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競逐算是比較順利的奪取了打箭爐。李山原本為錦衣衛卻少人手發愁,沒想到在打箭爐遇到了3支商隊,幾十個幫手。不過李山也沒有從這些錦衣衛那裏得到什麽又用的消息。


    李山從飛鴿傳書得知中原已經大亂了,種師道帶領人馬東征,正在跟金軍鏖戰,但是具體情況不知曉。他原本向這些商隊的錦衣衛打聽消息,可是這3支商隊,最晚離開西寧州的也是3個多月前了,所以中原什麽情況他們是一概不知。


    李山將大理國的情況詳細的寫了一份文書,派人送到西寧州,然後在轉交種師道。其餘的錦衣衛都讓他們留了下來,準備跟著自己進入大小金川尋找打聽折再興的下落。另外他也將這裏的情況寫了一封書信,讓人沿著來時的夜郎山的路線,送給楊誌。


    楊誌在段競逐出兵不久之後,就帶著3000人馬出了大中國城沿著官道就奔打箭爐而來。楊誌這一次是準備佯攻的,隻要刀白鳳不阻止他們打通大中國城到打箭爐的商路就行。因為現在大中國城已經得不到來自西北的補充了,他根本不想再跟刀白鳳消耗了。


    刀白鳳的如今的日子也不好過,雖然控製住了大理城,但是當大中國城的5萬夷兵全軍覆沒的消息傳到大理的時候,刀白鳳手下的這些夷兵又有些懼怕了。他們可不想跟中國城的那些凶神惡煞拚命送死!因此紛紛要求退回十萬大山之中山中求一個逍遙自在。


    對此刀白鳳惱怒不已,好在自己帶著的渡口山寨的主力尚在,而且其他山寨勢力卻是太小對她構不成威脅。刀白鳳恩威並施,先殺了2個要求回山裏的首領,吞並了他們的部眾。然後又將本已經不足的國庫的財物賞賜了下去,這樣夷兵的心思才穩定了一些。


    大理國的官員麵對天天換皇帝也逐漸習慣了,跟著誰幹也是幹,開始有些大臣還想逃走,現在發展刀白鳳還是要用他們來治理國家,也就逐漸的安心下來了。何況段和譽原本就是大理國的皇帝。


    刀白鳳深知無論是東北方向的大中國城還是西南方向的騰衝城,未來必然跟她有一個了結,現如今三方都如同受傷的猛獸,在舔舐自己的傷口,一旦休養生息完畢必然就是一場大戰。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強自己的勢力,這些夷兵是為了錢財來的,關鍵時刻是指望不上的,因此必須重建大理的官軍。可是這一切都是需要錢和糧食的,可是這些東西又怎麽能變出來了呢。


    最終還是投降的那個張琦睿給她出了一個辦法,就是還是要打開與西北的商路,用大理的特產換取西北的貨物然後獲利。


    刀白鳳也沒有更好的主意了,於是對張琦睿道:“哀家也沒關注過這個商路的事情,現在應該如何辦理呢。”


    張琦睿道:“西北的商路關鍵在打箭爐,這個打箭爐卻是偽帝段競逐的貼身女官葉二娘的兄長孫子涵控製的,名義上是大理國管理,但實際上法外之地也。不如發一紙赦書,封個孫子涵為官,然後讓聽從朝廷調遣也就是了。”


    刀白鳳道:“這個葉二娘我是知道的,她現在在何方?他的哥哥怎麽姓孫?”


    張琦睿道:“大理城大亂的時候葉二娘帶著偽帝逃走了,如今她可能在大中國城,也可能死在亂軍之中了。至於他哥哥的姓氏嗎,這個葉二娘原本姓孫的,隻是夫家姓葉,所以都稱他為葉二娘。”


    刀白鳳道:“葉二娘、段競逐是我的大敵,這個孫子涵既然是葉二娘的哥哥,怎麽可能幫接受朝廷的冊封!我看還要派兵征討一番才好。你是朝廷兵部尚書,看看征討之事可行否。”


    張琦睿一聽一臉哭喪道:“朝中已經無兵可調,如果太後要行兵事,還請夷兵出征。”


    刀白鳳一聽雙眉緊皺,道:“就無他法了嗎?”


    張琦睿道:“微臣愚鈍,還請太後獨斷。”


    刀白鳳道:“先派出一些商人,用咱們大理的茶葉、藥材去打箭爐看看,能不能換回一些東西來。”


    張琦睿道:“稟太後,這商人都是逐利了,大理城剛剛太平下來,就有商人去打箭爐了。最近幾日已經有商人回來了,換回了一些商品,開始在市場的發賣了。”


    刀白鳳道:“好,有發賣就有稅賦,你要派兵在各處設卡,按照貨物價值收稅不可怠慢。還有要想辦法從打箭爐換一些糧食來。”


    張琦睿一聽這個是一個斂財的機會,急忙道:“太後放心,下官定然用心。”


    刀白鳳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道:“咱們的商人能到打箭爐,那中原的的商人就不會到嗎?”


    張琦睿道:“大中國城距離打箭爐比大理城要多200裏的道路,我看他們到那裏是不容易的。”


    刀白鳳突然吩咐道:“快,把地圖拿來。”


    自有宮女將地圖展示在了刀白鳳的麵前,刀白鳳指著地圖問道:“打箭爐在那裏?”


