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故宮就會禁止影視項目進入拍攝。


    《末代皇帝》因為申請及時,成為最後一部在紫禁城內拍攝的電影。


    後來的《戲說乾隆》,雖然也號稱是在紫禁城內拍攝,其實隻是拍拍外景。


    由於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這兩個朝代又是影視劇的高發朝代,所以興建一座紫禁城,會成為中國影視行業的剛需。


    如果參考後世的發展,楊葉應該去橫店興建影視城,不過他並不想去橫店。


    楊葉的大本營在香港,而橫店太遠了,不利於發揮他的優勢。


    要不了十年,香港的娛樂產業就會崩盤,這是時代的洪流,楊葉阻止不了的。


    這不是說楊葉多拍一些牛逼的電影,多發展一些產業,培養一些人才就可以避免的。


    這年頭好萊塢利害的電影多的是,香港學到什麽了嗎?無非就是跟風抄襲一波罷了。


    香港隻是一座城市,它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戰略腹地,隻能靠海外市場。


    隨著香港電影越來越繁榮,製作成本必然不斷上漲。


    到了九十年代,香港的超級巨星拍攝一部電影要拿兩千萬片酬,香港本土市場的營收全給他一個人都不夠。


    要賺錢就隻能靠海外,而海外是最不穩固的,對方隨手製定一個政策,你就隻能徒呼奈何。


    比如前兩年馬來西亞將本國的娛樂產業“巫裔化”,邵逸夫就隻能卷鋪蓋走人。


    九十年代台灣政策一變,香港最大的海外市場瞬間丟失。


    楊葉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憑空造出一個戰略腹地,這就是為什麽他要想方設法,不惜送技術也要幫助內地發展經濟的原因。


    隻有老百姓有錢,才能拉動循環,企業才有活力,都是一幫窮鬼,韭菜都沒得割。


    隨著內地的經濟崛起,必然會產生虹吸效應,香港的娛樂產業遲早會往內地轉移。


    港片暴斃之後,香港電影年產量幾年之內就迅速從巔峰時期的300部跌落到50部左右,還包含合拍片。


    香港的電影人才開始出走,最頂級的那批,比如陳龍、李聯傑、吳宇森、袁和平這些人,前往好萊塢撈金。


    次一級的,比如劉樺、郭富成這些,就來到內地市場淘金。


    而那些最基礎的從業人員,他們沒有能力去好萊塢,去內地賺錢。


    開不了工,隻能被迫轉行。


    這些人也沒有別的工作技能,隻能從事銷售業或者服務業。賣樓、賣保險,做服務員、做保安的都有。


    比如車保羅這樣的港片專業龍套,港片繁榮時期到處開工,忙得連去銀行存錢都沒時間,港片掛掉之後,就隻能去做保安。


    這些基礎人才,其實挺有用的,直接放棄掉太浪費了。


    所以楊葉才未雨綢繆,提前在深圳興建影視基地。


    等港片萎縮之後,這些基礎人才、熟練工種就可以轉移到深圳來,無縫銜接,為楊葉的娛樂事業添磚加瓦,發光發熱。


    如果把影視基地搞到橫店去,這些基礎工人就隻能從零開始培養,起碼要多耗費十年的時間。


    現在內地的娛樂產業基本為零,楊葉要抓緊時間跑馬圈地。


    隻要他的深圳影視基地能夠提前形成產業鏈,必然會在中國娛樂業大爆發時占據最有利的生態位。


    而做到這一點,非常容易,要不了幾年,港台兩地就會大規模前往內地取景拍戲。


    在深圳這麽近的地方,有一座這麽好的影視城,你們來不來嘛?


    ……


    其實香港的娛樂產業這麽繁榮,興建影視基地這門生意早就有人盯上了。


    比如邱德根就在香港修建了一座“宋城”,完全依據《清明上河圖》打造而成。


    隻不過他下手晚了,沒有搞到麗視,如今這座“宋城”一直租給楊葉在用。


    再過兩年,邱德根還會在新加坡建造一座“唐城”,後世香港很多著名電影就是在邱德根的“唐城”拍攝的,比如《花田喜事》。


    隻不過邱德根沒有楊葉的關係,也沒有楊葉的資源,楊葉可以跑到深圳來建造“紫禁城”,他做不到。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暫時想象不到大陸未來會發展成什麽樣子,也就不會這麽早過來投資。


