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遊書茗和母親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勉強接受了大哥遊宗原不在家的事實。
起初,遊書茗總會在吃飯時不自覺的多拿一副碗筷,而遊母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喊一聲“宗原”,發現沒有回應,才反應過來兒子不在家。
每當這種時候,遊書茗就會特別想念哥哥,想著他此時此刻正在做些什麽事情呢?
是正襟危坐在學堂裏聆聽夫子講學,還是與誌同道合的同窗好友們激情洋溢地討論詩詞歌賦;亦或是閑庭信步於山間小徑,悠然自得地欣賞著自然美景;又或者漫步在繁華熱鬧的城中街道,感受那人間煙火氣……
而遊母同樣也在擔憂著自己遠在他鄉的兒子,心中默默掛念著:不知道他有沒有按時吃飯,衣物是否足夠抵禦風寒,身體有沒有不舒服,會不會生病……一想到這些,遊母便憂心忡忡。
隨著時間的推移,母女兩個也意識到,這樣下去不太好,不管怎樣,生活還得繼續。
於是,遊母恢複了以前的忙碌,遊書茗每天除了幫娘親幹活外,她也有了自己新的樂趣。
這還得感謝隔壁住著的李大爺。
李爺爺一家五口,祖孫三代住在隔壁的二進院子裏,祖上是木匠出生,所以李爺爺一家都是幹木匠活兒的。
由於李爺爺現在年紀大了,所以他的兒子李大叔繼承了他的手藝,成了這個家的頂梁柱。
退下來的李爺爺估計是年輕時忙習慣了,猛的休息下來還不太適應。每天都要用廢了的木料雕些小東西。
遊書茗跟他家小孫孫年紀差不多大,經常在一起玩兒,自從遊宗原離家遊學後,遊書茗有很多時候無聊的很,便去看李爺爺雕東西。
久而久之,她耳濡目染之下,居然也漸漸地學到了一些門道。而李大爺見她如此好學且有天賦,心中也不禁生出幾分歡喜來,偶爾便會給她一些關鍵性的點撥和指導。
於是乎,在這樣日積月累的學習與實踐之中,她的技藝開始突飛猛進起來。
遊書茗其實沒想在這方麵做出多麽大的成就,她就是看母親太想念哥哥了,她也想,於是手裏的刻刀不自覺的飛舞、轉動,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人兒就出現在眼前了。
當遊書茗把自己用木雕雕刻的哥哥遞給娘親時,遊母開心的哭了,既欣慰於女兒的懂事,又隱藏著對兒子的思念。
轉眼,遊宗原離開家遊學已過去兩個月了。
這一天,天空被厚厚的雲層覆蓋,烏雲翻滾,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氣息,讓人感覺喘不過氣來。
晌午,遊母和女兒也沒什麽胃口,涼拌黃瓜就著米飯,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
突然,隔壁李爺爺家的小孫孫突然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
“書茗姐姐!書茗姐姐!”小孫孫一邊跑一邊喊道。
遊書茗抬起頭,疑惑地看著他:“怎麽啦?大中午的跑成這樣,小心中了暑氣。”
沒等氣喘勻,小孩兒便說:“我剛才在城門口,好像看到你哥哥了,被好多人抬著呢!”
