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繼續道:“其二為其等恨大秦入骨,在此末路時,其等會存有一個想法,能給大秦造成多大危害,那便造成,哪怕所用的手段同樣會傷到他們。”
“如今叛軍便存有這種想法,盡管這裏曾是他們之地,這裏的人是他們治下子民,但現在不再是了,以後也不是,因此他們會想著‘我不能得到的東西,哪怕毀了,也不能讓別人得到’的心思。”
“就算他們最終為大秦所滅,但此地恢複必定需要數年乃至數十年之功。”
“其三為他們並未將此地之民視為自己人,甚至可能視此地之民為叛徒!此地本屬於越國,後來越為楚所滅,其地為楚所並,此地便成了楚地,此地之民自然也成了楚人。”
“然叛軍將此地之民當作楚人了?隻怕未必,地有遠近,人有親疏,叛軍興許視此地之民為越人,而非楚人!”
“且今我大秦政令通達,利惠天下,無論燕地、齊地、楚地,亦或韓地、魏地、趙地,皆同視之,此地越人亦感大秦恩德,然入叛軍眼中,此行即為背叛:秦與楚有囚王之仇,滅國之恨,爾等安敢信秦而忘楚?”
韓信又想起李念說過的一句話,道:“李師曾言‘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異端’即‘自己人中的有異誌之人,常被視為背叛者’,‘異教徒’即‘敵人’。”
“此地越人雖曾歸楚,然又非楚,今見其等不聽他們號令,反而心向大秦,便被叛軍視為異端,更為痛恨!”
確實如此,對敵人也許還可寬容一二,以彰顯自己的大度,但如果是自己人中的背叛者,卻往往殘酷清洗鎮壓。
“其四為他們並不蠢,信以為他們敢如此作為,是想到日後縱為天下人所指,其等也可辯解他們害的是有異心的越人,未害楚人。”
“以上即為信之所思!”
韓信講完,王賁點頭道:“所言不錯,但你還忽略了兩點。”
雖然覺得自己未來不會不如這位師兄,但現在肯定是大有不如,韓信對王賁非常恭敬,請教道:“請將軍指點!”
王賁平靜道:“一為其等所思是以王公身份在想,不說此地之民有越人這個身份,縱使為最純正的楚人,他們也不會有多少顧忌,些許平民罷了,死即死也!”
“二是他們的確不太蠢,他們之所以選擇在錢塘這個地方起事,是因為錢塘可出海,是為他們的退路。”
聽了這話,一將領不解地問道:“可小將軍方才言叛軍已入末路,方用此策,若他們有退路,為何要如此不給自己留餘地?”
王賁解釋道:“每個人的所思所想都不一樣,如此刻的本將與諸位,所想能同一否?肯定不一,叛軍亦是如此!”
“叛軍中一部分人已經無所謂生死,但也有部分人還想活著,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即仇恨大秦!”
“無所謂生死的這部分人連自己生死都不不在乎,又何嚐會顧忌其他?自然是如韓信所言,怎麽做能損害大秦,便怎麽做。”
“而那部分還想活著的人雖然恨大秦,但他們還不想死,所以便在起事時已經想好若事敗,將退往何處。”
“今大秦還有其等可存身之處乎?除非隱姓埋名一世,祖輩之顯赫再不提及,否則極難。因而,其等不會繼續留在大秦,隻會逃往海外或未歸於大秦之地。其等也心知這一逃,便很難再歸!”
“既然很難再歸,這片土地的一切再不和他們有關,那又何須有顧忌?不若逃離前大肆為禍一番!”
聽了王賁所言,眾將都點了點頭,懂了,在逃離前不當人一把,反正這裏的人和物都將和自己無關,隨便禍禍也不心疼,崽賣爺田都不心疼,何況還不是爺的田。
王賁又問韓信:“既已知叛軍因何而做諸事,可有解決之法?”
