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朱由檢提出的問題,諸人都有認真的思索:陛下說的對啊,如果按照此法,先不提勘探所需要的時間,光是建設、采集等都至少一年之後才慢慢會有些成效,而且還不一定能全部滿足大明的需求。
“臣等愚鈍,還請陛下示下。”諸臣主動拱手請教道。
“你們啊,什麽都好,就是太迂腐,難道就沒有想過從別的地方獲取嗎?”朱由檢站起身,走到諸臣麵前,假意責備道。
“別的地方?”蔣德璟聞言,低頭喃喃自語後,大吃一驚,猛地抬頭繼續問道:“陛下是說...出兵他國?”
朱由檢點點頭,甚是滿意的看著蔣德璟,心中暗自給他點了一個讚:不錯,孺子可教嘛。
“對,朕就是這個意思。”
其他諸臣一片嘩然,以閣老範景文為首,加上吏部、禮部、戶部和刑部等四部尚書,對此皆持反對態度。
“陛下,萬萬不可啊。”範景文第一時間出班反對。
“為何?”朱由檢皺眉反問。
“陛下,出兵侵略其他國家,臣以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妥,其一我大明已經是經濟發達,物產豐富,周邊的一些小的國家窮的叮當響,也沒有什麽東西值得朝廷大動幹戈出手去搶,就算是為了資源,大不了朝廷可以去購買;
其二我大明向來就是禮儀之邦。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自古以來,朝廷一直都講究以禮至上,既是禮儀之邦當然不可主動挑起事端了。
其三我大明是天朝上國,萬邦來朝。既然是天朝上國,就應該有天朝的氣度,更不應該為了區區些許資源,去侵略他國,如此恐會貽笑四方。
臣請陛下三思。"範景文娓娓道來。
不得不說,範景文的這番說辭,也不無道理,幾個持反對意見的朝臣聽得是連連點頭,拱手附議。
特別是明人好麵子,對於天朝上國這個頭銜極為看重,上國之人怎能出去行搶奪之事呢。
"你們幾人呢?"朱由檢沒有回答,轉頭看向蔣德璟、張煌言和倪元璐等人。
聽到皇帝詢問,作為兵部尚書的張煌言拱手道:"陛下,請先容臣向範閣老詢問幾個問題。"
朱由檢揮揮手,示意張煌言可以詢問。
得到皇帝首肯,張煌言隨即對著範景文一禮道:"範閣老容稟。"
"張大人請說。"範景文還禮道。
"下官想問的是,這勘探和開發所費銀兩幾何?"
這個問題範景文倒還沒有想過,思索片刻後答道:"前期勘探,中期開發,後期采集,本閣估計怎麽也需要上百萬兩白銀吧,如果增加數量的話...這個數額還會增加。"
"好,下官還有一個問題,這銀子從何而來?"
"張大人,此話何意?當然是戶部調撥了。"範景文有些莫名其妙道。
朱由檢在一旁笑了笑,倒是明白了張煌言的意思。
"閣老莫惱,下官並無不敬之意,下官的意思是,從財政上來說,朝廷現在雖然稅收大大增加,但所費之處亦是不少,朝廷能省還是要多省一些,就算是購買,這一來一去,相信銀子耗費不會少,還受人牽製;
再者陛下剛剛的擔憂,下官深為讚同,時間不等人啊,大明的發展可等不起。
至於天朝上國,萬邦來朝,下官以為此等虛幻的東西,不要也罷。\"張煌言解釋道。
“照張大人所說,開戰難道就不需要耗費銀兩了嗎?據本閣所知,大明每一次戰事耗費都是百萬兩以上。”範景文反駁道。
“以戰養戰。”未等張煌言搭話,一旁朱由檢搶先說道。
“陛下???”
“張卿的意思是以戰養戰。”朱由檢返身坐回龍椅:“大軍可以就地解決糧草和餉銀問題。”
“就地解決?陛下是想.....”
