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劉禪手裏正看著嶽飛送來的出訪團的名單。


    劉大中?


    哦,就那個水平不怎麽樣的禮部尚書啊!


    嶽愛卿竟然推薦了他?


    他不是水平不行嘛,愛卿為啥會推薦他?


    看來上次自己看走眼了,他一定有什麽自己不知道的長處,以後要重點觀察,多多使用。


    陸遊?


    就是上次那個太學生?


    他才十六歲,愛卿就這麽看重他?


    嗯,可以可以,以後好好培養。


    胡銓?


    這誰啊,既沒聽過也沒見過,哪冒出來的人?


    莫非不在京城?


    無所謂了,愛卿推薦的人肯定不一般,等出使回來再見吧。


    然後,沒了.......


    看到這就仨名字的出使團名單,劉禪都無語了。


    嶽飛你是故意的吧?


    平時朕讓你推薦人,你不願意。


    現在好不容易有個機會了,你就推薦仨?


    仨人夠幹什麽的呀!


    你就不能一次推薦個三千五千的嗎?


    真是氣死朕了!


    “愛卿啊,這人是不是少了點兒?”


    “啊?不少了啊!


    臣一個正使,三位副使,使團一般不都是這個配置嗎?”


    嶽飛這句話讓劉禪有點兒懵。


    你們大宋的使都這麽經用的嗎?


    在我們大漢,使者可都是消耗品啊,那出去一次最少也得幾十人。


    要不然,不夠用啊。


    你這隻帶三個人去怎麽行?


    萬一一次被消耗完了,朕還怎麽用?


    要不,把這仨先扣下,讓他再推薦點兒?


    剛有這個衝動,就被他自己給按下了。


    這仨人一定是愛卿千挑萬選,覺得最合適的。


    萬一自己把人扣下了,他再換幾個不那麽合適的,在外麵出點兒事怎麽辦。


    按下這個想法之後,劉禪便看向嶽飛:


    “愛卿這次出使準備怎麽做呀?”


    扭頭看了一眼自己旁邊的劉大中之後,嶽飛自信的答道:


    “以當年的大漢使都為師!”


    嶽飛一句話,讓劉禪的心徹底放下了。


    哈哈哈,嶽愛卿果然從來不會讓自己失望。


    相父的南蠻,終於可以回來了,自己再也不用怕將來沒臉去見相父了。


    “好!那愛卿就去準備吧,等你出發的那天,朕到城外送你!”


    “謝官家!”


    .......


    半月之後,城外五十裏,新修的亭子裏,劉禪看著跟隨嶽飛出使的一萬大軍,感覺頭都大了。


    “愛卿啊,你就帶一萬人?


    這太少了,至少要帶十萬,不,二十萬人才行。”


    聽到劉禪張口就是二十萬人,嶽飛也是無語了。


    如果真帶二十萬人的話,那就不是出使,而是出征了。


    “回官家,大理地形地貌與京師的環境完全不同,京師的兵將到了那裏之後極易出現水土不服。


    所以,臣隻帶一萬大軍隨行。


    等到了大理之後,臣再就近調兵便可。”


    劉禪一聽,覺得很有道理。


    “如此也好!


    那你等一會兒,朕再賜你塊金牌給你調兵用,誰要不的話,你直接砍了便是。”


    一聽金牌,嶽飛身體就是一抖。


    去年他最怕看到的就是金牌,沒想到今年最怕的還是金牌。


    “官家,別再賜了,臣已經有三塊兒了,這三塊兒哪一塊兒都可以調兵。”


    劉禪一想還真是這個理,便也不再堅持。


    “那好,那朕就以這一杯薄酒,祝願愛卿早日凱旋。


    到那時候,朕還來這裏迎接你!”


    超規格待遇享受多了之後,嶽飛發現自己竟然習慣了,完全沒有第一次的那種震驚。


    “臣拜謝官家!”


    喝完了酒,拜別完了之後,嶽飛就要上馬走人。


    結果,他剛上馬,劉禪腦子裏靈光一閃,又把人給叫了回來。


    “愛卿,你到了大理之後,可以尋找一下當年大漢之時的南蠻後人。


    如果找到了,就替朕問他們一句話。


    問問他們還記不記得當年與諸葛丞相的約定。”


    雖然劉禪的話讓嶽飛一頭霧水,但他還是認真的答道:


    “官家放心,臣一定把官家的話帶到!”


    “好,愛卿保重!”


    “官家保重,臣去也!”


    辭別了劉禪,直到已經看不到京城的任何東西,劉大中才湊到嶽飛跟前問道:


    “鵬舉啊,剛才官家特意又把你叫回去說了什麽?”


    “官家讓我們去尋訪當年大漢之時的南蠻後人。


    劉大人可知當年的南蠻後人現在居住在哪裏?”


    南蠻後人,嘴裏念叨了半天,他還是沒什麽頭緒。


    畢竟已經過去了上千年,史書中隻用一句南蠻就把一切給帶過去了。


    所以,他還真不知道當年的南蠻到底找的是哪個部落,又居住在哪裏。


    正在他一籌莫展之時,陸遊突然湊上前說道:


    “官家所說的大漢之時的南蠻應該是指當年被諸葛丞相收服的那一支。


    如果學生記得不錯的話,當年的南蠻幾經演化遷徙之後,主體變成了現在的佤族,就居住在大理國境之內的崇山峻嶺之中。”


    見陸遊說的頭頭是道,倆人都疑惑的問道:


    “你怎麽知道?”


    “學生平時課業無聊的時候,喜歡看一些雜書。”


    “哈哈哈,雜書好啊,沒有你這些雜書,還不知道該上哪兒找這些南蠻後人呢。”


    見嶽飛這麽高興,劉大中疑惑的問道:


    “官家為什麽要讓你找他們?”


    “官家讓我代他問他們一句話。”


    “嗯?


    什麽話?”


    “問問他們,還記不記得當年與諸葛丞相之間的約定。”


    “約定?


    什麽約定?”


    “不知道,官家沒說。”


    見嶽飛也不知道,劉大中又把希望放在了號稱愛看雜書的陸遊身上。


    結果陸遊也是一頭霧水,諸葛丞相收服南蠻,史書上雜書上記得都有。


    但他們之間有什麽約定,還真的從來沒聽說過。


    而且,就算他們之間有什麽約定,跟大宋又有什麽關係?


    帶著疑惑行了一路,直到隊伍到了矩州,他們終於見到了使都團的最後一個人。


    胡銓!


    “下官胡銓見過嶽元帥,見過戶部尚書大人!”


    “邦衡快快免禮。”


    看著眼前的明明隻有三十九歲,卻兩鬢斑白的胡銓,兩人都是不勝唏噓。


    這位可是個真正的猛人!


    大宋講究與士大夫共天下,官員們就算是犯了罪,一般也就是流犯,真正殺頭的很少。


    就算是政治鬥爭,一般也都是把對方趕出朝黨就算達到目的,很少奔著要命去的。


    但眼前這位可不管這些,紹興八年,秦檜主張與金國議和,這位直接上劄子,建議將秦檜以及他的同黨孫近、王倫三人斬首示眾。


    這一個舉動當時可是震驚朝野,任誰都沒想到這胡銓竟然會這麽猛。


    可胡銓也正是因為這個建議,被貶到新州,後來更是貶到吉陽(海南三亞)。


    瞅瞅他那兩鬢的白發,就知道這些年過的不容易。


    看到他倆的眼神,胡銓卻是突然就怒了。


    “兩位大人是在可憐胡某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你不寫出師表,朕怎麽守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大宋:你不寫出師表,朕怎麽守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