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溫柔的慈禧太後
羅輯思維2:有種、有趣、有料 作者:羅振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一個事實可以講出很多個版本
這集“羅輯思維”咱們繼續說說戊戌變法的話題。
羅胖每日微信精選
△災民
承蒙很多年輕朋友看得起,經常問我一些問題,比如說文科生考研靠不靠譜,什麽樣的行當未來有沒有前途。我知道這些年輕人都希望在人生選擇的關頭,做出一些絕對正確、理性、客觀的判斷。其實恕我直言,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外在的客觀標準,如果不從興趣出發,所有的人生選擇都一定是錯的。但是我最深刻的感受還不是這個,而是我恍惚之間被問到這些問題的時候,都像是行進在一個災民的隊伍當中,被人打聽,是到陝西逃荒好呢,還是下湖北有活路。這麽多年輕人生活在一個如此豐裕的時代,怎麽會有災民的思維,用討活路的心態來選擇自己的人生呢?
在說戊戌變法之前,我們先聊聊“輿論”這件事。就我這麽多年對於輿論的觀察有一個心得,同一個事實其實可以講出無窮多版本的故事。比方說有一個女性勇於打破各種封建倫理的枷鎖,追求自己的愛情,最後被封建禮教殘酷地殺害了。這是一個正麵的故事吧?另外一個故事是有一個淫婦,勾結奸夫,殘害自己的親夫,最後被她的小叔子給弄死了。這是一個負麵的故事吧。
這兩個故事說的其實都是潘金蓮這麽一個事,但是它確實是兩套表述係統。
我第一次意識到這一點是有一次我在一個餐館吃飯,我隻點了兩個菜,結果服務員“噌噌噌”給我上了三個菜。我就說:“其中這一個菜我沒點啊?”服務員一看單子說:“你是沒點”。然後人家小姑娘接著說:“這菜挺好的,是我們店當家的拿手菜,你就吃了吧。”我說:“憑什麽啊?我沒點啊,你別看我胖,我是實心胖子,我裏麵空間不大的,你退了吧。”
我剛開始還好好說,怎麽說人家都不退,非得逼我把這菜給吃了。最後我實在煩了,一拍桌子,我說:“你把你們經理叫來。”話音剛落,人家姑娘“哇”就哭了,說:“如果你不要這菜都得我賠,我這個月都賠了四個菜了,你說你們吃這菜一個都二十多,我哪兒賠得起?”哇哇在那兒哭。你說我怎麽辦啊?對吧?趕緊給人家遞餐飲紙說:“算我嘴欠,我什麽都沒說,你趕緊走,別哭了,我吃。”
網友反對
@株式會社淳:
一開始輿論的說法我不讚同,同樣的故事其實不是表述方式的對決而是價值觀的對決,一樣是潘金蓮的故事當你說她是突破封建禮教你是站在現代女性自由婚姻自由平等自由選擇的價值立場上,當你說是淫婦勾引男人你是站在封建禮教婚姻傳統忠貞的價值觀的立場上。兩種價值觀的對決和碰撞才會產生這樣的辯論。所謂的表述方式不過是站在不同立場上和價值觀的區別。所以輿論不過是一場社會不同價值觀的碰撞。
你看事實是同一個事實,我點了兩個菜,她給我上了三個,然後逼我吃,對吧?但是在一個故事裏,它變成了就是一個強勢的商家不講理,欺負我弱勢的消費者,逼我吃我沒點的菜。可是這小姑娘突然一哭之後,這個故事就變了,變成一個上得起館子的城裏老爺們兒,欺負人家剛到城裏來打工的一個農村姑娘,你說我是不是不應該?所以我就不能理直氣壯,隻有忍氣吞聲。