“對,大軍每攻占一處,就在當地征集糧草物資,朝廷撥付一些,如此可以減輕朝廷不小的壓力。”朱由檢點頭道:“另外,朕出兵也不全是為了資源而去。
據可靠情報,今年,西方即將爆發一場戰爭,恐走上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西方國家可能會踏上發展的快車道。所以對外擴張是唯一的道路,大明一定要把握好這一次的良機,迅速發展,才能在世界上屹立不倒,大明才能永遠比別人強大。”
“陛下宏圖,臣等欽佩。”諸臣拱手道,不過這情報的來源諸臣倒是一臉狐疑,隻是這皇帝不說,作為臣子的也不好多問。
誰知道皇帝私底下有多少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出兵的事,就這麽定了。不過大明作為禮儀之邦,自然不能對藩屬友好國開戰,朕的意思是第一個目標就定為東邊的日本國。"朱由檢斷然道。
哼哼,小日本,不等三百年後,朕現在就滅了你......
"陛下,日本國小資源少,是不是有些得不償失?"聽到陛下要進攻日本國,張煌言建議道。
"無妨,現在的日本國,正處於德川幕府將軍統治時期,全國大大小小的諸侯勢力多達200多個。諸卿,這些可不是普通的諸侯,都是在統一戰亂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每一個都勞苦功高,其中很多都是各自為政,相互攻伐,相信要想破局會容易的多。"朱由檢分析道。
"攻打日本國,朕決定派洪承疇和祖大壽兩個集團軍去,再加上第二艦隊的配合。"
第二艦隊?哪來的第二艦隊?
對於皇帝突然冒出的第二艦隊,諸臣皆是一臉狐疑。
看著諸卿疑惑的表情,朱由檢方才想起,好像還沒有告訴他們第二艦隊的事。
"哈哈,諸卿,朕失誤了,忘了告訴爾等,其實第二艦隊已經成立了,隻是戰艦還未抵達罷了。
張卿。"
"臣在。"張煌言興奮應道。
不管這第二艦隊是哪兒來的,對大明對兵部都是百利而無一害啊。
"兵部派人去迎接第二艦隊。"
"臣領旨。"
朱由檢想了想,最後說道:"諸卿,對外擴張將會作為朝廷以後的主要政策,朕會下旨,讓在南方的李若璉先行前往日本國探查,待時機成熟後,立即發兵日本。"
"臣等謹遵聖意。"
“臣等愚鈍,還請陛下示下。”諸臣主動拱手請教道。
“你們啊,什麽都好,就是太迂腐,難道就沒有想過從別的地方獲取嗎?”朱由檢站起身,走到諸臣麵前,假意責備道。
“別的地方?”蔣德璟聞言,低頭喃喃自語後,大吃一驚,猛地抬頭繼續問道:“陛下是說...出兵他國?”
朱由檢點點頭,甚是滿意的看著蔣德璟,心中暗自給他點了一個讚:不錯,孺子可教嘛。
“對,朕就是這個意思。”
其他諸臣一片嘩然,以閣老範景文為首,加上吏部、禮部、戶部和刑部等四部尚書,對此皆持反對態度。
“陛下,萬萬不可啊。”範景文第一時間出班反對。
“為何?”朱由檢皺眉反問。
“陛下,出兵侵略其他國家,臣以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妥,其一我大明已經是經濟發達,物產豐富,周邊的一些小的國家窮的叮當響,也沒有什麽東西值得朝廷大動幹戈出手去搶,就算是為了資源,大不了朝廷可以去購買;
其二我大明向來就是禮儀之邦。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自古以來,朝廷一直都講究以禮至上,既是禮儀之邦當然不可主動挑起事端了。
其三我大明是天朝上國,萬邦來朝。既然是天朝上國,就應該有天朝的氣度,更不應該為了區區些許資源,去侵略他國,如此恐會貽笑四方。
臣請陛下三思。"範景文娓娓道來。
不得不說,範景文的這番說辭,也不無道理,幾個持反對意見的朝臣聽得是連連點頭,拱手附議。
特別是明人好麵子,對於天朝上國這個頭銜極為看重,上國之人怎能出去行搶奪之事呢。
"你們幾人呢?"朱由檢沒有回答,轉頭看向蔣德璟、張煌言和倪元璐等人。
聽到皇帝詢問,作為兵部尚書的張煌言拱手道:"陛下,請先容臣向範閣老詢問幾個問題。"
朱由檢揮揮手,示意張煌言可以詢問。
得到皇帝首肯,張煌言隨即對著範景文一禮道:"範閣老容稟。"
"張大人請說。"範景文還禮道。
"下官想問的是,這勘探和開發所費銀兩幾何?"
