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麽大的利益,讓他們拱手讓給那些小老百姓?


    想屁吃呢?


    當然了,那個地方再好,他們自己也肯定是不會去的,因為那裏遠離中樞。


    但這並不是個大問題,他們自己不去,可以安排家族其中的一個分支過去啊。


    到時候家族的主支在中樞搞權,分支在天邊搞糧食,而且糧食吃不完了還能換成錢。


    將來這麽一結合,嘶......不對不對,自己隻是想多口飯吃而已,怎麽會有壞心思呢?


    正是因為想到了這些,當劉禪親口承諾了免稅三十年之後,張俊用了好大的力氣,才壓下了激動的心情,然後盡量平靜的說道:


    “官家,自古以為百姓遷移到外地之後,不論朝廷照顧的多麽精細,都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忍言之事。


    一旦類似的事情發生的多了,輕則引起百姓集體返遷,重則更是會引起叛亂。


    臣以為,此事不可不查啊!”


    張俊這麽說完了之後,劉禪果然一副被嚇了一跳的樣子。


    “啊?


    還會這樣嗎?


    那愛卿可有什麽好辦法?”


    見官家竟然稱呼自己愛卿了,張俊激動的淚都快下來了。


    然後,他順勢掐了自己一把之後,淚就真下來了。


    “回官家,臣祖籍鳳翔府,自靖康國變之後,臣便再未飲過家鄉之水。


    臣沒想到,過去了這麽多年,官家竟然從未忘記過臣等的思鄉之情。


    你允許臣等以七折的價格在北方購地,臣等全都銘感五內,隻恨不能立刻戰死沙場以報答官家。


    所以,這一次南遷安南及蒲甘,臣請官家允許臣等身先士卒,為君分憂。”


    張俊這麽一說,劉禪感動的眼淚都下來了。


    過了好大一會兒,他才一邊擦淚,一邊說道:


    “眾卿盡忠報國,朕為你們著想本是份內之事,從來沒想過讓你們報答。


    可是,愛卿的忠君之心,真是讓朕感動啊。”


    又擦了一把眼淚之後,他才終於控製住了情緒,然後接著問道:


    “愛卿準備怎麽為朕分憂?”


    “臣有一族地,一直在家操持農事。


    臣想讓他帶領其一係族人到升龍去為官家種糧,以報答官家對臣的大恩,還請官家允許!”


    張俊說完了之後,劉禪還沒說話,大臣們已經在心裏罵開了。


    好你個不要臉的張俊啊!


    怪不得你這一次出列的這麽快,原來是操著這個心呢。


    占城雖然是占城稻的原產地,但升龍的環境跟占城基本是一樣的,而且升龍做為李朝曾經的都城,各方麵設施是最完善的。


    占城、蒲甘、升龍這三個地方如果排個序的話,升龍毫無疑問排第一,占城排第二,因為這倆地方不僅糧食產量高,關鍵他還有出海口啊,運糧也方便。


    相比之下,蒲甘因為位置以及交通的關係,則隻能排第三。


    你張俊口口聲聲要報答君恩,其實給自己家族選了塊最好的地,真特麽不要臉啊。


    但這會兒也顧不上罵張俊了,再不快點兒的放,好地兒都被挑完了。


    於是,大臣們便開始一個個的出列,表示自己家族中也有專門操持農事的專家,可以拖家帶口的過去為朝廷種糧。


    大臣們出列說的時候,劉禪隻是一臉欣慰的看著他們,不時的勉勵幾句,而旁邊的劉童博卻是記錄記的手都酸掉了。


    這一記,就記了一個多時辰,終於記完了最後一個人。


    看著劉童博手裏厚厚的一摞紙,劉禪感動的淚又下來了。


    “諸位愛卿,真是讓朕太感動了!


    眾位愛卿如此主動為朕分憂,朕也不能讓你們失望。


    那就還跟之前一樣,這幾個地方的地,到了之後就還有你們先挑。


    你們挑完了之後,朕再安排其他的百姓。”


    這一下子,大臣們更激動了,喊官家聖明的聲音,差點兒沒把屋頂給掀了。


    等安撫住了激動的大臣之後,劉禪才又看向了趙鼎。


    “愛卿,你的方案說完了沒有?”


    “回官有,還沒有呢!”


    一聽趙鼎後麵還有話,大臣們一個個都傻了。


    怎麽還有?


    後麵不會還有後招吧?


    一想到這個,大臣們一個個都忐忑不安的看向了趙鼎。


    而趙鼎卻像是沒感覺到這些目光一樣,拱手繼續說道:


    “官家,安南及蒲甘兩地不僅土地廢物,而且遠離其他國家,正可做為我大宋未來的糧倉。


    因此,臣以為百姓們遷移過去這後,朝廷當在安南及薄甘兩地多設糧倉,用以收儲糧食。”


    聽到這裏,大臣們終於鬆了一口氣。


    還以為趙鼎要陰他們一把呢,原來就是設個糧倉啊。


    這本就是應有之意嘛!


    看來是我們誤會了趙相啊,趙相真是個為官做主的好官啊。


    果然,他們在心裏誇著趙鼎的同時,劉禪也是欣慰的說道:


    “愛卿此言實乃謀國之言啊,朕準了,就這麽辦!”


    然而,就在這時候,趙鼎卻又接著說道:


    “官家,臣還有一言沒有講完呢。”


    “哦?還有啊?那愛卿繼續說。”


    他一說還沒說完,大臣們的心又給吊了起來。


    於是,在他們又一次的忐忑不安之中,趙鼎繼續開口說道:


    “官家,以安南以及蒲甘之地的條件,隻要百姓們遷移過去了之後,糧食必然會迎來大豐收。


    但是,臣就怕豐年鬧糧荒啊!”


    “嗯?


    什麽意思?”


    “回官家,據臣所知,這些年來已經發生過不少次了。


    每到豐年之時,各地的糧商們就會拚命的壓低糧價,百姓們無奈之下要麽把糧存在家中,要麽就隻能賤賣。


    最終就會導致百姓們辛辛苦苦一年,卻根本存不了多少錢。


    當然了,以前這種情況雖然發生過多次,但並未造成太過嚴重的影響。”


    趙鼎說到這裏,有些大臣們臉色已經不對了。


    但劉禪隻當沒看見,隻是饒有興趣的看著趙鼎。


    “哦?


    這是為什麽?”


    “回官家,這是因為之前百姓們每年的收成有限,留足了自己的吃用之後,其實存不了太多糧食。


    因此,就算賤賣,其實也虧不了太多的錢。


    但是,安南和蒲甘之地不一樣。


    這些地方不僅一年三熟,還產量極高。


    如果再有商人壓價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還請官家明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你不寫出師表,朕怎麽守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大宋:你不寫出師表,朕怎麽守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