    梁市長顯然對這門生意很感興趣,一聽就是大買賣。


    楊葉一提,他就詳細詢問相關的信息。


    楊葉大致解釋了一遍,影視城主要有兩個作用,一個當然是影視製作,另外一個就是觀光旅遊。


    這兩條都可以拉動大量的就業人口,創造很高的經濟效益。


    楊葉最後說道:“香港的‘宋城’就是一個現成的例子。梁市長有興趣的話,不妨到‘宋城’考察、調研一番。”


    深圳到香港就幾步路,梁市長欣然道:“那好,回頭我們市委開個會,再到‘宋城’去見識一番。”


    在港片的黃金時代,宋城的盈利是非常可觀的,梁市長見了肯定坐不住,這筆買賣他做定了。


    離開深圳後,楊葉沒有直接回香港,他還得去一趟廣州和上海。


    為了培養動漫人才,這廝給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各捐了一千萬人民幣,資助他們開設動漫係。


    捐給廣美是就近原則,畢業了直接拉到“青鳥動畫深圳公司”上手。


    捐給國美是因為國美在杭州,離上海近,可以用到美影廠的力量。


    動漫專業對如今的中國來說,實在太冷門了,兩大美院都擔心畢業生的出路。


    楊葉對此承諾,他們培養出來的畢業生,隻要考核合格,青鳥動畫深圳公司都可以優先錄取。


    有了錢,又沒有後顧之憂,兩大美院馬上就開始行動,組建動漫係,最快下半年就可以招生了。


    缺人,實在太缺人了,就算兩大美院今年就開始招生,四年後楊葉滿打滿算也就能得到一百多名畢業生,都不夠塞牙縫的。


    琢磨了一陣,楊葉決定再捐一筆,給北影捐2000萬,資助他們組建一個動漫學院,京城是行政中心,學院比係高級,所以要多捐一點。


    楊葉找人聯係了一下北影的校長,有錢拿人家當然高興,研究一番之後,覺得美國和日本的動漫產業這麽厲害,組建動漫學院還挺有搞頭的,就欣然同意。


    於是楊葉深圳、廣州、上海逛了一圈之後,又直奔京城去了。


    這段時間白楊影業的電影在大陸持續上映,每一部都引起巨大的轟動,觀者如潮,萬人空巷。


    楊葉之名已經家喻戶曉,到了無人不知,無人不識的地步。


    更重要的是,賺老鼻子錢了,幾億人民幣在手,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這麽多錢,第一步自然是投資。


    楊葉計劃把“東來廣場”引入大陸,先在上海、廣州、深圳各開一家。


    不過要開這玩意兒的話,得說服那些國際大牌也跟著一起來,不然沒什麽意義。


    這種事當然是夏夢的老公林葆誠在跑,楊葉就是個甩手掌櫃。


    光投資不行,還得捐錢,賺了這麽多錢,不能一毛不拔呀。


    <divss="contentadv">邵大善人正在大陸到處撒錢,他楊大善人也不能落於人後。


    捐錢容易,但是怎麽捐,學問很大。


    邵爵士捐款是怎麽捐的呢?他一般隻出三成,最多出一半,要求當地政府有配套資金。


    邵逸夫基金會直接和教育部合作,采取捐款與項目資金配套的做法。


    要求捐贈給高校的建築物,項目單位確保能提供不低於1:3比例的配套資金。


    對於基礎教育領域,配套資金比例不低於1:1。


    據傳,啟功先生說錢隻給一半,冠名也隻能一半,可以叫“兔大樓”。


    啟功這話有點刻薄,雖然楊葉覺得……“兔大”這名字還挺帶感的。


    其實邵爵爺這套搞法,是為了防止腐敗和捐款被挪用,讓政府出血,很有智慧。


    而更大的成就在於以“配套設施”之名,推動了政府在教育和醫院方麵的投資。


    楊葉覺得這法子還挺好的,要不就山寨一波算了。


    做慈善嘛,隻要能惠及到人就行,沒必要還搞個特立獨行的法子。


    嗯,回去就弄個基金會。


    ……


    楊葉抵達京城,先去看了他的“孔雀公主”。


    楊麗萍現在厲害了!


    去年憑借一支《雀之靈》在春晚舞台上一戰成名,隨後的全國第一屆舞蹈大賽,又勇奪金獎。


    兩件事下來,歌舞團想不重視她都不行了。


    楊麗萍現在已經成了國家的名片,一年之內,三次代表國家出國演出,十分的高大上。


    幾個月前,楊麗萍去香港舉辦個人舞會,引發轟動,觀者如潮,大家都對孔雀公主念念不忘。


    可惜那時候楊葉恰巧在越南拍戲,錯過了。


    到現在終於再見,已經快一年了,當然是一番激戰,傾訴彼此的思念之情。


    折騰到大半夜,雲收雨散,兩人先去浴室洗去一身的泥濘,然後躺在床上閑聊。


    楊葉說道:“你要不要早點睡,明天要上班的?”


