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語言
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 作者:熊熊貓呀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心態崩了#
我單方麵宣布中文就是世界上最講道理的語言#
視頻中,一個哥們生無可戀的訴苦:“就是,我想請問一下德國人瑞士人奧地利人,還有whatever說德語國家的人……
就是,你們把這個語言搞得這麽複雜,腦子裏還有別的功夫去想任何事情嗎?!
你們說的德國人嚴謹,是不是就是因為你們不嚴謹,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了t_t
我學德語一個月了,就他整個所有這些……
簡直就是,你沒有辦法用任何一種規律去推導它,你就是來一個記一個。
所有的名詞,它必須分陰、陽、中三性。
不算完哦,他所有的單複數,都是不規則變化。
你看到一個詞,你沒有辦法直接聯想到它的複數是什麽,所以你要怎麽辦,你要背兩個詞,一個是它的單數,一個是它的複數。
你還要背它的詞性,這個詞是陰性?中性?還是陽性?
你以為男人是陽性,女人是陰性,那我問你,天空是什麽性,大海是什麽性?
桌子、電腦、鍵盤是什麽性?
沒有任何一個規律可以幫助你推導出這個詞是什麽性。
你該怎麽辦呢,背。
所有東西就是硬背。
不背怎麽辦?你如果不知道這個詞的詞性,你沒有辦法把它用到任何一個句子裏麵,你知道了語法也沒有辦法套進去。
……而且該說不說,這個語言,它是不是有點兒政\/治不正確啊~
我剛才搜了一下“跨\/性\/別者”這個詞,在德語裏麵,是陰性……
這,這樣真的ok嗎……
就,我自己是個程序員,看到德語這套語法體係,我非常的能夠感同身受。
那就是一個補丁套一個補丁,破秋褲套破秋褲,一堆代碼上麵又壘了另一堆代碼。
你要一點一點的,把它掰開了揉碎了,分門別類的,任何一個special case,你都要記住。你才能把這門語言說“對”。
我都不是說“好”,你隻要把它說“對”……
就已經是這麽,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初學者不友好的語言。
就包括英語也是,雖然我們現在已經記到了很多規則,但是你仔細想想,為什麽有些動詞它變複數的時候就是不規則的。
為什麽mouse變複數,不能是mouses,必須得是mice……
沒有為什麽,你就是得記住。
那麽好了,在英語裏麵可能隻有一部分詞,20%可能有這種情況,德語是100%。
……唉,還是中文好
真的,chinese number one!
你們都說中文難,中文難學,那除了漢字難寫以外,還有哪些地方是難學的?!
我吃飯,我昨天吃飯,我今天吃飯。
我不用給吃變過去式的,我從現在到未來,吃了一個飯。
我吃完了這頓飯,我不用考慮他是現在完成還是過去完成。
我吃了一頓飯,兩頓飯,三頓飯,一百頓飯!我不用給飯變複數。
飯就是飯,你想知道它是單數還是複數,前麵那有個量詞呢。
你想知道現在時還是過去時,去加個時間狀語好不好。
就是我們這些,都是最幹淨,最純粹的信息表述方式。
你昨天吃了三頓飯,給它加個“ed”再加個“s”,並不能幫助任何人更好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他們想知道的就是你昨天吃了三頓飯!
……
啊!!!學德語的過程太鍛煉人的心智了(??^??)
沒有說德語不好的意思,我知道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都是用德語寫作的。但是就是……太難學了吧!!!】
蘇粒快要被笑死了,看到別人為學習而痛苦,自己怎麽就這麽幸災樂禍呢~
想想當初她學英語學的抓耳撓腮的樣子,英語四級她整整考了3次!!!
