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納亞女士和凱萬的到來,無疑為亞曆山大處理行政事務帶來了1些幫助,並在他與貴族坐下來的時候增添了分量。
盡管時至1月,原定於9月召開的會議不得不延期。
亞曆山大盡力促成與這些貴族的談判,但交涉被證明是1件令人沮喪的事情。
正如1位貴族所言,主要原因在於——
"亞曆山大大人,我們承認您在戰場上戰勝了我們。但這並不足夠。”
"若未與陛下簽訂任何條約,我們無法對您效忠。”
"我們的忠誠仍屬珀爾修斯國王。”
“請求國王陛下放棄對這些土地的主權。”
這種說法確有其道理。
僅憑1方軍隊從a點前進至d點,並不意味著他自動掌控了b點和c點。往往,軍隊會繞過這些城市,僅在那裏駐紮象征性的駐軍以應對叛亂。
通常,隻有在簽署條約後,雙方對土地的主權才會被確立。
但這1切前提都建立在有人簽署條約的情況下。
亞曆山大聽了皺起眉頭,冷笑道:“若珀爾修斯國王去世,無人投降又該如何?”
“或者他無法將我趕出他的國土,戰爭將陷入僵局。”
“按你所說,他可以繼續保留我掌控的土地,我隻能任由那些貪婪的狐狸在我土地上4意妄為,背叛我。”
“難道你們就這麽想的嗎?”
亞曆山大用尖銳的詞語嘲諷貴族,讓許多拉拉的臉頰因尷尬或憤怒而漲紅。
“當然不是,”
但很快又有另1聲音響起,這次更直言不諱地說:“但我們確實希望大人能給我們更多時間。”
“帕夏大人,請您稍等,您的軍隊仍在繼續前進,他們想要親眼目睹陛下的反應。”
“如果珀爾修斯國王無法取得勝利,或者這場戰爭演變成1場宣示,我們貴族將準備與您達成適當的協議。”
“但若是陛下取得勝利……”那位貴族隻是微笑,語氣堅定。
剛剛與亞曆山大交談的那位名為海斯珀的貴族,是聚集在1起的貴族中最大的土地所有者之1,統治著近千平方公裏的私人領地,與亞曆山大的領地幾乎不相上下。
然而,從名字本身很難看出這個人的實際影響力有多大,因為提比亞斯並沒有像阿哈德尼亞那樣的貴族等級製度。
相反,所有的貴族都被塑造成相同的形象——如同貴族般。
當然,在實際情況中,掌控著大片土地的更富有、更強大的貴族家族在法庭上擁有著不可忽視的權力,就像1個國家的財政部長比體育部長更具影響力1樣,盡管在技術上他們的職位是相同的。
然而,對於任何外人來說,這種情況都會變得極其棘手,因為無法辨別與你交談的人的重要性。
有時,即使是隻能養活百人的小貴族,也會像亞曆山大1樣威風凜凜地與他交談。
亞曆山大對這種錯覺的程度感到吃驚。
亞曆山大認出了海普瑟,因為他曾經深入研究這裏眾多貴族的背景,因此知道他的話語代表著整個陣營。
環顧房間,他感受到周圍的氛圍確實如此。
大多數貴族都在等待著觀望亞曆山大下1步行動的結果。
在他看來,這樣的期待是愚蠢的,因為隻要他們早點屈服於他,就能獲得更有利的交易條件。
然而,貴族們似乎仍懷抱著希望。
