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手中鐵甲殘片的左良玉,顫抖的說道:"皇...公子,這就...就是重機槍?"
十副鐵甲不費吹灰之力就被打成了殘渣,這要是打在人身上還有塊完整的肉嗎,就算是最強的擼密銃都打不出如此效果。
有如此利器,大明怕是要無敵於天下了吧?
"嗯,你可以理解為連發式的漢陽造,隻不過,重機槍的威力和射程要遠超漢陽造罷了。"朱由檢看著差點說漏嘴的左良玉,解釋道。
朱由檢倒不怪左良玉,如果是自己,恐怕會更不堪。
"神器,當真是神器!!!”劉文炳在一旁亦是不可思議道,那表情簡直比見了嫦娥還精彩。
而校場內的所有將士,很多以前很多都是未識字的普通百姓,其認知能力比左良玉和劉文炳要更低,此時個個目瞪口呆,如此兵器給眾人的震撼實在是太大。
“這是什麽兵器?火銃嗎?如此厲害?”
“剛剛那押運官不是說了嗎,叫什麽重機槍,火銃哪能打這麽快。”
“俺還知道叫十七式重機槍呢,他是問這是啥兵器,你見過嗎?”
“沒...沒有。”
“你們沒聽到剛才劉將軍說嘛,這是神器,是上天賜給咱大明的。”
聽著將士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朱由檢內心得意,說道:“哈哈,你們不必如此,這是皇上新研究的利器,以後比這更好的兵器都有。左將軍,把兵器都收起來。”
說完,朱由檢大踏步的走向軍帳,不再理會身後將士們的繼續討論。
等左良玉和劉文炳二人進軍帳後,朱由檢說道:“二位卿家,組織將士們加緊訓練,朕準備成軍儀式後,就與李自成決戰,要發展,就必須有一個和平穩定的內部環境,所以大明內部必須要盡快肅清。”
沉浸在十七式強大威力的二人,此時方微微緩過神,拱手答道:“皇上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大明幸甚,臣等必不負皇上重托,為皇上掃清寰宇,蕩靜中原。”
“哈哈好,二位卿家都退下吧,第三集團軍朕就不去了,朕現在就回宮了。”朱由檢笑答道,同時亦是起身向外走去。
“臣等恭送皇上。”二人同時一禮道。
“哦對了,十七式重機槍要嚴格保密。”朱由檢臨出帳時,轉身囑咐了一句。
雖然在場的將士很多,都看見了,可朱由檢並不是要對將士們保密,隻要求不可外傳就可以了。
“是,臣馬上下封口令,任何人不得外傳。”左良玉答道。
“好,朕走了。”說完,朱由檢跨步走了出去。
等朱由檢走後,劉文炳看著帳外方向說道:“皇上真乃聖君,難怪可以力挽狂瀾於危牆。”
“是啊,光是這些厲害的兵器,我大明振興有望。劉將軍,有了這等兵器,李自成和韃子怕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了。”左良玉亦是感慨道。
“哈哈哈,那是。”
另一邊,離開軍營的朱由檢,並沒有急著回宮,而是帶著王承恩及兩名護衛,在京城大街小巷閑逛起來。
“皇爺,時候不早了,咱們該回去了。”王承恩擔心皇帝安危,提醒道。
雖在京城,可也要以防萬一不是,在宮城外總沒有裏麵安全,萬一哪個不開眼的冒犯了天威,如何擔待的起?
“無妨,好不容易出宮一次,如此熱鬧的場景,大伴兒,你也看看,不用如此緊張。”朱由檢無所謂的答道。
為了迎接盛事,京城各處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朱由檢怎麽可能這麽早就回宮。
沒辦法,王承恩隻有示意兩名護衛跟上,貼身保護朱由檢。
朱由檢猶如孩童一般,在京城看看這,瞅瞅那,從穿越到現在,朱由檢從性命不保到收複山西,再到剿滅晉商等等,一直忙於朝政,確實未曾好好的看一下這明朝的京城,說實話,在這個年代的京城,確有一種人文之美,讓朱由檢流連忘返。
一直到酉時,朱由檢這才意猶未盡的回宮,而這,還是王承恩多次催促,搬出了周皇後才作罷。
剛回到西暖閣,就見周皇後已經等待多時。
看見朱由檢,周皇後立馬上前嘟囔道:“皇上去哪裏了?讓妾好找。”
朱由檢見皇後等的辛苦,忙解釋道:“朕今日去看了看軍營,馬上要打仗了,有些事安排一下。皇後找朕,是有什麽要事嗎?”
