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下,哪怕是不同國家,不同人種,這些人也不是他們的後人,但看著這一封封對未來充滿期許的信件,一些人還是忍不住歎息。


    50年前的信件,在50年後,還是變成了曆史的塵埃,種種往事,最終化作一聲歎息。


    他們不清楚這個國家的過往,隻知道他離中原很近,有過疆域糾紛,和後人的關係曾經不錯又分崩離析。


    那裏的子民,曾經也對自己國家抱有無限的期待,可是打敗他們的還是他們內部的人……所以說,有一個靠譜的朝廷是多麽重要的一件事啊!!!


    不同時空的一些人們憂心忡忡,這些人的生活還算如意,可不想發生什麽大動蕩。隻希望朝廷能更加英明一些,重視天幕的種種警醒,查一查內部的問題呀!


    ……


    秦,嬴政:生老病死真的是無法控製的嗎。


    蘇國的人說他們為了能得到永生努力地奮鬥,發現了癌症的奧秘,克服了組織的排異反應……


    這些都是什麽?發現了這些,就能長壽,消滅衰老和疾病嗎?


    可惜哪怕到了天幕的時代,這些事還是無法解決,那幾千年前的大秦,會不會也是癡人說夢呢……


    不論如何,一切都是在進步的,從竹簡到紙張,從司南到指南針,從刀槍劍戟到火藥,或許文明永遠都在進步,但中原絕對得是文明中的頂峰。


    他的秦可不會像那蘇國一樣,大秦是必定會有百年慶典的,絕不會重蹈覆轍!


    ……


    唐,李世民:後人對那蘇國的夢想似乎挺肯定呢。


    稱之為“金色的夢想”啊……


    與“社會”、“共產”有關吧。


    這些東西,細思起來,確實令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


    所以蘇國最終還是沒能成功,寫那些信的人,甚至有些親眼見證了他們夢想的死亡……


    李世民突然想起了王莽,那個史書上備受爭議的人物。


    他本是西漢外戚,篡漢之後,改國號為“新”,建元“始建國”。


    哪怕王莽做了十五年的皇帝,但在“正統”觀念的影響下,許多人並不承認他的皇帝之名,而是將他定義為“巨奸”。


    白居易就曾在詩中諷刺:“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


    王莽推崇周禮。他身為外戚,為人卻低調,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民間威望很高。


    名聲好,加上朝中有人,沒多久,王莽就成了大司馬,時年38歲。


    有一次,王莽的兒子因為一點小事,打死了家中的奴仆。在當時,這根本不是什麽大事,因為奴仆就不被當成人看。


    但王莽卻說,人命不分貴賤,打死人就應該一命抵一命。


    他天天責備兒子,最後,他兒子忍受不了責罵,竟然選擇了自殺。


    這樣的品行,王莽自然是“宗族稱孝,師友歸仁”。


    西漢末年,矛盾激化,土地兼並嚴重,貧富差距尖銳,官吏腐敗不作為,各地農民起義不斷,儒學的獨尊地位也開始受到挑戰,各種思想流派開始活躍。


    王莽被朝野視為挽危局的不二人選,簡直就是“周公再世”。


    漢平帝去世之後,西漢已經連續三代皇帝絕後了。年僅2歲的劉嬰為帝,王莽開始代天子理政。


    初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在群臣和百姓的一致擁戴下,接受了“孺子嬰”的禪讓,即位稱帝,改國號為新。


    他上台後,打著“托古”旗號,搞了一係列“改製”,企圖緩和階級矛盾,擺脫社會危機。


    王莽開創新朝時,大部分的財富都掌握在少數的門閥手中,為了縮小貧富差距,他進行了貨幣改革,出手幹預經濟,控製物價。


    此外,他還建立了貸款製度,如果百姓因為祭祀或喪葬缺錢,則可以向政府申請無息貸款;如果因為生產和商業缺錢,也可以向政府申請貸款,但最終在償還這種貸款的時候,需要向朝廷繳納一定的利息。


    第二就是土地改革。這是“王莽改製”中重要的一環,王莽將天下所有的土地收歸國有,分給百姓耕種,並且禁止私人進行土地買賣。


    第三,禁止奴隸買賣。西漢時買賣奴隸的問題十分嚴重,王莽下令禁止買賣奴隸和女婢,企圖讓奴隸製度自然消滅。


    除此之外,王莽還發明了一種測量用的卡尺,這種卡尺精準度極高,除去材料的差異之外,無論是原理還是構造,都和如今的遊標卡尺(16世紀左右歐洲人發明的)差不多。


    ……


    因為這一係列超前的製度和發明,所以許多人便戲稱王莽是“穿越者”。


    可惜王莽太過理想主義,他觸犯了豪強大地主的利益,當然會遭到反對。


    另一方麵,改私人奴婢為“私屬”,並不是釋放奴婢,而是在法律上使地主擁有私人奴婢合法化,隻不過不準買賣罷了。


    王莽在“抑兼並”的口號下,壟斷了全國工商業。他任用商人為官。這些人與郡縣官吏勾結,弄得“府藏不實,百姓愈病”。


    他先後實行五次貨幣改製,而新舊貨幣之間的換算比例又極不合理,搞得社會經濟混亂不堪,不僅觸犯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更給人民帶來了苦難。


    為防止私人“竊鑄”或拒絕使用新幣,王莽又以嚴刑峻法,每進行一次改製,就有大批老百姓破產,成千上萬的人受處罰。


    當時因犯各種罪而被押送到長安的人,一次就達十萬之多。“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涕泣於市道”。


    ……


    王莽企圖通過“托古改製”遏止土地兼並和奴婢數量的惡性發展,緩和矛盾。


    然而,事與願違。“改製”成了一場浩劫,非但沒有緩和社會矛盾,反而引起了各階層的不滿和反對。


    為了轉移視線,新朝又多次挑起對外戰爭。


    這不但激起了他們的反抗,沉重的徭役和兵役也把內地人民推向苦難的深淵,“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餓死者十七八”。


    ……


    李世民想起那短暫的新朝,若有所思。


    這王莽的某些舉措,和“共產”倒是有些相似,可惜比起後世的遊刃有餘,王莽顯然是太理想稚嫩了,也不適合當時的狀況。


    也不知那蘇國的解散與王莽新朝的覆滅,又是否有相似之處呢……


    明,朱棣有些哭笑不得。


    他真是被後人逗笑了。所謂的“懷念”方式,就是釘死人家的棺材板,然後老想著燒隻“鷹醬”下去陪人家?


    好好好,這樣的喪葬習俗,不愧是我華夏後人!真是傳統的執念啊~


    不過,後世不是沒有皇帝了,怎麽那個蘇國還各個有廟號諡號?


    什麽高祖、慈宗、穗宗、勳宗……甚至連獻帝都出來了。


    博聞多能曰獻,惠而內德曰獻。


    智哲有聖曰獻,聰明睿智曰獻。


    文資有成曰獻,敏惠德元曰獻。


    聖哲有謀曰獻,賢德有成曰獻。


    智能翼君曰獻,學該古訓曰獻。


    “獻”看似是個美諡,但從後人嘴裏說出來,老感覺怪怪的……


    想起“漢獻帝”,朱棣有些沉默。


    好叭,估計又是後人的奇思妙想,這些稱呼,都讓他開始好奇起這些人來了,得是做了什麽事,才能擁有這些稱號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熊熊貓呀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熊熊貓呀呀並收藏當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