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開局一個通房39
莫慌,霸總和係統跟我一起穿了! 作者:醉時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縱觀曆史長河,想入閣就得先做庶吉士。
薑芙原本以為,隻要是個讀書人,就沒有不想入閣的。
所以,她有些遲疑:“以後會不會後悔呢?”
見她並不像是反對的樣子,林越的心情也跟著放鬆下來。
他說出自己的考慮:“我不敢保證一輩子不後悔,但如今朝堂上形勢複雜,非我這種無家世背景的人能夠輕易涉足。如果憑著滿腔熱血就一頭紮進去,很可能成為過河卒子。”
林越長歎:“聖人說‘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乃不孝,所以我要做官。既然做官是為了民生社稷,那麽盡量多為民生社稷而保住這條命,是不是也不算貪生怕死?”
薑芙立即大聲說道:“當然不算!”
她甚至慶幸。
幸好林越的腦子還清醒。
如果他真像原著裏寫的那樣,一腔孤勇,今天彈劾這個,明天彈劾那個,恨不得以死諫名留青史,那她才要時刻擔心。
看來,她的出現也影響到了他的想法。
“新政實施起來困難重重,誰也不知道要多久,十年,二十年?與其牽扯進朋黨之爭,不如先做一些實事。”
薑芙趁機鼓勵他:“還是那句話,無論新政舊政,天底下要做的事情不會少,老百姓渴望過上好日子的心意不會變!”
既然連宅子都買了,肯定不是外放。
那麽就是去六部觀政,做“觀政進士”咯!
其實就等於去各大部門當實習生,等實習期結束,就可以立即上手。
國家也需要基層公務員嘛!
林越細細打量著薑芙,確定她的笑容裏沒有一絲勉強,懸著的那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嗯,我爭取去刑部。”
他又丟下一枚炸彈。
六部的地位,眾所周知,吏部最佳,戶部次之。
最差的就是工部了,而刑部也僅僅比工部強那麽一點點。
一想到林越這種年輕有為的二甲進士主動選擇刑部,估計刑部尚書和侍郎的嘴都能樂歪了。
“這幾天有不少人找我去喝酒,有些推不掉的,我都去了。”
林越話鋒一轉,臉色也多了幾分端凝。
“結果,我又聽人說起了有落第舉子失蹤,據說連箱籠還在客棧放著,人卻不見了!”
箱籠是古代讀書人外出求學、趕考必備的東西,裏麵有書籍、衣物和各種生活用品。
甚至有人為了討個口彩,直接叫它“狀元箱”,有點類似《倩女幽魂》裏寧采臣背著的那個東西。
就算沒考中,也不會有人把箱籠都丟了,光杆回鄉。
去年,薑芙就聽見林越和他的同窗討論過類似的失蹤案。
一個兩個是巧合,再多就不可能隻是巧合了!
“春闈每三年舉辦一次,照這麽說,這樣的失蹤已經持續很多年了!”
她驚訝。
林越臉色更冷:“我們說了半天,發現最早的失蹤案應該發生在十二年前!有名有姓的失蹤人口就有十餘人,說不定還有更多!”
這其中就包括趙兄,他派人去打聽了,五台山那邊並沒見過這個人。
也就是說,趙兄很可能是失蹤人口中的一個!
隻是他不是落第舉子,他沒有中舉,身上隻有秀才功名。
但除此之外,他們的個人情況都很相似。
“所以,你想去刑部,方便查案?”
結合這些人都是在京城失蹤的,薑芙明白了林越為什麽會選擇去刑部。
林越緩緩點頭。
天子腳下,失蹤的又不是販夫走卒,而是有正經功名在身的讀書人。
但時至今日都沒有抓住幕後凶手,甚至都沒有正式立案調查,可見此事不一般。
薑芙不由得叮囑:“你要小心,最好不要一下子就暴露你的真實目的。”
被她這麽一提醒,林越也意識到這個案子的複雜性和危險性。
氣氛一時間變得有些緊張。
難得見麵,薑芙不想被負麵情緒左右。
她主動換了話題:“鄧家那邊,你和伯爺說了嗎?”
林越看了薑芙一眼,歎了一口氣:“你是不是早就猜到,姑祖母不會答應搬出來和我一起住?”
她沉默。
確實,薑芙從一開始就不覺得林老姨娘會真的同意林越的提議。
林老姨娘一向不願意麻煩別人,而且,對她來說,她既然是老伯爺的妾,就已經是鄧家人。
“她說,她以後要葬在表叔的旁邊。”
林越的聲音低了下去:“她讓我好好過日子,不用記掛她,伯府總不會缺了她這張嘴。”
以現代人的眼光,薑芙不理解林老姨娘的堅持。
然而,如果換成林老姨娘的角度,她不得不承認,這種選擇才是正確的。
林老姨娘的兒子死的時候還不到十歲,不能埋進祖墳,老伯爺憐惜他,就在緊挨著祖墳的邊上圈了一塊地。
林老姨娘死後也會葬在那裏,陪著兒子。
“你馬上就做官了,不再是一介白衣,伯府自然願意和你走動。以後逢年過節,總能見上一麵。”
薑芙勸慰道。
林越精神一振:“的確,前幾天伯府擺酒,我看長興伯瞧我的眼神明顯不同。也許……也許以後真能當做親戚一般走動!”
