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銓說完了他的第二條理由,劉大中實在是忍不住了。


    “投桃報李也不是這麽報的啊,咱把蒲甘快點兒打下來,交到官家的手裏不是最好的投桃報李嗎?”


    劉大中說完了之後,胡銓直接鄙視了他一眼。


    “蒲甘當然要拿下來,但是你也不想想,那麽多的玉石礦,那得是多大的利益?


    如果是你劉大中的話,一天沒有自己人在身邊看著,估計你都睡不著覺。


    當然了,官家的格局肯定比你要大的多。


    但是,咱們這些做臣子的不得主動避免這種嫌疑?


    所以啊,咱們選得這個人不僅要懂得采礦以及礦山的管理,還得得官家信任才是?


    官家現在最信任的是誰?”


    說到這裏,他扭頭就看向了嶽飛,然後伸出了一個大拇指。


    “那當然是咱嶽元帥。


    可咱嶽元帥肯定不能去采礦不是?


    那除了嶽元帥,官家還信任誰呢?


    那高命婦年輕、漂亮,而且官家既然能跟她一起做買賣,那肯定是把她當自己人了啊。


    所以,咱為啥不直接推薦她來當這個采礦使呢?”


    胡銓的話說到這裏,劉大中一臉迷惑的問了一句。


    “你剛才說的其他問題先不說對不對吧,至少老夫能聽懂。


    可是,這事兒跟高命婦年輕、漂亮有什麽關係?”


    劉大中的問題一出來,胡銓就在心裏鄙視了他一下兒。


    你這禮部尚書不會是花錢買的吧?


    這種問題講究的是個心照不宣,怎麽能問出來呢?


    現在八字沒一撇呢,誰知道能不能成,我要是現在回答你了,那不成了造官家的黃謠了?


    那後果肯定很嚴重啊!


    於是,他便假裝沒聽到劉大中的問題,繼續說道:


    “其實,我想推薦高命婦來當這個采礦使的真正原因,是我下麵要說的第三個。”


    他這麽一說,果然馬上就轉移了幾人的目光,一個個都炯炯有神的盯著他,等著他的後續。


    但是,胡銓卻沒直接說,而是問了三人一句。


    “你們怎麽看我大宋的財政?”


    一聽見胡銓說到財政,雖然不知道他到底想說什麽,但幾人臉上還是不由自主的露出了自豪之色。


    沒辦法,大宋是真有錢。


    雖然也經常會遇到錢不夠花的時候,但你絕對不能說大宋不能掙。


    一看到三人的臉色,胡銓鄙視了他們一眼。


    “本官問的是你們怎麽看我大宋的財政收入結構。”


    他這麽一問,倒是把三人給問愣了。


    “我大宋的財政收入結構有什麽問題嗎?”


    “目前倒是沒什麽問題。


    我大宋的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一個是田稅,一個是商稅。


    而且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近年來隨著局勢逐漸趨於穩定,商稅的占比越來越高?”


    胡銓說到這裏,三人不由的點了點頭。


    他們當然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但他們更相信胡銓既然說到這個,他肯定還有話沒說完,於是他們又盯上了胡銓。


    而胡銓也沒讓他們多等,便直接說道:


    “剛才提到我大宋的財政收入,你們臉上都有自豪之色,本官當然也一樣,我大宋如果隻算財政收入一項的話,確實是遠邁漢唐。


    但是,咱們心裏也得明白,咱大宋的財政收入為什麽這麽高。”


    “那不是因為咱們這些臣子能幹嗎?”


    聽到劉大中這句話,胡銓好想請他出去,這天兒簡直沒法聊下去了。


    “那是因為占咱們大宋財政收入大頭的田稅,也遠高於漢唐!


    咱大宋國土不及漢唐,收的田稅卻遠超漢唐。


    是,本官不否認,咱之所以能收這麽高的田稅,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咱們引起了占城稻。


    而且咱們的農具以及水利設施都比漢唐時候更好,所以咱們的畝產遠高於漢唐。


    咱們有比他們收更高田稅的條件。


    但是,咱們這些做臣子,也不能假裝看不到,咱大宋的百姓們,過得苦啊。”


    胡銓最後四個字,幾乎是吼出來的。


    他一吼出來,嶽飛、劉大中、陸遊三人好半天沒說話。


    不知道該怎麽說,因為他說的是事實。


    大宋每一個有良心的官員都能看到這個問題,但是他們不知道該怎麽解決。


    見三人都不說話,胡銓悠悠的說道:


    “這個問題你們也看出來了,但是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對不對?”


    仨人本來還在愧疚這個問題,但一聽到他的話,一下子拳頭就硬了。


    好想打人啊!


    一見三人樣子,胡銓誇張的往後退了一步。


    “怎麽?


    被本官說中了就想打人啊?


    嘿嘿嘿,告訴你們吧,本官好像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了。”


    這句一出,三人頓時忘了揍他的事兒。


    “真的假的?”


    “那自然是真的!”


    “什麽辦法?”


    “剛才不是說過了嗎?”


    “嗯?什麽時候說了?”


    “嘖嘖嘖,一個個的,聽課都不認真啊。


    本官剛才不是說了嘛,我大宋近些年的商稅一年比一年高了。”


    “商稅?


    商稅再高,也不過占財政收入的兩成而已,那能解決什麽問題?”


    “兩成確實是不算多,但是,假如這個商稅一直提高呢?


    比如,占到五成?


    甚至六成?


    那時候,是不是就能適當的減輕一些田稅了?”


    “你想提高商稅?這恐怕不容易吧?”


    聽到嶽飛這話,胡銓好想說一句,元帥啊,除了打仗的事兒之外,您還是不要隨便說話了,容易影響您英明神武的形象。


    但是這話也隻能心裏想想,不敢說,他怕挨揍。


    “元帥您想岔了,本官想的並不是提高商稅,而是加強貿易。”


    “加強貿易?


    這玩意兒怎麽加強?”


    “無帥有所不知,其實我大宋發展貿易這麽多年,民間的商業貿易非常旺盛,但卻受製於一些因素,始終被限定在一個幾乎固定的範圍內,沒法發展壯大。


    如果能夠放開這些限製的話,本官估計民間的貿易將會迎來一個巨大的增長。


    多了不敢說,至少提高一成的商稅,本官以為還是非常有把握的。”


    一聽能直接提高一成商稅,幾人幾頭都是一震,不由的就跟著問道:


    “什麽限製?”


    見幾人終於問出了自己最想回答的問題,胡銓連一個磕絆都沒打,就說道:


    “招不到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你不寫出師表,朕怎麽守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大宋:你不寫出師表,朕怎麽守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