想起曾經為英語四級痛苦的歲月,蘇粒嘖嘖搖頭,順手給博主點了個讚。
評論區
網友a:有人說量詞沒意義,沒法翻譯
舉例:
我給張三一個鋤頭,這是讓張三幹活。
我給張三一鋤頭, 這是讓張三死。
回複
(如果你不是中國人,漢語的量詞就能把你弄瘋。)
(漢語是信息熵最高的,換句話說漢語是最高級的語言。)
(這確實是事實,看聯合國翻譯文件就知道了。
中文翻譯頁數最少,中文同等字數表達的意思更多。一句四字成語甚至可以擴展出一段曆史。所以說中文真的很厲害[歡呼])
(成語——獨屬於中國人的超鏈接)
(俗語——獨屬於中國人的壓縮包)
網友b:沒關係嘟[微笑]在德國留學3年沒什麽可怕的,因為這5年將是你人生中最難忘的7年。
回複
(德國人從小耳濡目染所以都知道了哪些詞是什麽性。我們剛開始學是很難,久而久之更難[比心])
(還好吧,學習德語其實就是一個過程,你要有耐心。首先要入門,慢慢糾語法,時間久了自然就跳樓了。)
(哈哈哈有種平靜的瘋感)
(之前在德國做過一段時間的交換生,讓我手語能力突飛猛進[宕機])
網友c:想問一下,陰性陽性和中性有什麽區別啊
回複
(這是個語法概念,不同的性,搭配的形容詞需要變形。類似於英語裏麵的第三人稱動詞變形之類的。)
(歐洲的語言名詞都分陰陽性,從希臘語那邊學的,希臘語就分陰性陽性中性。
法語分陰陽兩性還有動詞變位,不同時態的動詞變位,整個歐洲的語言都是這樣。
英語之前也有動詞變位,後來給簡化了。你看為什麽三單後邊的動詞原形要加s,就是動詞變位)
網友d:除了多音字這個bug確實比較嚴重再加上文言文難懂以外,中文就是世界上最高效的語言。
回複
(中文牛逼的地方就在於簡單高效的同時,它的語境和內涵還可以這麽深遠。)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短短的二十個字所傳達的意境,真的很震撼)
(還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誰懂啊,畫麵一下子出來了[流淚])
——————
天幕之下,眾人聽的一臉迷茫。
啊?怎麽如此複雜,學習語言還需要陰陽中性,他們口中的“陰陽”和華夏的“陰陽”有何不同,應該不是一個意思吧……
《道德經》說:“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無處不在,萬事萬物、自然現象陰陽蘊含其中。
古時的醫學家借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各種現象,並用以指導總結醫學知識和經驗。如髒為陰,腑為陽;氣為陽,血為陰等。
所以後世的番邦語言有什麽陰陽中性詞,古人們並不太在意。
不過後人學習番邦語言的崩潰倒是清清楚楚的傳達到位了。
若是全世界都說一種語言,是不是後人就不會那麽崩潰了,再也沒有語言上的障礙,大家也不用辛苦的換各種語種……
唐,柳宗元看著後人誇讚他寫的詩,嘴角含笑。
其實他本來心情還是挺鬱悶的。唐永貞元年,他參加了王叔文等人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改革失敗,他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
順宗李誦即位後,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開始革新。他們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打擊宦官專權。
之後,俱文珍等人發動政變,順宗被幽禁。
永貞革新失敗後,唐朝政治愈加黑暗,宦官覬覦大權,朝堂朋黨林立。從此唐朝創了一個新的惡例,每個皇帝都把自己任用的人當作私人,繼位的皇帝對前帝的私人,不論是非功過,一概予以驅除。
天幕說了安史之亂,可安史之後的大唐,要怎麽樣才能重新爬起來,如今的大唐還有救嗎,該如何救?
