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剛麻麻亮林恒就立馬醒來了,雖然昨天和昨晚上都勞累的很,但他還是習慣性早起了。


    人到了一定年齡早上就會自然醒了。


    看了一眼旁邊的秀蘭,她啥衣服都沒穿,隻蓋著一床淡藍色的夏涼被,雪白的鎖骨和長腿露在外麵,看的人十分誘惑。


    “你要去黑河啊。”秀蘭眯著眼睛詢問道。


    “嗯,再過去看看今天能有啥收獲,昨天的捕魚陷阱還沒拆呢。”林恒小聲說了一句,給她蓋好被子道,“你繼續睡吧,門我從外麵鎖了。”


    “好。”


    秀蘭迷迷糊糊的答應一聲,扭頭又睡下了,畢竟昨晚上折騰比較晚。


    林恒洗了一個臉,去後山看了看了一眼奶牛,拆了一袋子青儲喂給它。


    它的肚子最近已經越來越大,臨產期就在最近,所以他基本上每天都要過來看上幾回。


    將奶牛喂好,林恒剛剛將車開到了馬路上,後方就傳來了一道聲音:“你起得這麽早啊?”


    “準備去昨天的捕魚陷阱那邊看看。”林恒笑著說道。


    “我和你一起。”陳長夏直接走了下來,自顧自的坐在了車上。


    林恒開著車來到了紅楓山這邊,這會五點半太陽都還沒出來,林父早起已經在喂青蝦。


    “你起的真早啊親家公。”林父笑著打招呼。


    “這哪裏算早,以前給玉米除草那是天剛亮就起來了。”陳長夏走過來幫忙給撒飼料。


    “咱們吃了飯再去那邊吧?”林父一邊幹活一邊說。


    “這不用,咱們現在先去把魚取了,回來吃剛好。”陳長夏搖頭說。


    “是的,弄完再吃。”林恒也說,他是一點都不和自己嶽父客氣。


    “那行。”林父點頭。


    將青蝦喂了,他們給林母說了一聲就拿上工具麻溜的朝著黑河那邊走去,走在半路上車突然熄火。


    “這是咋了?”林父詢問道。


    陳長夏也擔心:“該不會壞了吧?”


    “沒有,我忘記加油了,這車都是油老虎,還好我後備箱時長放著兩升汽油。”


    林恒搖搖頭,將車停下來加了油,這輛二手的邊三輪還不錯,這麽久了都沒出現啥問題,這個年代的東西就是耐造。


    開著車,他們很快來到了黑河邊上,這一段黑河沒啥人煙昨天的陷阱也沒人動。


    三人拿著東西徑直來到了捕魚陷阱位置,將入口堵住再把蓋在上麵的樹葉拿開,隻見陷阱裏麵的水麵呼啦啦的泛著潔白的水花,無數小魚苗在四處逃竄。


    林父震驚道:“我的天,這比昨天多的多!”


    林恒也點頭:“這個可以,這得有兩三斤小魚了。”


    “那是肯定啊,這次可是一天一夜的時間。”陳長夏老神在在的說。


    高興完了三人立馬開始抓魚,還是和之前一樣,除了梅花魚拿活的其他全部拿死的。


    將這第一個陷阱的魚抓完,林恒大概估計了一下,梅花魚苗有三十多條,其他的白條馬口啊之類的雜七雜八的魚加起來能有兩斤。


    “這樣是其他陷阱都和這個一樣,咱們今天的收獲能超過昨天啊。”林開心道。


    “這要是都這樣,那今天至少能收獲三十多斤的魚。”林父道。


    陳長夏已經走過去看新的陷阱,將樹葉拿開頓時發出了驚呼:“這裏竟然有一條一斤大的鱖魚。”


    “我看看。”林恒率先跑過來查看,這竟然是一條漂亮的斑紋鱖,一時間都有點不忍心吃了。


    “看看其他的。”