“沒有,幾個皇兒多日未曾見到皇上,都有些想念。”周皇後語氣略微有些責備道。
聽到此,朱由檢確有些愧疚,忙於朝政,確實疏忽了幾個皇子的管理,於是說道:“怪朕怪朕,前朝太忙了,朕有些脫不開身,今夜朕就去看看皇兒們。”
“嗯,妾知道皇上政務繁忙,可幾個皇兒,皇上還是要悉心教導才是。”周皇後語氣一軟,說道。
“皇後說的是,快,咱們先進去吧。”二人說了半天,還是站在閣門外,此時朱由檢才想起來。
“皇上政務繁忙,妾就不進去了。皇上剛剛說,又要打仗了?”周皇後擔憂道。
“嗯,朝廷雖然收複了山西,可李自成還盤踞在陝西和河南一帶,等凱旋大軍的成軍儀式結束後,朝廷就要滅了李自成,收複陝西河南了。”朱由檢回道。
不管是打什麽仗,周皇後總是擔心的,不過朝廷要消滅李自成,周皇後心裏亦是高興的,大明就沒有丟失一寸國土的君王。
“皇上,前朝的事,妾不好多說什麽,妾隻求皇上注意龍體,別累著了身子。”周皇後囑咐道。
朱由檢聽後倒是感動異常,溫柔答道:“朕知道了,皇後放心。”
“如此,那妾回去了。”
說完,周皇後一禮返回了坤寧宮。
而朱由檢此時坐回西暖閣,屏退了左右,打開係統,看著僅剩的幾萬兌換點,默念道:還是太慢了。
兌換點不夠用,全軍換裝就無法進行,好在現在十五萬大明軍隊,都裝備了一定的火器,慢慢來吧。
反正再有兩日,大軍就到京了。
十副鐵甲不費吹灰之力就被打成了殘渣,這要是打在人身上還有塊完整的肉嗎,就算是最強的擼密銃都打不出如此效果。
有如此利器,大明怕是要無敵於天下了吧?
"嗯,你可以理解為連發式的漢陽造,隻不過,重機槍的威力和射程要遠超漢陽造罷了。"朱由檢看著差點說漏嘴的左良玉,解釋道。
朱由檢倒不怪左良玉,如果是自己,恐怕會更不堪。
"神器,當真是神器!!!”劉文炳在一旁亦是不可思議道,那表情簡直比見了嫦娥還精彩。
而校場內的所有將士,很多以前很多都是未識字的普通百姓,其認知能力比左良玉和劉文炳要更低,此時個個目瞪口呆,如此兵器給眾人的震撼實在是太大。
“這是什麽兵器?火銃嗎?如此厲害?”
“剛剛那押運官不是說了嗎,叫什麽重機槍,火銃哪能打這麽快。”
“俺還知道叫十七式重機槍呢,他是問這是啥兵器,你見過嗎?”
