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太醫們的全套服務之後,秦檜很快就悠悠配了過來。


    剛一睜眼,就看到劉禪正一臉擔心的看著他。


    但那張滿是擔憂的臉,此時看在他的眼中卻和獰笑著的魔鬼沒有任何的區別。


    讓我去請嶽飛入住仁壽宮?


    明明是你自己幹了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兒,卻讓我來背這個鍋?


    這要讓不明真相的人知道了,我不得被人打死?


    沒有這麽欺負人的啊!


    我今天就是死這兒,這個鍋也絕對不能接。


    但劉禪並不知道他心裏在想什麽,見他醒過來了,就趕緊關心的問道:


    “秦副相感覺好點兒了嗎?”


    “多謝官家關心,已經好多了!”


    “那朕就放心了。


    既然沒事兒了,那就快去請嶽愛卿入住仁壽宮吧?”


    “我......”


    正準備死戰一番的秦檜剛說了一個字兒,就聽到嶽飛說道:


    “官家,您的關愛之情臣銘感五內。


    但是,仁壽宮乃是為太上皇準備的宮殿,臣休德何能敢在那裏養病?


    而且,臣隻是消瘦了一些而已,其他真的沒有問題,還請官家恩準臣回家養病。”


    嶽飛說完想回家養病之後,劉禪想也沒想就給拒絕了。


    “不行,家裏哪裏宮裏方便?


    不見到你胖回來,朕豈能安心?


    不過,你要真不想住仁壽宮的話,朕也不勉強你。”


    聽到這裏,嶽飛剛想了一口氣,就聽劉禪繼續說道:


    “那愛卿就跟朕住在一起算了,我們君臣同榻而眠,豈不是也是一樁美談?”


    對於劉禪的這個要求,嶽飛倒是沒什麽意見。


    畢竟,之前又不是沒一起住過。


    “臣拜謝官家恩典!”


    ......


    半個月之後,等嶽飛肉眼可見的胖了起來,劉禪才終於舍得放嶽飛回家。


    又過了三日,到了朝會的時間。


    走完了前麵的流程,也就是批準了離京和入京覲見的官員名單之後,便開始了議事流程。


    流程剛一開始,趙鼎便出列說道:


    “官家,如今安南及蒲甘已定,為保證這兩地長治久安,臣以為當盡遷其民,同時遷移百姓至安南及蒲甘兩地。”


    趙鼎說完這句話,韓堂上並沒有什麽反應。


    因為這個事兒劉禪提前已經放出過風聲,所以已經對於這事兒有了預期。


    隻不過,現在還不知道要把蒲甘和安南兩地的百姓遷到哪裏,同時又要從哪裏遷移百姓到這兩個地方。


    因此,趙鼎說完了之後,大臣們一個個的都好奇的盯著他,想知道他的下文。


    見到這麽個情況之後,劉禪便從善如流的說道:


    “愛卿此諫實及謀國之言。


    那愛卿以為,當把安南和蒲甘兩地的百姓遷移到哪裏。


    又該從哪裏遷移百姓到這兩地呢?”


    劉禪問完了之後,趙鼎便開口說道:


    “回官家,兩年多以前,嶽元帥北伐拿下的州縣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之後,雖已基本穩定,但人心空虛一直是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因此,臣以為可安南和蒲甘的百姓當優先遷移往這些地方,以充實人口。


    尤其是鄧州、唐州、蔡州、穎州、泗州、海州一線,應該考慮第一批遷移。


    待這一批移民完全穩定了之後,再考慮繼續往北誰進。”


    趙鼎說到這裏,朝堂上已經有了嗡嗡的議論聲。


    但趙鼎並沒有在意這些議論,而是接著說道:


    “至於遷住安南和蒲甘兩地的百姓,臣以為江陵府、常德府和隆興府三地遷移。


    以臣的測算,首批遷移百姓五十萬較為合適,待這些百姓在當地安穩下來之後,再考慮遷移第二批。”


    誰知道,他說完了這後,大臣們卻是炸了。


    他剛一說完,就立刻有一人出列。


    “官家,臣反對!”


    劉禪順著聲音一看,原來是禦史陳中。


    “陳卿反對什麽?”


    “官家,安南、蒲甘之民乃賤民也,豈能將他們安置在鄧州、唐州、蔡州、穎州、泗州、海州這樣的膏膄之地?


    而且,這幾個州距離舊都太近,如果金國哪天再興兵禍的話,這些州縣隨時可能成為對敵前線。


    而這些賤民新附,一旦戰事臨身,難保其不會與我大宋離心離德。


    萬一他們要是戰時投了敵,那我大宋危矣。


    因此,臣反對將他們遷移到這些地方。”


    陳中說完了之後,劉禪板著臉說道:


    “陳卿,安南和蒲甘雖是新附,但他們現在也是朕的子民,朕不希望再聽到有人稱呼他們為賤民。


    懂了嗎?”


    劉禪這話說完了之後,陳中臉色頗為意外,但他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纏,而是直接應道:


    “臣知罪!”


    見他認錯之後,劉禪才問道:


    “那陳卿以為,當把他們遷到哪裏?”


    “回官家,臣研究過雷州、瓊州兩地的環境,發現這兩地的氣候極其適合種植甘蔗。


    但因為人口匱乏,產量極其有限。


    臣以為正當把他們遷到這兩地充實人口,擴大甘蔗種植,如此一來,便可產出更多的糖為宮中所用。”


    陳中的話一說完,劉禪馬上主來了興趣。


    糖這東西有多珍貴,劉禪可是清楚的很。


    如果陳中說的話是真的,那倒確實是個好辦法。


    “陳卿以為,當往這兩地遷移多少人口?”


    聽到劉禪的問題,陳中嘴角不由的翹了起來。


    他就知道,拋出這個理由,沒有人會不動心。


    於是,他手一拱,堅定的說道:


    “回官家,臣以為當把安南和蒲甘的人口全部遷移到這兩個地方。”


    聽到陳中這麽說,劉禪不由皺了皺眉頭,但他還是耐心的問道:


    “那如果把這兩個地方的人口全都遷移到這兩個地方的話,陳卿以為可以增加多少糖的產量?”


    “回官家,隻要把這兩個地方的人口全部遷移過去,至少可使糖的產量增加十倍以上。”


    “如果能增加十倍的話,倒確實是不錯。”


    劉禪說了這麽一句之後,陳中臉上的笑意已經藏不住了。


    然後,就在這個時候,劉禪又突然說道:


    “目前安南需要遷移的人口在七十萬之眾,而蒲甘需要遷移的人口,則在八十餘萬。


    陳卿以為,如果把這一百五十餘萬人全部放在雷州和瓊州的話,朝堂需要派多少大軍鎮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你不寫出師表,朕怎麽守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大宋:你不寫出師表,朕怎麽守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