韓信道:“彼輩以此法,無非是想以此地之民為質,使我等有所忌,用心殊為險惡。信以為萬不可按彼輩想法落入圈套,否則隻會助長彼輩氣焰,讓彼輩以為我等可欺,不僅無法平叛、救此地之民,還更會害此地之民。”
營帳內許多將領點頭,答應了叛軍那些不合理的要求,那叛軍不僅不會投降,善待被其等控製的當地人,反而會覺得自己“以民為盾”的計策很好,然後變本加厲向大秦索要更多,將手裏的當地民眾控製得更死。
“信以為此事當迅疾處理,不宜拖延過久,信有兩策:一為直接以大軍攻伐,依仗我等與彼輩實力之差,將之平滅;二為攻心之策,叛軍有多少兵將?聽聞甚多,然其中有多少真心願隨其等謀逆?”
“定不多,隻是因親人受製於叛軍之手,才被迫反叛,真正願為叛軍者僅有其等門客、舊部,可這些人能有多少?”
韓信認認真真分析著叛軍的實力,“和受他們脅迫的士卒相比,十不比一。且士卒受彼輩脅迫而謀逆,心中定有怨恨,隻由於親人還在彼輩手,不敢妄動。”
“若我等告訴這些士卒,叛軍就算得勝也不會放了他們親人,隻會控製得更深,與其讓親人長久為彼輩所製,不若‘長痛不如短痛’,舉刀向彼輩砍去,或更有生機。一旦士卒反叛,以其等人數優勢,必勝!”
煽動被叛軍裹挾脅迫的人,讓他們起來反抗,確實可行啊,那些人之所以不敢反抗,主要是因為親人被控製,加之看到真正的叛軍持有更好的武器裝備,心裏覺得打不過。
實際上,以他們的人數優勢,就算斬木為兵,也能將真正的叛軍擊敗,隻是這個過程中會死人,死他們自己,也死他們的親人。
可不反抗,又如何救出親人?
小韓信繼續道:“兩策可並行,不必擇選,若讓信定奪,願以攻心之策,而非直接攻伐。”
王賁很滿意他這位小師弟的發言,道:“韓信之策若成,無須和叛軍交戰,叛軍將自亡!”
“如今叛軍便存有這種想法,盡管這裏曾是他們之地,這裏的人是他們治下子民,但現在不再是了,以後也不是,因此他們會想著‘我不能得到的東西,哪怕毀了,也不能讓別人得到’的心思。”
“就算他們最終為大秦所滅,但此地恢複必定需要數年乃至數十年之功。”
“其三為他們並未將此地之民視為自己人,甚至可能視此地之民為叛徒!此地本屬於越國,後來越為楚所滅,其地為楚所並,此地便成了楚地,此地之民自然也成了楚人。”
“然叛軍將此地之民當作楚人了?隻怕未必,地有遠近,人有親疏,叛軍興許視此地之民為越人,而非楚人!”
“且今我大秦政令通達,利惠天下,無論燕地、齊地、楚地,亦或韓地、魏地、趙地,皆同視之,此地越人亦感大秦恩德,然入叛軍眼中,此行即為背叛:秦與楚有囚王之仇,滅國之恨,爾等安敢信秦而忘楚?”
韓信又想起李念說過的一句話,道:“李師曾言‘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異端’即‘自己人中的有異誌之人,常被視為背叛者’,‘異教徒’即‘敵人’。”
“此地越人雖曾歸楚,然又非楚,今見其等不聽他們號令,反而心向大秦,便被叛軍視為異端,更為痛恨!”
確實如此,對敵人也許還可寬容一二,以彰顯自己的大度,但如果是自己人中的背叛者,卻往往殘酷清洗鎮壓。
“其四為他們並不蠢,信以為他們敢如此作為,是想到日後縱為天下人所指,其等也可辯解他們害的是有異心的越人,未害楚人。”
“以上即為信之所思!”
韓信講完,王賁點頭道:“所言不錯,但你還忽略了兩點。”
雖然覺得自己未來不會不如這位師兄,但現在肯定是大有不如,韓信對王賁非常恭敬,請教道:“請將軍指點!”
