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等人離去後,李念、蒙恬還留了下來,見始皇把自己和蒙恬留下,李念猜測始皇可能是又想聽後世之事了。
也是,距他上次講說西漢之事已過了一段時日,且今日正好把他和蒙恬都湊齊了。
最近都忙,四人組也不是隨時都有空能湊到一起。
始皇身為皇帝,要忙著處理各種政務;蒙毅要保護始皇安危,有時還得給始皇跑腿,執行一些機密任務;
蒙恬去了海軍學堂讀書;李念更是四人組中最忙的人,不僅要對大秦諸多政策進行參謀,指導各種技術問題,還要抄後世資料……
如果沒有始皇刻意召集,四人很難有空湊到一塊。
果不其然,隻聽始皇道:“你上次講說到那王莽篡漢,那王莽何許人也,其有何德,竟能篡漢?”
李念整理了下思緒,才道:“回陛下,王莽之所以能篡漢,主要原因是西漢在那時日漸衰頹,本身出了嚴重的問題,次要才是王莽的出身等因素。即使沒有王莽,西漢也會滅亡!”
“說來,東漢能重新續上漢統,再以‘漢’之名延續近兩百年國祚,王莽在其中還有‘功勞’,倘若真讓西漢自行滅亡,或許便不會再有東漢一朝,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朝。”
始皇轉念便想明白了李念話中之意,道:“是因王莽雖篡漢,但也將西漢積累的病症給解決了?”
李念點了點頭,但他的回答卻是:“準確說王莽並沒有解決那些問題,隻是由於他篡漢,把西漢的問題一並接了過來。”
“就好像有一塊烙鐵,這烙鐵本是西漢造出,是天下民眾對西漢的怨恨不滿而成,早晚要將西漢給燙死。”
“可眼看西漢要被燙死時,卻被王莽一把搶過,主動拿到了手裏,天下民眾原本對西漢的各種怨恨不滿一下就轉移到了王莽和他的新朝身上,且由於王莽出台的政令,反倒讓民眾懷念起了西漢。”
“最後的結果便是,王莽和他的新朝煙消雲散,西漢留下的諸多問題也隨之緩和,可債卻實實在在記在了王莽頭上,光武帝劉秀高高興興建立了東漢。”
聽到李念的話,始皇三人神色古怪,這王莽感情也是個冤種,他篡漢撈到的好處沒多少,反倒替西漢背了鍋,為東漢鋪了路,大好處全給劉季那廝的子孫得了。
蒙恬好奇道:“西漢留下的問題為何能緩和?”
李念看了眼蒙恬,道:“有些問題之所以存在,是因有人才有,解決不了問題,但如果能把人解決,問題自然也就隨之而解。”
“王莽新朝滅亡,東漢建立這個過程中,死了很多很多的人,在這麽多人死後,原本在西漢時累積的諸多問題也就沒了。”
蒙恬聽後一怔,居然是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
但那是一個王朝走到末路時積累的問題,死的人隻怕極多。
回答了蒙恬的問題後,李念繼續講道:“在西漢的諸多問題中,最大的一個問題當屬‘土地兼並’。”
“這也是後世許多王朝滅亡,難以跳出‘曆史周期律’的主要原因。”
聽到“土地兼並”在後世許多王朝都存在,還是導致他們滅亡的主要原因,始皇三人都認真起來。
後世之史,可為鑒也!
“土地兼並問題,通常可理解為天下之地有數,而人口卻隨時間不斷增多。”
“一個王朝在初建時,人地關係常常是人少地多。”
“此時,天下的地多,種地的人卻不足,大家有足夠甚至富裕的土地耕種,彼此間可以和諧共處。”
“因此這段時間往往是一個王朝的上升期,地多而人不足,能容得下更多人口,而隨人口增加,能耕種產出更多的糧食,王朝的國力也正好隨之上升。”
“但地有限,人口增長卻一直不停,人地關係便會逐漸從人少地多轉變為人多地少,尤其有人還會奪取其他人的土地,像王公貴族會想方設法侵占百姓手裏的地,導致人地關係越發緊張。”
“正所謂‘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而天下間最多的人就是底層百姓,當他們沒了土地或者他們擁有的土地無法產出足夠他們活下去的糧食時,會發生什麽?”
“如果在這時再遇到天災,遇到朝廷嚴苛的政令,又會怎樣?”