很多社會事件都是這樣,基於同一個事實可以講出很多個版本的故事。我們中國人經常說真理越辯越明。對,短時間內我覺得這個效應是有。但是很多重要的曆史事件和輿論戰,大家不是越辯越明,而是各自講各自的故事,看誰的故事有吸引力、有傳播力、有感召力,最後是故事戰。誰的表述方式贏了,誰就會被記入曆史;而原來真正的曆史和真相,那麽複雜的真相,也許永遠地被湮沒。 中學曆史教科書的疑問
我們今天看到關於戊戌變法所有的故事,幾乎都是來自於康有為和梁啟超他們在流亡海外時,接受記者采訪和自己寫的各種文章描述的。我們簡單把故事脈絡勾勒一下成這樣:當時的清廷上上下下分成兩種勢力,第一種勢力是維新派的誌士們,他們圍繞在光緒皇帝周圍,要把大清國向世界主流國家裏去帶,堅持各種銳意的改革和革新,這叫帝黨。
慈禧的第一張照片
而另外一幫是頑固派和保守派,他們圍繞在慈禧太後的周圍,形成了一個叫後黨。這個後黨心裏就不爽,用非常陰暗的心理看著這一場改革。他們發動陰謀,要在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在天津檢閱新軍的時候把光緒皇帝廢掉。
這幫維新誌士非常地擔心皇帝、改革和大清國的命運。他們就製定了一個“圍園殺後”的政變計劃,想把慈禧太後所住的頤和園圍住,把慈禧太後抓起來殺掉以確保光緒皇帝的權威。但是很可惜他們信任錯了一個叫袁世凱的人。袁世凱一邊假模假樣地答應配合他們的計劃,一邊又向後黨告密。結果慈禧太後從頤和園餓虎撲食回到宮裏,把光緒皇帝軟禁在瀛台;與此同時抓捕了維新誌士,幾天後把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處斬,導致整個戊戌變法失敗,康、梁流亡海外。然後清廷把所有的改革措施全部都廢掉了。
慈禧的繪畫
這個就是中學曆史教科書裏關於戊戌變法的故事。但是如果你回到當時的曆史情境,你會發現恰恰是這個最根本的問題出了疑問。也就是當時的政局是不是清清楚楚地分成帝黨和後黨兩撥尖銳對立的政治勢力?對康有為來說,當然有了,滿北京城的人力車司機都這麽分析宮裏的政治,我隻不過是誇大了一下而已。
現在我們回到慈禧太後的立場來分析這件事情。大家都說慈禧貪戀權位,可是慈禧把權力交出來的這個決定是她自己做的。按說光緒皇帝十八歲成人是在1889年,可是1887年慈禧就提出來說不幹了。你們趕緊準備接班,我得撤簾,我得歸政,我得歇著了。當時光緒皇帝周邊的所有人都很緊張。他們緊張也有道理,大清國此時已是風雨飄搖、千瘡百孔,沒有一個老練成熟的政治家在這兒掌舵,怎麽往前走?把整個國家就交給這麽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而且光緒皇帝當時表現出來的那種政治稟賦也不像是一個有雄武之氣的明主。當時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光緒皇帝的親生父親醇親王奕譞都哭天搶地要挽留慈禧說:你不能撤簾,你就算撤簾,你也得再訓政幾年,要保證這艘航船繼續往前走。
可是這個時候態度最堅決的恰恰是慈禧本人,所有人勸都不聽,她是鐵了心要撤簾歸政,回頤和園養老去。那你說慈禧太後是虛偽嗎?