    楊麗萍摟著楊葉的脖子,嬌嗔道:“我不,我就想陪著你。”


    楊葉很是得意,捏了捏她的小柰子,調笑道:“那要不要再來!”


    “不要了,骨頭都被你弄散架啦,我們就聊天好不好?”


    “也好,那你說話給我聽。”


    楊麗萍想了想,有些不懷好意地說道:“我看過你新拍的電影,《情人》。”


    “啊,在哪裏看的?好多地方都沒上映吧?”


    “我跟團去歐洲表演,到了巴黎,大家發現你的新片正在上映,結果就全團跑去看了。”


    楊葉看她表情有些不對勁,心說她該不會是在怪我演激情戲吧?


    楊葉頓時有些尷尬,咳嗽一聲,試探著問道:“你生氣了?”


    楊葉見楊麗萍看著自己不說話,以為她在使小性子,楊麗萍卻噗嗤一聲,笑出聲來:“你小心翼翼的樣子,好有趣!”


    楊葉鬆了口氣,拍著胸口,一副怕怕的神情,解釋道:“拍電影嘛,有時候就得……你懂的。”


    楊麗萍點點頭,認真地說:“你是個演員,你身體的任何一個部分都應該可以參與演出,我不怪你!”


    到底是搞藝術的,這種事很容易就想開。


    楊葉在楊麗萍的俏臉上親了一下,楊麗萍立刻摟住他的脖子回應起來。


    二人熱吻了一陣,楊麗萍才道:“不過我很好奇,你不是拍功夫電影的嗎?怎麽會突然拍起愛情電影了?”


    楊葉把來龍去脈解釋了一遍,無非就是這片子裏男主角是個中國廢材,被他打動原著作者修改劇本巴啦啦巴……


    楊麗萍聽完,對楊葉深感佩服,有些癡迷地道:“你真了不起!”


    楊葉淡定一笑,深藏功與名。


    這個說辭楊葉真的已經說膩了,在香港的時候跟每個老婆都解釋了一遍。


    這時候實在不想扯這事了,便岔開話題,問道:“我這次來京城,發現氣氛很不一樣啊,到處都在搞建設,什麽情況?”


    楊麗萍道:“為了辦亞運會嘛,要新建很多場館。”


    楊葉哦了一聲:“原來如此!”


    為了順利舉辦1990年的亞運會,京城需要新建16個、改建17個場館,修繕46個體育場館,新建50萬平方米的亞運村和100多萬平方米的居民住宅區。


    這些場館,至少要提前一年半建成,工程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所以剛到1986年,全城就敲敲打打地開始動工了。


    楊葉忽然想到自己該往哪捐錢了,我捐給亞運會啊!


    現在國家改開才幾年,窮得要死,辦亞運會要幾十億,想拿出這筆錢來還真有點困難。


    楊葉雖然輸送了不少技術,國家這兩年靠著賣電腦倒是賺了點錢。


    但用錢的地方多了去了,想辦亞運會,還真差錢。


    有人可能說,窮就別打腫臉充胖子唄,辦個錘子亞運會。


    但是,若置身此時的中國,考慮到20世紀前半葉國人承受的苦難,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發展曆程。


    改開後的中國,迫切地需要一個機會來向世界全麵展示自己。


    亞運會無疑是一個機會!


    所以,全國人民、包括海外僑胞,都動員起來了,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物出物。


    通過捐款捐物、獻詩獻歌、義演義賣義診、義務勞動和撰寫文章、知識競賽、街頭谘詢、影視宣傳、商品宣傳等多種多樣的形式支持、宣傳亞運會。


    楊葉作為香港愛國同胞,又是全國人民崇拜的電影藝術家,這時候當然應該站出來怒刷存在感啊!


    先來一首《亞洲雄風》,再捐它一個小目標。


    未來十年,楊葉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基本上就和神一樣了!


    ……


    ps:不好意思,忽然間就迷茫了,每天不知道寫啥,憋一章要他媽好幾個小時,唉。


    待我調整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港娛:功夫之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摟住油菜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摟住油菜花並收藏港娛:功夫之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