王賁平靜道:“一為其等所思是以王公身份在想,不說此地之民有越人這個身份,縱使為最純正的楚人,他們也不會有多少顧忌,些許平民罷了,死即死也!”
“二是他們的確不太蠢,他們之所以選擇在錢塘這個地方起事,是因為錢塘可出海,是為他們的退路。”
聽了這話,一將領不解地問道:“可小將軍方才言叛軍已入末路,方用此策,若他們有退路,為何要如此不給自己留餘地?”
王賁解釋道:“每個人的所思所想都不一樣,如此刻的本將與諸位,所想能同一否?肯定不一,叛軍亦是如此!”
“叛軍中一部分人已經無所謂生死,但也有部分人還想活著,然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即仇恨大秦!”
“無所謂生死的這部分人連自己生死都不不在乎,又何嚐會顧忌其他?自然是如韓信所言,怎麽做能損害大秦,便怎麽做。”
“而那部分還想活著的人雖然恨大秦,但他們還不想死,所以便在起事時已經想好若事敗,將退往何處。”
“今大秦還有其等可存身之處乎?除非隱姓埋名一世,祖輩之顯赫再不提及,否則極難。因而,其等不會繼續留在大秦,隻會逃往海外或未歸於大秦之地。其等也心知這一逃,便很難再歸!”
“既然很難再歸,這片土地的一切再不和他們有關,那又何須有顧忌?不若逃離前大肆為禍一番!”
聽了王賁所言,眾將都點了點頭,懂了,在逃離前不當人一把,反正這裏的人和物都將和自己無關,隨便禍禍也不心疼,崽賣爺田都不心疼,何況還不是爺的田。
王賁又問韓信:“既已知叛軍因何而做諸事,可有解決之法?”
韓信道:“彼輩以此法,無非是想以此地之民為質,使我等有所忌,用心殊為險惡。信以為萬不可按彼輩想法落入圈套,否則隻會助長彼輩氣焰,讓彼輩以為我等可欺,不僅無法平叛、救此地之民,還更會害此地之民。”
營帳內許多將領點頭,答應了叛軍那些不合理的要求,那叛軍不僅不會投降,善待被其等控製的當地人,反而會覺得自己“以民為盾”的計策很好,然後變本加厲向大秦索要更多,將手裏的當地民眾控製得更死。
“信以為此事當迅疾處理,不宜拖延過久,信有兩策:一為直接以大軍攻伐,依仗我等與彼輩實力之差,將之平滅;二為攻心之策,叛軍有多少兵將?聽聞甚多,然其中有多少真心願隨其等謀逆?”
“定不多,隻是因親人受製於叛軍之手,才被迫反叛,真正願為叛軍者僅有其等門客、舊部,可這些人能有多少?”
韓信認認真真分析著叛軍的實力,“和受他們脅迫的士卒相比,十不比一。且士卒受彼輩脅迫而謀逆,心中定有怨恨,隻由於親人還在彼輩手,不敢妄動。”
“若我等告訴這些士卒,叛軍就算得勝也不會放了他們親人,隻會控製得更深,與其讓親人長久為彼輩所製,不若‘長痛不如短痛’,舉刀向彼輩砍去,或更有生機。一旦士卒反叛,以其等人數優勢,必勝!”
煽動被叛軍裹挾脅迫的人,讓他們起來反抗,確實可行啊,那些人之所以不敢反抗,主要是因為親人被控製,加之看到真正的叛軍持有更好的武器裝備,心裏覺得打不過。
實際上,以他們的人數優勢,就算斬木為兵,也能將真正的叛軍擊敗,隻是這個過程中會死人,死他們自己,也死他們的親人。
可不反抗,又如何救出親人?
小韓信繼續道:“兩策可並行,不必擇選,若讓信定奪,願以攻心之策,而非直接攻伐。”
王賁很滿意他這位小師弟的發言,道:“韓信之策若成,無須和叛軍交戰,叛軍將自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