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 草率的改革,後果很嚴重
羅輯思維2:有種、有趣、有料 作者:羅振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八股的好處
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沒有,從1898年6月11號光緒皇帝下《明定國是詔》,一直到9月21號慈禧太後突然還宮發動戊戌政變。請問這103天的戊戌變法到底變了什麽?有什麽雷厲風行不得了的成就嗎?其實你細一想,好像沒有啊!
羅胖每日微信精選
△黃昏
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很多的價值觀,都在飛速的被顛覆掉。就像前兩天,在一次我和父母一起吃飯的餐桌上,我就問他們,我說:“我長這麽大,40多了,我幾乎從來沒聽你們誇過我。不管我有什麽好事,隻要我回來興衝衝地跟你們報告,你們都會說,你又在吹牛,或者說,不要膨脹啊,不要驕傲啊。這是為什麽呢?”他們說,我們不是為了不讓你太高興嗎?我說:“我高興有什麽不好啊,為什麽非得讓我不高興呢?”他們說,為了不要讓你太膨脹嘛!我說:“膨脹有什麽不對呢?”他們說,為了不讓你吃虧啊!”我說:“我一個自由職業者,上沒有領導,旁邊沒有同事,我能吃什麽虧啊?我不就是在家裏得意一下嗎?”他們說,謙虛總是一種美德啊。這就讓我警醒到:這個世界,很多傳統的價值觀、方法論、小伎倆都在顛覆中,包括“謙虛”這樣的公認美德。
其實就做了這麽幾件事:第一個是建立京師大學堂,就是今天北京大學的前身,進行教育改革,這個慈禧太後給保留下來了。第二件事是裁汰冗官,這件事我們擱下一集去講,這也是鬧了一個大亂子。第三件事是各地的經濟改革。這些事兒大家要搞清楚啊,這可不是康有為或者光緒皇帝此時此刻發動的改革,當時上上下下、各地督撫都在幹,康有為隻不過是把別人正在幹的事兒寫到紙上而已啊。
在戊戌維新期間最重要的改革是康有為力主的“廢八股”,這個改革受到了巨大的爭議。100多年後我們再回去看這個改革,確實覺得當時有點兒過於草率。大家可能會說你羅胖子要替八股文翻案了?這個沒有,八股文肯定是個壞東西。這個東西摧殘無數代中國有才之人士的智力。
但是你要知道很多當時的秀才是不讀儒家經典的。你別覺得他們天天在讀四書五經,他們直接到書店裏買幾本“高考習題集”,背熟了就可以上考場寫出一樣的文章了,這就是中國人牛的地方。你如果考我們英語,我們搞個新東方,直接背題、背單詞,考出來的成績讓美國人目瞪口呆。他們說這是作弊了吧?沒有作弊,我們中國人一千多年就練出這個考試的本事。
網友反對
zn25:
這集說得好像廢科舉是做錯了一樣,但是如果不廢又會怎麽樣呢?土爾耳其當年不是也試過嗎,舊軍戰鬥力不行要用新軍,結果新軍剛打了幾仗,保護派就反對,最後廢除新軍。之後打仗又輸,輸了又辦新軍,一守住陣地,又廢掉新軍。最後的結果是土耳其從一大帝國變成歐州病夫。新軍和舊軍最後還是要兵戎相見打得你死我活。所以說改革隻有改或不改,正確或不正確。維新時改科舉舊人會反對,1905年改就不反對了嗎?如果再晚點1920年才改又會怎麽樣呢?中國的領土又會變小了,而廢科舉這事還是有很多人反對,這事也一樣會帶來一定的負麵效果。所以正確的改革越早改,對國家越有好處。
不用說,八股、科舉肯定是一件壞事。但是對中國社會結構而言,它是一個已經沿用了一千多年並浸入到整個社會結構當中的一種製度,突然一下把它整個拿掉,它帶來的後果是什麽呢?