慈禧書法 慈禧太後與光緒皇帝的關係究竟如何
但是你真的回到慈禧的生命曆程當中,抱著一種理解之同情去理解她,你會發現這麽幾點:
第一,假如她不是皇太後,我們把她看作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女人,你會發現這真是一個很苦命的女人。人生三大不幸同時應在她的身上:剛成年喪父、結婚沒幾年喪夫、晚年喪子。她18歲喪父,作為家裏的長女把父親的屍首運回北京。慈禧26歲就當了皇太後,為什麽當皇太後呢?丈夫鹹豐皇帝死了,她26歲就守寡。等她到了40歲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培養出來,但這孩子據說得了花柳病*死了,40歲突然斷了後。
雖說一個女人在人生當中遭到這麽三次重大的打擊,但是她用她那種強悍得像鋼絲一般的神經又挺了過來,把一個四歲的小皇帝抱進宮重新培養,終於又培養到18歲。老太太說我要歇會兒了,我50多歲了得養老啦。這其實就是一個中國典型的農村老太太的心理嘛,你爹死得早,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現在你終於娶上媳婦兒了,我老太太就不再操心了,我把家裏鑰匙交出來你自己管吧,我得舒服地養老了。慈禧有這樣的一個心態,你能說一定是虛偽嗎?恐怕也有幾分真誠的含義在裏頭吧。
小編補充:花柳病即性病,目前稱之為性傳染病,古人認為這是尋“花”問“柳”之病,自然和嫖妓、亂交有很大關係。這種病從史籍看來,是久已有之,但限於科學發展水平,不太肯定也不太明確,隻有個別醫家的籠罩著神秘色彩的處方與醫療記錄。直至明代,對此才有個較廣泛而更明確的說法與診斷。
第二,我們知道慈禧當時也麵臨著政治壓力。雖然她很有權威,權術也很高超,各地封疆大吏被她擺弄得也非常順。但是要知道太後垂簾畢竟是權宜之計。我在野史裏看過像左宗棠這種封疆大吏,有的時候嘴裏就有不滿。他經常講一句話叫牝雞司晨。什麽意思?老母雞報曉。母雞是下蛋的,報曉那是公雞幹的事。輪得到你幹嗎?女主垂簾聽政是大清皇朝的權力運行係統偏離正軌的一種權宜之計。
慈禧太後在五十多歲的時候,有點像美國總統的第二任,她該考慮自己的曆史地位問題了,閉眼之後跟列祖列宗交代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她希望皇朝的政治運行回到正軌中,我想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但是康、梁所講的後黨和帝黨激烈的政治鬥爭,我覺得還忽視了一個特別重大的因素。那就是人家是母子關係到底好不好?雖然不是親生的,可是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其實是親到不能再親的兩個人。同治帝一死,光緒這個孩子就是慈禧最親的人。親到什麽程度?從夫家論這是她親侄兒;從娘家論光緒是她親妹妹的孩子,她是兩重親屬關係。
而且慈禧太後對她這個親妹妹感情是非常深的。旗人家裏的長女跟漢人家不同。漢人家女兒是小腳老太太,終究要嫁出去的,在家裏沒什麽地位。旗人家的女孩是大腳,在家裏說話是算數的,更何況慈禧是長女*。我看到過一則史料,慈禧妹妹死的時候,慈禧太後去她家的時候暴怒,怒什麽呢?她說你們家居然都不舍得把家裏所有金銀珠寶給老太太陪葬。當時老太後自己親自帶著太監在他們家搜刮,非要把她家所有的好東西都得埋了陪他妹妹走。可見當時她那種失控情緒和她對死去的妹妹的憐惜之情。
你可以想象在現代的家庭中,親姨那是什麽關係?慈禧後來多次跟臣子講,她說我跟皇帝怎麽能不好?他四歲進宮,身子骨又不好,皇帝的那個肚臍眼經常潮濕,我天天拿著紗布給他擦;皇帝怕打雷,我就天天抱著他睡覺,一旦打雷我就要緊緊抱住他;我從小就關注他每一頓吃什麽,每一天穿什麽;為了把他培養成皇帝,我關心他每一門學業,我親自教他認字,親自教他練書法等等。
小編補充:旗人在習俗中仍留有很多母係社會遺風,與漢族女性的‘三從’傳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旗營中的女子,在稱呼、習俗、地位等方麵都有她們的特殊地方。比如在旗人的稱呼上,旗營家中沒出門的姑娘通稱“姑奶奶”。
養條狗養一個月恐怕都有感情吧,更何況一個親姨娘把自己的一個四歲的侄兒帶到身邊,像親兒子那樣管教,那樣照顧,你能說沒感情?這種感情和母子感情能差到哪裏去?說白了這是比一般的養母和養子之間的關係要親密得多的關係。更何況他們之間還有一種為大清國的未來培養接班人這樣的一個列祖列宗傳下來的政治使命。所以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這樣的一種緊密的關係和親善的關係,是外人很難想象的。
康有為站在外麵老說他們倆是兩派,就像蜈蚣見不得雞,見麵就得鬥心眼兒。這純粹是外臣的想象,你不在宮廷內部,你怎麽知道?後來康有為不知道從哪兒聽到關於慈禧太後要趁他們倆在天津檢閱新軍時要廢掉光緒皇帝這樣一件事情,這隻能是康有為這種在外的小臣才能夠相信的傳聞。
羅胖文章:《戊戌紀略》
作者:袁世凱
推薦語:袁世凱寫於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十四日,距譚嗣同夜訪不過11天,為當事人親筆所記。
這集“羅輯思維”咱們繼續說說戊戌變法的話題。
羅胖每日微信精選
△災民
承蒙很多年輕朋友看得起,經常問我一些問題,比如說文科生考研靠不靠譜,什麽樣的行當未來有沒有前途。我知道這些年輕人都希望在人生選擇的關頭,做出一些絕對正確、理性、客觀的判斷。其實恕我直言,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外在的客觀標準,如果不從興趣出發,所有的人生選擇都一定是錯的。但是我最深刻的感受還不是這個,而是我恍惚之間被問到這些問題的時候,都像是行進在一個災民的隊伍當中,被人打聽,是到陝西逃荒好呢,還是下湖北有活路。這麽多年輕人生活在一個如此豐裕的時代,怎麽會有災民的思維,用討活路的心態來選擇自己的人生呢?