他們沒有直接表達,但從他們的肢體語言中,亞曆山大可以察覺到他們仍對國王懷有巨大期望,視他為卓越的指揮官,
許多人相信他有能力扭轉戰局。
亞曆山大對此嗤之以鼻,但他並沒有急於打破這個妄想。
他本可以通過展示龐蒂克斯勳爵手中關於國家事務和當前困境的各種文件,讓人們明白奇跡般的東山再起是不可能的。他有能力改變很多人的想法,但他選擇保持沉默。
雖然珀爾修斯有可能在戰鬥中取得勝利,但亞曆山大知道他可以將戰爭陷入僵局,鎖定自己的成果,最終將提比亞斯國王壓垮。
亞曆山大意識到這1必然性,但並未透露。他知道如果他取得後續勝利,那麽貴族們就會更容易接受他,成本也會更低。
在海普瑟的要求下,亞曆山大簡單地回答道:“我會嚐試與珀爾修斯達成協議。如果有人想與我達成協議,我的手臂永遠張開。你不會失望。”
接下來的幾天裏,有1些人來找亞曆山大討價還價,但他們在影響力上地位較低,且擁有靠近色薩利的土地。這些貴族並不樂觀地認為國王能夠拯救他們。
亞曆山大表麵上很歡迎這些轉變,提出優惠條件,甚至降低俘虜的贖金。但他心中卻對整個貴族對他的抵抗感到疑慮。
雖然他希望得到更好的回應,但其他貴族卻展現出了非凡的團結。大多數貴族本質上並不喜歡亞曆山大,因為他代表著他們最痛恨的敵人阿哈德尼亞。
亞曆山大選擇暫時不采取行動,而是等待磨平這些偏見,無論是通過武力還是利益。
然而,他的注意力卻被梅內斯發送的報告所吸引。如今已是2月,寒冷的冬日漸漸被溫暖的春天所取代,驅散了冰雪女王的嚴寒,換來了宜人的氣候。
大地開始融化,迪亞努河上的冰塊被清除,亞曆山大可以重新著手補給工作。頭頂上,幾乎每天都是晴朗的陽光明媚。
這意味著競選活動即將再度展開。於是,亞曆山大決定讓梅內斯取代梅洛迪亞斯的將軍地位,給予後者1個獲得榮耀的機會。亞曆山大下令向敵周後,1名信使傳來與珀爾修斯即將交戰的消息。
米特裏迪圖斯足智多謀,在過去幾個月中,成功湊集了1支龐大的軍隊,珀爾修斯已經動身前來與他們匯合,為拯救王國進行最後1搏。
他之所以沒有留在首都帕特尼城牆之內,而選擇了烏龜,就是看到了塞薩利要塞城市的情況。因此,2月中旬左右,梅內斯的前線偵察兵開始提供關於敵人活動的報告,經過多次目擊後,他們的存在得到證實。
盡管敵軍人數仍然讓梅內斯心存疑慮,但他決定利用軍隊的機動性繞道“西西爾龐德山脊”,以便在戰場上取得優勢。他希望避免在電努河平坦的河岸上與敵人對峙,因為那裏敵人極易遭受攻擊。
然而,這種情況使得將軍的任務變得異常艱巨。
敵人似乎隱藏在各個茂密的樹林中,那裏每天都籠罩著濃霧,直到中午時分方才漸漸消散。
這讓敏銳的偵察部隊雖然能夠確定霧中黑影是提比亞斯部隊的人,但卻無法精確統計敵人的人數。
這種情況讓將軍備感沮喪,他多次派遣部隊進行偵查,甚至責罵了不少軍官們,
“你們不了解敵人的規模意味著什麽?在不知道對手人數的情況下,我如何製定作戰計劃呢?”
“他們隻是偵察部隊嗎?”
“還是敵軍主力已經準備好迎擊了?”
