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卿,朕手裏的是吳三桂今日送到內閣的戰報。”朱由檢拿著一份奏折,說道:“朕告訴你們,吳三桂在奏折裏說,建奴於昨日夜裏撤軍了。”
“建奴撤了???”下方一眾大臣紛紛竊竊私語,一個個無比興奮。
“太好了!!!”
建奴南侵這段時間,除了朱由檢和幾個內閣大臣外,朝堂表麵雖看著平靜,其實是暗流湧動,大部分朝臣對於守住山海關是不抱什麽希望的,他們認為二十餘萬建奴突破山海關,隻是時間問題,就算有虎賁營,也隻是使這個時間再延長一些罷了。
甚至很多人都已經在打包細軟,變賣家產,準備隨時跑路的。
能堅持到現在還能上朝,朱由檢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當然這與他的自信和高壓政策有很大關係,敢逃,哼哼,就先關起來再說。
光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哪有這麽便宜的事情,要守就大家夥一起守。
“皇上萬世功業,萬歲萬歲萬萬歲!!!”愣神片刻,眾臣激動的跪拜道。
“好了,平身吧,區區建奴還當不得此評價。”朱由檢嘴上雖如此說,可心裏的成就感還是有的。
“謝皇上!!!”
\"這是我大明近年來,首次全勝建奴,朕與諸卿共勉。
內閣擬旨,詔書進行謄抄、刊刻印刷,下發到地方各府州縣,地方衙門再行發到各地,大明的百姓壓抑太久了,他們需要這場大勝。” 朱由檢略帶激動的說道。
“臣等今日就擬好旨意,並馬上下發。”蔣德璟拱手答道。
“嗯,接下來就請諸卿全心意投入到征西的戰役上,明日朕與諸卿一同去新軍大營。"
"臣等謹遵聖意。"皇極殿一群大臣這次遵旨倒是實心實意。
下朝後,朱由檢從係統花費一百點數,兌換了一把漢陽造。
到目前為止,大明在兵器方麵相比建奴和李自成,優勢還不是很明顯,四千五百名裝備漢陽造的將士,在小規模戰爭中,確實能起到壓倒性的優勢。
但朱由檢知道,征伐李自成和滅建奴之戰,絕不可能還是小規模戰鬥,將會是以幾十萬人為單位的大規模戰爭,到那時,四千五百人的漢陽造起到的作用可能就沒有那麽明顯了。
如果是全軍裝備漢陽造呢?嗬嗬,那場麵可能非常壯觀。
要想達到這個目的,現階段靠係統可能還不太現實,所以朱由檢決定帶這把漢陽造,去一趟軍器局和兵仗局,看看有沒有可能仿製,哪怕是降低幾個級別的也可以,總比火銃要強。
朱由檢一人,首先來到兵仗局,為保密這次並沒有帶王承恩,並不是不相信王承恩,朱由檢認為凡事少一個人知曉總是沒錯的,何況是如此重大的事情。
大明的兵仗局位於西華門外北長春街路西,設於洪武年間,專司成造皇帝的各類衛士及錦衣衛所需各式盔甲兵器以及一部分火器。
兵仗局設掌印太監一員,提督軍器庫太監一員,該局的工匠人數基本在一千七百人左右,最多時達三千多人。
現在雖然遠遠比不上明初的時候,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兵仗局依然是大明現階段最正規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武器研發製造中心。
兵仗局掌印太監暫時由王承恩兼任,由於王承恩平時跟著朱由檢身邊,常駐兵仗局的是提督軍器庫太監,一個叫王晉的太監。
朱由檢踱步走進兵仗局,此時兵仗局內工匠並不多,明末的兵仗局管理混亂,貪汙橫行,更有甚者監守自盜,朱由檢在經過一次大的整頓後,情況才稍有改觀。
“奴婢王晉拜見皇爺。”朱由檢在走進兵仗局內,王晉就已經看到了,心中大吃一驚:皇爺怎麽一個人到這裏來了?