始皇三人沒回答,但能想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都活不下去了,還有啥可畏懼的,不如反了他娘的,打死那些王公貴族,搶了他們的土地和糧食。
李念也沒等三人回答這問題,繼續道:“他們唯一的出路便是揭竿而起,他們活不了,那就讓那些王公貴族也活不了,掀起動亂讓王朝也為他們陪葬!”
“等戰亂結束,許多人在亂世中死去,人地關係緩和,一個新的王朝又進到這個輪回往複之中。”
“陛下的大秦雖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但正因是第一個,許多方麵並不成熟,因此未能走到一個王朝該有的末路。”
“所以,西漢才是第一個走完曆史周期律的王朝!”
“西漢末年,土地兼並問題嚴重,加之天災不斷,吏治腐敗,皇權衰落,外戚勢力日漸強大,若沒人能改變這種情況,西漢必亡,而身在那個時代的人,又幾乎不可能改變。”
“這對西漢本是一個死局,但王莽將這死局接了過去!”
始皇問出了一個問題:“既然王朝滅亡是因這人地關係、曆史周期律,那與儒家有何關係?”
李念道:“回陛下,因為後世之儒學會妨害緩解人地關係、跳出曆史周期律的方法。”
“人地關係緊張,從內來說是主要是土地分配不均衡,百姓者地少,王公豪強者地多,及土地種出的糧食不足。”
“因而想要解決,可采用合理分配土地,提升糧食產量之法。”
“後者也正是清朝能有那‘康乾盛世’的重要原因,清有番薯、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使得清朝人口達到了萬萬人。那根本不是滿清君主英明能幹,是作物產量比其他朝代大大提高!”
“而提升土地產量之法不僅有找來高產作物,還有發展科學技術,借由更先進的技術來提高作物產量,像以科技改良作物、造出更先進的農具、製出能極大提升產量的肥料等。”
“這些是從內解決之法,而從外的解決之法:華夏之地有限,可華夏之外卻還有廣袤的土地,華夏內人地關係緊張,華夏外卻不是。”
始皇聽到這,已經明白了李念的意思。
隻聽李念接著道:“但後世儒學卻很難支持這些解決之法,他們既很難想著向外,也很難允許新的技術興起。”
“在明朝時,曾有鄭和奉明成祖之命七下西洋,比西洋人更早進行遠洋航行,可其帶回的海圖卻被儒家出身的文臣藏匿,最終丟失。”
“雖然其中有其等認為大明再進行遠航勞民傷財之故,但其等也的確阻礙了大明遠洋發展,不肯去看外界之地,也不知外界變化,始終囿於己方天地,自詡天朝上國,讓華夏慢慢被西方趕上並超過。”
李念將話題轉回到王莽篡漢和東漢上:“說來,王莽篡漢能成,和儒家也有一定關係。”
“王莽者,西漢外戚也,王莽的姑姑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後。劉奭也就是漢宣帝劉詢之子,被劉詢評價為‘亂我家者,太子也’的那位。”
“因為姑姑是皇後,王莽自然而然成為了西漢外戚。”
“當然,在最初時,王家人多,王莽在其中算不得特別突出,但人與人最怕比較,隻要和其他同輩表現得不同,肯定能吸引來注意。”
“王家是當時的外戚世家,家大業大,十分顯貴,因而族中之人生活也較奢靡,多聲色犬馬者。”
“可王莽不一樣,他生活簡樸,為人謙恭,勤勞好學,孝敬母親,還禮賢下士……”
“在一群聲色犬馬的王家子弟中屬於鶴立雞群,一枝獨秀,想不被人注意都難,而且他不是短時間這麽做,是長時間如此。遂被人們視為道德榜樣,由此聲名遠播,認為他是一個道德完人!”
“即在道德方麵完美之人,而漢元帝劉奭極為崇信儒學,儒家也是在那時得以快速發展起來,勢力不俗,而儒家的情況,陛下也知曉,其等極為推崇道德。”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都不用李念多講,始皇也猜到了後續,像王莽這麽一個道德完人,那能不被儒家給捧起來,立為典範?
偏偏儒家還因為劉奭崇信儒學而勢大,那王莽一旦踏入仕途,還不得飛起來?