麵對這位憤怒的將軍,軍官們默然無語,有些人自言自語地說:“如果我們堅守在河岸上,這些問題都不會存在。”
顯然,梅內斯的決定在軍隊中引起了爭議。
然而,所有這些異議都被擱置了,1名高級軍官迅速試圖平息梅內斯的情緒,
“將軍,雖然我們無法確定敵人人數,但他們同樣無法確定我們的實力。我們在營地周圍展示了更多的軍力,試圖引誘他們暴露。他們也許同樣在焦急地等待。”
這位軍官試圖表明雙方正處於平等競爭的環境中。
這番話起了作用,梅內斯逐漸平靜下來,點了點頭。
看來雙方都需要在戰鬥即將爆發時,共同努力,排成正確的陣線,才能確切了解敵我人數對比。
這讓梅內斯感到有些刺痛。
除了這1問題,山脊還帶來了其他1些不便之處——尤其是妨礙了梅內斯充分發揮他的重騎兵優勢。
崎嶇不平的地麵使得大規模騎兵衝鋒變得極為危險,因為馬匹可能會絆倒摔倒。
然而,梅內斯憑借在平坦場地上作戰的經驗,克服了所有這些不便。
他在與那些陣型的直接正麵交鋒中承受了過多的痛苦,心中已不再渴望繼續在那片戰場上征戰。
盡管他所麵對的問題表麵上看來似乎不錯,但梅內斯心知其處境相當微妙。
據亞曆山大透露,珀爾修斯在全國的兵力勉強夠用,頂多隻能召集兩萬士兵。
而他所指揮的軍隊人數高達29,000,此外還在各城市駐紮了3,000名士兵。
對於騎兵的損失,作為泰西亞人,梅內斯與亞曆山大或稀有的格拉托斯迥然不同,他堅守著這1信念:戰鬥的勝負取決於重步兵,而騎兵隻是輔助。
提索斯的1般軍事學說認為,大規模步兵是戰鬥的決定因素,騎兵僅是次要支援,在戰鬥結束後則追擊敵軍。這場戰鬥使得這些脫離陣型的部隊傷亡慘重,無法再繼續戰鬥。
而亞曆山大則堅信相反的觀點,他認為步兵的作用是吸引敵人,而重騎兵則承擔了1切重要任務,衝鋒陷陣,最好是攻擊敵軍側翼,以達到殲滅目的。
至於誰是對的,實際上取決於個人的看法。
對於梅內斯和提西亞人來說,他們的軍事學說源自於塞索斯這1地理和政治狀況——1個不斷戰爭的城邦組成的國家。
由於地域狹小且多崎嶇,步兵的訓練在經濟和地理上更為便利。
而如前所述,騎兵需要大量金錢、時間和技能來訓練,還需要強大的補給網絡,但鑒於地形崎嶇和分散的特點,這種網絡並不存在。
沒有1個城邦願意自掏腰包修建道路連接塞索斯周邊地區,最好的情況是與親密盟友和主要貿易中心共同努力。
然而,對抗騎兵的關鍵在於,必須正確且充分地利用騎兵,絕對數量至關重要——隻有擁有大量的騎兵才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
將騎兵引入戰場,僅有1兩百匹馬是遠遠不夠的。他們將陷入小規模的衝突和騷擾中,這正是敵方通常使用騎兵的方式。
若要使馬匹在戰場上發揮獨立作用,至少需要擁有1千匹馬。然而,這也許是大多數城邦最堅持的問題。
考慮到當時技術的局限性,光是獲得、訓練和維護如此龐大數量的馬匹,就足以讓許多城邦財政破產數次。
因此,他們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將戰爭的重點放在了步兵的訓練上,幾代人經過不斷的戰鬥和磨練,終於擁有了也許是當時世界上最出色的步兵。
他們還學會了通過簡單地用長長的棍棒對準騎兵來應對騎兵。由於地形崎嶇,泰西亞將軍無法簡單地繞過這些固定的長矛,所以正確使用騎兵的戰術在那裏從未得到發展。