八股、科舉有沒有好處?有好處。廢八股、廢科舉在曆史上有沒有?有過呀!什麽時候?康熙早年的時候,當時以鼇拜為首四個顧命大臣說說搞什麽八股?廢掉,直接來策論。這個方法是好的,但是康熙親政之後就把八股文給改回來了。為什麽?因為八股、科舉有好處。一個潛在的好處就是造成中國社會上下遊的流動,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家都可以靠勤奮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讓每個人都覺得有前途,這是它的一個好處。
剩下一個好處很多人沒講,武漢大學陳文新的教授有一篇文章*說:科舉製度實際上是為國家的官員選拔賦予了一種虛擬人格。什麽叫虛擬人格呢?你考取也好、考不取也好,你既感謝不著誰,也賴不著誰。要知道,整個社會人才是越來越多的,而朝廷能夠提供的官位是有限的,那些沒有得到崗位的人他就怨恨啊,可是如果你把它變成科舉製度之後,你怨老鬼去啊?沒有一個具體的人不要你。
小編補充:參見陳文新文章:《八股文的“無用”與“有用”》。
宋代的皇帝看不上柳永,柳永隻好“且去填詞”,他這一輩子在妓院裏混的時候心裏都恨恨的。一個具體的人你不讓他當官,就容易造成社會的一種對立情緒,可如果是一個虛擬的製度呢?那就不一樣,所以這是科舉的一個重要的作用。
皇帝在科舉裏扮演的是什麽角色?他永遠是隻栽花不栽刺的,他幹的事兒就是你考取進士了,我主持一個殿試給你們考取進士的人排排名次,他從來不黜落誰。所以在中國古代的科舉文化裏有一些很好玩的事兒,參加過殿試的進士,理論上都是天子門生。比如說晚清的張之洞和慈禧太後之間關係特別好,為什麽?他們之間就有這麽一層薄薄的情分。張之洞考取進士的那一年是慈禧太後主持的殿試,所以張之洞一輩子老跟老太後說,我是你取中的進士,我可是你的門生哦。 貿然廢掉八股的後果
科舉這種製度和中國社會結構結合嚴密,如果你貿然把它拿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中國在唐朝之後曆次大的農民起義都跟這個有關係。黃巢、李自成和洪秀全這三個人都是什麽人?要不就是考不上舉人的秀才,要不就是被革職的底層幹部。如果一個社會不讓這種底層人員有出路的話,這個社會是很危險的。你不要看今年大學生簽約率不到30%好像隻是一代人找不著工作,以後慢慢會好的。這個事情如果長期不解決,長久積澱,讓一幫有文化的人看不到出路,這對社會而言是個炸藥包啊,這個現象在今天也是值得重視的。
網友點評
@喝水吃飯睡覺覺:
康梁變法顯然激進。但當時中國被欺負的沒樣子了,激進的做法可能符合了當時普通大眾的心理。大眾已不耐煩、沒耐心等政府慢慢變革了。其實這就是閉關鎖國的慣性,在被打傻了,打懵了以後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政府沒了威望,可又換不下去;普通人民覺得有勁沒處使,亂套了。那是一個悲催的時代。
你別看康有為戊戌變法推翻科舉、八股這個努力沒有成功,但1905年慈禧老太後自己開始把這事兒幹了。什麽結果?兩個結果:第一個結果是所有那些原來背四書五經的、考八股文的舉人沒出路了。清政府說:我給你們一條出路,你們去留學。留學回來之後拿文憑來,我來提供各種各樣的官位給你。
留學去哪啊?去日本呐!多簡單,菜又好吃,路又近,文字基本上還能看懂一點兒,又比較好學。所以那幫原來走科舉沒有出路的人,就一窩蜂去了日本。
很多曆史學家分析近代所謂的留學其實分了兩派:一派是留學歐美的,他們回來之後基本上都成了各科門的專才,回來當教授和科學家。這幫人基本的政治態度都是相對保守,不願意暴力革命。
另外一幫就是留日的。日本人當時也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啊。有點像今天的英國,給中國學生開辦了大量的速成班。比如魯迅在學醫,你想現在學個醫學要花多少年工夫去學啊?後來魯迅沒當醫生大家都說他是因為有感於當時中國的政治局勢,要操起筆來幹革命。其實醫生他幹得了嗎?你想想看,他在日本速成專科學校能學多少醫術*?
