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等待兩人
穿越七零:帶著大院下鄉當知青 作者:笛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突然黎明的聲音再次響起。
“阿願,你應該也看出來了,我們這兒的人並不是完全不跟外麵接觸,隻是裏麵的事情不能隨意告訴別人而已。”
聽了他的話,祝願不再想以前的事情,而是抬頭看向了麵前的黎明。
“那你為什麽告訴了我?”祝願冷不丁地問道。
“你又不是別人啊!”黎明理直氣壯地回答道。
對他來說祝願本就不是別人,他馬上就要帶對方見家長了,他們以後會是一家人。
祝願被這個回答逗笑了。
不過話說回來,經過黎明剛剛那一堆講解,她確實明白了一些東西,反正大院不是自我封閉就好,發展還是要吸收新鮮血液的,隻靠內部永遠發展不起來。
其實任何地方都沒有完全的封閉,黎父是個例子,黎明也是,他不就找了自己這個外麵的對象嘛?
隻是老一輩比較嚴格而已,越到後麵大家的思想越開放。
祝願的想法沒有錯,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成為她,跟大院子弟談戀愛。
畢竟這些人眼光也是很高的,他們從小在權力的中心長大,理所當然地對權力看得很重,所以他們在挑選對象時,講究門當戶對,很多大院子弟最後都結成了夫妻。
強強聯手,而且他們從小一塊長大,還知根知底,是一門再好不過的婚事了。
這是多數大院子弟的想法。
但黎明家裏不一樣,他家比較開明,因為之前的黎爺爺就挺厲害,對於兒子和孫子選擇的對象他都沒意見,畢竟自身已經站到了一定高度,反而不在意那些外在的東西了,而是更看重個人的品質。
被他教育出來的黎父和黎明也不例外,兩人都對身份不甚看重。
祝願不知道這些事情,她正在慢悠悠地散步。
剛剛聊得話題有點嚴肅,黎明自覺不能這樣,於是他開口道:“這裏有一個公園,我帶你去看看,裏麵挺漂亮的,好大一片湖,你應該會很喜歡。”
祝願來不及說話就被他按在了車子上,這次黎明沒有選擇走路,想必那個地方有點遠。
還真讓她猜對了,騎車居然用了將近二十分鍾才到,厲害了,祝願又對大院再次產生了敬畏。
這裏是真的很大很大,修這個估計得花不少功夫,她能明白為什麽這裏基礎設施完善了,畢竟要物盡其用,不然白瞎了這麽大的麵積。
黎明把車子停在外麵的小路上,帶著自家女朋友徒步走到了公園裏。
這邊人很少,大家上學的上學,工作的工作,整個公園隻能稀稀疏疏看到幾個人在散步。
不過也有天氣的原因,最近太冷了,大家都懶得出門。
黎明拉著自家對象朝一個地方走去,五分鍾後,祝願看到了對方之前提起的那片湖。
說實話除了大,好像沒有其他優點了,畢竟她見過更漂亮的東西。
這個湖泊比起前世的人工湖來說要差得遠,但這個可能是天然湖泊。
因為它實在大,祝願覺得這會應該沒有多少領導會特意讓人去挖一個湖出來吧?
