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她為什麽要殺我
驚呆了!退婚後皇叔要和我假成親 作者:南宮凝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可把藍太後氣得夠嗆,“皇後這是在詛咒哀家!”
秦皇後放低了姿態,但眼神裏可沒有多少尊敬,“太後言重了,臣妾哪敢啊……隻不過,宮中那麽多太醫,太後一有點頭疼腦熱就讓人召穆大姑娘入宮看診,這要是傳了出去,咱們太醫院的臉往哪兒擱啊?沒得叫人以為,陛下怠慢了太後呢……您說是不是?”
“人才進壽祥宮,皇後就來了,這消息可夠靈通的……”
言下之意,是你竟敢監視哀家。
秦皇後聲音十分輕柔,“太後誤會了,臣妾是聽聞太後不適,所以才過來看看的,難不成臣妾裝聾作啞才能得太後歡心?”
藍太後不想與她糾纏,這個女人在宮裏悶了半輩子,從前隻以為是個軟柿子,沒想到卻是個硬茬。
偏偏她還不能動她!
不為別的,就因為她是皇後,是太子之母!
“哀家隻是聽聞欽天監已經測出吉日,曄兒那孩子也是哀家看著長大的,他之前身子不好,如今也要成親了,哀家有些想要叮囑他的準王妃而已,皇後如此緊張,難道怕哀家吃了她?”
秦皇後笑了笑,“太後向來慈愛,怎麽會為難一個小姑娘呢?不過,今日九州漕運總督入宮述職了,想來陛下應當十分想知道,他被人無故囚禁那段日子,究竟發生了什麽……”
果然,太後聞言臉色就變了。
陛下本就對雍王的所作所為十分不滿,否則也不會連表麵功夫都不願意做,直接與她這個太後撕破臉皮了。
眼下元嘯入宮述職,之後會發生什麽難以預料……
“既然皇後如此緊張穆大姑娘,那便將人帶走吧……哀家想說的話,也說完了!”
穆輕顏從頭到尾,就跟太後行了個禮,什麽也沒幹。
有些莫名其妙地跟著秦皇後走了。
回到青鸞宮,秦皇後麵色凝重的遣退了宮人,拉著她坐了下來,“你怎麽還敢隻身一人跑到那壽祥宮去?若非淩王送信及時,你隻怕就死在那兒了!”
穆輕顏不解,太後懿旨召她入宮,國公府有目共睹,她若是莫名其妙死在壽祥宮,太後要如何堵住悠悠眾口?
秦皇後一看,就知道她不了解事情的嚴重性,“你以為太後懿旨召你入宮,你就一定能全須全尾的出去嗎?她可是太後,她隨便尋個由頭將你發落了,誰能知道?你以為那壽祥宮裏的冤魂少嗎?到時候,她就一口咬定你已經出宮了,誰敢去搜太後的寢宮?”
“她為何一定要殺我?”
秦皇後歎氣,“誰說殺人一定需要理由了?若是一定需要,那她殺你的理由豈不多了去了?你第一次進宮,雲溪就被陛下罰跪。第二次進宮,又差點讓她損失一枚重要的棋子。之後在宮宴之上,更是屢屢頂撞於她和雲溪……之前她聽了國公夫人的話,讓陛下給你賜婚,亦是打著讓你死了好將罪孽算到淩王頭上的主意。如今才發現,你不僅入了淩王的心,還是一顆她拿捏不住的刺頭,你想她能放過你嗎?”
穆輕顏苦笑,“多謝皇後娘娘又一次救了臣女……”
秦皇後又是一聲歎,“我知道你是個有本事的女子,但這畢竟是皇宮裏,與外頭隔著重重宮牆,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生了翅膀飛出去。你若真成了淩王妃,或許她還會有所顧忌,但如今,一切尚未成事實,她就少了許多忌憚。你要時刻牢記,不要白白丟了性命……”
是啊,她畢竟是一國太後。
即使將來雍王舉兵造反了,陛下也會顧及皇家顏麵,最多將她幽禁,不會要了她的命的。
畢竟造反的是雍王,在世人看來,太後隻是一介後宮婦人,連宮門都出不了,造反必定與她無關,陛下若是處置過重,亦會遭人詬病。
“皇後娘娘,那您多次因為臣女頂撞太後,會不會……”
秦皇後笑著搖頭,“不會的,她再狠辣,也不會動我的。雖然我秦家看起來後繼無人了,但我叔父仍舊是讓世人敬佩的當世大儒,三朝元老,其功勳配享太廟。本宮還有太子,還有陛下,她不敢。隻是日後若太後再宣召,你大可尋由頭拒了,她隻能在宮裏對你下手,隻要你不入宮,她就拿你沒辦法。婚期定下了,你就安心待嫁,不過在府裏,亦是要小心謹慎的,畢竟那國公府,也終究非淨土……”
“好……”
“今日元大人入宮述職,他是你的姨夫,想來你還未見過他吧?”