小編補充:1904年魯迅到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以為“日本維新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想借此走“科學救國”的道路。1906年6月魯迅離開仙台回到東京。
當時日本回來的這幫留學生基本都成為了革命家。慈禧老太後親手廢掉八股本來是寄希望於用這一招保住清政府,結果卻培養了一幫自己的掘墓人和革命家,這是一個後果。
吐槽羅胖
@公子龍涎:
羅胖子的宗旨是有種,有趣,有料。確實達到了,不過作為大家的說書人,我個人不太喜歡最近的主題啊,從南北戰爭開始就感覺有點冷門,我讀書就不會讀這些的。希望胖子能選點更熱門更普及的話題,希望“羅輯思維”也越來越好吧。
海外一個叫金觀濤的學者,他有個觀點我覺得也挺有意思。他說:中國近代的底層社會出現過一種動蕩,甚至是一種腐壞。原來村裏的幾個有錢士紳,他們會通過考取秀才、舉人和進士來實現他們的登天之梯。但現在科舉一撤,他們也沒有那麽開化去留洋,那怎麽辦?最後就變成土豪劣紳。所以這是為什麽軍閥混戰時期和民國期間中國底層社會那麽敗壞。沒有在社會進行大規模的建設和製度性調整的時候就把八股廢掉,這是有問題的。
羅胖每日微信精選
△完美
昨天上午犯了一個錯誤,我把我一段沒有錄完的音一隨手就發出去了,我當時以為問題挺嚴重,心裏還挺緊張的。但是沒想到大家在後台不僅安慰我,還有人會說:“原來你還真的不是提前錄好的哦!還真的會犯錯誤哦!挺好!”有人會說:“犯錯誤挺好,因為顯得有人味。”所以後來我跟一個搞傳統媒體的朋友說:“你們傳統媒體真沒得混了,因為你們犯錯誤是要寫檢查,挨批評的,而我犯錯誤是要被安慰,然後被表揚的,你說你們再不死還有天理嗎。”其實,我昨天想表達的和今天想說的道理都是一樣,就是傳統社會形成的很多倫理、價值觀、道理規則都在被顛覆之中。
再回來說康有為這一輩子其實就見光緒皇帝一次,最後卻被他弄得跟光緒皇帝多麽惺惺相惜似的。其實就見了一次,時間還很短。他見了光緒皇帝之後,光緒就跟他聊當時的一些變革的事兒,他就提到了廢八股。康有為問光緒皇帝說:八股、科舉要不要廢?皇帝說:應該廢啊。他說:如果你要廢我就建議你不要把這個改革方案下到什麽禮部。皇帝你就自己直接下詔,一定要強行推行。
這說明什麽?康有為是知道的呀,他這一套別說頑固派,改革派也都受不了。這些人都是實用派官僚,他怎麽能容忍你直接撼動這個王朝的根基呢?
我們即使在曆史上不吝於給維新變法非常高的評價,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它從出發的那一天,就是一次魯莽的、一次草率的、一次不負責任的改革。
羅胖薦書:《戊戌變法史事考》
作者:茅海建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05-1
推薦語:舊說的認知、補證與修正,新說的展開、論證與建立,作者集五年半全部精力於此。
不知道各位注意到沒有,從1898年6月11號光緒皇帝下《明定國是詔》,一直到9月21號慈禧太後突然還宮發動戊戌政變。請問這103天的戊戌變法到底變了什麽?有什麽雷厲風行不得了的成就嗎?其實你細一想,好像沒有啊!
羅胖每日微信精選
△黃昏
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很多的價值觀,都在飛速的被顛覆掉。就像前兩天,在一次我和父母一起吃飯的餐桌上,我就問他們,我說:“我長這麽大,40多了,我幾乎從來沒聽你們誇過我。不管我有什麽好事,隻要我回來興衝衝地跟你們報告,你們都會說,你又在吹牛,或者說,不要膨脹啊,不要驕傲啊。這是為什麽呢?”他們說,我們不是為了不讓你太高興嗎?我說:“我高興有什麽不好啊,為什麽非得讓我不高興呢?”他們說,為了不要讓你太膨脹嘛!我說:“膨脹有什麽不對呢?”他們說,為了不讓你吃虧啊!”我說:“我一個自由職業者,上沒有領導,旁邊沒有同事,我能吃什麽虧啊?我不就是在家裏得意一下嗎?”他們說,謙虛總是一種美德啊。這就讓我警醒到:這個世界,很多傳統的價值觀、方法論、小伎倆都在顛覆中,包括“謙虛”這樣的公認美德。
其實就做了這麽幾件事:第一個是建立京師大學堂,就是今天北京大學的前身,進行教育改革,這個慈禧太後給保留下來了。第二件事是裁汰冗官,這件事我們擱下一集去講,這也是鬧了一個大亂子。第三件事是各地的經濟改革。這些事兒大家要搞清楚啊,這可不是康有為或者光緒皇帝此時此刻發動的改革,當時上上下下、各地督撫都在幹,康有為隻不過是把別人正在幹的事兒寫到紙上而已啊。