“起來吧,將兵仗局最資深的工匠給朕找來。”朱由檢看著用絲綢包裹著的漢陽造說道。
“奴婢多舌,皇爺如有何事,可以派個小的來就行了,何需您聖駕呢?”王晉諂媚的說道。
“無妨,今日之事,朕希望沒有他人知道,包括王大伴也一樣,如果透露出去,後果你是知道的。”朱由檢看著王晉,警告道。
“奴婢明白,奴婢明白。”王晉聽皇爺如此說,明白皇爺今天肯定是有重要的事,忙低頭答道。
“好了,去把最好的工匠給朕找來。”
“奴婢遵旨。”
說完,朱由檢揮揮手示意王晉,趕緊辦差。
不多時,王晉親自帶著一名工匠走了過來。
“皇爺,這是我兵仗局資格最老,也是兵仗局所有工匠的師傅,叫譚林。”王晉拱手對著朱由檢說道。
“譚工匠,這是皇上,還不快向皇上行禮。”
朱由檢點點頭,打量了一番,工匠年約四十,從布滿厚繭的雙手上,可以看出是個老工匠。
聽到是皇帝,譚林嚇的立馬跪了下去,吃了一輩子的皇糧,這還是第一次見龍顏,今兒回去倒是可以好好吹一吹了。
“好了,起來吧。王晉你出去吧,任何人不得進來。“朱由檢放下漢陽造吩咐道。
“是皇爺。”
待王晉出去後,朱由檢打開絲綢,將漢陽造遞給譚林,說道:“譚工匠,你看看這個。”
“是。”
譚林雙手恭敬接過,仔細端詳一番,大吃一驚道:“這是???”
“不錯,這是大明虎賁營裝備的製式武器,名叫漢陽造。”朱由檢看著譚林說道。
譚林做了一輩子大明工匠,雖是匠籍,但也因為喜歡這份職業,不然做不到現在這個位置。
隻見譚林愛不釋手的撫摸著手中的漢陽造,猶如一個美女的女子一般,如癡如醉地說道:“皇上,這可真是巧奪天工啊,太完美了。皇上,能否借用此物,小人好好研究一番?”
看著眼前的譚林,朱由檢知道此人也是一個匠癡,對此類物品有種特別的感情,隨即笑道:“朕找你來,正是為此事,譚工匠,此物你可仿製的出?”
“回皇上,小人不知道皇上從哪裏得來的此物,小人隻能說很難,大明現在沒有這樣的工藝,但小人盡力而為。”譚林實話實說道。
“建奴撤了???”下方一眾大臣紛紛竊竊私語,一個個無比興奮。
“太好了!!!”
建奴南侵這段時間,除了朱由檢和幾個內閣大臣外,朝堂表麵雖看著平靜,其實是暗流湧動,大部分朝臣對於守住山海關是不抱什麽希望的,他們認為二十餘萬建奴突破山海關,隻是時間問題,就算有虎賁營,也隻是使這個時間再延長一些罷了。
甚至很多人都已經在打包細軟,變賣家產,準備隨時跑路的。
能堅持到現在還能上朝,朱由檢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當然這與他的自信和高壓政策有很大關係,敢逃,哼哼,就先關起來再說。
光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哪有這麽便宜的事情,要守就大家夥一起守。
“皇上萬世功業,萬歲萬歲萬萬歲!!!”愣神片刻,眾臣激動的跪拜道。
“好了,平身吧,區區建奴還當不得此評價。”朱由檢嘴上雖如此說,可心裏的成就感還是有的。
“謝皇上!!!”
