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掌櫃原本是西夏偏支皇族,掌握東京汴梁的一品堂。後來王定六把東京汴梁的一品堂連根拔起,這個李掌櫃就投靠了王定六。王定六本來覺得李掌櫃善於馴養飛奴就把他收進了錦衣衛,但是後來發現這個李掌櫃打探消息也是一把好手,因此還讓他幫忙打理這個醉仙樓。


    咩保吳仁是西夏重臣,但是他並不知道醉仙樓就是原來西夏一品堂的所在地。他一來東京就聽說了醉仙樓五糧液的大名,因此今天他接到劉豫的邀約後非常高興的來到了醉仙樓。


    咩保吳仁這次出使大宋並不順利,畢竟西夏國被西軍殺得大敗,國力衰弱的厲害。這次出使請求宋國恢複歲貢還是其次,主要是要離間宋廷和西軍。如果宋廷真的猜疑西軍,然後不斷的消弱這支部隊,西夏國就會逐漸的恢複元氣。


    咩保吳仁提交了國書後,明顯感到了大宋君臣的冷漠,連續幾日都沒有得到召見。他本想拜訪幾個朝中重臣,但是都是吃了閉門羹。這天劉豫來到驛站找他,說是張邦昌大人要見他談論歲賜之事,咩保吳仁非常高興,欣然赴約。


    他剛一進醉仙樓的們就讓李掌櫃認出來了,但是咩保吳仁並不認識李掌櫃。李掌櫃覺得一個西夏丞相突然出現在了這裏必然有事,因此派夥計趕快通知王定六。


    王定六來到了醉仙樓見到了李掌櫃,李掌櫃把咩保吳仁來的事請告訴了王定六。李掌櫃道:“這個咩保吳仁要了一個雅間,好像在等人。”


    王定六道:“那個雅間能監聽嗎。”


    李掌櫃道:“大人放心,那個雅間是經過特殊布置的,沒問題。”


    王定六點點頭,道:“頭前帶路。”


    李掌櫃把王定六帶到了咩保吳仁的隔壁,他熟練的揭開牆壁上的暗閣,這個暗格與隔壁的雅間隻是隔了薄薄的一層木板。李掌櫃又打開了一個長條楠木盒子,盒子裏有一個長長的玻璃杯。


    王掌櫃道:“這個玻璃杯就是剛剛按照侯爺給的樣子燒製出來了,用他能清楚的聽到隔壁的人說話。”


    王定六點了點頭,道:“你派一個機靈夥計伺候著,別讓他們看出破綻。”


    咩保吳仁早就點好了酒菜,在雅間等候張邦昌,完全沒有注意隔壁的王定六。他等了一段時間,張邦昌在劉豫的引導下走了進來。


    劉豫簡單的把張邦昌介紹給了咩保吳仁,然後識趣的退了出去。此時雅間裏隻有張邦昌和咩保吳仁。


    咩保吳仁道:“太宰大人,小人到了貴國都城已經數日了,現在還沒有得到貴國的回複,不知能否恢複弊國歲賜。”


    張邦昌奸笑道:“本官就是為你的事請而來,你們的歲賜有眉目了。”


    咩保吳仁急忙起身,深施一禮道:“多謝大人成全,若能恢複歲賜,定有大人的一番好處。這是黃金百兩給大人買幾壇酒喝,事成之後還有重謝。“


    張邦昌看著眼前的黃金,眯著眼睛點點頭。道:“本官為你國爭取歲賜,你知道其中深意嗎?”


    咩保吳仁道:“還請大人明示。”


    張邦昌道:“如今西軍強盛,爾等得到歲賜後要繼續牽製西軍。”


    咩保吳仁聽了下了一跳,以為張邦昌說的是反話,他急忙道:“弊國萬萬不敢,前次與貴國交兵,完全是收了妖人石寶的蠱惑,這次來到天朝,就是賠禮道歉,願意用為天朝附屬。”


    張邦昌看著咩保吳仁誠惶誠恐的樣子,不禁洋洋得意起來,他道:“咩保大人,這是朝廷的意思。如今西軍囂張跋扈已成藩鎮,為避免唐末藩鎮之亂,朝廷也要不斷的裁撤西軍。隻是西軍尾大不掉,一時難以全部裁撤,故而貴國幫助,共同完成消弱西軍的之事。”


    咩保吳仁一聽心中大喜,看來自己的離間之計已成,不過他也感歎宋朝廷的腐敗,居然勾結“外敵”來對付自家的強軍。看來這樣的朝廷占據中原富庶之地真是有違天意,隻要西軍一裁撤,這大宋的花花江山還不是人由他們黨項鐵騎馳騁。


    他安奈這心中的狂喜,道:“弊國軍械糧草都不濟,隻怕難以對抗西軍。”


    張邦昌道:“我可助你5萬石糧食,1萬斤生鐵如何?”