在戊戌維新期間最重要的改革是康有為力主的“廢八股”,這個改革受到了巨大的爭議。100多年後我們再回去看這個改革,確實覺得當時有點兒過於草率。大家可能會說你羅胖子要替八股文翻案了?這個沒有,八股文肯定是個壞東西。這個東西摧殘無數代中國有才之人士的智力。
但是你要知道很多當時的秀才是不讀儒家經典的。你別覺得他們天天在讀四書五經,他們直接到書店裏買幾本“高考習題集”,背熟了就可以上考場寫出一樣的文章了,這就是中國人牛的地方。你如果考我們英語,我們搞個新東方,直接背題、背單詞,考出來的成績讓美國人目瞪口呆。他們說這是作弊了吧?沒有作弊,我們中國人一千多年就練出這個考試的本事。
網友反對
zn25:
這集說得好像廢科舉是做錯了一樣,但是如果不廢又會怎麽樣呢?土爾耳其當年不是也試過嗎,舊軍戰鬥力不行要用新軍,結果新軍剛打了幾仗,保護派就反對,最後廢除新軍。之後打仗又輸,輸了又辦新軍,一守住陣地,又廢掉新軍。最後的結果是土耳其從一大帝國變成歐州病夫。新軍和舊軍最後還是要兵戎相見打得你死我活。所以說改革隻有改或不改,正確或不正確。維新時改科舉舊人會反對,1905年改就不反對了嗎?如果再晚點1920年才改又會怎麽樣呢?中國的領土又會變小了,而廢科舉這事還是有很多人反對,這事也一樣會帶來一定的負麵效果。所以正確的改革越早改,對國家越有好處。
不用說,八股、科舉肯定是一件壞事。但是對中國社會結構而言,它是一個已經沿用了一千多年並浸入到整個社會結構當中的一種製度,突然一下把它整個拿掉,它帶來的後果是什麽呢?
八股、科舉有沒有好處?有好處。廢八股、廢科舉在曆史上有沒有?有過呀!什麽時候?康熙早年的時候,當時以鼇拜為首四個顧命大臣說說搞什麽八股?廢掉,直接來策論。這個方法是好的,但是康熙親政之後就把八股文給改回來了。為什麽?因為八股、科舉有好處。一個潛在的好處就是造成中國社會上下遊的流動,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家都可以靠勤奮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讓每個人都覺得有前途,這是它的一個好處。
剩下一個好處很多人沒講,武漢大學陳文新的教授有一篇文章*說:科舉製度實際上是為國家的官員選拔賦予了一種虛擬人格。什麽叫虛擬人格呢?你考取也好、考不取也好,你既感謝不著誰,也賴不著誰。要知道,整個社會人才是越來越多的,而朝廷能夠提供的官位是有限的,那些沒有得到崗位的人他就怨恨啊,可是如果你把它變成科舉製度之後,你怨老鬼去啊?沒有一個具體的人不要你。
小編補充:參見陳文新文章:《八股文的“無用”與“有用”》。
宋代的皇帝看不上柳永,柳永隻好“且去填詞”,他這一輩子在妓院裏混的時候心裏都恨恨的。一個具體的人你不讓他當官,就容易造成社會的一種對立情緒,可如果是一個虛擬的製度呢?那就不一樣,所以這是科舉的一個重要的作用。
皇帝在科舉裏扮演的是什麽角色?他永遠是隻栽花不栽刺的,他幹的事兒就是你考取進士了,我主持一個殿試給你們考取進士的人排排名次,他從來不黜落誰。所以在中國古代的科舉文化裏有一些很好玩的事兒,參加過殿試的進士,理論上都是天子門生。比如說晚清的張之洞和慈禧太後之間關係特別好,為什麽?他們之間就有這麽一層薄薄的情分。張之洞考取進士的那一年是慈禧太後主持的殿試,所以張之洞一輩子老跟老太後說,我是你取中的進士,我可是你的門生哦。 貿然廢掉八股的後果
科舉這種製度和中國社會結構結合嚴密,如果你貿然把它拿掉,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中國在唐朝之後曆次大的農民起義都跟這個有關係。黃巢、李自成和洪秀全這三個人都是什麽人?要不就是考不上舉人的秀才,要不就是被革職的底層幹部。如果一個社會不讓這種底層人員有出路的話,這個社會是很危險的。你不要看今年大學生簽約率不到30%好像隻是一代人找不著工作,以後慢慢會好的。這個事情如果長期不解決,長久積澱,讓一幫有文化的人看不到出路,這對社會而言是個炸藥包啊,這個現象在今天也是值得重視的。
網友點評
@喝水吃飯睡覺覺:
康梁變法顯然激進。但當時中國被欺負的沒樣子了,激進的做法可能符合了當時普通大眾的心理。大眾已不耐煩、沒耐心等政府慢慢變革了。其實這就是閉關鎖國的慣性,在被打傻了,打懵了以後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政府沒了威望,可又換不下去;普通人民覺得有勁沒處使,亂套了。那是一個悲催的時代。