更何況還不是在市中心,而是在大院裏。
挖這個勞民傷財,七十年代並不看重生態,畢竟這會的自然環境很好,人類還沒有大規模地砍伐樹木。
所以現在的領導應該不太可能搞這些,祝願估摸著這個湖是大自然的饋贈。
想到這裏,她不禁欣喜起來,畢竟前世已經很少能看到純天然的湖泊了。
“怎麽樣?好看嗎?”黎明小心翼翼地問道。
“好看的,這是天然湖嗎?”祝願開口道。
“應該不是吧?我小時候好像聽爺爺提過一句,說這裏本來是一條河的,但後麵因為要建大院,把上遊堵住了,怕別人通過和誰遊進來。”
“畢竟水下防不勝防,如果有敵特進來,那可就麻煩了。”黎明解釋。
祝願了然。
黎明又給她講了一些關於這裏的事情,祝願聽得津津有味。
大院雖好,但它卻在郊區,可能因為自身占地麵積太大,市區內沒有這麽多的地方劃給他們,隻能選擇到郊區。
不過就算是郊區也很棒了,這在後世估計是二環以內了,反正算不上偏僻。
兩人聊得很開心,殊不知家裏四個大人快急壞了。
除了已經退休的黎爺爺和黎奶奶以外,黎父黎母也在家裏等著。
今天並不是周末,黎母是特意請假回來的,黎父作為鋼鐵廠廠長,是鋼鐵廠最大的官,自身有一定的權力,用不著跟別人請假。
他昨天接到黎明的電話以後非常激動,當時就放下了手頭的工作,跑到學校裏找了黎母。
可惜那會已經快六點了,買不到什麽好東西。
於是兩人也沒去供銷社,先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黎爺爺和黎奶奶,二老聽到後都很開心,尤其是黎奶奶。
大晚上的她甚至想帶著黎母去一趟黑市,買招待未來孫媳婦的東西,因為她擔心第二天時間來不及,畢竟黎明隻說了早上回來,也沒提具體時間。
“你說說你,也不知道問問他幾點到家,現在好了,咱們連人家兩人什麽時候來都不清楚。”黎奶奶抱怨道。
黎父不敢反駁,這種情況下怎麽說都是他的錯,早知道他當時就多嘴問一句了,都怪黎明那小子,直接給他拋了個炸彈,他那會隻知道未來兒媳婦要到家裏,根本沒有精力想其他東西。
“還是去黑市吧。”黎奶奶開口道。
“不行!”其餘三人馬上拒絕。
開玩笑,她可不能去黑市那種地方,那邊魚龍混雜,出了點事怎麽辦?
黎奶奶年紀大了,絕對不能讓她出去折騰,要去也是兩個男同誌去。
然而黎爺爺也沒有去,因為黎父覺得他年紀也不小了,不過這話沒有直接說出來,不然怕是黎爺爺要炸了。
幾人就這個問題爭論了很久,最後黎父力排眾議,一個人去了黑市,就連黎母,他也沒帶。
用他的話說就是女同誌去那兒不安全。
如果他知道祝願經常去的話,怕是要驚呆了。
黎父回來帶了不少東西,但很遺憾,因為他沒有買到肉。
“阿願,你應該也看出來了,我們這兒的人並不是完全不跟外麵接觸,隻是裏麵的事情不能隨意告訴別人而已。”
聽了他的話,祝願不再想以前的事情,而是抬頭看向了麵前的黎明。
“那你為什麽告訴了我?”祝願冷不丁地問道。
“你又不是別人啊!”黎明理直氣壯地回答道。
對他來說祝願本就不是別人,他馬上就要帶對方見家長了,他們以後會是一家人。
祝願被這個回答逗笑了。
不過話說回來,經過黎明剛剛那一堆講解,她確實明白了一些東西,反正大院不是自我封閉就好,發展還是要吸收新鮮血液的,隻靠內部永遠發展不起來。
其實任何地方都沒有完全的封閉,黎父是個例子,黎明也是,他不就找了自己這個外麵的對象嘛?
隻是老一輩比較嚴格而已,越到後麵大家的思想越開放。
祝願的想法沒有錯,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成為她,跟大院子弟談戀愛。
畢竟這些人眼光也是很高的,他們從小在權力的中心長大,理所當然地對權力看得很重,所以他們在挑選對象時,講究門當戶對,很多大院子弟最後都結成了夫妻。
強強聯手,而且他們從小一塊長大,還知根知底,是一門再好不過的婚事了。
這是多數大院子弟的想法。
但黎明家裏不一樣,他家比較開明,因為之前的黎爺爺就挺厲害,對於兒子和孫子選擇的對象他都沒意見,畢竟自身已經站到了一定高度,反而不在意那些外在的東西了,而是更看重個人的品質。
被他教育出來的黎父和黎明也不例外,兩人都對身份不甚看重。
祝願不知道這些事情,她正在慢悠悠地散步。
剛剛聊得話題有點嚴肅,黎明自覺不能這樣,於是他開口道:“這裏有一個公園,我帶你去看看,裏麵挺漂亮的,好大一片湖,你應該會很喜歡。”
祝願來不及說話就被他按在了車子上,這次黎明沒有選擇走路,想必那個地方有點遠。
還真讓她猜對了,騎車居然用了將近二十分鍾才到,厲害了,祝願又對大院再次產生了敬畏。
這裏是真的很大很大,修這個估計得花不少功夫,她能明白為什麽這裏基礎設施完善了,畢竟要物盡其用,不然白瞎了這麽大的麵積。
黎明把車子停在外麵的小路上,帶著自家女朋友徒步走到了公園裏。
這邊人很少,大家上學的上學,工作的工作,整個公園隻能稀稀疏疏看到幾個人在散步。
不過也有天氣的原因,最近太冷了,大家都懶得出門。
黎明拉著自家對象朝一個地方走去,五分鍾後,祝願看到了對方之前提起的那片湖。
說實話除了大,好像沒有其他優點了,畢竟她見過更漂亮的東西。
這個湖泊比起前世的人工湖來說要差得遠,但這個可能是天然湖泊。
因為它實在大,祝願覺得這會應該沒有多少領導會特意讓人去挖一個湖出來吧?
