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再興問道:“如今中國城誰圍主將。”


    李若虛道:“是楊誌大人到此處鎮守,可是楊大人到此處不過2個多月,很多事情都不清楚。帶回來的士兵也是水土不服,好像很多士兵都在養病。”


    折再興道:“養病?這不是胡說八道嗎?養病能養兩個月!其中必有蹊蹺。”


    種天豪道:“我知道楊誌,此人素有計謀,爺爺(種師道)幾次想調他進入軍機處,隻是陰錯陽差,沒有成行而已。我這就去中國城請楊誌出兵,這仗必須打出我們的威風。”


    折再興道:“也好,不過這裏道大理國還有七八天的路程,速度要快,我估計麥琪商隊最多在這裏要駐紮20天,若20天內帶兵回來,我便帶兵跟融共吐司較量一番,如果無法的回來,我也就離開麥琪的商隊,去大理國尋你了。”


    種天豪道:“20天定然可回。”


    一旁的李若虛道:“小人可以日行200裏,我也來熟悉裏到大理的路程,願為少將軍引路。”


    種天豪道:“事不宜遲,咱們這就出發。”


    折再興一把拉住種天豪,道:“且慢!我就等你到八月十五,過了中秋節,若援軍不到,我就離開商隊。”


    種天豪聽罷,立即拉著李若虛匆匆而去,驚得侯建目瞪口呆,他問道:“這個天豪將軍怎麽如此性急!”


    折再興歎了口氣,道:“女人哪!還不是因為女人。”


    楊誌在華夏二年十月底的時候,選了挑選了3000士兵,將嶽飛從帶來的滇馬、驢子、騾子和其他戰馬等共計準備了上萬匹的牲口,直奔大理國而來。這些士兵都是在都西域百戰成鋼的精銳武士。


    考慮到大理國山地多,所以楊誌這回帶來的都是以步兵為主,雖然華夏軍的步兵也都配備了馬匹,但是長期的行走山路也是不方便。嶽飛帶領身材弱小大理兵,在牲口、馬匹配備不足的情況下100天就到了西域,而楊誌帶來的3000人,身高馬大,每人配備了3、4匹牲口,卻走了七個多月才來到大理,直到5月底來到中國城。


    這些士兵來到大理以後精疲力竭,不少人水土不服幹病倒了。楊誌隻好命人尋找大夫,讓士兵好好休整。


    楊誌和李山(原來的李三改名為李山)到了大理後就發現這裏的朝政早就被劉珂、劉琦兄弟把持,而段競逐起居生活也被葉二娘控製起來。


    楊誌在白達番的包頭城跟段競逐共事過一段時間,二人關係相當不錯。楊誌見到段競逐後,段競逐就非常驚喜,當即留下來賜宴。


    酒席宴間段競逐和楊誌開懷暢飲,高談闊論,各自講述離開白達番後的見聞軼事。兩人越說越高興,這時候段競逐來了興致,滿臉笑容的說起了白達番話。


    楊誌大概能聽懂白達番話,不過段競逐說話的內容卻跟麵臉堆笑的表情截然相反,段競逐告訴楊誌,自己已經被葉二娘限製起來,居住飲食都有人監視。他請楊誌發兵將自己就到中國城,然後發兵平息朝中的劉琦、劉珂兄弟。他再也不想當這個傀儡皇帝了,隻是想盡快返回西北。


    楊誌也是聰明之人,他已經知道目前大理朝政的狀況,他也是精明之人,他當時也是笑著用白達番話,道:“此刻咱們隻是實行韜光養晦之策就好。等待時機一切我來安排。”


    段競逐素知楊誌的手段,聽了楊誌的話後心中大悅,剛要繼續談話,此時葉二娘走了進來。


    葉二娘一身宮女打扮,可是臉上卻露出一股不可一世的霸氣。她走到段競逐身邊道:“德太妃(段競逐母親)有事情請陛下去慈寧宮回話。請陛下起駕吧。”


    葉二娘並不等段競逐回應,他一個眼神,段競逐身邊的兩個太監就過來攙扶段競逐。楊誌見狀大驚失色,沒想到段競逐身邊的太監都是葉二娘的人!


    葉二娘還是算給楊誌的麵子,走到他身邊對她屈身施禮,道:“楊將軍,請隨意享用美食!”然後不等楊誌回複,帶著段競逐揚長而去。


    楊誌看著葉二娘的背影,歎息道:“好霸道的婆娘。”


    楊誌哪裏敢在大理成停留,急忙忙趕回了中國城。他向雲中鶴詢問這個葉二娘的情況,如今雲中鶴隻是在中國城,訓練從中原來大理避難的那些林天豹那些子弟兵,對於葉二娘的事情還是停留在她幫助段競逐當上大理皇帝時候的印象。


    楊誌緊忙請李山去調查葉二娘的情況,李山雖說大理國管理錦衣衛,可是這裏的錦衣衛大多數被時遷帶走了,偌大個大理國隻有十幾個錦衣衛。李山一邊從軍中挑選精細之人加入錦衣衛,一邊派遣現有的錦衣衛打探消息。