在說戊戌變法之前,我們先聊聊“輿論”這件事。就我這麽多年對於輿論的觀察有一個心得,同一個事實其實可以講出無窮多版本的故事。比方說有一個女性勇於打破各種封建倫理的枷鎖,追求自己的愛情,最後被封建禮教殘酷地殺害了。這是一個正麵的故事吧?另外一個故事是有一個淫婦,勾結奸夫,殘害自己的親夫,最後被她的小叔子給弄死了。這是一個負麵的故事吧。
這兩個故事說的其實都是潘金蓮這麽一個事,但是它確實是兩套表述係統。
我第一次意識到這一點是有一次我在一個餐館吃飯,我隻點了兩個菜,結果服務員“噌噌噌”給我上了三個菜。我就說:“其中這一個菜我沒點啊?”服務員一看單子說:“你是沒點”。然後人家小姑娘接著說:“這菜挺好的,是我們店當家的拿手菜,你就吃了吧。”我說:“憑什麽啊?我沒點啊,你別看我胖,我是實心胖子,我裏麵空間不大的,你退了吧。”
我剛開始還好好說,怎麽說人家都不退,非得逼我把這菜給吃了。最後我實在煩了,一拍桌子,我說:“你把你們經理叫來。”話音剛落,人家姑娘“哇”就哭了,說:“如果你不要這菜都得我賠,我這個月都賠了四個菜了,你說你們吃這菜一個都二十多,我哪兒賠得起?”哇哇在那兒哭。你說我怎麽辦啊?對吧?趕緊給人家遞餐飲紙說:“算我嘴欠,我什麽都沒說,你趕緊走,別哭了,我吃。”
網友反對
@株式會社淳:
一開始輿論的說法我不讚同,同樣的故事其實不是表述方式的對決而是價值觀的對決,一樣是潘金蓮的故事當你說她是突破封建禮教你是站在現代女性自由婚姻自由平等自由選擇的價值立場上,當你說是淫婦勾引男人你是站在封建禮教婚姻傳統忠貞的價值觀的立場上。兩種價值觀的對決和碰撞才會產生這樣的辯論。所謂的表述方式不過是站在不同立場上和價值觀的區別。所以輿論不過是一場社會不同價值觀的碰撞。
你看事實是同一個事實,我點了兩個菜,她給我上了三個,然後逼我吃,對吧?但是在一個故事裏,它變成了就是一個強勢的商家不講理,欺負我弱勢的消費者,逼我吃我沒點的菜。可是這小姑娘突然一哭之後,這個故事就變了,變成一個上得起館子的城裏老爺們兒,欺負人家剛到城裏來打工的一個農村姑娘,你說我是不是不應該?所以我就不能理直氣壯,隻有忍氣吞聲。
很多社會事件都是這樣,基於同一個事實可以講出很多個版本的故事。我們中國人經常說真理越辯越明。對,短時間內我覺得這個效應是有。但是很多重要的曆史事件和輿論戰,大家不是越辯越明,而是各自講各自的故事,看誰的故事有吸引力、有傳播力、有感召力,最後是故事戰。誰的表述方式贏了,誰就會被記入曆史;而原來真正的曆史和真相,那麽複雜的真相,也許永遠地被湮沒。 中學曆史教科書的疑問
我們今天看到關於戊戌變法所有的故事,幾乎都是來自於康有為和梁啟超他們在流亡海外時,接受記者采訪和自己寫的各種文章描述的。我們簡單把故事脈絡勾勒一下成這樣:當時的清廷上上下下分成兩種勢力,第一種勢力是維新派的誌士們,他們圍繞在光緒皇帝周圍,要把大清國向世界主流國家裏去帶,堅持各種銳意的改革和革新,這叫帝黨。
慈禧的第一張照片
而另外一幫是頑固派和保守派,他們圍繞在慈禧太後的周圍,形成了一個叫後黨。這個後黨心裏就不爽,用非常陰暗的心理看著這一場改革。他們發動陰謀,要在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在天津檢閱新軍的時候把光緒皇帝廢掉。
這幫維新誌士非常地擔心皇帝、改革和大清國的命運。他們就製定了一個“圍園殺後”的政變計劃,想把慈禧太後所住的頤和園圍住,把慈禧太後抓起來殺掉以確保光緒皇帝的權威。但是很可惜他們信任錯了一個叫袁世凱的人。袁世凱一邊假模假樣地答應配合他們的計劃,一邊又向後黨告密。結果慈禧太後從頤和園餓虎撲食回到宮裏,把光緒皇帝軟禁在瀛台;與此同時抓捕了維新誌士,幾天後把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處斬,導致整個戊戌變法失敗,康、梁流亡海外。然後清廷把所有的改革措施全部都廢掉了。