眾所周知,提比亞斯是提索斯的最初起點,並遵循相同的戰術流派,梅內斯搬到山脊的崎嶇地形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敵人最強大的力量——步兵將被迫受製,而自身的劣勢——騎兵也不再是主要因素,因為它本身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然而,如果亞曆山大大帝在場,他肯定會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他會讓軍團正麵迎戰敵人,然後利用開闊平坦的堤岸,在敵人機翼周圍靈活轉動,進行深度包圍機動,這讓人想起亞曆山大大帝的錘子和鐵砧戰術。
或者直接正麵衝鋒,讓人想起中世紀的騎士。對於他為何如此自信選擇後1種策略,而不擔心馬匹會被步兵的長矛刺穿,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嗯,正如報道所揭示的那樣,珀爾修斯麵臨著嚴重的人力短缺,這使得可以合理地推斷他的軍隊可能是由臨時招募的士兵組成。
這些未經訓練的農民難以抵擋敵人強大的騎兵衝鋒,就像歐洲的農民1樣無法抵禦入侵。
然而,亞曆山大並不在此處統率軍隊。他已返回到塞薩利,負責處理征服後的政治事務,因為他在那裏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其中最迫切的是控製所有聚集在那裏的貴族。
許多人已經在那裏逗留了幾個月,開始頻繁地請求亞曆山大允許他們回家,理由各不相同。
“我兒子生病了。”
“我們在這座城市的資金不足。”
“家中的土地需要打理。”
“我最喜歡的馬快要離世了。”
盡管他們都承諾:“帕夏勳爵,隻要您召喚,我們就會再次回來。”
但亞曆山大清楚這並非易事。他花了5個月的時間才將這些人集結在1起,他不會再等5個月讓他們重新聚集。因此,他拒絕讓任何人離開,但這也意味著他被禁止離開這座城市。
這對亞曆山大來說是1種恥辱,因為他渴望親自占領提比亞斯的首都。因此,被束縛雙腳的亞曆山大決定這次由他的大將梅內斯率先出戰。
“這對他們將是1次寶貴的經曆。”他試圖安慰自己,認為是時候學會獨立指揮軍隊了。
畢竟,所有偉大的帝國締造者都有出色的將領,其中最著名的或許是元辛汗的4狗,包括哲別將軍、忽必烈(非忽必烈)、哲勒木和速不台。
亞曆山大希望效仿他們,因為盡管他有能力,但1次隻能在1個地方指揮1場戰鬥。
亞曆山大不想成為像拿破侖那樣的獨奏者。
他與那位人物1樣富有才華,但他並非無懈可擊,不像那些對他進行研究的人所評述的那樣完美。
許多人認為,若他擁有像自己1樣出色的指揮官,即便處於劣勢,他也能在滑鐵盧獲勝。
亞曆山大渴望同時開展多場戰役,為此,他需要傑出的將軍。
因此,在種種不利情況下,亞曆山大決定讓梅內斯積累經驗。
盡管梅內斯失敗會帶來後果,但機會總伴隨著風險。
然而,亞曆山大自我安慰,即便最壞的情況下他失敗,至少還能守住塞薩莉。
隻要他能保有這1點,通往提比亞斯的門將永遠向他敞開。
懷著這樣的信念,亞曆山大向那位人物致意,因為珀爾修斯和梅內斯的再戰即將展開。
“將軍!我們的偵察兵傳來了消息。敵人已在山脊對麵紮下營寨。
據估計,敵人規模達4萬!”