柳宗元痛恨惋惜於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大唐,他不甘屈從,倍感孤獨。
他想,後人這麽喜歡這首詩,定是能懂他的,若是大唐能如後世一般,該有多好啊……
——————
【中文翻譯能有多浪漫#
再一次感受到了中文翻譯的魅力。
最近很火的日劇,有個角色說了一句話:“人生,易如反掌。”
如果用日語直譯,其實是:“人生,超簡單的。”
所以字幕組才是最牛的,翻譯出來不是“超簡單”,而是“易如反掌”,是對於中國人來說才能道出的爽點~】
評論區
網友a:“i''m waiting”,愛慕未停。
回複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見的花的名字》,中文:未聞花名)
(“young and beautiful”,我們翻譯是“風華正茂”[比心])
(“what is past is prologue”,過去的事是序幕
中文翻譯:凡是過往 皆為序章)
(一本關於教育的書《educated》,中文《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我第一次感受到中文翻譯魅力是我小學的時候,《飄》,gone with the wind)
(印象最深的是電影《怦然心動》有句台詞,直譯其實就是你會遇到很多種顏色的人,我們翻譯是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流淚])
(《泰坦尼克號》電影裏,傑克對露絲說:you jump i jump,你跳我也跳。但字幕組的翻譯是:生死相隨[流淚])
(我們用自己的文化上了一層濾鏡。
比如winter is ing,冬天要來了
我們翻譯的是——“凜冬將至”)
(我的天啊,他們能懂這種美嗎,幸好我是中國人)
(幸好老子是中國人[流淚])
(漢語翻譯別的國家名,都是用的最美好的那個字)
網友b:漢語甚至陰陽怪氣都很有魅力[狗頭]
回複
(我們罵人老外還覺得有詩意[笑哭])
(《重生歸來,華夏竟人人都是詩仙》)
——————
漢,劉徹聽的別提多愉悅了。
哪怕千年後,人們形容這片大地的語言,用的還是“漢語”。
盡管發音不同,文字也變得更加簡潔,但這是漢語,冠的是大漢的名,從這點上來看,大漢實在是贏麻了!
所以說,漢語這樣優秀的語言,竟然不能全世界使用,實在是那些番邦人的損失!!!
為了讓那些番邦也感受感受漢語的曼妙絕倫,漢室如何能不發奮自強呢。
我漢家語言,為最高級之語言,天經地義,不容置疑,賜予胡人使用權,乃是教化,為他們好,是他們的榮幸。
劉徹點點頭,嗯,漢語的傳播,就從匈奴開始吧!
……
秦,嬴政格外不悅,他本來就對後世以“漢”自居頗有微詞。
憑什麽是“漢語”,不能是“秦語”。
嬴政兼並六國後,實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措施,使秦朝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但秦並沒有統一的語言。
統一語言其實是很困難的事,特別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
但秦朝是有官方語言的,稱為雅言,用於中央朝廷和各地區的交流。
古人其實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於是出現了“雅言”。
《辭海·雅言》:“雅言,古時稱‘共同語’,同‘方言’對稱。”
孔穎達《正文》中說:“雅言,正言也。”
最早的“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語言為基礎的。周朝國都豐鎬(今西安西北)地區的語言為當時的雅言。
王朝也會定期召集各諸侯國雅語推廣人員進行語言文字教範和語音訓練,統一通用文字和發音標準,以“達其誌,通其欲。”
周以後,各朝隨著國都的遷移,雅言的基礎方言也隨之修正,曆代正統漢族王朝,都不遺餘力的推廣雅言。
雅言在唐宋時期,發展到了最高峰,達到了一字一音,唐詩宋詞作品大量湧現,各周邊國家皆爭相學習中原雅言。
嬴政看著天幕,心思百轉。
這次,從六國之人開始,他不僅要“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還要他的大秦“語同音”!
……
相比於各個朝廷的多謀善慮,各時空的文人則皆是洋洋自得。
語言這塊,還得是他們!
化繁為簡,爾雅溫文,看後人這樣喜愛,不如多寫些文章。這些算什麽,還有更雅更妙的,我們多寫點,給他們看看老祖宗的實力!