慈禧的繪畫
這個就是中學曆史教科書裏關於戊戌變法的故事。但是如果你回到當時的曆史情境,你會發現恰恰是這個最根本的問題出了疑問。也就是當時的政局是不是清清楚楚地分成帝黨和後黨兩撥尖銳對立的政治勢力?對康有為來說,當然有了,滿北京城的人力車司機都這麽分析宮裏的政治,我隻不過是誇大了一下而已。
現在我們回到慈禧太後的立場來分析這件事情。大家都說慈禧貪戀權位,可是慈禧把權力交出來的這個決定是她自己做的。按說光緒皇帝十八歲成人是在1889年,可是1887年慈禧就提出來說不幹了。你們趕緊準備接班,我得撤簾,我得歸政,我得歇著了。當時光緒皇帝周邊的所有人都很緊張。他們緊張也有道理,大清國此時已是風雨飄搖、千瘡百孔,沒有一個老練成熟的政治家在這兒掌舵,怎麽往前走?把整個國家就交給這麽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而且光緒皇帝當時表現出來的那種政治稟賦也不像是一個有雄武之氣的明主。當時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光緒皇帝的親生父親醇親王奕譞都哭天搶地要挽留慈禧說:你不能撤簾,你就算撤簾,你也得再訓政幾年,要保證這艘航船繼續往前走。
可是這個時候態度最堅決的恰恰是慈禧本人,所有人勸都不聽,她是鐵了心要撤簾歸政,回頤和園養老去。那你說慈禧太後是虛偽嗎?
慈禧書法 慈禧太後與光緒皇帝的關係究竟如何
但是你真的回到慈禧的生命曆程當中,抱著一種理解之同情去理解她,你會發現這麽幾點:
第一,假如她不是皇太後,我們把她看作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女人,你會發現這真是一個很苦命的女人。人生三大不幸同時應在她的身上:剛成年喪父、結婚沒幾年喪夫、晚年喪子。她18歲喪父,作為家裏的長女把父親的屍首運回北京。慈禧26歲就當了皇太後,為什麽當皇太後呢?丈夫鹹豐皇帝死了,她26歲就守寡。等她到了40歲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培養出來,但這孩子據說得了花柳病*死了,40歲突然斷了後。
雖說一個女人在人生當中遭到這麽三次重大的打擊,但是她用她那種強悍得像鋼絲一般的神經又挺了過來,把一個四歲的小皇帝抱進宮重新培養,終於又培養到18歲。老太太說我要歇會兒了,我50多歲了得養老啦。這其實就是一個中國典型的農村老太太的心理嘛,你爹死得早,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現在你終於娶上媳婦兒了,我老太太就不再操心了,我把家裏鑰匙交出來你自己管吧,我得舒服地養老了。慈禧有這樣的一個心態,你能說一定是虛偽嗎?恐怕也有幾分真誠的含義在裏頭吧。
小編補充:花柳病即性病,目前稱之為性傳染病,古人認為這是尋“花”問“柳”之病,自然和嫖妓、亂交有很大關係。這種病從史籍看來,是久已有之,但限於科學發展水平,不太肯定也不太明確,隻有個別醫家的籠罩著神秘色彩的處方與醫療記錄。直至明代,對此才有個較廣泛而更明確的說法與診斷。