    這葉二娘自從時遷、嶽飛西征之後,在大理國飛揚跋扈的事情盡人皆知。李山很快打聽清楚了,葉二娘掌握了大理皇宮內位所有事物。段競逐的禦璽都由她親自掌管,也就是說她可以隨便寫發出聖旨。


    原本皇宮大內高太後(大理國先帝段正嚴的母親,見二七三)在宮中還有些威望,曾經怒斥葉二娘。沒想到葉二娘竟然使出手段逼高太後自殺。


    如今的大理皇帝段競逐年因為葉二娘擁立有功,而且當年盡心盡力保護自己的母親德太妃,因此不忍處罰,自此葉二娘就掌握的宮中大權,更加肆無忌憚。


    楊誌聞聽此言後,立刻下令中國城的官兵就在中國城內訓練,對外就成水土不服都在養病,避免與大理國的權臣們衝突。楊誌本人也隻是偶爾朝會上能見到段競逐,二人在葉二娘、劉珂眾多耳目監視下,也沒有過多的交流。


    葉二娘、劉珂還擔心楊誌來到大理後,會像當初時遷和嶽飛那樣把持朝堂呢。楊誌帶回來的3000人馬,雖然病病歪歪的,但是他們要是病好了什麽樣子誰也不知道。何況嶽飛、時遷走的時候還留下了5000人馬,這些竹槍兵可是嶽飛精心訓練的士兵。


    劉珂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他弟弟劉琦手中的騰衝兵了,為了徹底掌控朝堂,劉珂舉全國之力擴充騰衝兵,如今騰衝兵有戰象30頭,士兵也接近萬人了。但是劉琦訓練士兵的能力可是比嶽飛差了不止一個等級,這一年多來,騰衝和蒲甘國邊境兩側出現了一股悍匪,到處打家劫舍,騷擾地方。


    劉琦帶著騰衝兵四處絞殺這股子勢力,無奈這股字土匪指東打西,居無定所,弄得劉琦狼狽不堪。劉珂想把騰衝兵調回大理對付楊誌,可是最終見楊誌隻是在中國城歇腳,不摻乎大理國的朝政,也就放鬆警戒了。


    楊誌表麵上什麽都不管,實際上每日都在琢磨怎麽重新鏟除劉氏兄弟和葉二娘重新掌握大理大權。不過楊誌心思活分,大理國從權臣高智昌被誅殺開始,短短一年多經曆了時遷、嶽飛、劉氏兄弟、葉二娘等權臣當朝。現在憑借自己掌握的人馬,誅殺這些權臣沒有問題,隻是處理了這些人之後又改怎樣呢?自己也當權臣嗎?


    楊誌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大理的政局,於是將這裏的情況寫了一些簡要的條陳用信鴿放了出去。然後又將這裏的情況仔細的寫了條陳,派人騎馬送往延安府。


    如今巴蜀進入大理國的商路由於刀白鳳占領了西南夷已經阻斷了,所以楊誌派出的信使隻好沿著到西寧州的商路送信。但是無論是信鴿上的消息還是派出去的信使送出的信,都因為種師道南下劫擊劉星源的糧食,所以暫時沒有收到。


    楊誌沒有收到種師道的回信,所以也隻好在中國城隱忍了下來。他這裏等待了將近2個月才等來了錦衣衛的信使李若虛。但是這個李若虛是來給帶來的信息並不是種師道對於大理朝廷的安排,而是帶來了折再興和種天豪在恭州失利並且失蹤的消息,讓各地錦衣衛幫助查找二小將的下落。


    其實楊誌、李山、李若虛等人都明白這二人到大理的機會太少了,這不過這二人身份特殊,所以種師道才要求各處查找。


    楊誌想李若虛打聽自己寫給種師道條陳的事情,李若虛剛剛加入錦衣衛沒有多長時間哪裏知道這些事情。不過李若虛告訴了楊誌,王定了向各地都發了信鴿,讓查找二小將的下落。但是大理國的錦衣衛並沒有收到信鴿,這說明大理的山高地遠,從延安發出的信鴿可能飛丟了,同理這裏的飛出的信鴿也可能沒有到延安府。至於信使傳輸,這裏要先到西寧州,然後才能到延安府,一個來回100天都算是快的。


    楊誌一想也是這個道理,因此也就不著急等延安回信的事情了。李若虛在大理查找了幾日並沒有什麽關於二小將的消息,於是就告辭走了。


    李若虛走後不久,何元慶帶著一百多殘兵敗將從騰衝邊境回來了。楊誌根本不知道怎會何元慶帶兵去了騰衝邊境,甚至他也是隻是聽說嶽飛有個結拜大哥叫做何元慶。楊誌以為何元慶跟嶽飛西征去了呢。


    楊誌仔細詢問後才知嶽飛臨走讓何元慶去騰衝、蒲甘邊境作亂,吸引劉氏兄弟的軍隊,減輕對中國城的壓力,畢竟這裏有很多西軍子弟。並且約定一年為期,嶽飛一年後定然回歸大理。楊誌聽嶽飛竟然有如此見識,也是敬佩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玩轉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錢塘江潮信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錢塘江潮信來並收藏穿越之玩轉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