“沒...沒有。”
“你們沒聽到剛才劉將軍說嘛,這是神器,是上天賜給咱大明的。”
聽著將士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論,朱由檢內心得意,說道:“哈哈,你們不必如此,這是皇上新研究的利器,以後比這更好的兵器都有。左將軍,把兵器都收起來。”
說完,朱由檢大踏步的走向軍帳,不再理會身後將士們的繼續討論。
等左良玉和劉文炳二人進軍帳後,朱由檢說道:“二位卿家,組織將士們加緊訓練,朕準備成軍儀式後,就與李自成決戰,要發展,就必須有一個和平穩定的內部環境,所以大明內部必須要盡快肅清。”
沉浸在十七式強大威力的二人,此時方微微緩過神,拱手答道:“皇上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大明幸甚,臣等必不負皇上重托,為皇上掃清寰宇,蕩靜中原。”
“哈哈好,二位卿家都退下吧,第三集團軍朕就不去了,朕現在就回宮了。”朱由檢笑答道,同時亦是起身向外走去。
“臣等恭送皇上。”二人同時一禮道。
“哦對了,十七式重機槍要嚴格保密。”朱由檢臨出帳時,轉身囑咐了一句。
雖然在場的將士很多,都看見了,可朱由檢並不是要對將士們保密,隻要求不可外傳就可以了。
“是,臣馬上下封口令,任何人不得外傳。”左良玉答道。
“好,朕走了。”說完,朱由檢跨步走了出去。
等朱由檢走後,劉文炳看著帳外方向說道:“皇上真乃聖君,難怪可以力挽狂瀾於危牆。”
“是啊,光是這些厲害的兵器,我大明振興有望。劉將軍,有了這等兵器,李自成和韃子怕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了。”左良玉亦是感慨道。
“哈哈哈,那是。”
另一邊,離開軍營的朱由檢,並沒有急著回宮,而是帶著王承恩及兩名護衛,在京城大街小巷閑逛起來。
“皇爺,時候不早了,咱們該回去了。”王承恩擔心皇帝安危,提醒道。
雖在京城,可也要以防萬一不是,在宮城外總沒有裏麵安全,萬一哪個不開眼的冒犯了天威,如何擔待的起?
“無妨,好不容易出宮一次,如此熱鬧的場景,大伴兒,你也看看,不用如此緊張。”朱由檢無所謂的答道。
為了迎接盛事,京城各處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朱由檢怎麽可能這麽早就回宮。
沒辦法,王承恩隻有示意兩名護衛跟上,貼身保護朱由檢。
朱由檢猶如孩童一般,在京城看看這,瞅瞅那,從穿越到現在,朱由檢從性命不保到收複山西,再到剿滅晉商等等,一直忙於朝政,確實未曾好好的看一下這明朝的京城,說實話,在這個年代的京城,確有一種人文之美,讓朱由檢流連忘返。
一直到酉時,朱由檢這才意猶未盡的回宮,而這,還是王承恩多次催促,搬出了周皇後才作罷。
剛回到西暖閣,就見周皇後已經等待多時。
看見朱由檢,周皇後立馬上前嘟囔道:“皇上去哪裏了?讓妾好找。”
朱由檢見皇後等的辛苦,忙解釋道:“朕今日去看了看軍營,馬上要打仗了,有些事安排一下。皇後找朕,是有什麽要事嗎?”
“沒有,幾個皇兒多日未曾見到皇上,都有些想念。”周皇後語氣略微有些責備道。
聽到此,朱由檢確有些愧疚,忙於朝政,確實疏忽了幾個皇子的管理,於是說道:“怪朕怪朕,前朝太忙了,朕有些脫不開身,今夜朕就去看看皇兒們。”
“嗯,妾知道皇上政務繁忙,可幾個皇兒,皇上還是要悉心教導才是。”周皇後語氣一軟,說道。
“皇後說的是,快,咱們先進去吧。”二人說了半天,還是站在閣門外,此時朱由檢才想起來。
“皇上政務繁忙,妾就不進去了。皇上剛剛說,又要打仗了?”周皇後擔憂道。
“嗯,朝廷雖然收複了山西,可李自成還盤踞在陝西和河南一帶,等凱旋大軍的成軍儀式結束後,朝廷就要滅了李自成,收複陝西河南了。”朱由檢回道。
不管是打什麽仗,周皇後總是擔心的,不過朝廷要消滅李自成,周皇後心裏亦是高興的,大明就沒有丟失一寸國土的君王。
“皇上,前朝的事,妾不好多說什麽,妾隻求皇上注意龍體,別累著了身子。”周皇後囑咐道。
朱由檢聽後倒是感動異常,溫柔答道:“朕知道了,皇後放心。”
“如此,那妾回去了。”
說完,周皇後一禮返回了坤寧宮。
而朱由檢此時坐回西暖閣,屏退了左右,打開係統,看著僅剩的幾萬兌換點,默念道:還是太慢了。
兌換點不夠用,全軍換裝就無法進行,好在現在十五萬大明軍隊,都裝備了一定的火器,慢慢來吧。
反正再有兩日,大軍就到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