這是在黃昏時刻1名軍官給梅內斯帶來的報告。
“4萬!”這1數字讓他震驚不已。
“按照亞曆山大的說法,他們不會超過兩萬!”聽到這1估計數字,梅內斯難以置信地嘀咕著,同時慶幸自己的抉擇。
在平原上以少敵眾的編隊實在太過危險。
盡管1開始震驚,隨後欣喜,但這個數字對梅內斯來說仍過於巨大。
他的經驗告訴他,按他所讀報道,珀爾修斯無法聚集超過兩萬人。
“偵察兵是如何統計人數的?”將軍好奇地詢問。
“通過計算帳篷數量和點燃的火把數量,”這名軍官迅速回答,雖不確定自己被問如此簡單問題。
這是標準程序。
簡單計算帳篷行數再相乘,便可得出估算的人數。
盡管時至1月,原定於9月召開的會議不得不延期。
亞曆山大盡力促成與這些貴族的談判,但交涉被證明是1件令人沮喪的事情。
正如1位貴族所言,主要原因在於——
"亞曆山大大人,我們承認您在戰場上戰勝了我們。但這並不足夠。”
"若未與陛下簽訂任何條約,我們無法對您效忠。”
"我們的忠誠仍屬珀爾修斯國王。”
“請求國王陛下放棄對這些土地的主權。”
這種說法確有其道理。
僅憑1方軍隊從a點前進至d點,並不意味著他自動掌控了b點和c點。往往,軍隊會繞過這些城市,僅在那裏駐紮象征性的駐軍以應對叛亂。
通常,隻有在簽署條約後,雙方對土地的主權才會被確立。
但這1切前提都建立在有人簽署條約的情況下。
亞曆山大聽了皺起眉頭,冷笑道:“若珀爾修斯國王去世,無人投降又該如何?”
“或者他無法將我趕出他的國土,戰爭將陷入僵局。”
“按你所說,他可以繼續保留我掌控的土地,我隻能任由那些貪婪的狐狸在我土地上4意妄為,背叛我。”
“難道你們就這麽想的嗎?”
亞曆山大用尖銳的詞語嘲諷貴族,讓許多拉拉的臉頰因尷尬或憤怒而漲紅。
“當然不是,”
但很快又有另1聲音響起,這次更直言不諱地說:“但我們確實希望大人能給我們更多時間。”
“帕夏大人,請您稍等,您的軍隊仍在繼續前進,他們想要親眼目睹陛下的反應。”
“如果珀爾修斯國王無法取得勝利,或者這場戰爭演變成1場宣示,我們貴族將準備與您達成適當的協議。”
“但若是陛下取得勝利……”那位貴族隻是微笑,語氣堅定。
剛剛與亞曆山大交談的那位名為海斯珀的貴族,是聚集在1起的貴族中最大的土地所有者之1,統治著近千平方公裏的私人領地,與亞曆山大的領地幾乎不相上下。
然而,從名字本身很難看出這個人的實際影響力有多大,因為提比亞斯並沒有像阿哈德尼亞那樣的貴族等級製度。
相反,所有的貴族都被塑造成相同的形象——如同貴族般。
當然,在實際情況中,掌控著大片土地的更富有、更強大的貴族家族在法庭上擁有著不可忽視的權力,就像1個國家的財政部長比體育部長更具影響力1樣,盡管在技術上他們的職位是相同的。
然而,對於任何外人來說,這種情況都會變得極其棘手,因為無法辨別與你交談的人的重要性。
有時,即使是隻能養活百人的小貴族,也會像亞曆山大1樣威風凜凜地與他交談。
亞曆山大對這種錯覺的程度感到吃驚。
亞曆山大認出了海普瑟,因為他曾經深入研究這裏眾多貴族的背景,因此知道他的話語代表著整個陣營。
環顧房間,他感受到周圍的氛圍確實如此。
大多數貴族都在等待著觀望亞曆山大下1步行動的結果。