    林恒又走過去看了看其他的幾個陷阱,也發現了兩條鱖魚,不過是普通的白鱖魚,半斤重,沒有剛剛那個好看。


    沒一會兒三人就陸續將十五個捕魚陷阱中的魚全都抓了起來,最後的收獲比他們預料的要少上不少。


    雜七雜八的小魚加起來大概有個二十斤的樣子,梅花魚苗有四百多條快五百條,個頭比在山溪裏抓的大一些,普遍十厘米左右。


    大魚較少,超過一斤的三條,鯰魚兩條斑紋鱖一條,半斤的五條,兩條白鱖魚,剩下的都是梅花魚。


    “這也算不錯了。”林父說,雖然和預期相比少了很多,但也夠了。


    “嗯,往回走吧。”林恒看了看手裏一個袋子裏的小魚苗,他今天又發現了兩條變異的魚苗。


    這是兩條變異的鰟鮍魚,普通的鰟鮍隻有脊背兩邊那一點鱗甲是藍綠色的,還是在特定角度才行。


    而他手裏這兩條鰟鮍魚就完全不同了,整個身子都是漂亮的藍綠色,看起來異常的漂亮。


    因此它們也有資格活著回去,並且他還挑了幾條漂亮的普通鰟鮍一起帶回去。


    他父親和嶽父都不明白這東西有啥價值,但其實這種變異的原生魚很珍貴,經過不斷培養就能成為一個新品種的觀賞魚,也是能賣錢的。


    走著走著,林恒剛突然停了下來,身後的林父一愣,問道:“咋了?”


    “你看那裏,是不是你們昨天跑掉的那條魚?”


    林恒指著河中間一個數字聚集的區域,那裏有一個魚時不時的晃動一下,水花反射漂亮的光彩。


    “好像還真是啊。”林父震驚道。


    “我來吧,我遊泳過去抓。”林恒將東西方向就開始脫衣服。


    “注意安全。”林父說了一句,也沒有阻止,畢竟這麽大一條魚呢。


    林恒拿了一支魚箭,將四肢和胸口用水拍了拍,然後才下水朝著魚遊過去。


    這段的黑河大概一百米寬,中間那一塊有兩個隆起的石頭,因此聚集了很多樹枝在那裏。


    林恒遊到跟前先上了石頭上麵,仔細一看確實是一條巨大的花鰱魚,它已經快不行了,原因是因為很多漁網都勒到了它腮裏麵,然後又被這裏的樹枝掛住了。


    不過就算這樣,直接抓依舊有逃跑的風險。


    看了看手上的魚箭,林隨手丟到一旁,然後拿起了一個兩米長手臂粗的枯樹枝。


    又測試了一下結不結實,他才瞄準那花鰱魚的腦袋。


    砰!!


    伴隨著林恒狠狠一棍子敲下去,水花四射的同時那條魚也不見了。


    但林恒並不著急,因為他清晰的感應到了自己這一棍子是打在了魚腦袋上麵,它不可能還活著。


    等了大概半分鍾,五米外出現了一條翻白的魚,自然是剛剛那條花鰱。


    林恒興奮的遊過去將其用繩子穿過帶回了岸邊。


    “好冷的水!”上了岸林恒打了一個寒顫。


    “這條魚比昨天的看著大啊,絕對三十斤了。”林父興奮的說。


    這條花鰱提起來都有一米長了,妥妥的巨物。


    “這個大腦袋,剁椒魚頭美得很呐。”陳長夏點頭說。


    “回家了回家了。”林恒提著魚很是興奮的說,他那狠辣的一棍子已經了結了這條魚的生命。


    到了公路,林恒直接將花鰱拴在了車後麵。


    將其他東西拿上車,三人興高采烈的回了家。


    路上遇到了不少人,看到他們車後麵的大花鰱都露出了羨慕的神色。


    回到村上,更是有不少人詢問他們怎麽弄到這麽大的花鰱魚的。


    “咦,你們還弄了這麽大一條花鰱啊。”


    紅楓山上,林母震驚的問道。


    “昨天跑的那條,今天又給抓住了。”林恒笑著說。


    “那這下是真吃不完了,昨天打的黑魚都還沒吃呢。”林母有了幸福的煩惱。


    “沒事,今天的大魚我們沒殺,也打氧活著帶回來了。”林父說道。


    “那還行。”林母頓時開心了。


    林恒先把自己帶回來的鰟鮍,還有鯰魚鱖魚幾條大魚都丟到了孵化池裏麵。


    這地方一直空著,現在被他用來養這些魚了。互相隔開也不耽誤。


    上山看了一眼小瀑布,林恒將梅花魚苗倒進養殖的網箱裏。


    現在,他已經有了一千一百多條梅花魚苗,還有42條的成年體梅花魚。


    這麽多魚搞繁衍是沒啥問題了,暫時投喂他用的是蝦飼料,這些梅花魚也都挺喜歡吃的。


    看了一眼魚苗他就離開了,剩下半年主要就是研究研究如何喂養,人工繁殖得等到明年了。


    下了山,林父已經將那條大花鰱殺開了,看到林恒道:“稱了一下還有32斤,這魚怎麽吃?”