第二,我們知道慈禧當時也麵臨著政治壓力。雖然她很有權威,權術也很高超,各地封疆大吏被她擺弄得也非常順。但是要知道太後垂簾畢竟是權宜之計。我在野史裏看過像左宗棠這種封疆大吏,有的時候嘴裏就有不滿。他經常講一句話叫牝雞司晨。什麽意思?老母雞報曉。母雞是下蛋的,報曉那是公雞幹的事。輪得到你幹嗎?女主垂簾聽政是大清皇朝的權力運行係統偏離正軌的一種權宜之計。
慈禧太後在五十多歲的時候,有點像美國總統的第二任,她該考慮自己的曆史地位問題了,閉眼之後跟列祖列宗交代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她希望皇朝的政治運行回到正軌中,我想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但是康、梁所講的後黨和帝黨激烈的政治鬥爭,我覺得還忽視了一個特別重大的因素。那就是人家是母子關係到底好不好?雖然不是親生的,可是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其實是親到不能再親的兩個人。同治帝一死,光緒這個孩子就是慈禧最親的人。親到什麽程度?從夫家論這是她親侄兒;從娘家論光緒是她親妹妹的孩子,她是兩重親屬關係。
而且慈禧太後對她這個親妹妹感情是非常深的。旗人家裏的長女跟漢人家不同。漢人家女兒是小腳老太太,終究要嫁出去的,在家裏沒什麽地位。旗人家的女孩是大腳,在家裏說話是算數的,更何況慈禧是長女*。我看到過一則史料,慈禧妹妹死的時候,慈禧太後去她家的時候暴怒,怒什麽呢?她說你們家居然都不舍得把家裏所有金銀珠寶給老太太陪葬。當時老太後自己親自帶著太監在他們家搜刮,非要把她家所有的好東西都得埋了陪他妹妹走。可見當時她那種失控情緒和她對死去的妹妹的憐惜之情。
你可以想象在現代的家庭中,親姨那是什麽關係?慈禧後來多次跟臣子講,她說我跟皇帝怎麽能不好?他四歲進宮,身子骨又不好,皇帝的那個肚臍眼經常潮濕,我天天拿著紗布給他擦;皇帝怕打雷,我就天天抱著他睡覺,一旦打雷我就要緊緊抱住他;我從小就關注他每一頓吃什麽,每一天穿什麽;為了把他培養成皇帝,我關心他每一門學業,我親自教他認字,親自教他練書法等等。
小編補充:旗人在習俗中仍留有很多母係社會遺風,與漢族女性的‘三從’傳統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旗營中的女子,在稱呼、習俗、地位等方麵都有她們的特殊地方。比如在旗人的稱呼上,旗營家中沒出門的姑娘通稱“姑奶奶”。
養條狗養一個月恐怕都有感情吧,更何況一個親姨娘把自己的一個四歲的侄兒帶到身邊,像親兒子那樣管教,那樣照顧,你能說沒感情?這種感情和母子感情能差到哪裏去?說白了這是比一般的養母和養子之間的關係要親密得多的關係。更何況他們之間還有一種為大清國的未來培養接班人這樣的一個列祖列宗傳下來的政治使命。所以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這樣的一種緊密的關係和親善的關係,是外人很難想象的。
康有為站在外麵老說他們倆是兩派,就像蜈蚣見不得雞,見麵就得鬥心眼兒。這純粹是外臣的想象,你不在宮廷內部,你怎麽知道?後來康有為不知道從哪兒聽到關於慈禧太後要趁他們倆在天津檢閱新軍時要廢掉光緒皇帝這樣一件事情,這隻能是康有為這種在外的小臣才能夠相信的傳聞。
羅胖文章:《戊戌紀略》
作者:袁世凱
推薦語:袁世凱寫於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十四日,距譚嗣同夜訪不過11天,為當事人親筆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