在他看來,這樣的期待是愚蠢的,因為隻要他們早點屈服於他,就能獲得更有利的交易條件。
然而,貴族們似乎仍懷抱著希望。
他們沒有直接表達,但從他們的肢體語言中,亞曆山大可以察覺到他們仍對國王懷有巨大期望,視他為卓越的指揮官,
許多人相信他有能力扭轉戰局。
亞曆山大對此嗤之以鼻,但他並沒有急於打破這個妄想。
他本可以通過展示龐蒂克斯勳爵手中關於國家事務和當前困境的各種文件,讓人們明白奇跡般的東山再起是不可能的。他有能力改變很多人的想法,但他選擇保持沉默。
雖然珀爾修斯有可能在戰鬥中取得勝利,但亞曆山大知道他可以將戰爭陷入僵局,鎖定自己的成果,最終將提比亞斯國王壓垮。
亞曆山大意識到這1必然性,但並未透露。他知道如果他取得後續勝利,那麽貴族們就會更容易接受他,成本也會更低。
在海普瑟的要求下,亞曆山大簡單地回答道:“我會嚐試與珀爾修斯達成協議。如果有人想與我達成協議,我的手臂永遠張開。你不會失望。”
接下來的幾天裏,有1些人來找亞曆山大討價還價,但他們在影響力上地位較低,且擁有靠近色薩利的土地。這些貴族並不樂觀地認為國王能夠拯救他們。
亞曆山大表麵上很歡迎這些轉變,提出優惠條件,甚至降低俘虜的贖金。但他心中卻對整個貴族對他的抵抗感到疑慮。
雖然他希望得到更好的回應,但其他貴族卻展現出了非凡的團結。大多數貴族本質上並不喜歡亞曆山大,因為他代表著他們最痛恨的敵人阿哈德尼亞。
亞曆山大選擇暫時不采取行動,而是等待磨平這些偏見,無論是通過武力還是利益。
然而,他的注意力卻被梅內斯發送的報告所吸引。如今已是2月,寒冷的冬日漸漸被溫暖的春天所取代,驅散了冰雪女王的嚴寒,換來了宜人的氣候。
大地開始融化,迪亞努河上的冰塊被清除,亞曆山大可以重新著手補給工作。頭頂上,幾乎每天都是晴朗的陽光明媚。
這意味著競選活動即將再度展開。於是,亞曆山大決定讓梅內斯取代梅洛迪亞斯的將軍地位,給予後者1個獲得榮耀的機會。亞曆山大下令向敵周後,1名信使傳來與珀爾修斯即將交戰的消息。
米特裏迪圖斯足智多謀,在過去幾個月中,成功湊集了1支龐大的軍隊,珀爾修斯已經動身前來與他們匯合,為拯救王國進行最後1搏。
他之所以沒有留在首都帕特尼城牆之內,而選擇了烏龜,就是看到了塞薩利要塞城市的情況。因此,2月中旬左右,梅內斯的前線偵察兵開始提供關於敵人活動的報告,經過多次目擊後,他們的存在得到證實。
盡管敵軍人數仍然讓梅內斯心存疑慮,但他決定利用軍隊的機動性繞道“西西爾龐德山脊”,以便在戰場上取得優勢。他希望避免在電努河平坦的河岸上與敵人對峙,因為那裏敵人極易遭受攻擊。
然而,這種情況使得將軍的任務變得異常艱巨。
敵人似乎隱藏在各個茂密的樹林中,那裏每天都籠罩著濃霧,直到中午時分方才漸漸消散。
這讓敏銳的偵察部隊雖然能夠確定霧中黑影是提比亞斯部隊的人,但卻無法精確統計敵人的人數。
這種情況讓將軍備感沮喪,他多次派遣部隊進行偵查,甚至責罵了不少軍官們,
“你們不了解敵人的規模意味著什麽?在不知道對手人數的情況下,我如何製定作戰計劃呢?”
“他們隻是偵察部隊嗎?”
“還是敵軍主力已經準備好迎擊了?”
