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的想法沒錯:


    “點火線圈”的難關確實不在圖紙上!


    因為,如果校辦工廠不能大幅提高自己的“拔絲工藝”(將銅絲的直徑降低到0.3毫米以下),李老師的“點火線圈”也就注定隻是個“美好的願景”!


    畢竟,自己總不能搞一台“變壓器”給煤氣機裝上!


    再說了,就算自己真有那麽“財大氣粗”,又到哪裏找這麽大的電池去?


    ......


    不過!


    說到電池!


    李老師又深深歎了口氣:這正是李老師要解決的第三個問題,也是最讓李老師頭疼......與傷心的問題!


    自從穿越以來!


    憑著“時空偷渡分子的”心理優勢!


    李老師把“該幹的不該幹的”事情全幹了:像什麽機械,電力,化學,軍工,養殖.......甚至醫藥,他都敢硬著頭皮踩上一腳!


    而靠著自己的“博聞強記”,或許還有那麽“一絲絲運氣”,李老師也或多或少折騰出一些“微薄的成績”!


    但是!


    唯有這個電池......


    卻著實讓李老師“傷透了心”!


    ......


    說實話!


    李老師“搞蓄電池”的想法!


    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早上許多:穿越不到一個月,李老師就從猴哥那裏薅來了兩塊6v—85a的“鉛酸蓄電池”!


    聽聽!


    “鉛酸蓄電池”!


    多麽“耳熟能詳”的名字啊!


    而且!


    有鉛,有酸......


    這原材料也似乎不是那麽“遙不可及”了!


    ......


    於是!


    在某個“陽光明媚”的下午!


    李老師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的衝動”,悄悄的瞞著所有人將電池給拆了,隻為了能夠“更多的為抗戰出力”......


    蓄電池的結構!


    一如李老師預料的簡單!


    甚至,比李老師想像的還要簡單:一個黑黑的塑料殼子,六塊黑黑的電極板,再加兩大海碗黑黑的電解液......


    當然!


    李老師絕不會被電解液“黑乎乎的表象”所迷惑:


    不是早就說了嗎?有鉛,有酸!這裏麵的東西,肯定就是硫酸與電極的反應產物......硫酸鉛嘍!


    問題是!


    李老師的“電池之路”也隻能到此為止了!


    (鉛酸蓄電池的反應原理及結構!)


    ......


    雖然,“足智多謀”的李老師確實猜到了電解液的成份,但是,這對接下來的“鉛酸蓄電池研發”沒有任何幫助:


    沒辦法!


    能夠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鉛的化合物多如牛毛!


    到底是氧化鉛,還是二氧化鉛?亦或是四氧化三鉛,還或是三氧化二鉛?這其中,每一項原材料的印證,對現在的李老師來說......都比登天還難;


    更別說,即便印證了原料材,也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後續的原材料生產加工環節,才是讓李老師“望而卻步”的真正原因!


    至少!


    李老師可以十分肯定:


    那塊摸上去“極為膨鬆酥軟”的鉛板,以三道梁子的水平是加工不出來的!


    往後的事情!


    李老師就“記不太清楚”了!


    就算再努力回想,也隻能“隱約記得”:黃毛丫頭那憤怒的漲紅小臉,以及劉大美女那“聒燥的叫罵聲”......


    (蓄電池電極的主要材料,製備方法麻煩的一批,除非有上級支援詳細流程,否則主角不太可能湊合出來!)


    ......


    唉,算啦!


    還是搞“外接電源”吧!


    最起碼,對工業小學來說,小型直流發電機的工藝已經無比成熟!


    放下了一塊“心病”,李老師便搖搖頭清空頭腦,準備解決“點火係統”的最後一個問題:嗯,點火控製裝置!


    李老師生前的年代!


    車輛的“點火控製”早就進化到電子元件的時代了!


    像什麽“霍爾傳感器”,“點火調節器”之類的“一聽就容易扯到蛋”的東西......李老師想都不要想了!


    因此,


    李老師隻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問題!


    萬幸的是!


    李老師還是那個“聰明智慧的機械專家”:


    僅僅思索片刻,李老師就麵色凝重的在紙上寫寫劃劃起來;又用了一分鍾時間,李老師就一臉輕快的扔掉了手中的鉛筆......


    然後!


    問題就解決了!


    ......


    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


    李老師的解決方案可謂簡單粗暴!


    由於鈴木同學的煤汽機完全照抄自己的“二衝程柴油發動機”設計,這也就給了李老師投機取巧的機會!


    兩衝程嘛?


    轉一圈就會點火一次!


    隻要在煤汽機的曲軸上安裝一個單齒的輪結構,再在外麵固定一個安裝了觸點開關的圓形套筒......


    就完全可以實現“轉一圈點一次火”的操作了!


    事實上!


    這個結構的潛力還遠不止於此:


    它可以滿足鈴木同學對兩衝程動力的所有野心!


    無論是雙缸,三缸,五缸......還是十八缸,隻要相應增加圓環套筒上的觸點數量,就完全可以達到“一筒多缸”的目的!


    至於!


    點火的時機控製?


    也完全可以通過轉動圓環的角度來實現!


    (嗯,自己畫了一張!)


    (ps:此結構隻適用於兩衝程,轉一圈打一次火,如果是四衝程,轉兩圈打一次火,李老師絕對不會如此輕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苟在根據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白切鴨的鳳子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白切鴨的鳳子睿並收藏苟在根據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