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團軍整備工作完成的極為迅速,開拔所需糧餉、彈藥物資等在五日內便已準備齊全。
第一批出發的部隊第一軍一旅秦拱明所部,於三日前正式向吳三桂駐地開始挺進,而剩餘四萬大軍則做著最後的準備。
當然,沙皇既然敢向大明發動戰爭,相應的準備也是做得相當充足,不僅在遠東地區集結了重兵集團,同時還聯絡了歐洲諸國,組成五十萬聯軍逐漸向托木斯克逼近,至此,沙俄等國在西西伯利亞地區的兵力猛增至七十萬人。
大明一方,在第七集團軍未抵達之前,則僅有吳三桂的兩萬兵馬,可以說同樣極為劣勢。
不得不說,不管是歐洲戰場還是即將到來的西伯利亞戰役、亦或是台灣海域,大明在各線兵力上都處於絕對的劣勢。
兵器的優良被這種極大的數量優勢抵消,致使明國無法快速取勝,這也是朱由檢迫切需要擴軍五百萬的重要原因。
若論後備兵員,歐洲諸國任何一個都不會是大明的對手,唯有聯合起來,或許能稍加對抗,而這種對抗若加上明軍的兵器及國力優勢,最新勝利的一方自然是不言而喻。
沈陽軍營內的秦良玉與一眾將軍,則站在巨大的堪輿圖前,思考著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老將軍,蠻夷這次可是來者不善啊,吳將軍僅有兩萬兵馬,要硬抗這七十萬敵軍,末將以為,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啊。”一旁的秦拱明說道。
“嗯,老身也擔心,在我軍抵達之前,吳將軍的兩萬人馬會抵擋不住蠻夷的兵峰啊,若真是那樣,我軍就被動了。”秦良玉擔憂道。
在思索片刻後,秦良玉再道:“大軍開拔還需多長時間?”
“回老將軍,一應糧餉物資皆已準備妥當,隨時可以出發!!!”一旁的秦翼明回道。
秦良玉道:“好既是如此,時間就是戰機,立刻傳令下去,各軍按照預定計劃立即出發,以最快速度趕到托木斯克,不得有誤!!!”
“遵令。”
隨著秦良玉的一聲令下,第七集團軍的各部開始向著目標地域進發。
雖說比起預定出發日期提前了幾日,然秦良玉仍是心急如焚,此去托木斯克路途還有些距離,必須趕在蠻夷發起進攻前與吳三桂匯合。
......
另一邊,歐洲戰場上,擊退普利茅斯和布雷斯特明軍的聯軍各國統帥們,正在軍議。
此次軍議的主要內容,則是製定進攻和蘭王國的具體方略。
自大明向和蘭派遣專業的軍事顧問團,再加上大明與和蘭簽署軍事同盟條約,獲得一批新式重機槍和野戰炮後,致使其軍隊戰力突飛猛進。
這讓本將看和蘭不順眼的歐洲諸國,更是覺得如芒在背、如鯁在喉,更何況諸國也絕不允許一個親近大明的和蘭,在自己身邊臥榻,可以說諸國對和蘭已到了不除不快的地步。
同時,各國也明白,大明對於兩大軍港的丟失,不可能忍氣吞聲、毫無動作,所以,搶先消滅這個明帝國的小弟成了第一要務。
經過一日的商議,諸國終於達成一致意見,決定從陸地上兵分三路同時發動進攻。
左路軍隊由魯珀特親王親自指揮,帶領著整整三十萬精銳士兵從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出發,一路向北猛撲羅森達爾;中路則由夏爾伯爵掛帥,他麾下同樣有三十萬雄師,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埃森城向西進軍,目標直指艾恩德霍芬;而右翼則交給了經驗豐富的巴赫公爵,他率領著四十萬大軍從不來梅向南挺進,直逼格羅寧根。
對於和蘭而言,這其中唯一能讓人鬆一口氣的好消息就是大明對海域實施的嚴密封鎖,使得聯軍無法在和蘭西部沿海地區同時展開大規模的登陸作戰。如此一來,和蘭成功地避免了雙線作戰的困境,不至於陷入首尾難顧的危險境地。
與此同時,楊奇所統領的三十萬大軍也已搭乘上千艘運輸船,在四艘強大的戰列艦、一艘戰巡艦以及兩艘鐵甲艦的護衛下,順利地抵達了普利茅斯的外海,並與第一第二近衛師艦隊勝利會師。