    張琦睿走到地圖麵前,給刀白鳳指示了一下,道:“原來那個地方隻是一個小村子,隨著商路的開通,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個繁華所在了。”


    刀白鳳道:“如今巴蜀已然亂套,商路早就不通。金家溝(刀白鳳還是不願稱那裏為大中國城)的也需要打箭爐的商路支持,隻要我們沿途設下關卡,困也能將這些中原人困死。”


    張琦睿道:“此計甚妙,不知太後要在那裏設卡?”


    刀白鳳道:“要在打箭爐道金家溝之間設立3道關卡,最重要的就是在老龍江設卡,不讓任何貨物流向金家溝!”(二八三回有老龍江位置描述。)


    張琦睿道:“太後英明,我這就去辦。那是否給打箭爐下詔書呢?”


    刀白鳳道:“那個孫子涵態度不明,先不用下詔書,等處理好金家溝的匪患再議。”


    隨著刀白鳳的下旨,打箭爐到大中國城的道路完全斷絕了,這才引發了楊誌等人要出兵打通商路,以求得到補給的戰事。


    楊誌從大中國城帶兵出來後,大張旗鼓行軍,虛張聲勢紮營,沿途上到處宣揚要打通大中國城到打箭爐的道路,每日行軍不緊不慢,似乎就怕刀白鳳不知行軍目的似的。


    刀白鳳聽說楊誌要打通商路,急忙糾集人馬水路並進就來到了老龍江大橋。這個龍江大橋是大中國城去大理城的咽喉要道,也是去打箭爐的必經之路。


    楊誌大軍來到老龍江大橋紮下營寨之後,刀白鳳也把士兵帶了過來,雙方人馬隔著老龍江對峙起來。


    刀白鳳發現楊誌的人馬並沒有水兵,這讓刀白鳳放心不少,因為這個老龍江可以直通洱海,大理城就在洱海邊上。沒有了水師,就不會出現偷襲大理城的情況。


    刀白鳳命人將大量的引火之物就放在橋頭,她放出話來,隻要楊誌急攻,她就防火斷橋。楊誌根本無心進攻,他一方麵在橋頭虛張聲勢,一方麵讓人尋找船隻,作出假裝從水路進攻的樣子。


    刀白鳳的夷兵之中就有善於操舟的部落,她命令這些部落士兵在老龍江江麵上來回穿梭,不斷的騷擾華夏軍。


    楊誌在老龍江邊跟刀白鳳對峙了多日,雙方都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衝突。楊誌樂的這樣對峙,他就可以靜心等待打箭爐的消息。


    眼看就來到的12月中旬,華夏三年就要過去了。楊誌終於等到了打箭爐傳來的消息,段競逐已經拿下了打箭爐。現在如果走夜郎山的小路,商道也算是通了,隻不過比較艱險而已。楊誌也不想跟刀白鳳過多糾纏,因此就萌生退意了。


    就在楊誌要撤退的時候,種天豪來到了陣前。種天豪進入西南夷十萬大山的將渡口山寨的兀突那的家人給騙來了。


    原來種天豪帶人進入西南夷後,一路之上發現很多逃難的漢人,仔細詢問之下才知道巴蜀發生了巨變,劉星源稱王自立了。種天豪一邊收攏這些逃難的漢人,一邊將派人給楊誌送信。同時不忘測繪地圖,打探西南夷各寨的虛實。


    西南夷是大宋對這片山區的叫法,它位於大理國的東北,可是大理國並沒有稱這片土地為東北夷。這片名義上是大宋的領土,但是大宋的勢力其實沒有到達過這裏。這裏山連山、山靠山、山山相連,因此當地管這片山區叫做十萬大山。


    種天豪沿著他們掌握的商路的地圖直奔渡口山寨而來,他原本一路之上會有山寨找他們麻煩,他們現在化裝成接兀突那家人的隊伍,因此隊伍中夷人不少,他也準備了一套詞應對。


    可是進入西南夷沿途並沒有山寨攔住詢問他們的去向,後來種天豪膽子大了,就直接找上一些山寨查看情況。他們進入一個山寨後,才發現山寨之中成年男子幾乎沒有了,全都被刀白鳳、兀突那帶去大理了。


    此刻種天豪想起大中國城外的那場大火,心中竟然有了一些愧疚感。那一場大火讓之力的男人損失慘重,這仗要是在打下去,不管誰勝誰負,隻怕整個西南夷各寨沒有幾年是還不上來元氣的。


    種天豪在山寨中宣揚刀白鳳在大理國打了勝仗,這次是去渡口山寨接親人去大理城享福的。這裏山寨百姓還都是非常淳樸的,種天豪漏洞百出的話竟然沒有引起他們的懷疑。他們甚至希望他們山寨的首領什麽時候也能派人來接他們去大理城看看。


    開始麵對淳樸的百姓說謊種天豪還有些不好意思,到了後來種天豪一行人也就習慣了。到了一地他們就說自己是大理國使者,各個山寨熱情的招待他們。種天豪趁機擴大的行軍的範圍,盡量造訪更多的地方,繪製地圖。


    這一日,他們終於來到了渡口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玩轉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錢塘江潮信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錢塘江潮信來並收藏穿越之玩轉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