哪兒都是能讀書識字的。我回去定與祖父說明白,之後會經常出門不在府裏,免得他擔憂。我從前一直病著,但心裏一直以為,女子也該有自己的目標,也該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隻能待在家中,學琴棋書畫和女紅,就為了將來多一些討夫家歡心的籌碼。給祖父準備的百壽圖,我也繡得差不多了。待這件事情得到祖父的允準,我就可以出來給孩子們上課了!”
秦桑白越說越激動。
穆輕顏看著她那張泛著紅光的,溫婉大氣的臉,突然挺佩服她的。
她能有這樣開闊的胸襟和眼界,也多得秦老大人的教導吧?
不過……
穆輕顏突然歪著腦袋問,“那那位楊大公子,你打算如何處理?按理說你們早已到了成婚的年紀,從前你擔心自己身子不好拖累了人家,如今你已經好了,怎麽不見你提起婚事?”
秦桑白的臉突然就紅透了,看了一眼一旁坐著的玉簪和甘草,忙低下了頭,“你突然,提他做什麽?他剛剛踏入仕途,多的事情要忙,這個時候,還是不要讓他分心的好,再說了,我要是同他成了親,那他還能讓我出來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嗎?”
這道也是個問題。
那位楊大公子她倒是也見過幾回。
看起來是個很嚴肅古板的人,處處講究規矩了禮節,一行一動跟個老學究似的,雖然很癡情吧,但是他真的會願意自己的妻子在外拋頭露麵,混跡市井嗎?
“但是你沒問過怎麽知道人家不願意呢?不過這襄寧侯府吧,除了楊大公子,其他人真的……”穆輕顏搖了搖頭。
有個那麽強勢厲害的婆母就算了,還要同藍蕙那樣心術不正的人做妯娌……嘖嘖嘖……秦桑白真的能招架得住嗎?
雖然楊大公子說過婚後出來單過,不讓公婆給她立規矩,可到底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總是要有來往的。
而且,襄寧侯遲遲未立世子,這其中又有怎樣的故事,誰又能說得清呢?
楊大公子也未必與世無爭。
爭必有勾心鬥角。
梁氏那樣的人,豈能甘心讓自己的兒子屈居人下呢?
就算楊靖不濟,她的身後可還有一個強大的梁氏作為後盾呢?襄寧侯不得好好想一想,怎麽才能平衡後宅嗎?
秦老大人遲遲不肯讓孫女嫁過去,恐怕就是擔憂侯府後宅那一對糟爛事吧?
這可是他秦家唯一的血脈了。
怎麽舍得嫁到別人家去吃苦頭呢?
但凡如今的侯夫人是楊翊的親生母親,這樁婚事都是好的,可偏偏是個後娘。
秦桑白摸著穆輕顏的手笑了,“你還有心情擔憂我?京都裏有關淩王的傳言我不信你一點都不知道。多少雙眼睛在背後盯著你,你的心倒是大得很。”
“怕什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王爺說了,他會護著我的。”
其實不需要他護著,她自己也能憑本事活下來。
回到府中,秦桑白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秦老大人,說了自己心裏的想法。
秦老大人一直覺得自己的這個孫女和旁的女子不同。
她雖然身子不好,但心裏有自己的堅持和信仰,這很好,這世間對女子諸多限製,但女子本來也可以很優秀。
她們若是安心想要做一件事情,做得也不會比男子差的。
“從前你身子不好,祖父尚且不會阻止你出門,如今你身子大好了,想去做什麽便去做,你過得舒心,比什麽都重要。”
他想了想,又滿臉笑意地感慨道,“這位穆大姑娘真是咱們秦家的福星啊!”
秦桑白激動地行禮,“多謝祖父成全。”
她想了想又道,“祖父的壽辰,打算如何操辦?桑兒這就去安排。”
秦老大人擺擺手,那手背上,有著許多歲月留下來的痕跡,“祖父已經到了這個年紀,早就不在意什麽壽辰了,咱們家人少,就別興師動眾的了,你若是想熱鬧熱鬧,就把那位穆大姑娘請過來,吃頓飯可好?往年楊大公子會過來,今年他入了仕途,許是也脫不開身了。”
秦桑白想了想後答道,“那都聽祖父的,大姑娘那頭,桑兒去問問……”
秦老大人的壽辰還未到,穆輕顏就迎來了穆如歌的生辰宴。
要說藍氏也是實在心疼這個女兒,一個女兒家的生辰宴,倒辦得比老人家過壽還要熱鬧幾分。
想起前些日子,穆盈玉失魂落魄的抱著幾壇子酒跑到她的桃園來,讓她陪著喝。
喝得醉醺醺的時候紅著眼睛說,“今日是我的生辰,我十五了。二姐姐十五那年,母親給她安排了好熱鬧的及笄禮,滿京都有頭有臉的人家都收到了帖子……母親很隆重地在賓客麵前,為她簪了發……我也是母親的女兒啊,為何,她連我的生辰都不記得?就算她忘了,她身邊的人總會記著提醒她的……可,她根本就沒將我放在心上,隻讓張嬤嬤,來給我送了一支簪子,就算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