麵對這位憤怒的將軍,軍官們默然無語,有些人自言自語地說:“如果我們堅守在河岸上,這些問題都不會存在。”
顯然,梅內斯的決定在軍隊中引起了爭議。
然而,所有這些異議都被擱置了,1名高級軍官迅速試圖平息梅內斯的情緒,
“將軍,雖然我們無法確定敵人人數,但他們同樣無法確定我們的實力。我們在營地周圍展示了更多的軍力,試圖引誘他們暴露。他們也許同樣在焦急地等待。”
這位軍官試圖表明雙方正處於平等競爭的環境中。
這番話起了作用,梅內斯逐漸平靜下來,點了點頭。
看來雙方都需要在戰鬥即將爆發時,共同努力,排成正確的陣線,才能確切了解敵我人數對比。
這讓梅內斯感到有些刺痛。
除了這1問題,山脊還帶來了其他1些不便之處——尤其是妨礙了梅內斯充分發揮他的重騎兵優勢。
崎嶇不平的地麵使得大規模騎兵衝鋒變得極為危險,因為馬匹可能會絆倒摔倒。
然而,梅內斯憑借在平坦場地上作戰的經驗,克服了所有這些不便。
他在與那些陣型的直接正麵交鋒中承受了過多的痛苦,心中已不再渴望繼續在那片戰場上征戰。
盡管他所麵對的問題表麵上看來似乎不錯,但梅內斯心知其處境相當微妙。
據亞曆山大透露,珀爾修斯在全國的兵力勉強夠用,頂多隻能召集兩萬士兵。
而他所指揮的軍隊人數高達29,000,此外還在各城市駐紮了3,000名士兵。
對於騎兵的損失,作為泰西亞人,梅內斯與亞曆山大或稀有的格拉托斯迥然不同,他堅守著這1信念:戰鬥的勝負取決於重步兵,而騎兵隻是輔助。
提索斯的1般軍事學說認為,大規模步兵是戰鬥的決定因素,騎兵僅是次要支援,在戰鬥結束後則追擊敵軍。這場戰鬥使得這些脫離陣型的部隊傷亡慘重,無法再繼續戰鬥。
而亞曆山大則堅信相反的觀點,他認為步兵的作用是吸引敵人,而重騎兵則承擔了1切重要任務,衝鋒陷陣,最好是攻擊敵軍側翼,以達到殲滅目的。
至於誰是對的,實際上取決於個人的看法。
對於梅內斯和提西亞人來說,他們的軍事學說源自於塞索斯這1地理和政治狀況——1個不斷戰爭的城邦組成的國家。
由於地域狹小且多崎嶇,步兵的訓練在經濟和地理上更為便利。
而如前所述,騎兵需要大量金錢、時間和技能來訓練,還需要強大的補給網絡,但鑒於地形崎嶇和分散的特點,這種網絡並不存在。
沒有1個城邦願意自掏腰包修建道路連接塞索斯周邊地區,最好的情況是與親密盟友和主要貿易中心共同努力。
然而,對抗騎兵的關鍵在於,必須正確且充分地利用騎兵,絕對數量至關重要——隻有擁有大量的騎兵才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
將騎兵引入戰場,僅有1兩百匹馬是遠遠不夠的。他們將陷入小規模的衝突和騷擾中,這正是敵方通常使用騎兵的方式。
若要使馬匹在戰場上發揮獨立作用,至少需要擁有1千匹馬。然而,這也許是大多數城邦最堅持的問題。
考慮到當時技術的局限性,光是獲得、訓練和維護如此龐大數量的馬匹,就足以讓許多城邦財政破產數次。
因此,他們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將戰爭的重點放在了步兵的訓練上,幾代人經過不斷的戰鬥和磨練,終於擁有了也許是當時世界上最出色的步兵。
他們還學會了通過簡單地用長長的棍棒對準騎兵來應對騎兵。由於地形崎嶇,泰西亞將軍無法簡單地繞過這些固定的長矛,所以正確使用騎兵的戰術在那裏從未得到發展。