遊書茗不禁皺起眉頭,覺得有些奇怪:“怎麽可能呢?你肯定是眼花看錯了吧。我哥哥在外遊學還沒有回來呢。”她堅定地反駁道。
“不會吧?”小孩兒撓撓頭,“那估計是我眼花了吧!那我先回去了”。
送走隔壁小孫孫,遊母的心裏也犯起了嘀咕。兒子自從離家之後,一直沒有任何消息傳來。走前說的會寫書信給她們報平安,也一直沒有隻言片語。她覺得是兒子忙,或者是信件在路上耽擱了。
雖然她也希望兒子能夠早日平安歸來,但理智告訴她,這種情況實在太不尋常了。
然而,不知為何,今天遊母的心情格外慌亂。她的右眼皮不停地跳動,仿佛預示著某種不祥的事情即將發生。這種莫名的不安讓她坐立難安,心中充滿了擔憂。
盡管遊書茗和母親都認為小孫孫可能是看錯了,但那孩子言之鑿鑿的模樣還是在她們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眼見母女倆坐臥不寧,於是便決定出門去瞧瞧。
還沒走到大門口,門外就衝進來一個人。
“嬸子,遊兄房間快收拾一下,遊兄出事了,馬上就到家,我先過來報個信兒”。
“什麽事?宗原怎麽了?”遊母拉著此人袖子著急的問道。
遊書茗以前見過這個人,是哥哥得一個同窗好友,以前經常跟哥哥切磋,還在她們家吃過幾次飯。
“我哥到底怎麽樣了?你快說。”遊書茗的語調充滿焦急之情。
“哎呀,來不及細說了,大致情況就是我們遊學時遭遇了泥石流,好幾個同學都受了傷,而遊兄到現在還處於昏迷狀態”,此人也心急如焚的解釋。
“轟!”遊母的腦海裏瞬間像被炸開了,盡管此刻天空並沒有打雷,她卻像被五雷轟頂。
她身體搖晃了一下,多虧旁邊的人扶了一下,才沒有栽倒。
“怎麽會這樣呢?怎麽會這樣呢?明明出去時還好好的,”她不相信的自言自語,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滑落。
“哥哥,哥哥”,遊書茗又擔心,又害怕,哭的淚流滿麵。
同窗看著母女倆這個樣子,想起好友的狀況,也是隻能悄悄的歎了口氣。
沒有給母女倆多餘悲傷的時間,隨著一群人抬著擔架進來,遊母和遊書茗在時隔兩月有餘後,再次見到了遊宗原。
此刻的遊宗原,他的麵容蒼白如紙,仿佛所有的生命力都被抽離。眼睛緊閉,長長的睫毛在蒼白的臉上投下淡淡的陰影,嘴唇失去了往日的紅潤,變得幹澀而蒼白。呼吸微弱,幾乎難以察覺,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與死神的較量中艱難前行。
看到兒子如此慘狀,遊母心如刀割、肝腸寸斷!她雙腿一軟,重重地跌倒在地,然後連滾帶爬地撲到擔架旁邊,緊緊抱住兒子那毫無生氣的身軀,哭得撕心裂肺!
“宗原啊!宗原……我的兒啊!你快醒醒啊!睜開眼睛看看娘啊……”遊母一邊痛哭流涕,一邊不停地搖晃著兒子的身體,試圖喚醒他。
一旁的遊書茗也早已泣不成聲,她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抓住哥哥的手,哭喊道:“哥哥!哥哥……你不要離開我們啊!”
一時間,整個院子裏都回蕩著這對母女淒慘的哭聲,令人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周圍的人們紛紛圍攏過來,默默地看著這悲慘的一幕,不少人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原本滿心歡喜地出門遊學,誰能想到會是這般結局呢?眾人的心中都充滿了悲傷和惋惜。
人群之中,一名頭發略帶花白之色的中年人緩緩走了出來,他步履沉穩地來到遊母身旁,輕聲安慰道:“遊夫人,請您節哀順變吧!如今您可是這個家庭的頂梁柱,如果您也倒下了,那兩個可憐的孩子又該如何是好呢?”
聽到這話,遊母不禁放聲大哭起來,口中不停念叨著:“孩子,我的孩子啊……”
片刻之後,她似乎回過神來,喃喃自語道:“對啊,我不能倒下,我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他們離不開我……我絕不能倒下!”
說罷,遊母強忍著悲痛,試圖用衣袖擦拭臉上的淚痕,然後掙紮著想要起身。
然而,由於長時間跪地痛哭,她的雙腿和雙腳早已失去知覺,根本無法動彈。見此情形,一旁的人連忙伸手攙扶了她一把。
站起身來的遊母向那人表達了謝意:“多謝您了。”
“不必客氣,我是宗原的老師,姓薛,您稱呼我為薛夫子就好。唉!說起來,宗原這孩子之所以會變成如今這副模樣,全都是為了救我啊。”薛夫子一臉愧疚地說道。
遊母也才了解了兒子這段時間經曆了什麽。
起初,遊書茗總會在吃飯時不自覺的多拿一副碗筷,而遊母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喊一聲“宗原”,發現沒有回應,才反應過來兒子不在家。
每當這種時候,遊書茗就會特別想念哥哥,想著他此時此刻正在做些什麽事情呢?
