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和諧的小山村(二)
穿成極品惡婆婆兒孫滿堂去逃荒 作者:冰箱裏的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中一個濃眉大眼,身材高大的男人單刀直入問道。
“白先生,這些都是你家親戚呀,你準備要搬走嗎?”
白厚樸好像很了解這個人的脾氣秉性一樣,他如此問,他也不介意。
嗬嗬笑著回答他們。
“都來了,坐吧,既然你們現在來了,我就和你們說一說我的打算。”
然後,白厚樸給大家介紹了玄參,李蘭珍和常安。
……
“所以,我們全家以及我帶來的人都要搬遷回去的。
但是和你們在這裏生活了十年左右了,有了感情也舍不下你們。
這大山裏不容易生活,太苦了,就想帶你們也一塊過去,生活能夠好過一點。
你們也聽到了,剛才我說的這位李夫人答應了你們去,但是得要簽下協議書才可以。”
話音一落,小山村的人眼睛就盯住了李蘭珍。
李蘭珍也不懼怕他們的眼光,語調溫和的跟大家說道。
“是這樣的,白先生告訴我們,這個山村太遙遠偏僻,在大山裏耕種的土地也少,生活不易。
最主要的是,白先生說,你們善良勤勞,就想帶你們也過去。
但是桃花源我們修建起來也不容易,並且現在桃花源歸我個人所有。”
聽了李蘭珍的話,白誌遠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他詫異的望著李蘭珍。。
心裏想著:這位嬸子什麽來頭呀,能夠拿下桃花源那麽大一條大峽穀。
他暗自慶幸!
幸虧自己剛才沒有多嘴,安靜的聽著老爹做決定。
不然可就要鬧一個大笑話了!
鬧一個笑話倒是小事,反正臉皮厚,就怕和這位嬸子之間有了嫌隙,以後怎麽來往?
看自己表弟和這位嬸子之間熟悉親和。
他們之間應該有什麽淵源吧。
所以從現在開始,白誌遠對李蘭珍更加的恭敬了。
還是那位濃眉大眼的漢子對李蘭珍說道。
“李夫人,請你說說協議的內容。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我們就簽下協議書,跟著你們走!”
李蘭珍知道他們都是爽快之人,也不繞彎子了。
從背簍裏實則從空間裏拿出了幾頁紙出來。
就是她讓韓明湘執筆寫的,然後又找了徐老夫子和陸博言商量,修改好了定的稿。
李蘭珍拿出來以後交給了玄參。
玄參就跟他們讀了內容,讀完以後又解釋了一下。
協議書的第一條就是,三年以內,不可以離開桃花源。
第二條的內容是,在桃花源居住期間,不能夠向外人透露,桃花源裏種植什麽?如何生產?怎麽生活,等所有的信息。
第三條就是,勤勞善良,不搬弄是非,遵守桃花源裏的一切管理條例。
濃眉大眼的男人聽完了以後問道。
“啊?!就三條呀,哈哈哈哈,我還以為要十幾條呢!”
他說完大手一揮說。
“行,我們同意了,堅決遵守,現在就簽名畫押嘛?”
李蘭珍也笑了,關於第一條當中的三年時間,是她和玄參兩個人商量決定的。
玄參告訴她,三年時間足夠了,那個時候皇帝皇後在朝廷後宮的勢力都已經穩定下來。
而且桃花源裏的糧食,經過三年的春種秋收,也積累了一定的數量。
並且這三年當中應該已經把種子推廣到了全國。
隻要李蘭珍在朝廷裏奠定了糧食出產大戶的地位。
就沒有人敢動桃花源,也沒有人敢覬覦她的成果!
那個時候也就沒有必要對外保密了。
至於到時候,製作糧食外加工,或者其他的手藝,招工的時候再簽訂另外的合同就好。
李蘭珍看見那個濃眉大眼的男子說。
“你一個人能不能代表整個村子呀?還是讓大家都知道知道,回家商量一下,明天早晨再簽字畫押也不遲。”
她說完,其他人都七嘴八舌的說道。
“夫人,洪三哥可以代表我們決定,我們都聽他的!”
李蘭珍看著這個叫洪三哥。
“行,既然你能夠代表大家,那就簽字畫押,你要保證每家每戶的戶主都要簽字,摁手印才行。”
洪三哥站起來說,“那現在就簽!