\"這是我大明近年來,首次全勝建奴,朕與諸卿共勉。
內閣擬旨,詔書進行謄抄、刊刻印刷,下發到地方各府州縣,地方衙門再行發到各地,大明的百姓壓抑太久了,他們需要這場大勝。” 朱由檢略帶激動的說道。
“臣等今日就擬好旨意,並馬上下發。”蔣德璟拱手答道。
“嗯,接下來就請諸卿全心意投入到征西的戰役上,明日朕與諸卿一同去新軍大營。"
"臣等謹遵聖意。"皇極殿一群大臣這次遵旨倒是實心實意。
下朝後,朱由檢從係統花費一百點數,兌換了一把漢陽造。
到目前為止,大明在兵器方麵相比建奴和李自成,優勢還不是很明顯,四千五百名裝備漢陽造的將士,在小規模戰爭中,確實能起到壓倒性的優勢。
但朱由檢知道,征伐李自成和滅建奴之戰,絕不可能還是小規模戰鬥,將會是以幾十萬人為單位的大規模戰爭,到那時,四千五百人的漢陽造起到的作用可能就沒有那麽明顯了。
如果是全軍裝備漢陽造呢?嗬嗬,那場麵可能非常壯觀。
要想達到這個目的,現階段靠係統可能還不太現實,所以朱由檢決定帶這把漢陽造,去一趟軍器局和兵仗局,看看有沒有可能仿製,哪怕是降低幾個級別的也可以,總比火銃要強。
朱由檢一人,首先來到兵仗局,為保密這次並沒有帶王承恩,並不是不相信王承恩,朱由檢認為凡事少一個人知曉總是沒錯的,何況是如此重大的事情。
大明的兵仗局位於西華門外北長春街路西,設於洪武年間,專司成造皇帝的各類衛士及錦衣衛所需各式盔甲兵器以及一部分火器。
兵仗局設掌印太監一員,提督軍器庫太監一員,該局的工匠人數基本在一千七百人左右,最多時達三千多人。
現在雖然遠遠比不上明初的時候,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兵仗局依然是大明現階段最正規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武器研發製造中心。
兵仗局掌印太監暫時由王承恩兼任,由於王承恩平時跟著朱由檢身邊,常駐兵仗局的是提督軍器庫太監,一個叫王晉的太監。
朱由檢踱步走進兵仗局,此時兵仗局內工匠並不多,明末的兵仗局管理混亂,貪汙橫行,更有甚者監守自盜,朱由檢在經過一次大的整頓後,情況才稍有改觀。
“奴婢王晉拜見皇爺。”朱由檢在走進兵仗局內,王晉就已經看到了,心中大吃一驚:皇爺怎麽一個人到這裏來了?
“起來吧,將兵仗局最資深的工匠給朕找來。”朱由檢看著用絲綢包裹著的漢陽造說道。
“奴婢多舌,皇爺如有何事,可以派個小的來就行了,何需您聖駕呢?”王晉諂媚的說道。
“無妨,今日之事,朕希望沒有他人知道,包括王大伴也一樣,如果透露出去,後果你是知道的。”朱由檢看著王晉,警告道。
“奴婢明白,奴婢明白。”王晉聽皇爺如此說,明白皇爺今天肯定是有重要的事,忙低頭答道。
“好了,去把最好的工匠給朕找來。”
“奴婢遵旨。”
說完,朱由檢揮揮手示意王晉,趕緊辦差。
不多時,王晉親自帶著一名工匠走了過來。
“皇爺,這是我兵仗局資格最老,也是兵仗局所有工匠的師傅,叫譚林。”王晉拱手對著朱由檢說道。
“譚工匠,這是皇上,還不快向皇上行禮。”
朱由檢點點頭,打量了一番,工匠年約四十,從布滿厚繭的雙手上,可以看出是個老工匠。
聽到是皇帝,譚林嚇的立馬跪了下去,吃了一輩子的皇糧,這還是第一次見龍顏,今兒回去倒是可以好好吹一吹了。
“好了,起來吧。王晉你出去吧,任何人不得進來。“朱由檢放下漢陽造吩咐道。
“是皇爺。”
待王晉出去後,朱由檢打開絲綢,將漢陽造遞給譚林,說道:“譚工匠,你看看這個。”
“是。”
譚林雙手恭敬接過,仔細端詳一番,大吃一驚道:“這是???”
“不錯,這是大明虎賁營裝備的製式武器,名叫漢陽造。”朱由檢看著譚林說道。
譚林做了一輩子大明工匠,雖是匠籍,但也因為喜歡這份職業,不然做不到現在這個位置。
隻見譚林愛不釋手的撫摸著手中的漢陽造,猶如一個美女的女子一般,如癡如醉地說道:“皇上,這可真是巧奪天工啊,太完美了。皇上,能否借用此物,小人好好研究一番?”
看著眼前的譚林,朱由檢知道此人也是一個匠癡,對此類物品有種特別的感情,隨即笑道:“朕找你來,正是為此事,譚工匠,此物你可仿製的出?”
“回皇上,小人不知道皇上從哪裏得來的此物,小人隻能說很難,大明現在沒有這樣的工藝,但小人盡力而為。”譚林實話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