更且,王莽的姑姑還是劉奭的皇後,這下光環都套滿了,王莽不飛,都沒天理。
“在這種情況下,王莽入朝為官後,迅速得到拔升,但這時他沒有表露他的野心,反而認真做事,繼續他的道德完人之路,在他兒子犯事時,也大公無私,甚至親手辦理。”
“這讓王莽在人們眼裏的道德完人形象更為深入,將之與古之聖人相比,大唐有位大詩人還有詩句留下,‘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但,那時西漢雖日漸衰弱,卻仍有餘力,王莽也一直隱藏著他的野心,直到他掌握了朝中大權,才開始鏟除政敵,開始他的篡漢之路,即使在這時,王莽依舊有很好的名聲。”
蒙恬詫異道:“為何他還有好名聲,那些人便看不出王莽野心,他所做事中便沒有惡事?”
李念道:“因為他瞞得很好,讓人們不知道他做過的惡事,且其會以‘大義滅親,公而忘私’掩蓋某些事,人們反倒認為王莽真不愧是道德典範。”
“並且,王莽同儒家關係極好,其對儒學極其友善,極受儒生擁戴,正是在儒生宣揚下,王莽才被世人視若聖人。”
“實則隻要看王莽做的某些事,便能知曉其圖謀不軌,如將漢平帝之母衛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國,將女兒立為漢平帝皇後,以及在漢平帝去世後,為更好掌握朝中大權,立兩歲的劉嬰為太子。”
立兩歲的皇帝,這種操作很正常,方便他好繼續掌權,及之後篡漢……
等等,皇太子,立的不是皇帝?
蒙恬以為可能是李念說錯了,確認道:“立兩歲的劉嬰為太子?”
李念點頭笑道:“為方便掌控朝政,王莽確實立的是皇太子,但他許諾在劉嬰長大成人後,會還政給劉嬰,自己告老還鄉。”
這就是鬼話了,誰聽誰傻,如果王莽真能做到此事,必定會在史書上被大讚特讚,被後世君王視為忠臣之楷模,武侯可能都得靠邊站。
站在大家麵前的是千古道德之完人,忠臣之楷模,堪比古之聖賢者——王莽是也!
李念又道:“大權在握的王莽,雖未稱帝,卻已被人們視為皇帝,因劉嬰年幼,其代理朝政,稱其為‘假皇帝’、‘攝皇帝’。”
“王莽至此已經完成了篡漢前的一切積累!”
“於是,在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王莽逼迫其姑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四歲的劉嬰禪讓稱帝,改‘漢’為‘新’,改‘長安’為‘常安’,定年號為‘始建國’。”
蒙恬又問道:“那西漢皇室和群臣中便沒人出來反對?”
王莽都要篡位了,西漢皇室應該有些反應吧,那些大臣中應該也有忠臣站出來吧?
都到這種時候,不可能所有人都被蒙蔽!
“西漢皇室自然不甘心被王莽篡位,進行過反對,可惜他們的反抗皆被王莽鎮壓。至於大臣……”
李念語氣古怪道:“很多臣民其實是盼著王莽篡位的,因為王莽的名聲太好了,很多人都認為在偉大的道德完人王莽帶領下,他們一定能走出西漢的困境,迎來盛世。”
“其中支持王莽篡漢,取代劉氏的便有儒家!”
“那時的西漢天災繁多,而儒家發展出了一種思想,將天災和君王聯係在一起,即天災會發生是上天看到人間君王失德,所以降下。”
這讓始皇帝眉頭微微一挑,現在因為李念,他不會將這學說當回事,可如果是以前,他還真不敢說自己不會受這學說蒙騙。
始皇自然能看出儒家發展這種學說是為限製君王之權,可這也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後果。
儒家確實要限製其發展,不能任其野蠻生長。
“儒生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君王失德,上天才降下天災,那我們選出一位道德完美的人作為君王,上天不就不會再降下災禍了?”
“正巧,王莽就是這位道德完人!”
“儒生雖講忠君,但更信奉他們的學說理念,他們認為劉氏皇族已失德走到了末路,為天下計、為蒼生計,當禪位於王莽!”
“因而他們不僅沒反對,還在那時頗為支持!”