穆輕顏搖頭。
“這個時辰,應當談完公事了,咱們去禦書房外等著,你同他一道出宮,也好有個照應……”
穆輕顏想說不用這麽緊張,青天白日的,藍太後總不至於在大街上就砍了她吧?
但秦皇後話都說出來的,她也不好拒絕,於是便跟著她去了禦書房。
到的時候,正好碰到元嘯從裏頭出來。
“微臣參見皇後娘娘……”
“元大人免禮……今日穆大姑娘也正好入宮,本宮就拜托元大人,將她安全送回府了……”
元嘯看了一眼穆輕顏,笑著道,“微臣身為她的長輩,應該的。”
穆輕顏拜別秦皇後,跟著元嘯離開皇宮。
秦皇後看著他們走遠,才抬腳進了禦書房。建寧帝見她來了,放下了手裏的奏折,“人送走了?”
“嗯……這丫頭啊,聰明是聰明,就是不夠謹慎,到底是年輕一些……”秦皇後頓了頓,又道,“隻是陛下,眼下雍王尚且沒有動靜,咱們就此與太後撕破臉,會不會急了些?”
建寧帝抬手,讓她坐下來。
“正是因為他如今一時半會兒不會輕舉妄動,又在背後不斷攪弄風雲,弄得朝政不穩,朕才要逼著他反……他是個孝子,太後在宮中日子難過,不就正好給了他起兵的理由嗎?”
“那,夷國太子那頭,陛下打算如何應對?臣妾瞧著,他若娶不到公主,是不打算回去了……”
使臣向來不會在京都久住的,他已經耽擱了許久,卻遲遲沒有離去的消息。難保不是想借此機會,在京都安插探子暗樁。
秦皇後放低了姿態,但眼神裏可沒有多少尊敬,“太後言重了,臣妾哪敢啊……隻不過,宮中那麽多太醫,太後一有點頭疼腦熱就讓人召穆大姑娘入宮看診,這要是傳了出去,咱們太醫院的臉往哪兒擱啊?沒得叫人以為,陛下怠慢了太後呢……您說是不是?”
“人才進壽祥宮,皇後就來了,這消息可夠靈通的……”
言下之意,是你竟敢監視哀家。
秦皇後聲音十分輕柔,“太後誤會了,臣妾是聽聞太後不適,所以才過來看看的,難不成臣妾裝聾作啞才能得太後歡心?”
藍太後不想與她糾纏,這個女人在宮裏悶了半輩子,從前隻以為是個軟柿子,沒想到卻是個硬茬。
偏偏她還不能動她!
不為別的,就因為她是皇後,是太子之母!
“哀家隻是聽聞欽天監已經測出吉日,曄兒那孩子也是哀家看著長大的,他之前身子不好,如今也要成親了,哀家有些想要叮囑他的準王妃而已,皇後如此緊張,難道怕哀家吃了她?”
秦皇後笑了笑,“太後向來慈愛,怎麽會為難一個小姑娘呢?不過,今日九州漕運總督入宮述職了,想來陛下應當十分想知道,他被人無故囚禁那段日子,究竟發生了什麽……”
果然,太後聞言臉色就變了。
陛下本就對雍王的所作所為十分不滿,否則也不會連表麵功夫都不願意做,直接與她這個太後撕破臉皮了。
眼下元嘯入宮述職,之後會發生什麽難以預料……
“既然皇後如此緊張穆大姑娘,那便將人帶走吧……哀家想說的話,也說完了!”
穆輕顏從頭到尾,就跟太後行了個禮,什麽也沒幹。
有些莫名其妙地跟著秦皇後走了。
回到青鸞宮,秦皇後麵色凝重的遣退了宮人,拉著她坐了下來,“你怎麽還敢隻身一人跑到那壽祥宮去?若非淩王送信及時,你隻怕就死在那兒了!”