會寫字的就寫自己的名字,不會寫字的就摁手印。”
李蘭珍強調了一下,“會寫字寫了自己的名字,在自己名字上也要按下手印的。”
李蘭珍發現,這個村子裏幾乎都是男人來了,但是有一個人例外。
這是一個姑娘,身材高大,隻是很瘦弱,一雙大眼睛很亮很亮。
李蘭珍小心的問道,“姑娘,你們家是你來簽字呀?”
姑娘爽朗的開口說,“李夫人,我家就我和我娘兩個人,所以我就來了。”說完還嗬嗬笑著。
李蘭珍就不再問了,那一定是家裏的父親已經過世,家中沒有兄長。
李蘭珍拿起那張協議書數一下,一共有11戶人家。
她看著洪三哥,“你們村子現在隻有11戶人家,一共多少人呀?”
“我們村的確是十一戶人了,但是有一百零一口人。”
李蘭珍聽了這個數字,驚訝了一下。
這樣看來,平均每家都有十口人!
李蘭珍再次感歎,現在人真是能生呀,各家各戶這麽多的人。
洪三哥看著白厚樸問道。
“白先生,我們什麽時候出發?”
白厚樸看了李連珍一眼,“我們明天就走,大家回去收拾行李,多做一些幹糧路上吃。”
李蘭珍想起他們逃荒的時候,韓明海和韓明江把家裏的櫃子,大水缸都捆好了繩子,準備背著走的場景,連忙提醒大家。
“大件的家具就不要拿了,山高路遠不好帶。”
人群裏就有人小聲的說,“那可太可惜了,家裏的家具都打好,不帶,去了新地方怎麽辦?”
李蘭珍溫和地對他們說道。
“桃花源裏氣溫比這裏高,兩邊都是大山,山裏木頭很多。
而且桃花源裏有一個木工房,現在就有現成的家具,你們先用,明年開春用糧食或者用銀子,再或者是用勞力,低消就可以了。”
她這麽一說,大家的眼睛突然就開始亮了。
洪三哥高興的問李蘭珍。
“李夫人,還有這樣的好事,用勞力就可以抵消買家具銀子?!”
李蘭珍說,“當然了,我們桃花源,以工代酬的事情很多,所以隻要你有一把子力氣,不偷懶,就能過上好日子!”
李蘭珍的一番話,讓他們的心更加安定了下來,對走出大山以後的生活。
有了渴望!
“白先生,這些都是你家親戚呀,你準備要搬走嗎?”
白厚樸好像很了解這個人的脾氣秉性一樣,他如此問,他也不介意。
嗬嗬笑著回答他們。
“都來了,坐吧,既然你們現在來了,我就和你們說一說我的打算。”
然後,白厚樸給大家介紹了玄參,李蘭珍和常安。
……
“所以,我們全家以及我帶來的人都要搬遷回去的。
但是和你們在這裏生活了十年左右了,有了感情也舍不下你們。
這大山裏不容易生活,太苦了,就想帶你們也一塊過去,生活能夠好過一點。
你們也聽到了,剛才我說的這位李夫人答應了你們去,但是得要簽下協議書才可以。”
話音一落,小山村的人眼睛就盯住了李蘭珍。
李蘭珍也不懼怕他們的眼光,語調溫和的跟大家說道。
“是這樣的,白先生告訴我們,這個山村太遙遠偏僻,在大山裏耕種的土地也少,生活不易。
最主要的是,白先生說,你們善良勤勞,就想帶你們也過去。
但是桃花源我們修建起來也不容易,並且現在桃花源歸我個人所有。”
聽了李蘭珍的話,白誌遠是第一個反應過來的,他詫異的望著李蘭珍。。
心裏想著:這位嬸子什麽來頭呀,能夠拿下桃花源那麽大一條大峽穀。
他暗自慶幸!
幸虧自己剛才沒有多嘴,安靜的聽著老爹做決定。
不然可就要鬧一個大笑話了!
鬧一個笑話倒是小事,反正臉皮厚,就怕和這位嬸子之間有了嫌隙,以後怎麽來往?
看自己表弟和這位嬸子之間熟悉親和。
他們之間應該有什麽淵源吧。
所以從現在開始,白誌遠對李蘭珍更加的恭敬了。
還是那位濃眉大眼的漢子對李蘭珍說道。
“李夫人,請你說說協議的內容。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我們就簽下協議書,跟著你們走!”