“王莽能得儒生們支持還有一原因,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要在新朝施行的政令符合儒生。”
“王莽在後世被戲稱為穿越者,也有其在新朝所行的那些新政之因。”
說到這兒,李念解釋道:“‘穿越者’便是如臣一般之人,從後世或其他時空而來,到往不屬於自己的時空。”
也是,距他上次講說西漢之事已過了一段時日,且今日正好把他和蒙恬都湊齊了。
最近都忙,四人組也不是隨時都有空能湊到一起。
始皇身為皇帝,要忙著處理各種政務;蒙毅要保護始皇安危,有時還得給始皇跑腿,執行一些機密任務;
蒙恬去了海軍學堂讀書;李念更是四人組中最忙的人,不僅要對大秦諸多政策進行參謀,指導各種技術問題,還要抄後世資料……
如果沒有始皇刻意召集,四人很難有空湊到一塊。
果不其然,隻聽始皇道:“你上次講說到那王莽篡漢,那王莽何許人也,其有何德,竟能篡漢?”
李念整理了下思緒,才道:“回陛下,王莽之所以能篡漢,主要原因是西漢在那時日漸衰頹,本身出了嚴重的問題,次要才是王莽的出身等因素。即使沒有王莽,西漢也會滅亡!”
“說來,東漢能重新續上漢統,再以‘漢’之名延續近兩百年國祚,王莽在其中還有‘功勞’,倘若真讓西漢自行滅亡,或許便不會再有東漢一朝,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朝。”
始皇轉念便想明白了李念話中之意,道:“是因王莽雖篡漢,但也將西漢積累的病症給解決了?”
李念點了點頭,但他的回答卻是:“準確說王莽並沒有解決那些問題,隻是由於他篡漢,把西漢的問題一並接了過來。”
“就好像有一塊烙鐵,這烙鐵本是西漢造出,是天下民眾對西漢的怨恨不滿而成,早晚要將西漢給燙死。”
“可眼看西漢要被燙死時,卻被王莽一把搶過,主動拿到了手裏,天下民眾原本對西漢的各種怨恨不滿一下就轉移到了王莽和他的新朝身上,且由於王莽出台的政令,反倒讓民眾懷念起了西漢。”
“最後的結果便是,王莽和他的新朝煙消雲散,西漢留下的諸多問題也隨之緩和,可債卻實實在在記在了王莽頭上,光武帝劉秀高高興興建立了東漢。”
聽到李念的話,始皇三人神色古怪,這王莽感情也是個冤種,他篡漢撈到的好處沒多少,反倒替西漢背了鍋,為東漢鋪了路,大好處全給劉季那廝的子孫得了。
蒙恬好奇道:“西漢留下的問題為何能緩和?”
李念看了眼蒙恬,道:“有些問題之所以存在,是因有人才有,解決不了問題,但如果能把人解決,問題自然也就隨之而解。”
“王莽新朝滅亡,東漢建立這個過程中,死了很多很多的人,在這麽多人死後,原本在西漢時累積的諸多問題也就沒了。”
蒙恬聽後一怔,居然是用這種方式解決問題。
但那是一個王朝走到末路時積累的問題,死的人隻怕極多。
回答了蒙恬的問題後,李念繼續講道:“在西漢的諸多問題中,最大的一個問題當屬‘土地兼並’。”
“這也是後世許多王朝滅亡,難以跳出‘曆史周期律’的主要原因。”
聽到“土地兼並”在後世許多王朝都存在,還是導致他們滅亡的主要原因,始皇三人都認真起來。
後世之史,可為鑒也!
“土地兼並問題,通常可理解為天下之地有數,而人口卻隨時間不斷增多。”
“一個王朝在初建時,人地關係常常是人少地多。”
“此時,天下的地多,種地的人卻不足,大家有足夠甚至富裕的土地耕種,彼此間可以和諧共處。”
“因此這段時間往往是一個王朝的上升期,地多而人不足,能容得下更多人口,而隨人口增加,能耕種產出更多的糧食,王朝的國力也正好隨之上升。”
“但地有限,人口增長卻一直不停,人地關係便會逐漸從人少地多轉變為人多地少,尤其有人還會奪取其他人的土地,像王公貴族會想方設法侵占百姓手裏的地,導致人地關係越發緊張。”
“正所謂‘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而天下間最多的人就是底層百姓,當他們沒了土地或者他們擁有的土地無法產出足夠他們活下去的糧食時,會發生什麽?”
“如果在這時再遇到天災,遇到朝廷嚴苛的政令,又會怎樣?”