我單方麵宣布中文就是世界上最講道理的語言#
視頻中,一個哥們生無可戀的訴苦:“就是,我想請問一下德國人瑞士人奧地利人,還有whatever說德語國家的人……
就是,你們把這個語言搞得這麽複雜,腦子裏還有別的功夫去想任何事情嗎?!
你們說的德國人嚴謹,是不是就是因為你們不嚴謹,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了t_t
我學德語一個月了,就他整個所有這些……
簡直就是,你沒有辦法用任何一種規律去推導它,你就是來一個記一個。
所有的名詞,它必須分陰、陽、中三性。
不算完哦,他所有的單複數,都是不規則變化。
你看到一個詞,你沒有辦法直接聯想到它的複數是什麽,所以你要怎麽辦,你要背兩個詞,一個是它的單數,一個是它的複數。
你還要背它的詞性,這個詞是陰性?中性?還是陽性?
你以為男人是陽性,女人是陰性,那我問你,天空是什麽性,大海是什麽性?
桌子、電腦、鍵盤是什麽性?
沒有任何一個規律可以幫助你推導出這個詞是什麽性。
你該怎麽辦呢,背。
所有東西就是硬背。
不背怎麽辦?你如果不知道這個詞的詞性,你沒有辦法把它用到任何一個句子裏麵,你知道了語法也沒有辦法套進去。
……而且該說不說,這個語言,它是不是有點兒政\/治不正確啊~
我剛才搜了一下“跨\/性\/別者”這個詞,在德語裏麵,是陰性……
這,這樣真的ok嗎……
就,我自己是個程序員,看到德語這套語法體係,我非常的能夠感同身受。
那就是一個補丁套一個補丁,破秋褲套破秋褲,一堆代碼上麵又壘了另一堆代碼。
你要一點一點的,把它掰開了揉碎了,分門別類的,任何一個special case,你都要記住。你才能把這門語言說“對”。
我都不是說“好”,你隻要把它說“對”……
就已經是這麽,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初學者不友好的語言。
就包括英語也是,雖然我們現在已經記到了很多規則,但是你仔細想想,為什麽有些動詞它變複數的時候就是不規則的。
為什麽mouse變複數,不能是mouses,必須得是mice……
沒有為什麽,你就是得記住。
那麽好了,在英語裏麵可能隻有一部分詞,20%可能有這種情況,德語是100%。
……唉,還是中文好
真的,chinese number one!
你們都說中文難,中文難學,那除了漢字難寫以外,還有哪些地方是難學的?!
我吃飯,我昨天吃飯,我今天吃飯。
我不用給吃變過去式的,我從現在到未來,吃了一個飯。
我吃完了這頓飯,我不用考慮他是現在完成還是過去完成。
我吃了一頓飯,兩頓飯,三頓飯,一百頓飯!我不用給飯變複數。
飯就是飯,你想知道它是單數還是複數,前麵那有個量詞呢。
你想知道現在時還是過去時,去加個時間狀語好不好。
就是我們這些,都是最幹淨,最純粹的信息表述方式。
你昨天吃了三頓飯,給它加個“ed”再加個“s”,並不能幫助任何人更好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他們想知道的就是你昨天吃了三頓飯!
……
啊!!!學德語的過程太鍛煉人的心智了(??^??)
沒有說德語不好的意思,我知道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都是用德語寫作的。但是就是……太難學了吧!!!】
蘇粒快要被笑死了,看到別人為學習而痛苦,自己怎麽就這麽幸災樂禍呢~
想想當初她學英語學的抓耳撓腮的樣子,英語四級她整整考了3次!!!