李蘭珍知道他們都是爽快之人,也不繞彎子了。
從背簍裏實則從空間裏拿出了幾頁紙出來。
就是她讓韓明湘執筆寫的,然後又找了徐老夫子和陸博言商量,修改好了定的稿。
李蘭珍拿出來以後交給了玄參。
玄參就跟他們讀了內容,讀完以後又解釋了一下。
協議書的第一條就是,三年以內,不可以離開桃花源。
第二條的內容是,在桃花源居住期間,不能夠向外人透露,桃花源裏種植什麽?如何生產?怎麽生活,等所有的信息。
第三條就是,勤勞善良,不搬弄是非,遵守桃花源裏的一切管理條例。
濃眉大眼的男人聽完了以後問道。
“啊?!就三條呀,哈哈哈哈,我還以為要十幾條呢!”
他說完大手一揮說。
“行,我們同意了,堅決遵守,現在就簽名畫押嘛?”
李蘭珍也笑了,關於第一條當中的三年時間,是她和玄參兩個人商量決定的。
玄參告訴她,三年時間足夠了,那個時候皇帝皇後在朝廷後宮的勢力都已經穩定下來。
而且桃花源裏的糧食,經過三年的春種秋收,也積累了一定的數量。
並且這三年當中應該已經把種子推廣到了全國。
隻要李蘭珍在朝廷裏奠定了糧食出產大戶的地位。
就沒有人敢動桃花源,也沒有人敢覬覦她的成果!
那個時候也就沒有必要對外保密了。
至於到時候,製作糧食外加工,或者其他的手藝,招工的時候再簽訂另外的合同就好。
李蘭珍看見那個濃眉大眼的男子說。
“你一個人能不能代表整個村子呀?還是讓大家都知道知道,回家商量一下,明天早晨再簽字畫押也不遲。”
她說完,其他人都七嘴八舌的說道。
“夫人,洪三哥可以代表我們決定,我們都聽他的!”
李蘭珍看著這個叫洪三哥。
“行,既然你能夠代表大家,那就簽字畫押,你要保證每家每戶的戶主都要簽字,摁手印才行。”
洪三哥站起來說,“那現在就簽!
會寫字的就寫自己的名字,不會寫字的就摁手印。”
李蘭珍強調了一下,“會寫字寫了自己的名字,在自己名字上也要按下手印的。”
李蘭珍發現,這個村子裏幾乎都是男人來了,但是有一個人例外。
這是一個姑娘,身材高大,隻是很瘦弱,一雙大眼睛很亮很亮。
李蘭珍小心的問道,“姑娘,你們家是你來簽字呀?”
姑娘爽朗的開口說,“李夫人,我家就我和我娘兩個人,所以我就來了。”說完還嗬嗬笑著。
李蘭珍就不再問了,那一定是家裏的父親已經過世,家中沒有兄長。
李蘭珍拿起那張協議書數一下,一共有11戶人家。
她看著洪三哥,“你們村子現在隻有11戶人家,一共多少人呀?”
“我們村的確是十一戶人了,但是有一百零一口人。”
李蘭珍聽了這個數字,驚訝了一下。
這樣看來,平均每家都有十口人!
李蘭珍再次感歎,現在人真是能生呀,各家各戶這麽多的人。
洪三哥看著白厚樸問道。
“白先生,我們什麽時候出發?”
白厚樸看了李連珍一眼,“我們明天就走,大家回去收拾行李,多做一些幹糧路上吃。”
李蘭珍想起他們逃荒的時候,韓明海和韓明江把家裏的櫃子,大水缸都捆好了繩子,準備背著走的場景,連忙提醒大家。
“大件的家具就不要拿了,山高路遠不好帶。”
人群裏就有人小聲的說,“那可太可惜了,家裏的家具都打好,不帶,去了新地方怎麽辦?”
李蘭珍溫和地對他們說道。
“桃花源裏氣溫比這裏高,兩邊都是大山,山裏木頭很多。
而且桃花源裏有一個木工房,現在就有現成的家具,你們先用,明年開春用糧食或者用銀子,再或者是用勞力,低消就可以了。”
她這麽一說,大家的眼睛突然就開始亮了。
洪三哥高興的問李蘭珍。
“李夫人,還有這樣的好事,用勞力就可以抵消買家具銀子?!”
李蘭珍說,“當然了,我們桃花源,以工代酬的事情很多,所以隻要你有一把子力氣,不偷懶,就能過上好日子!”
李蘭珍的一番話,讓他們的心更加安定了下來,對走出大山以後的生活。
有了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