自從那兩場激烈的戰役過後,兩大近衛師雖然遭遇挫敗,但他們並沒有氣餒,相反,在鄭芝龍和張通的英勇領導下,這支精銳之師巧妙地避開了各個國家防禦相對薄弱的區域,並采取靈活多變的戰術策略,頻繁發動襲擊。
明軍的炮火猛烈地轟擊著蠻族沿海的城市,可以說給歐洲各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麵對如此困境,歐洲諸國被逼無奈,不得不再次拚湊起僅存的戰船,組成了一支由三百艘戰船組成的龐大艦隊,迅速對大明艦隊的五十艘戰船展開反擊。
於是,在英吉利海峽這個關鍵海域,雙方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海戰,這場激戰持續了整整三個時辰。
最終,明朝海軍以損失十艘木製戰船以及一百三十名英勇軍士的代價,成功殲滅了聯軍艦隊的兩百八十三艘戰船,並俘虜了一千兩百多名敵軍士兵,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次海戰徹底消滅了聯軍艦隊的有生力量,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自此戰之後,整個歐洲的海麵上,皆已成為明軍的天下。此等情況,使得鄭芝龍和張通迅速做出決策,將整支艦隊一分為二,來回巡弋在英吉利海峽。
明軍嚴密監視著每一艘在海麵上航行的船隻,無論是商船還是戰船,隻要被明軍發現,就會毫不猶豫地遭到攻擊和擊毀。
這一戰術讓整個歐洲海域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所有船隻都不敢輕易出海,而最受影響的還是大不列顛王國,這一局麵對於大不列顛王國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原本計劃回援歐洲本土的數十萬聯軍也因海路被封鎖而無法動彈,更嚴重的是,大不列顛王國被困在孤島之內,與歐洲本土失去了聯係。
第一批出發的部隊第一軍一旅秦拱明所部,於三日前正式向吳三桂駐地開始挺進,而剩餘四萬大軍則做著最後的準備。
當然,沙皇既然敢向大明發動戰爭,相應的準備也是做得相當充足,不僅在遠東地區集結了重兵集團,同時還聯絡了歐洲諸國,組成五十萬聯軍逐漸向托木斯克逼近,至此,沙俄等國在西西伯利亞地區的兵力猛增至七十萬人。
大明一方,在第七集團軍未抵達之前,則僅有吳三桂的兩萬兵馬,可以說同樣極為劣勢。
不得不說,不管是歐洲戰場還是即將到來的西伯利亞戰役、亦或是台灣海域,大明在各線兵力上都處於絕對的劣勢。
兵器的優良被這種極大的數量優勢抵消,致使明國無法快速取勝,這也是朱由檢迫切需要擴軍五百萬的重要原因。
若論後備兵員,歐洲諸國任何一個都不會是大明的對手,唯有聯合起來,或許能稍加對抗,而這種對抗若加上明軍的兵器及國力優勢,最新勝利的一方自然是不言而喻。
沈陽軍營內的秦良玉與一眾將軍,則站在巨大的堪輿圖前,思考著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老將軍,蠻夷這次可是來者不善啊,吳將軍僅有兩萬兵馬,要硬抗這七十萬敵軍,末將以為,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啊。”一旁的秦拱明說道。
“嗯,老身也擔心,在我軍抵達之前,吳將軍的兩萬人馬會抵擋不住蠻夷的兵峰啊,若真是那樣,我軍就被動了。”秦良玉擔憂道。
在思索片刻後,秦良玉再道:“大軍開拔還需多長時間?”
“回老將軍,一應糧餉物資皆已準備妥當,隨時可以出發!!!”一旁的秦翼明回道。
秦良玉道:“好既是如此,時間就是戰機,立刻傳令下去,各軍按照預定計劃立即出發,以最快速度趕到托木斯克,不得有誤!!!”