想起曾經為英語四級痛苦的歲月,蘇粒嘖嘖搖頭,順手給博主點了個讚。
評論區
網友a:有人說量詞沒意義,沒法翻譯
舉例:
我給張三一個鋤頭,這是讓張三幹活。
我給張三一鋤頭, 這是讓張三死。
回複
(如果你不是中國人,漢語的量詞就能把你弄瘋。)
(漢語是信息熵最高的,換句話說漢語是最高級的語言。)
(這確實是事實,看聯合國翻譯文件就知道了。
中文翻譯頁數最少,中文同等字數表達的意思更多。一句四字成語甚至可以擴展出一段曆史。所以說中文真的很厲害[歡呼])
(成語——獨屬於中國人的超鏈接)
(俗語——獨屬於中國人的壓縮包)
網友b:沒關係嘟[微笑]在德國留學3年沒什麽可怕的,因為這5年將是你人生中最難忘的7年。
回複
(德國人從小耳濡目染所以都知道了哪些詞是什麽性。我們剛開始學是很難,久而久之更難[比心])
(還好吧,學習德語其實就是一個過程,你要有耐心。首先要入門,慢慢糾語法,時間久了自然就跳樓了。)
(哈哈哈有種平靜的瘋感)
(之前在德國做過一段時間的交換生,讓我手語能力突飛猛進[宕機])
網友c:想問一下,陰性陽性和中性有什麽區別啊
回複
(這是個語法概念,不同的性,搭配的形容詞需要變形。類似於英語裏麵的第三人稱動詞變形之類的。)
(歐洲的語言名詞都分陰陽性,從希臘語那邊學的,希臘語就分陰性陽性中性。
法語分陰陽兩性還有動詞變位,不同時態的動詞變位,整個歐洲的語言都是這樣。
英語之前也有動詞變位,後來給簡化了。你看為什麽三單後邊的動詞原形要加s,就是動詞變位)
網友d:除了多音字這個bug確實比較嚴重再加上文言文難懂以外,中文就是世界上最高效的語言。
回複
(中文牛逼的地方就在於簡單高效的同時,它的語境和內涵還可以這麽深遠。)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短短的二十個字所傳達的意境,真的很震撼)
(還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誰懂啊,畫麵一下子出來了[流淚])
——————
天幕之下,眾人聽的一臉迷茫。
啊?怎麽如此複雜,學習語言還需要陰陽中性,他們口中的“陰陽”和華夏的“陰陽”有何不同,應該不是一個意思吧……
《道德經》說:“萬物負陰而抱陽”。陰陽無處不在,萬事萬物、自然現象陰陽蘊含其中。
古時的醫學家借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人體生理、病理的各種現象,並用以指導總結醫學知識和經驗。如髒為陰,腑為陽;氣為陽,血為陰等。
所以後世的番邦語言有什麽陰陽中性詞,古人們並不太在意。
不過後人學習番邦語言的崩潰倒是清清楚楚的傳達到位了。
若是全世界都說一種語言,是不是後人就不會那麽崩潰了,再也沒有語言上的障礙,大家也不用辛苦的換各種語種……
唐,柳宗元看著後人誇讚他寫的詩,嘴角含笑。
其實他本來心情還是挺鬱悶的。唐永貞元年,他參加了王叔文等人發動的永貞革新運動,改革失敗,他被貶為永州司馬,流放十年。
順宗李誦即位後,重用王伾、王叔文等人開始革新。他們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打擊宦官專權。
之後,俱文珍等人發動政變,順宗被幽禁。
永貞革新失敗後,唐朝政治愈加黑暗,宦官覬覦大權,朝堂朋黨林立。從此唐朝創了一個新的惡例,每個皇帝都把自己任用的人當作私人,繼位的皇帝對前帝的私人,不論是非功過,一概予以驅除。
天幕說了安史之亂,可安史之後的大唐,要怎麽樣才能重新爬起來,如今的大唐還有救嗎,該如何救?