始皇三人沒回答,但能想到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都活不下去了,還有啥可畏懼的,不如反了他娘的,打死那些王公貴族,搶了他們的土地和糧食。
李念也沒等三人回答這問題,繼續道:“他們唯一的出路便是揭竿而起,他們活不了,那就讓那些王公貴族也活不了,掀起動亂讓王朝也為他們陪葬!”
“等戰亂結束,許多人在亂世中死去,人地關係緩和,一個新的王朝又進到這個輪回往複之中。”
“陛下的大秦雖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但正因是第一個,許多方麵並不成熟,因此未能走到一個王朝該有的末路。”
“所以,西漢才是第一個走完曆史周期律的王朝!”
“西漢末年,土地兼並問題嚴重,加之天災不斷,吏治腐敗,皇權衰落,外戚勢力日漸強大,若沒人能改變這種情況,西漢必亡,而身在那個時代的人,又幾乎不可能改變。”
“這對西漢本是一個死局,但王莽將這死局接了過去!”
始皇問出了一個問題:“既然王朝滅亡是因這人地關係、曆史周期律,那與儒家有何關係?”
李念道:“回陛下,因為後世之儒學會妨害緩解人地關係、跳出曆史周期律的方法。”
“人地關係緊張,從內來說是主要是土地分配不均衡,百姓者地少,王公豪強者地多,及土地種出的糧食不足。”
“因而想要解決,可采用合理分配土地,提升糧食產量之法。”
“後者也正是清朝能有那‘康乾盛世’的重要原因,清有番薯、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使得清朝人口達到了萬萬人。那根本不是滿清君主英明能幹,是作物產量比其他朝代大大提高!”
“而提升土地產量之法不僅有找來高產作物,還有發展科學技術,借由更先進的技術來提高作物產量,像以科技改良作物、造出更先進的農具、製出能極大提升產量的肥料等。”
“這些是從內解決之法,而從外的解決之法:華夏之地有限,可華夏之外卻還有廣袤的土地,華夏內人地關係緊張,華夏外卻不是。”
始皇聽到這,已經明白了李念的意思。
隻聽李念接著道:“但後世儒學卻很難支持這些解決之法,他們既很難想著向外,也很難允許新的技術興起。”
“在明朝時,曾有鄭和奉明成祖之命七下西洋,比西洋人更早進行遠洋航行,可其帶回的海圖卻被儒家出身的文臣藏匿,最終丟失。”
“雖然其中有其等認為大明再進行遠航勞民傷財之故,但其等也的確阻礙了大明遠洋發展,不肯去看外界之地,也不知外界變化,始終囿於己方天地,自詡天朝上國,讓華夏慢慢被西方趕上並超過。”
李念將話題轉回到王莽篡漢和東漢上:“說來,王莽篡漢能成,和儒家也有一定關係。”
“王莽者,西漢外戚也,王莽的姑姑是漢元帝劉奭的皇後。劉奭也就是漢宣帝劉詢之子,被劉詢評價為‘亂我家者,太子也’的那位。”
“因為姑姑是皇後,王莽自然而然成為了西漢外戚。”
“當然,在最初時,王家人多,王莽在其中算不得特別突出,但人與人最怕比較,隻要和其他同輩表現得不同,肯定能吸引來注意。”
“王家是當時的外戚世家,家大業大,十分顯貴,因而族中之人生活也較奢靡,多聲色犬馬者。”
“可王莽不一樣,他生活簡樸,為人謙恭,勤勞好學,孝敬母親,還禮賢下士……”
“在一群聲色犬馬的王家子弟中屬於鶴立雞群,一枝獨秀,想不被人注意都難,而且他不是短時間這麽做,是長時間如此。遂被人們視為道德榜樣,由此聲名遠播,認為他是一個道德完人!”
“即在道德方麵完美之人,而漢元帝劉奭極為崇信儒學,儒家也是在那時得以快速發展起來,勢力不俗,而儒家的情況,陛下也知曉,其等極為推崇道德。”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都不用李念多講,始皇也猜到了後續,像王莽這麽一個道德完人,那能不被儒家給捧起來,立為典範?
偏偏儒家還因為劉奭崇信儒學而勢大,那王莽一旦踏入仕途,還不得飛起來?
