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 作者:夢隨本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布從雒陽回到長安不久,就收到一封信,這封信並沒有署名,隻是預測了長安接下一段時間內,將要發生的事。
呂布起初看到這封信時,非常嗤之以鼻,看了一眼,就隨手丟在了一邊。
隨著時間的推移,呂布心中的驚駭越來越重,那封信上所寫的內容,竟然都一一應驗了。
信的最後幾行,記述的事情讓他後背發涼。
在將來的某一天。董卓會對他產生誤會,要殺他,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就是董卓會擲戟刺他。
再往後就是對呂布的建議,如果呂布不想被董卓殺死,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聯合朝中重臣,向天子討來詔書,誅殺董卓。
前麵發生的事情,呂布雖然很震驚,對於最後這一條,呂布卻並不相信,原因很簡單。
董卓雖然對他有所冷落,可自己的官位、俸祿、權力一如從前,並沒有任何改變。
呂布相信,董卓對他恩寵依舊不變,隻不過如今的董卓早已經沒有的征伐天下的決心。
自己作為武將,沒有戰爭,就意味著自己沒有了用武之地。
從之前對董卓的印象裏,董卓不會固守一城,不久後的一天,董卓就像蘇醒的雄獅,重新燃起心中的鬥誌,他會奮起,然後帶領大軍,繼續進行征討天下的大業。
到了那一天,呂布會重新成為董卓眼前的紅人,他也會繼續披堅執銳,為董卓再立新功。
呂布很自信,這份自信來源於他超強的實力。
他雖然在虎牢關前戰敗,影響了心情。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整,早已經恢複了心境,挫敗並沒有讓他氣餒,反而激發了他無盡的鬥誌,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沉澱,他相信自己現在比任何時候,都要強大。
“將軍,司徒王公前來拜會。”高順走到堂內,對著呂布躬身行禮。
“快請。”
這一段時間內,王允時常來拜訪呂布,兩人有同鄉之誼,談論起來還算投機。
王允快步走來,兩人見禮,分賓主做定。兩個客套一番。王允直接進入正題。
“呂將軍,如今天下承平,為大漢賀,老夫準備在寒舍舉行書會,特邀將軍前去參加。”
呂布道:“王公,布乃一介武將,不通文墨,府中書會,我就不參加了。”
“呂將軍又何必自謙,別人不知道將軍的文采,老夫還是知道的。這次老夫計劃邀請一些書法名家,到時候,我等以書會友,豈不是是人生一大幸事。”
呂布初跟著丁原時,曾任主簿一職,後來在戰場上建功後,才被丁原重用,收為義子,並且讓他統帥兵士。
自從呂布統兵打仗之後,他的身份也從文職到武職的改變。
或許是懷念當初那段時光,呂布總會在閑暇時。在書房中寫寫書法。
他認為自己書寫的字,雖然不能比肩當世大家,也自有一番風采。
見王允言辭懇求,呂布隻能答應。
“承蒙王公看重,布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王允見他答應,臉上笑意就濃了幾分。
兩人又閑談了半日,王允才告辭離去。
呂布在王允走後,笑容依舊。
高順一句話,讓呂布的笑容瞬間凝固。
“將軍,王司徒突然邀請將軍參加書會,順總覺得有些不對。”
“伯平多慮了,想必王公看我也頗善此道,特來相邀。”
高順不以為然,呂布的水平他最清楚,雖然也認識一些字,但和書法大家,有著天然的區別。
這種距離和鴻溝不亞於,一般武將戰力和呂布的差異。
如果說王允真心佩服呂布的書法,讓他去參加。高順說什麽,也不相信。
王允是有企圖的,可他看不出王允的意圖,隻能把王允這種行為,看做對呂布的示好。
司徒位列三公,看似地位尊崇,可高順知道,那隻是表麵光鮮。
在董卓西入長安後,對權力進一步進行了調整,有了袁紹的前車之鑒,他不再相信漢朝舊臣。他把所有權重要職,幾乎全部換成了西涼人。
光這一點,董卓還是不放心,對百官的監視,也越來越大,隻要稍有不慎,就會麵臨滅頂之災。
現在朝中人人閉門自守,唯恐稍有不慎,就被董卓抓住把柄。
王允現在這個時候,莫名其妙舉行書會,有些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
高順在呂布軍中,是個很奇怪的存在。他沉默寡言,深諳謀略。更難得的是他還潔身自好,別說縱情享樂,平時連酒都不喝。
如今軍中紀律,已經壞到了極點。由於糧食匱乏,都默認為以戰養戰。
這種戰法,並不像名義上的說的那樣好聽,通俗點講,隻要攻下一座城池,就會讓兵將進行搶奪。
城中的糧食,財物,女子,都會成為戰利品。
在士卒眼中,其他地區的百姓的性命如同草芥,根本一文不值。
高順帶領的軍隊,卻正好相反,他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是這個時代少有的異類。