穆輕顏不解,太後懿旨召她入宮,國公府有目共睹,她若是莫名其妙死在壽祥宮,太後要如何堵住悠悠眾口?
秦皇後一看,就知道她不了解事情的嚴重性,“你以為太後懿旨召你入宮,你就一定能全須全尾的出去嗎?她可是太後,她隨便尋個由頭將你發落了,誰能知道?你以為那壽祥宮裏的冤魂少嗎?到時候,她就一口咬定你已經出宮了,誰敢去搜太後的寢宮?”
“她為何一定要殺我?”
秦皇後歎氣,“誰說殺人一定需要理由了?若是一定需要,那她殺你的理由豈不多了去了?你第一次進宮,雲溪就被陛下罰跪。第二次進宮,又差點讓她損失一枚重要的棋子。之後在宮宴之上,更是屢屢頂撞於她和雲溪……之前她聽了國公夫人的話,讓陛下給你賜婚,亦是打著讓你死了好將罪孽算到淩王頭上的主意。如今才發現,你不僅入了淩王的心,還是一顆她拿捏不住的刺頭,你想她能放過你嗎?”
穆輕顏苦笑,“多謝皇後娘娘又一次救了臣女……”
秦皇後又是一聲歎,“我知道你是個有本事的女子,但這畢竟是皇宮裏,與外頭隔著重重宮牆,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生了翅膀飛出去。你若真成了淩王妃,或許她還會有所顧忌,但如今,一切尚未成事實,她就少了許多忌憚。你要時刻牢記,不要白白丟了性命……”
是啊,她畢竟是一國太後。
即使將來雍王舉兵造反了,陛下也會顧及皇家顏麵,最多將她幽禁,不會要了她的命的。
畢竟造反的是雍王,在世人看來,太後隻是一介後宮婦人,連宮門都出不了,造反必定與她無關,陛下若是處置過重,亦會遭人詬病。
“皇後娘娘,那您多次因為臣女頂撞太後,會不會……”
秦皇後笑著搖頭,“不會的,她再狠辣,也不會動我的。雖然我秦家看起來後繼無人了,但我叔父仍舊是讓世人敬佩的當世大儒,三朝元老,其功勳配享太廟。本宮還有太子,還有陛下,她不敢。隻是日後若太後再宣召,你大可尋由頭拒了,她隻能在宮裏對你下手,隻要你不入宮,她就拿你沒辦法。婚期定下了,你就安心待嫁,不過在府裏,亦是要小心謹慎的,畢竟那國公府,也終究非淨土……”
“好……”
“今日元大人入宮述職,他是你的姨夫,想來你還未見過他吧?”
穆輕顏搖頭。
“這個時辰,應當談完公事了,咱們去禦書房外等著,你同他一道出宮,也好有個照應……”
穆輕顏想說不用這麽緊張,青天白日的,藍太後總不至於在大街上就砍了她吧?
但秦皇後話都說出來的,她也不好拒絕,於是便跟著她去了禦書房。
到的時候,正好碰到元嘯從裏頭出來。
“微臣參見皇後娘娘……”
“元大人免禮……今日穆大姑娘也正好入宮,本宮就拜托元大人,將她安全送回府了……”
元嘯看了一眼穆輕顏,笑著道,“微臣身為她的長輩,應該的。”
穆輕顏拜別秦皇後,跟著元嘯離開皇宮。
秦皇後看著他們走遠,才抬腳進了禦書房。建寧帝見她來了,放下了手裏的奏折,“人送走了?”
“嗯……這丫頭啊,聰明是聰明,就是不夠謹慎,到底是年輕一些……”秦皇後頓了頓,又道,“隻是陛下,眼下雍王尚且沒有動靜,咱們就此與太後撕破臉,會不會急了些?”
建寧帝抬手,讓她坐下來。
“正是因為他如今一時半會兒不會輕舉妄動,又在背後不斷攪弄風雲,弄得朝政不穩,朕才要逼著他反……他是個孝子,太後在宮中日子難過,不就正好給了他起兵的理由嗎?”
“那,夷國太子那頭,陛下打算如何應對?臣妾瞧著,他若娶不到公主,是不打算回去了……”
使臣向來不會在京都久住的,他已經耽擱了許久,卻遲遲沒有離去的消息。難保不是想借此機會,在京都安插探子暗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