這個問題範景文倒還沒有想過,思索片刻後答道:"前期勘探,中期開發,後期采集,本閣估計怎麽也需要上百萬兩白銀吧,如果增加數量的話...這個數額還會增加。"
"好,下官還有一個問題,這銀子從何而來?"
"張大人,此話何意?當然是戶部調撥了。"範景文有些莫名其妙道。
朱由檢在一旁笑了笑,倒是明白了張煌言的意思。
"閣老莫惱,下官並無不敬之意,下官的意思是,從財政上來說,朝廷現在雖然稅收大大增加,但所費之處亦是不少,朝廷能省還是要多省一些,就算是購買,這一來一去,相信銀子耗費不會少,還受人牽製;
再者陛下剛剛的擔憂,下官深為讚同,時間不等人啊,大明的發展可等不起。
至於天朝上國,萬邦來朝,下官以為此等虛幻的東西,不要也罷。\"張煌言解釋道。
“照張大人所說,開戰難道就不需要耗費銀兩了嗎?據本閣所知,大明每一次戰事耗費都是百萬兩以上。”範景文反駁道。
“以戰養戰。”未等張煌言搭話,一旁朱由檢搶先說道。
“陛下???”
“張卿的意思是以戰養戰。”朱由檢返身坐回龍椅:“大軍可以就地解決糧草和餉銀問題。”
“就地解決?陛下是想.....”
“對,大軍每攻占一處,就在當地征集糧草物資,朝廷撥付一些,如此可以減輕朝廷不小的壓力。”朱由檢點頭道:“另外,朕出兵也不全是為了資源而去。
據可靠情報,今年,西方即將爆發一場戰爭,恐走上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西方國家可能會踏上發展的快車道。所以對外擴張是唯一的道路,大明一定要把握好這一次的良機,迅速發展,才能在世界上屹立不倒,大明才能永遠比別人強大。”
“陛下宏圖,臣等欽佩。”諸臣拱手道,不過這情報的來源諸臣倒是一臉狐疑,隻是這皇帝不說,作為臣子的也不好多問。
誰知道皇帝私底下有多少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出兵的事,就這麽定了。不過大明作為禮儀之邦,自然不能對藩屬友好國開戰,朕的意思是第一個目標就定為東邊的日本國。"朱由檢斷然道。
哼哼,小日本,不等三百年後,朕現在就滅了你......
"陛下,日本國小資源少,是不是有些得不償失?"聽到陛下要進攻日本國,張煌言建議道。
"無妨,現在的日本國,正處於德川幕府將軍統治時期,全國大大小小的諸侯勢力多達200多個。諸卿,這些可不是普通的諸侯,都是在統一戰亂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每一個都勞苦功高,其中很多都是各自為政,相互攻伐,相信要想破局會容易的多。"朱由檢分析道。
"攻打日本國,朕決定派洪承疇和祖大壽兩個集團軍去,再加上第二艦隊的配合。"
第二艦隊?哪來的第二艦隊?
對於皇帝突然冒出的第二艦隊,諸臣皆是一臉狐疑。
看著諸卿疑惑的表情,朱由檢方才想起,好像還沒有告訴他們第二艦隊的事。
"哈哈,諸卿,朕失誤了,忘了告訴爾等,其實第二艦隊已經成立了,隻是戰艦還未抵達罷了。
張卿。"
"臣在。"張煌言興奮應道。
不管這第二艦隊是哪兒來的,對大明對兵部都是百利而無一害啊。
"兵部派人去迎接第二艦隊。"
"臣領旨。"
朱由檢想了想,最後說道:"諸卿,對外擴張將會作為朝廷以後的主要政策,朕會下旨,讓在南方的李若璉先行前往日本國探查,待時機成熟後,立即發兵日本。"
"臣等謹遵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