是正襟危坐在學堂裏聆聽夫子講學,還是與誌同道合的同窗好友們激情洋溢地討論詩詞歌賦;亦或是閑庭信步於山間小徑,悠然自得地欣賞著自然美景;又或者漫步在繁華熱鬧的城中街道,感受那人間煙火氣……
而遊母同樣也在擔憂著自己遠在他鄉的兒子,心中默默掛念著:不知道他有沒有按時吃飯,衣物是否足夠抵禦風寒,身體有沒有不舒服,會不會生病……一想到這些,遊母便憂心忡忡。
隨著時間的推移,母女兩個也意識到,這樣下去不太好,不管怎樣,生活還得繼續。
於是,遊母恢複了以前的忙碌,遊書茗每天除了幫娘親幹活外,她也有了自己新的樂趣。
這還得感謝隔壁住著的李大爺。
李爺爺一家五口,祖孫三代住在隔壁的二進院子裏,祖上是木匠出生,所以李爺爺一家都是幹木匠活兒的。
由於李爺爺現在年紀大了,所以他的兒子李大叔繼承了他的手藝,成了這個家的頂梁柱。
退下來的李爺爺估計是年輕時忙習慣了,猛的休息下來還不太適應。每天都要用廢了的木料雕些小東西。
遊書茗跟他家小孫孫年紀差不多大,經常在一起玩兒,自從遊宗原離家遊學後,遊書茗有很多時候無聊的很,便去看李爺爺雕東西。
久而久之,她耳濡目染之下,居然也漸漸地學到了一些門道。而李大爺見她如此好學且有天賦,心中也不禁生出幾分歡喜來,偶爾便會給她一些關鍵性的點撥和指導。
於是乎,在這樣日積月累的學習與實踐之中,她的技藝開始突飛猛進起來。
遊書茗其實沒想在這方麵做出多麽大的成就,她就是看母親太想念哥哥了,她也想,於是手裏的刻刀不自覺的飛舞、轉動,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小人兒就出現在眼前了。
當遊書茗把自己用木雕雕刻的哥哥遞給娘親時,遊母開心的哭了,既欣慰於女兒的懂事,又隱藏著對兒子的思念。
轉眼,遊宗原離開家遊學已過去兩個月了。
這一天,天空被厚厚的雲層覆蓋,烏雲翻滾,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氣息,讓人感覺喘不過氣來。
晌午,遊母和女兒也沒什麽胃口,涼拌黃瓜就著米飯,有一口沒一口的吃著。
突然,隔壁李爺爺家的小孫孫突然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
“書茗姐姐!書茗姐姐!”小孫孫一邊跑一邊喊道。
遊書茗抬起頭,疑惑地看著他:“怎麽啦?大中午的跑成這樣,小心中了暑氣。”
沒等氣喘勻,小孩兒便說:“我剛才在城門口,好像看到你哥哥了,被好多人抬著呢!”