“遵令。”
隨著秦良玉的一聲令下,第七集團軍的各部開始向著目標地域進發。
雖說比起預定出發日期提前了幾日,然秦良玉仍是心急如焚,此去托木斯克路途還有些距離,必須趕在蠻夷發起進攻前與吳三桂匯合。
......
另一邊,歐洲戰場上,擊退普利茅斯和布雷斯特明軍的聯軍各國統帥們,正在軍議。
此次軍議的主要內容,則是製定進攻和蘭王國的具體方略。
自大明向和蘭派遣專業的軍事顧問團,再加上大明與和蘭簽署軍事同盟條約,獲得一批新式重機槍和野戰炮後,致使其軍隊戰力突飛猛進。
這讓本將看和蘭不順眼的歐洲諸國,更是覺得如芒在背、如鯁在喉,更何況諸國也絕不允許一個親近大明的和蘭,在自己身邊臥榻,可以說諸國對和蘭已到了不除不快的地步。
同時,各國也明白,大明對於兩大軍港的丟失,不可能忍氣吞聲、毫無動作,所以,搶先消滅這個明帝國的小弟成了第一要務。
經過一日的商議,諸國終於達成一致意見,決定從陸地上兵分三路同時發動進攻。
左路軍隊由魯珀特親王親自指揮,帶領著整整三十萬精銳士兵從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出發,一路向北猛撲羅森達爾;中路則由夏爾伯爵掛帥,他麾下同樣有三十萬雄師,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埃森城向西進軍,目標直指艾恩德霍芬;而右翼則交給了經驗豐富的巴赫公爵,他率領著四十萬大軍從不來梅向南挺進,直逼格羅寧根。
對於和蘭而言,這其中唯一能讓人鬆一口氣的好消息就是大明對海域實施的嚴密封鎖,使得聯軍無法在和蘭西部沿海地區同時展開大規模的登陸作戰。如此一來,和蘭成功地避免了雙線作戰的困境,不至於陷入首尾難顧的危險境地。
與此同時,楊奇所統領的三十萬大軍也已搭乘上千艘運輸船,在四艘強大的戰列艦、一艘戰巡艦以及兩艘鐵甲艦的護衛下,順利地抵達了普利茅斯的外海,並與第一第二近衛師艦隊勝利會師。
自從那兩場激烈的戰役過後,兩大近衛師雖然遭遇挫敗,但他們並沒有氣餒,相反,在鄭芝龍和張通的英勇領導下,這支精銳之師巧妙地避開了各個國家防禦相對薄弱的區域,並采取靈活多變的戰術策略,頻繁發動襲擊。
明軍的炮火猛烈地轟擊著蠻族沿海的城市,可以說給歐洲各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麵對如此困境,歐洲諸國被逼無奈,不得不再次拚湊起僅存的戰船,組成了一支由三百艘戰船組成的龐大艦隊,迅速對大明艦隊的五十艘戰船展開反擊。
於是,在英吉利海峽這個關鍵海域,雙方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海戰,這場激戰持續了整整三個時辰。
最終,明朝海軍以損失十艘木製戰船以及一百三十名英勇軍士的代價,成功殲滅了聯軍艦隊的兩百八十三艘戰船,並俘虜了一千兩百多名敵軍士兵,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次海戰徹底消滅了聯軍艦隊的有生力量,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自此戰之後,整個歐洲的海麵上,皆已成為明軍的天下。此等情況,使得鄭芝龍和張通迅速做出決策,將整支艦隊一分為二,來回巡弋在英吉利海峽。
明軍嚴密監視著每一艘在海麵上航行的船隻,無論是商船還是戰船,隻要被明軍發現,就會毫不猶豫地遭到攻擊和擊毀。
這一戰術讓整個歐洲海域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所有船隻都不敢輕易出海,而最受影響的還是大不列顛王國,這一局麵對於大不列顛王國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原本計劃回援歐洲本土的數十萬聯軍也因海路被封鎖而無法動彈,更嚴重的是,大不列顛王國被困在孤島之內,與歐洲本土失去了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