隻要他做官做得好,隻要他對伯府來說有用!
薑芙翹了翹唇。
隨著新政的一步步推進,第一批倒黴的就是像長興伯這種靠祖宗蔭庇,而又沒什麽作為的公侯之家。
到時候誰巴結誰還不一定呢!
二人吃了頓飯,是李大家的做的,都是家常菜,味道卻不錯。
薑芙拍板,讓她以後就負責灶上的差事,喜得李大家的連連道謝。
相聚的時間總是短暫,飯後,眼看著天色不早,林越又親自把薑芙送了回去。
薑芙一進小院,就發現院子裏多了好幾個人,地上也全都是東西。
為首的那個人也見過,程總管的小徒弟,十七八歲的年紀,白白嫩嫩,眼神機靈。
見到薑芙,他未語先笑:“我師父伺候太後她老人家,離不開,就派我過來走一趟。”
大概是因為她也是給人做徒弟的,對方覺得很親近,又湊到薑芙耳邊說道:“是我師父特地在太後麵前為你師父美言,太後一高興,就賞下了這麽多的好東西!”
薑芙看了一圈,賞賜的確十分豐厚。
不僅如此,樊大家還受邀在端午節那天進宮,參加宮裏的宴會。
送走了內侍,薑芙幫著清點東西,一樣樣入冊。
內造之物,無論是壞了,還是丟了,都會很麻煩,好在蓬萊宮裏鮮少有宵小之輩敢溜進來,更別說偷雞摸狗了。
等薑芙收好東西,已是夕陽西斜時分。
師徒二人相攜而坐,一邊喝著熱茶,一邊欣賞著天邊的殘陽。
樊大家幽幽道:“端午那天我一人進宮,帶不了你,你這兩天也收拾收拾,下山去吧。”
說罷,她從懷裏掏出一份房契。
“這是我前幾年買下的宅子,上麵有地址,你先住下。姓林的小子那裏,現在名不正言不順的,總得讓他八抬大轎把你娶進門才行!”
樊大家輕哼一聲。
薑芙原本以為,隻要是個讀書人,就沒有不想入閣的。
所以,她有些遲疑:“以後會不會後悔呢?”
見她並不像是反對的樣子,林越的心情也跟著放鬆下來。
他說出自己的考慮:“我不敢保證一輩子不後悔,但如今朝堂上形勢複雜,非我這種無家世背景的人能夠輕易涉足。如果憑著滿腔熱血就一頭紮進去,很可能成為過河卒子。”
林越長歎:“聖人說‘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乃不孝,所以我要做官。既然做官是為了民生社稷,那麽盡量多為民生社稷而保住這條命,是不是也不算貪生怕死?”
薑芙立即大聲說道:“當然不算!”
她甚至慶幸。
幸好林越的腦子還清醒。
如果他真像原著裏寫的那樣,一腔孤勇,今天彈劾這個,明天彈劾那個,恨不得以死諫名留青史,那她才要時刻擔心。
看來,她的出現也影響到了他的想法。
“新政實施起來困難重重,誰也不知道要多久,十年,二十年?與其牽扯進朋黨之爭,不如先做一些實事。”
薑芙趁機鼓勵他:“還是那句話,無論新政舊政,天底下要做的事情不會少,老百姓渴望過上好日子的心意不會變!”
既然連宅子都買了,肯定不是外放。
那麽就是去六部觀政,做“觀政進士”咯!
其實就等於去各大部門當實習生,等實習期結束,就可以立即上手。
國家也需要基層公務員嘛!
林越細細打量著薑芙,確定她的笑容裏沒有一絲勉強,懸著的那顆心終於放了下來。
“嗯,我爭取去刑部。”
他又丟下一枚炸彈。
六部的地位,眾所周知,吏部最佳,戶部次之。
最差的就是工部了,而刑部也僅僅比工部強那麽一點點。
一想到林越這種年輕有為的二甲進士主動選擇刑部,估計刑部尚書和侍郎的嘴都能樂歪了。
“這幾天有不少人找我去喝酒,有些推不掉的,我都去了。”
林越話鋒一轉,臉色也多了幾分端凝。
“結果,我又聽人說起了有落第舉子失蹤,據說連箱籠還在客棧放著,人卻不見了!”