    “魚頭咱們中午吃了,我再拿個五斤魚肉回去給曉霞做魚丸,剩下的你們送人吧,花鰱做成魚幹也不好吃。”


    “那行,中午在這裏吃飯,咱們今天搬玉米,看看新品種玉米畝產能有多少。”林父說道。


    “沒問題。”林恒點頭答應,提著老爸分割出來的一塊魚肉,又拿了十斤的小魚。


    他準備回去殺幹淨用碳火烤幹,不放那麽多鹽曬幹,這種烤幹的小魚味道更好,可以直接食用。


    林恒剛剛推開家裏的大門,曉霞和嶽母就發出了聲音。


    “爸爸!!”


    “女婿快來吃飯,我做的韭菜盒子。”


    屋裏她們正在吃早餐,今天早飯是王芝給做的韭菜盒子,此外還有哈密瓜和稀飯。


    “來了來了,我們今天收獲也夠大的,昨天跑的那個魚找到了。”林恒走進屋將魚放在盆裏說道。


    “找到了啊,那你們今天收獲夠好的。”秀蘭驚訝道。


    “對,那大花鰱三十二斤,中午有剁椒魚頭吃。”林恒點頭,摸了摸曉霞的腦袋,也走過來吃飯。


    韭菜盒子的味道很不錯,吃完了喝了稀飯再來一個哈密瓜簡直完美。


    吃完飯林恒將碗筷一收拾把小魚放在桌子上,讓秀蘭和嶽母幫忙殺。


    他拿著刀刮魚絨製作魚丸,等他們把這些活幹完就已經九點鍾了。


    “爸爸,我想吃魚丸丸。”曉霞看著清水裏已經煮好冰涼的魚丸撒嬌道。


    “中午回來給你吃啊,現在咱們去掰玉米了。”


    林恒揉了揉她的腦袋說。


    但看到她渴望的眼神,最終還是無奈的給她拿了一個嚐嚐。


    “好吃ヾ(????▽??)ノ”


    曉霞鼓著腮幫子說道。


    林恒將她帶出去,另一邊嶽母王芝也已經把魚撲在了竹烤爐上烤製。


    拿了蛇皮袋子,她就開車帶著三人去了紅楓山。


    過來這邊,倉庫前麵的水泥地都已經堆了一大堆的玉米了。


    “這玉米穗子好大,不愧是買的玉米。”王芝驚訝道。


    他們綠水縣雖然比較平,但也還沒有買玉米種子種植。


    “也不知道畝產能達到多少斤。”秀蘭也好奇道,農民看到莊稼總有一種特殊的情懷。


    “我先去幫忙了。”


    林恒笑著說了一句,開車出去,將車停在公路上進去玉米地掰玉米。


    他家今年就三畝地的玉米,都在路邊上,掰了裝袋子放車上就駝回去了。


    有大哥幫忙,四個大男人一個早上掰了差不多一畝地的玉米。


    等中午回家,秀蘭林母她們都已經將玉米殼剝掉,金燦燦玉米穗子擺在水泥地上晾曬著。


    “這一畝地的就絕對比去年兩畝地還多了,這買的玉米種和肥料就是好啊。”林父看著滿地的玉米開心的合不攏嘴。


    種了一輩子玉米從來沒有這麽豐收過,這太讓他激動了。


    “確實效果好,那肥料貴不是沒道理的。”陳長夏點頭。


    “飯做好了。”林母從屋裏出來,臉上也洋溢著笑容。


    對於農民來說,沒有比豐收更能讓人喜悅的了。


    中午吃飯,林父等人都激動的有點過分,多喝了不少酒。


    林恒逮著剁椒魚頭一直享用,吃完飯他又回家看了看烤著的魚幹,將其翻了一下。


    等四點太陽開始過去,下午四個人又收了一畝地玉米。


    第二天一早他們才將家裏的玉米收完,金燦燦的玉米穗子擺滿了倉庫附近的水泥地。


    當天下午,村裏很多村民跑來圍觀,一個個拿起玉米穗子看了又看,或讚歎或震驚,簡直不敢相信。


    根本不用稱重,經常種莊稼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絕對超過三千斤了,說不定能接近三千五六百斤。


    “真厲害啊,這畝產!”


    “我們明年也試試去買點種子。”


    很多人詢問種子和化肥的事情,春季的時候還有很多人不屑,他們根深蒂固的認為那根本不可能。


    但當事實擺在眼前,這些人傻眼了,震驚了,第一次體會到科技的恐怖。


    同時,他們都起了買種子的心思,要是稻穀小麥也這種畝產,那以後根本就不用吃粗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年代:發家從趕山養殖開始林恒陳秀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烏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烏提並收藏年代:發家從趕山養殖開始林恒陳秀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