更何況還不是在市中心,而是在大院裏。
挖這個勞民傷財,七十年代並不看重生態,畢竟這會的自然環境很好,人類還沒有大規模地砍伐樹木。
所以現在的領導應該不太可能搞這些,祝願估摸著這個湖是大自然的饋贈。
想到這裏,她不禁欣喜起來,畢竟前世已經很少能看到純天然的湖泊了。
“怎麽樣?好看嗎?”黎明小心翼翼地問道。
“好看的,這是天然湖嗎?”祝願開口道。
“應該不是吧?我小時候好像聽爺爺提過一句,說這裏本來是一條河的,但後麵因為要建大院,把上遊堵住了,怕別人通過和誰遊進來。”
“畢竟水下防不勝防,如果有敵特進來,那可就麻煩了。”黎明解釋。
祝願了然。
黎明又給她講了一些關於這裏的事情,祝願聽得津津有味。
大院雖好,但它卻在郊區,可能因為自身占地麵積太大,市區內沒有這麽多的地方劃給他們,隻能選擇到郊區。
不過就算是郊區也很棒了,這在後世估計是二環以內了,反正算不上偏僻。
兩人聊得很開心,殊不知家裏四個大人快急壞了。
除了已經退休的黎爺爺和黎奶奶以外,黎父黎母也在家裏等著。
今天並不是周末,黎母是特意請假回來的,黎父作為鋼鐵廠廠長,是鋼鐵廠最大的官,自身有一定的權力,用不著跟別人請假。
他昨天接到黎明的電話以後非常激動,當時就放下了手頭的工作,跑到學校裏找了黎母。
可惜那會已經快六點了,買不到什麽好東西。
於是兩人也沒去供銷社,先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黎爺爺和黎奶奶,二老聽到後都很開心,尤其是黎奶奶。
大晚上的她甚至想帶著黎母去一趟黑市,買招待未來孫媳婦的東西,因為她擔心第二天時間來不及,畢竟黎明隻說了早上回來,也沒提具體時間。
“你說說你,也不知道問問他幾點到家,現在好了,咱們連人家兩人什麽時候來都不清楚。”黎奶奶抱怨道。
黎父不敢反駁,這種情況下怎麽說都是他的錯,早知道他當時就多嘴問一句了,都怪黎明那小子,直接給他拋了個炸彈,他那會隻知道未來兒媳婦要到家裏,根本沒有精力想其他東西。
“還是去黑市吧。”黎奶奶開口道。
“不行!”其餘三人馬上拒絕。
開玩笑,她可不能去黑市那種地方,那邊魚龍混雜,出了點事怎麽辦?
黎奶奶年紀大了,絕對不能讓她出去折騰,要去也是兩個男同誌去。
然而黎爺爺也沒有去,因為黎父覺得他年紀也不小了,不過這話沒有直接說出來,不然怕是黎爺爺要炸了。
幾人就這個問題爭論了很久,最後黎父力排眾議,一個人去了黑市,就連黎母,他也沒帶。
用他的話說就是女同誌去那兒不安全。
如果他知道祝願經常去的話,怕是要驚呆了。
黎父回來帶了不少東西,但很遺憾,因為他沒有買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