    咩保吳仁一聽道:“若得天朝相助,我朝定竭盡全力與西軍建一個高低。若每年都能得此援助,我願將二成歲賜贈與太宰大人。”


    張邦昌笑道:“好,咱們一言為定。”


    王定六在隔壁聽的肺都要氣炸了,沒想到這個張邦昌居然勾結外敵來對付西軍。但是這個是不是朝廷的注意他還不能確定。因此他並沒有馬上把這個消息傳遞給種師道。


    第二天王定六動用了所有的手段打探朝廷對西夏國書處理的意見,宗澤、張擇端、種世仁都通過不同的渠道來探聽各種結果,這些結果聚集起來顯示的信息已經非常明確了,朝廷現象十分忌憚西軍,竟然到了不惜一切手段要裁撤西軍的地步了。


    劉豫經常到李掌櫃這裏買賣西軍的商品,他在無意中透露出道君黃帝已經同意了張邦昌的奏請,不但給了咩保吳仁25萬兩的歲貢,還給了5萬石糧食和1萬斤生鐵。


    看到這些匯總來的消息,王定六既慶幸又興奮。慶幸的是朝廷如此不擇手段對西軍下手,如果自己沒有探聽道這些消息,西軍將會受到巨大的損失。興奮的是如今朝廷眼看就要跟西軍翻臉了,如果真的這樣,西軍就有理由揮師東進,以清君側了。


    於是王定六用飛鴿傳書傳了一個簡單的消息道延安,然後自己親自回到延安向種師道回報。另外,在離開東京之際,他讓各地錦衣衛務必注意咩保吳仁的動向,時時刻刻用信鴿與自己保持聯係。


    種師道接到了王定六的飛鴿傳書,雖然傳書的內容還是比簡單的,但是大體上他是明白了。朝廷居然資助敵國對付自己的軍隊,這種奇葩的事請為曆朝曆代所沒有。種師道覺得大宋朝真的無可救了。如今自己可以說是兵強馬壯,是否可以起兵清君側呢,種師道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界。


    如今折賽花又不在延安府,他清君側的想法又不能跟西軍的武將透露,無奈之下隻有跟種師中商議。種師中對此事也是不知可否,畢竟種師道還有跨越千年的知識,而種師中還隻是曆史上的種師中。


    兄弟二人商量了多日也沒有結果,為了保險起見,他們還是決定做好東征的準備。另外在吳堡寨布下重兵,如果金軍敢於冒險突襲太原,那麽就讓折遵道帶兵救援。而西軍各地的主力紛紛向原來遼國的邊境集結。


    種師道這一年多來練成了6萬野戰軍,出了放在了吳堡寨的1萬人。種師道盡起5萬大軍,另外火器局也打造了100門碗口銃全都交給了新的神機營,這將是西軍對抗金軍的最大依仗。另外他寫信給折賽花,讓她速來跟自己匯合。


    王定六帶回來詳細的西夏和宋廷出賣西軍的信息,種師道沒有把這些信息公布出去,這也許是未來西軍對付朝廷的一張牌。而去這個信息也讓種師道有些心安理得了,畢竟如果私自出兵跟金軍對戰,不論願意是什麽,那實際上就是脫離朝廷的控製了。宋廷扶持西夏跟西軍對抗剛好了給了西軍自立的接口。


    種師道開始專心關注準備跟金軍作戰的事情,對於即將到來的戰爭,他也是非常擔心的。畢竟自己苦心打造的精兵悍將,能不能抵擋得住金人的鐵馬鋼刀都是說不準的。不過重嶽飛和種世義帶來的消息看,這些金軍雖然悍勇,但是人數稀少。而去種師道看出了金軍犯了一個大忌,就是將最驍勇的女真軍分散到各個猛安謀克裏,這勢必消弱金軍的戰鬥力。


    西軍的大量集結也驚動了金軍,金軍的統帥完顏宗翰在大同府果斷集結了20萬大軍,準備與西軍決戰。之所以集結了這麽多人馬,是宗弼告訴了他在河東與一隻戰鬥力很強的宋軍交過手,後來打聽這隻宋軍就是西軍中的環慶軍,而且宗弼還告訴宗翰,西軍中有鐵浮圖。宗弼帶來的這些信息,讓宗翰非常重視,因此奏明老王阿骨打,全國士兵三人抽二大軍集結在了大同府。


    宣和五年四月,這是跟耶律大石相約好的出兵的日子。西軍已經成功的吸引到了金軍的主力,因此金軍北方必然空虛,種師道給耶律大石送了一封信,要他盡快出兵。


    栓子的商隊已經給遙遠的可敦城送了幾次軍械輜重了,所有他對到可敦城道路已經非常熟悉。栓子拿著種師道的信件,從包頭出發直奔可敦城。由於馬上要開戰了,楊誌也親自帶了100個主要由牧民組成的包頭商棧的護衛,跟隨栓子一起北上。


    楊誌這麽做一個是為了保護栓子別出什麽意外,另外大戰在即,楊誌也想跟著耶律大石一起東征,那樣可以撈一些功勞,他可不想總是在草原上混日子。


    楊誌選的護衛都是牧民中的佼佼者,他從去年征展右廂朝順軍司的戰鬥中,看出來這些牧民絕對都有成為優秀的戰士潛力,隻是缺少操練而已。如果這次征伐金國能夠將這100人編練成自己的親軍也不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玩轉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錢塘江潮信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錢塘江潮信來並收藏穿越之玩轉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