更且,王莽的姑姑還是劉奭的皇後,這下光環都套滿了,王莽不飛,都沒天理。
“在這種情況下,王莽入朝為官後,迅速得到拔升,但這時他沒有表露他的野心,反而認真做事,繼續他的道德完人之路,在他兒子犯事時,也大公無私,甚至親手辦理。”
“這讓王莽在人們眼裏的道德完人形象更為深入,將之與古之聖人相比,大唐有位大詩人還有詩句留下,‘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但,那時西漢雖日漸衰弱,卻仍有餘力,王莽也一直隱藏著他的野心,直到他掌握了朝中大權,才開始鏟除政敵,開始他的篡漢之路,即使在這時,王莽依舊有很好的名聲。”
蒙恬詫異道:“為何他還有好名聲,那些人便看不出王莽野心,他所做事中便沒有惡事?”
李念道:“因為他瞞得很好,讓人們不知道他做過的惡事,且其會以‘大義滅親,公而忘私’掩蓋某些事,人們反倒認為王莽真不愧是道德典範。”
“並且,王莽同儒家關係極好,其對儒學極其友善,極受儒生擁戴,正是在儒生宣揚下,王莽才被世人視若聖人。”
“實則隻要看王莽做的某些事,便能知曉其圖謀不軌,如將漢平帝之母衛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國,將女兒立為漢平帝皇後,以及在漢平帝去世後,為更好掌握朝中大權,立兩歲的劉嬰為太子。”
立兩歲的皇帝,這種操作很正常,方便他好繼續掌權,及之後篡漢……
等等,皇太子,立的不是皇帝?
蒙恬以為可能是李念說錯了,確認道:“立兩歲的劉嬰為太子?”
李念點頭笑道:“為方便掌控朝政,王莽確實立的是皇太子,但他許諾在劉嬰長大成人後,會還政給劉嬰,自己告老還鄉。”
這就是鬼話了,誰聽誰傻,如果王莽真能做到此事,必定會在史書上被大讚特讚,被後世君王視為忠臣之楷模,武侯可能都得靠邊站。
站在大家麵前的是千古道德之完人,忠臣之楷模,堪比古之聖賢者——王莽是也!
李念又道:“大權在握的王莽,雖未稱帝,卻已被人們視為皇帝,因劉嬰年幼,其代理朝政,稱其為‘假皇帝’、‘攝皇帝’。”
“王莽至此已經完成了篡漢前的一切積累!”
“於是,在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王莽逼迫其姑交出傳國玉璽,接受四歲的劉嬰禪讓稱帝,改‘漢’為‘新’,改‘長安’為‘常安’,定年號為‘始建國’。”
蒙恬又問道:“那西漢皇室和群臣中便沒人出來反對?”
王莽都要篡位了,西漢皇室應該有些反應吧,那些大臣中應該也有忠臣站出來吧?
都到這種時候,不可能所有人都被蒙蔽!
“西漢皇室自然不甘心被王莽篡位,進行過反對,可惜他們的反抗皆被王莽鎮壓。至於大臣……”
李念語氣古怪道:“很多臣民其實是盼著王莽篡位的,因為王莽的名聲太好了,很多人都認為在偉大的道德完人王莽帶領下,他們一定能走出西漢的困境,迎來盛世。”
“其中支持王莽篡漢,取代劉氏的便有儒家!”
“那時的西漢天災繁多,而儒家發展出了一種思想,將天災和君王聯係在一起,即天災會發生是上天看到人間君王失德,所以降下。”
這讓始皇帝眉頭微微一挑,現在因為李念,他不會將這學說當回事,可如果是以前,他還真不敢說自己不會受這學說蒙騙。
始皇自然能看出儒家發展這種學說是為限製君王之權,可這也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後果。
儒家確實要限製其發展,不能任其野蠻生長。
“儒生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君王失德,上天才降下天災,那我們選出一位道德完美的人作為君王,上天不就不會再降下災禍了?”
“正巧,王莽就是這位道德完人!”
“儒生雖講忠君,但更信奉他們的學說理念,他們認為劉氏皇族已失德走到了末路,為天下計、為蒼生計,當禪位於王莽!”
“因而他們不僅沒反對,還在那時頗為支持!”
“王莽能得儒生們支持還有一原因,王莽信奉儒家思想,他要在新朝施行的政令符合儒生。”
“王莽在後世被戲稱為穿越者,也有其在新朝所行的那些新政之因。”
說到這兒,李念解釋道:“‘穿越者’便是如臣一般之人,從後世或其他時空而來,到往不屬於自己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