遊書茗不禁皺起眉頭,覺得有些奇怪:“怎麽可能呢?你肯定是眼花看錯了吧。我哥哥在外遊學還沒有回來呢。”她堅定地反駁道。
“不會吧?”小孩兒撓撓頭,“那估計是我眼花了吧!那我先回去了”。
送走隔壁小孫孫,遊母的心裏也犯起了嘀咕。兒子自從離家之後,一直沒有任何消息傳來。走前說的會寫書信給她們報平安,也一直沒有隻言片語。她覺得是兒子忙,或者是信件在路上耽擱了。
雖然她也希望兒子能夠早日平安歸來,但理智告訴她,這種情況實在太不尋常了。
然而,不知為何,今天遊母的心情格外慌亂。她的右眼皮不停地跳動,仿佛預示著某種不祥的事情即將發生。這種莫名的不安讓她坐立難安,心中充滿了擔憂。
盡管遊書茗和母親都認為小孫孫可能是看錯了,但那孩子言之鑿鑿的模樣還是在她們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
眼見母女倆坐臥不寧,於是便決定出門去瞧瞧。
還沒走到大門口,門外就衝進來一個人。
“嬸子,遊兄房間快收拾一下,遊兄出事了,馬上就到家,我先過來報個信兒”。
“什麽事?宗原怎麽了?”遊母拉著此人袖子著急的問道。
遊書茗以前見過這個人,是哥哥得一個同窗好友,以前經常跟哥哥切磋,還在她們家吃過幾次飯。
“我哥到底怎麽樣了?你快說。”遊書茗的語調充滿焦急之情。
“哎呀,來不及細說了,大致情況就是我們遊學時遭遇了泥石流,好幾個同學都受了傷,而遊兄到現在還處於昏迷狀態”,此人也心急如焚的解釋。
“轟!”遊母的腦海裏瞬間像被炸開了,盡管此刻天空並沒有打雷,她卻像被五雷轟頂。
她身體搖晃了一下,多虧旁邊的人扶了一下,才沒有栽倒。
“怎麽會這樣呢?怎麽會這樣呢?明明出去時還好好的,”她不相信的自言自語,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滑落。
“哥哥,哥哥”,遊書茗又擔心,又害怕,哭的淚流滿麵。
同窗看著母女倆這個樣子,想起好友的狀況,也是隻能悄悄的歎了口氣。
沒有給母女倆多餘悲傷的時間,隨著一群人抬著擔架進來,遊母和遊書茗在時隔兩月有餘後,再次見到了遊宗原。
此刻的遊宗原,他的麵容蒼白如紙,仿佛所有的生命力都被抽離。眼睛緊閉,長長的睫毛在蒼白的臉上投下淡淡的陰影,嘴唇失去了往日的紅潤,變得幹澀而蒼白。呼吸微弱,幾乎難以察覺,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與死神的較量中艱難前行。
看到兒子如此慘狀,遊母心如刀割、肝腸寸斷!她雙腿一軟,重重地跌倒在地,然後連滾帶爬地撲到擔架旁邊,緊緊抱住兒子那毫無生氣的身軀,哭得撕心裂肺!
“宗原啊!宗原……我的兒啊!你快醒醒啊!睜開眼睛看看娘啊……”遊母一邊痛哭流涕,一邊不停地搖晃著兒子的身體,試圖喚醒他。
一旁的遊書茗也早已泣不成聲,她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抓住哥哥的手,哭喊道:“哥哥!哥哥……你不要離開我們啊!”
一時間,整個院子裏都回蕩著這對母女淒慘的哭聲,令人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周圍的人們紛紛圍攏過來,默默地看著這悲慘的一幕,不少人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淚。
原本滿心歡喜地出門遊學,誰能想到會是這般結局呢?眾人的心中都充滿了悲傷和惋惜。
人群之中,一名頭發略帶花白之色的中年人緩緩走了出來,他步履沉穩地來到遊母身旁,輕聲安慰道:“遊夫人,請您節哀順變吧!如今您可是這個家庭的頂梁柱,如果您也倒下了,那兩個可憐的孩子又該如何是好呢?”
聽到這話,遊母不禁放聲大哭起來,口中不停念叨著:“孩子,我的孩子啊……”
片刻之後,她似乎回過神來,喃喃自語道:“對啊,我不能倒下,我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他們離不開我……我絕不能倒下!”
說罷,遊母強忍著悲痛,試圖用衣袖擦拭臉上的淚痕,然後掙紮著想要起身。
然而,由於長時間跪地痛哭,她的雙腿和雙腳早已失去知覺,根本無法動彈。見此情形,一旁的人連忙伸手攙扶了她一把。
站起身來的遊母向那人表達了謝意:“多謝您了。”
“不必客氣,我是宗原的老師,姓薛,您稱呼我為薛夫子就好。唉!說起來,宗原這孩子之所以會變成如今這副模樣,全都是為了救我啊。”薛夫子一臉愧疚地說道。
遊母也才了解了兒子這段時間經曆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