柳宗元痛恨惋惜於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大唐,他不甘屈從,倍感孤獨。
他想,後人這麽喜歡這首詩,定是能懂他的,若是大唐能如後世一般,該有多好啊……
——————
【中文翻譯能有多浪漫#
再一次感受到了中文翻譯的魅力。
最近很火的日劇,有個角色說了一句話:“人生,易如反掌。”
如果用日語直譯,其實是:“人生,超簡單的。”
所以字幕組才是最牛的,翻譯出來不是“超簡單”,而是“易如反掌”,是對於中國人來說才能道出的爽點~】
評論區
網友a:“i''m waiting”,愛慕未停。
回複
(《我們仍未知道那天所見的花的名字》,中文:未聞花名)
(“young and beautiful”,我們翻譯是“風華正茂”[比心])
(“what is past is prologue”,過去的事是序幕
中文翻譯:凡是過往 皆為序章)
(一本關於教育的書《educated》,中文《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我第一次感受到中文翻譯魅力是我小學的時候,《飄》,gone with the wind)
(印象最深的是電影《怦然心動》有句台詞,直譯其實就是你會遇到很多種顏色的人,我們翻譯是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流淚])
(《泰坦尼克號》電影裏,傑克對露絲說:you jump i jump,你跳我也跳。但字幕組的翻譯是:生死相隨[流淚])
(我們用自己的文化上了一層濾鏡。
比如winter is ing,冬天要來了
我們翻譯的是——“凜冬將至”)
(我的天啊,他們能懂這種美嗎,幸好我是中國人)
(幸好老子是中國人[流淚])
(漢語翻譯別的國家名,都是用的最美好的那個字)
網友b:漢語甚至陰陽怪氣都很有魅力[狗頭]
回複
(我們罵人老外還覺得有詩意[笑哭])
(《重生歸來,華夏竟人人都是詩仙》)
——————
漢,劉徹聽的別提多愉悅了。
哪怕千年後,人們形容這片大地的語言,用的還是“漢語”。
盡管發音不同,文字也變得更加簡潔,但這是漢語,冠的是大漢的名,從這點上來看,大漢實在是贏麻了!
所以說,漢語這樣優秀的語言,竟然不能全世界使用,實在是那些番邦人的損失!!!
為了讓那些番邦也感受感受漢語的曼妙絕倫,漢室如何能不發奮自強呢。
我漢家語言,為最高級之語言,天經地義,不容置疑,賜予胡人使用權,乃是教化,為他們好,是他們的榮幸。
劉徹點點頭,嗯,漢語的傳播,就從匈奴開始吧!
……
秦,嬴政格外不悅,他本來就對後世以“漢”自居頗有微詞。
憑什麽是“漢語”,不能是“秦語”。
嬴政兼並六國後,實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措施,使秦朝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但秦並沒有統一的語言。
統一語言其實是很困難的事,特別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
但秦朝是有官方語言的,稱為雅言,用於中央朝廷和各地區的交流。
古人其實十分重視各地方言的統一,於是出現了“雅言”。
《辭海·雅言》:“雅言,古時稱‘共同語’,同‘方言’對稱。”
孔穎達《正文》中說:“雅言,正言也。”
最早的“雅言”是以周朝地方語言為基礎的。周朝國都豐鎬(今西安西北)地區的語言為當時的雅言。
王朝也會定期召集各諸侯國雅語推廣人員進行語言文字教範和語音訓練,統一通用文字和發音標準,以“達其誌,通其欲。”
周以後,各朝隨著國都的遷移,雅言的基礎方言也隨之修正,曆代正統漢族王朝,都不遺餘力的推廣雅言。
雅言在唐宋時期,發展到了最高峰,達到了一字一音,唐詩宋詞作品大量湧現,各周邊國家皆爭相學習中原雅言。
嬴政看著天幕,心思百轉。
這次,從六國之人開始,他不僅要“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還要他的大秦“語同音”!
……
相比於各個朝廷的多謀善慮,各時空的文人則皆是洋洋自得。
語言這塊,還得是他們!
化繁為簡,爾雅溫文,看後人這樣喜愛,不如多寫些文章。這些算什麽,還有更雅更妙的,我們多寫點,給他們看看老祖宗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