箱籠是古代讀書人外出求學、趕考必備的東西,裏麵有書籍、衣物和各種生活用品。
甚至有人為了討個口彩,直接叫它“狀元箱”,有點類似《倩女幽魂》裏寧采臣背著的那個東西。
就算沒考中,也不會有人把箱籠都丟了,光杆回鄉。
去年,薑芙就聽見林越和他的同窗討論過類似的失蹤案。
一個兩個是巧合,再多就不可能隻是巧合了!
“春闈每三年舉辦一次,照這麽說,這樣的失蹤已經持續很多年了!”
她驚訝。
林越臉色更冷:“我們說了半天,發現最早的失蹤案應該發生在十二年前!有名有姓的失蹤人口就有十餘人,說不定還有更多!”
這其中就包括趙兄,他派人去打聽了,五台山那邊並沒見過這個人。
也就是說,趙兄很可能是失蹤人口中的一個!
隻是他不是落第舉子,他沒有中舉,身上隻有秀才功名。
但除此之外,他們的個人情況都很相似。
“所以,你想去刑部,方便查案?”
結合這些人都是在京城失蹤的,薑芙明白了林越為什麽會選擇去刑部。
林越緩緩點頭。
天子腳下,失蹤的又不是販夫走卒,而是有正經功名在身的讀書人。
但時至今日都沒有抓住幕後凶手,甚至都沒有正式立案調查,可見此事不一般。
薑芙不由得叮囑:“你要小心,最好不要一下子就暴露你的真實目的。”
被她這麽一提醒,林越也意識到這個案子的複雜性和危險性。
氣氛一時間變得有些緊張。
難得見麵,薑芙不想被負麵情緒左右。
她主動換了話題:“鄧家那邊,你和伯爺說了嗎?”
林越看了薑芙一眼,歎了一口氣:“你是不是早就猜到,姑祖母不會答應搬出來和我一起住?”
她沉默。
確實,薑芙從一開始就不覺得林老姨娘會真的同意林越的提議。
林老姨娘一向不願意麻煩別人,而且,對她來說,她既然是老伯爺的妾,就已經是鄧家人。
“她說,她以後要葬在表叔的旁邊。”
林越的聲音低了下去:“她讓我好好過日子,不用記掛她,伯府總不會缺了她這張嘴。”
以現代人的眼光,薑芙不理解林老姨娘的堅持。
然而,如果換成林老姨娘的角度,她不得不承認,這種選擇才是正確的。
林老姨娘的兒子死的時候還不到十歲,不能埋進祖墳,老伯爺憐惜他,就在緊挨著祖墳的邊上圈了一塊地。
林老姨娘死後也會葬在那裏,陪著兒子。
“你馬上就做官了,不再是一介白衣,伯府自然願意和你走動。以後逢年過節,總能見上一麵。”
薑芙勸慰道。
林越精神一振:“的確,前幾天伯府擺酒,我看長興伯瞧我的眼神明顯不同。也許……也許以後真能當做親戚一般走動!”
隻要他做官做得好,隻要他對伯府來說有用!
薑芙翹了翹唇。
隨著新政的一步步推進,第一批倒黴的就是像長興伯這種靠祖宗蔭庇,而又沒什麽作為的公侯之家。
到時候誰巴結誰還不一定呢!
二人吃了頓飯,是李大家的做的,都是家常菜,味道卻不錯。
薑芙拍板,讓她以後就負責灶上的差事,喜得李大家的連連道謝。
相聚的時間總是短暫,飯後,眼看著天色不早,林越又親自把薑芙送了回去。
薑芙一進小院,就發現院子裏多了好幾個人,地上也全都是東西。
為首的那個人也見過,程總管的小徒弟,十七八歲的年紀,白白嫩嫩,眼神機靈。
見到薑芙,他未語先笑:“我師父伺候太後她老人家,離不開,就派我過來走一趟。”
大概是因為她也是給人做徒弟的,對方覺得很親近,又湊到薑芙耳邊說道:“是我師父特地在太後麵前為你師父美言,太後一高興,就賞下了這麽多的好東西!”
薑芙看了一圈,賞賜的確十分豐厚。
不僅如此,樊大家還受邀在端午節那天進宮,參加宮裏的宴會。
送走了內侍,薑芙幫著清點東西,一樣樣入冊。
內造之物,無論是壞了,還是丟了,都會很麻煩,好在蓬萊宮裏鮮少有宵小之輩敢溜進來,更別說偷雞摸狗了。
等薑芙收好東西,已是夕陽西斜時分。
師徒二人相攜而坐,一邊喝著熱茶,一邊欣賞著天邊的殘陽。
樊大家幽幽道:“端午那天我一人進宮,帶不了你,你這兩天也收拾收拾,下山去吧。”
說罷,她從懷裏掏出一份房契。
“這是我前幾年買下的宅子,上麵有地址,你先住下。姓林的小子那裏,現在名不正言不順的,總得讓他八抬大轎把你娶進門才行!”
樊大家輕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