你別看康有為戊戌變法推翻科舉、八股這個努力沒有成功,但1905年慈禧老太後自己開始把這事兒幹了。什麽結果?兩個結果:第一個結果是所有那些原來背四書五經的、考八股文的舉人沒出路了。清政府說:我給你們一條出路,你們去留學。留學回來之後拿文憑來,我來提供各種各樣的官位給你。
留學去哪啊?去日本呐!多簡單,菜又好吃,路又近,文字基本上還能看懂一點兒,又比較好學。所以那幫原來走科舉沒有出路的人,就一窩蜂去了日本。
很多曆史學家分析近代所謂的留學其實分了兩派:一派是留學歐美的,他們回來之後基本上都成了各科門的專才,回來當教授和科學家。這幫人基本的政治態度都是相對保守,不願意暴力革命。
另外一幫就是留日的。日本人當時也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啊。有點像今天的英國,給中國學生開辦了大量的速成班。比如魯迅在學醫,你想現在學個醫學要花多少年工夫去學啊?後來魯迅沒當醫生大家都說他是因為有感於當時中國的政治局勢,要操起筆來幹革命。其實醫生他幹得了嗎?你想想看,他在日本速成專科學校能學多少醫術*?
小編補充:1904年魯迅到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以為“日本維新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想借此走“科學救國”的道路。1906年6月魯迅離開仙台回到東京。
當時日本回來的這幫留學生基本都成為了革命家。慈禧老太後親手廢掉八股本來是寄希望於用這一招保住清政府,結果卻培養了一幫自己的掘墓人和革命家,這是一個後果。
吐槽羅胖
@公子龍涎:
羅胖子的宗旨是有種,有趣,有料。確實達到了,不過作為大家的說書人,我個人不太喜歡最近的主題啊,從南北戰爭開始就感覺有點冷門,我讀書就不會讀這些的。希望胖子能選點更熱門更普及的話題,希望“羅輯思維”也越來越好吧。
海外一個叫金觀濤的學者,他有個觀點我覺得也挺有意思。他說:中國近代的底層社會出現過一種動蕩,甚至是一種腐壞。原來村裏的幾個有錢士紳,他們會通過考取秀才、舉人和進士來實現他們的登天之梯。但現在科舉一撤,他們也沒有那麽開化去留洋,那怎麽辦?最後就變成土豪劣紳。所以這是為什麽軍閥混戰時期和民國期間中國底層社會那麽敗壞。沒有在社會進行大規模的建設和製度性調整的時候就把八股廢掉,這是有問題的。
羅胖每日微信精選
△完美
昨天上午犯了一個錯誤,我把我一段沒有錄完的音一隨手就發出去了,我當時以為問題挺嚴重,心裏還挺緊張的。但是沒想到大家在後台不僅安慰我,還有人會說:“原來你還真的不是提前錄好的哦!還真的會犯錯誤哦!挺好!”有人會說:“犯錯誤挺好,因為顯得有人味。”所以後來我跟一個搞傳統媒體的朋友說:“你們傳統媒體真沒得混了,因為你們犯錯誤是要寫檢查,挨批評的,而我犯錯誤是要被安慰,然後被表揚的,你說你們再不死還有天理嗎。”其實,我昨天想表達的和今天想說的道理都是一樣,就是傳統社會形成的很多倫理、價值觀、道理規則都在被顛覆之中。
再回來說康有為這一輩子其實就見光緒皇帝一次,最後卻被他弄得跟光緒皇帝多麽惺惺相惜似的。其實就見了一次,時間還很短。他見了光緒皇帝之後,光緒就跟他聊當時的一些變革的事兒,他就提到了廢八股。康有為問光緒皇帝說:八股、科舉要不要廢?皇帝說:應該廢啊。他說:如果你要廢我就建議你不要把這個改革方案下到什麽禮部。皇帝你就自己直接下詔,一定要強行推行。
這說明什麽?康有為是知道的呀,他這一套別說頑固派,改革派也都受不了。這些人都是實用派官僚,他怎麽能容忍你直接撼動這個王朝的根基呢?
我們即使在曆史上不吝於給維新變法非常高的評價,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它從出發的那一天,就是一次魯莽的、一次草率的、一次不負責任的改革。
羅胖薦書:《戊戌變法史事考》
作者:茅海建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05-1
推薦語:舊說的認知、補證與修正,新說的展開、論證與建立,作者集五年半全部精力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