眾所周知,提比亞斯是提索斯的最初起點,並遵循相同的戰術流派,梅內斯搬到山脊的崎嶇地形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敵人最強大的力量——步兵將被迫受製,而自身的劣勢——騎兵也不再是主要因素,因為它本身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然而,如果亞曆山大大帝在場,他肯定會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他會讓軍團正麵迎戰敵人,然後利用開闊平坦的堤岸,在敵人機翼周圍靈活轉動,進行深度包圍機動,這讓人想起亞曆山大大帝的錘子和鐵砧戰術。
或者直接正麵衝鋒,讓人想起中世紀的騎士。對於他為何如此自信選擇後1種策略,而不擔心馬匹會被步兵的長矛刺穿,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嗯,正如報道所揭示的那樣,珀爾修斯麵臨著嚴重的人力短缺,這使得可以合理地推斷他的軍隊可能是由臨時招募的士兵組成。
這些未經訓練的農民難以抵擋敵人強大的騎兵衝鋒,就像歐洲的農民1樣無法抵禦入侵。
然而,亞曆山大並不在此處統率軍隊。他已返回到塞薩利,負責處理征服後的政治事務,因為他在那裏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其中最迫切的是控製所有聚集在那裏的貴族。
許多人已經在那裏逗留了幾個月,開始頻繁地請求亞曆山大允許他們回家,理由各不相同。
“我兒子生病了。”
“我們在這座城市的資金不足。”
“家中的土地需要打理。”
“我最喜歡的馬快要離世了。”
盡管他們都承諾:“帕夏勳爵,隻要您召喚,我們就會再次回來。”
但亞曆山大清楚這並非易事。他花了5個月的時間才將這些人集結在1起,他不會再等5個月讓他們重新聚集。因此,他拒絕讓任何人離開,但這也意味著他被禁止離開這座城市。
這對亞曆山大來說是1種恥辱,因為他渴望親自占領提比亞斯的首都。因此,被束縛雙腳的亞曆山大決定這次由他的大將梅內斯率先出戰。
“這對他們將是1次寶貴的經曆。”他試圖安慰自己,認為是時候學會獨立指揮軍隊了。
畢竟,所有偉大的帝國締造者都有出色的將領,其中最著名的或許是元辛汗的4狗,包括哲別將軍、忽必烈(非忽必烈)、哲勒木和速不台。
亞曆山大希望效仿他們,因為盡管他有能力,但1次隻能在1個地方指揮1場戰鬥。
亞曆山大不想成為像拿破侖那樣的獨奏者。
他與那位人物1樣富有才華,但他並非無懈可擊,不像那些對他進行研究的人所評述的那樣完美。
許多人認為,若他擁有像自己1樣出色的指揮官,即便處於劣勢,他也能在滑鐵盧獲勝。
亞曆山大渴望同時開展多場戰役,為此,他需要傑出的將軍。
因此,在種種不利情況下,亞曆山大決定讓梅內斯積累經驗。
盡管梅內斯失敗會帶來後果,但機會總伴隨著風險。
然而,亞曆山大自我安慰,即便最壞的情況下他失敗,至少還能守住塞薩莉。
隻要他能保有這1點,通往提比亞斯的門將永遠向他敞開。
懷著這樣的信念,亞曆山大向那位人物致意,因為珀爾修斯和梅內斯的再戰即將展開。
“將軍!我們的偵察兵傳來了消息。敵人已在山脊對麵紮下營寨。
據估計,敵人規模達4萬!”
這是在黃昏時刻1名軍官給梅內斯帶來的報告。
“4萬!”這1數字讓他震驚不已。
“按照亞曆山大的說法,他們不會超過兩萬!”聽到這1估計數字,梅內斯難以置信地嘀咕著,同時慶幸自己的抉擇。
在平原上以少敵眾的編隊實在太過危險。
盡管1開始震驚,隨後欣喜,但這個數字對梅內斯來說仍過於巨大。
他的經驗告訴他,按他所讀報道,珀爾修斯無法聚集超過兩萬人。
“偵察兵是如何統計人數的?”將軍好奇地詢問。
“通過計算帳篷數量和點燃的火把數量,”這名軍官迅速回答,雖不確定自己被問如此簡單問題。
這是標準程序。
簡單計算帳篷行數再相乘,便可得出估算的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