他就像一麵鏡子,一麵旗幟,在混亂的時代,傲然屹立。
無數的流言蜚語,攻擊著高順,可他絲毫不在意。
無數年前,一個十歲的孩子,曾親眼看到過自己的親人,朋友,都死在甲士的長刀之下,城中割下的首級,堆成了一座小山。
鮮血染紅了整座城池,就連河水也變成的一片血紅。
孩子躲在草叢中,看著遠處親人熟悉而又陌生的臉龐,他想張口,卻發現根本喊不出口。
甲士帶著首級離開後,還一把火燒了城池。
孩子記得那天的火很大,煙塵滾滾,似乎末日來臨一般。
孩子從頭到尾,都沉默不語。
不知是不是因為煙太濃,孩子眼中留下兩行清淚。
等大火熄滅後,孩子在地上拜上幾拜,就獨自一人,向遠處走去。
夕陽西下,照在孩子的身上,在地上拖出一道長長的背影。
許多年後,孩子已經成了一位將軍,他帶兵作戰,沉默寡言,作戰勇敢,他眼神亮如白晝在他的麾下,沒有人敢越雷池一步。
呂布起初看到這封信時,非常嗤之以鼻,看了一眼,就隨手丟在了一邊。
隨著時間的推移,呂布心中的驚駭越來越重,那封信上所寫的內容,竟然都一一應驗了。
信的最後幾行,記述的事情讓他後背發涼。
在將來的某一天。董卓會對他產生誤會,要殺他,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就是董卓會擲戟刺他。
再往後就是對呂布的建議,如果呂布不想被董卓殺死,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聯合朝中重臣,向天子討來詔書,誅殺董卓。
前麵發生的事情,呂布雖然很震驚,對於最後這一條,呂布卻並不相信,原因很簡單。
董卓雖然對他有所冷落,可自己的官位、俸祿、權力一如從前,並沒有任何改變。
呂布相信,董卓對他恩寵依舊不變,隻不過如今的董卓早已經沒有的征伐天下的決心。
自己作為武將,沒有戰爭,就意味著自己沒有了用武之地。
從之前對董卓的印象裏,董卓不會固守一城,不久後的一天,董卓就像蘇醒的雄獅,重新燃起心中的鬥誌,他會奮起,然後帶領大軍,繼續進行征討天下的大業。
到了那一天,呂布會重新成為董卓眼前的紅人,他也會繼續披堅執銳,為董卓再立新功。
呂布很自信,這份自信來源於他超強的實力。
他雖然在虎牢關前戰敗,影響了心情。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整,早已經恢複了心境,挫敗並沒有讓他氣餒,反而激發了他無盡的鬥誌,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沉澱,他相信自己現在比任何時候,都要強大。
“將軍,司徒王公前來拜會。”高順走到堂內,對著呂布躬身行禮。
“快請。”
這一段時間內,王允時常來拜訪呂布,兩人有同鄉之誼,談論起來還算投機。
王允快步走來,兩人見禮,分賓主做定。兩個客套一番。王允直接進入正題。
“呂將軍,如今天下承平,為大漢賀,老夫準備在寒舍舉行書會,特邀將軍前去參加。”
呂布道:“王公,布乃一介武將,不通文墨,府中書會,我就不參加了。”
“呂將軍又何必自謙,別人不知道將軍的文采,老夫還是知道的。這次老夫計劃邀請一些書法名家,到時候,我等以書會友,豈不是是人生一大幸事。”
呂布初跟著丁原時,曾任主簿一職,後來在戰場上建功後,才被丁原重用,收為義子,並且讓他統帥兵士。
自從呂布統兵打仗之後,他的身份也從文職到武職的改變。
或許是懷念當初那段時光,呂布總會在閑暇時。在書房中寫寫書法。
他認為自己書寫的字,雖然不能比肩當世大家,也自有一番風采。
見王允言辭懇求,呂布隻能答應。
“承蒙王公看重,布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王允見他答應,臉上笑意就濃了幾分。
兩人又閑談了半日,王允才告辭離去。
呂布在王允走後,笑容依舊。
高順一句話,讓呂布的笑容瞬間凝固。
“將軍,王司徒突然邀請將軍參加書會,順總覺得有些不對。”
“伯平多慮了,想必王公看我也頗善此道,特來相邀。”
高順不以為然,呂布的水平他最清楚,雖然也認識一些字,但和書法大家,有著天然的區別。
這種距離和鴻溝不亞於,一般武將戰力和呂布的差異。
如果說王允真心佩服呂布的書法,讓他去參加。高順說什麽,也不相信。
王允是有企圖的,可他看不出王允的意圖,隻能把王允這種行為,看做對呂布的示好。
司徒位列三公,看似地位尊崇,可高順知道,那隻是表麵光鮮。
在董卓西入長安後,對權力進一步進行了調整,有了袁紹的前車之鑒,他不再相信漢朝舊臣。他把所有權重要職,幾乎全部換成了西涼人。
光這一點,董卓還是不放心,對百官的監視,也越來越大,隻要稍有不慎,就會麵臨滅頂之災。
現在朝中人人閉門自守,唯恐稍有不慎,就被董卓抓住把柄。
王允現在這個時候,莫名其妙舉行書會,有些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
高順在呂布軍中,是個很奇怪的存在。他沉默寡言,深諳謀略。更難得的是他還潔身自好,別說縱情享樂,平時連酒都不喝。
如今軍中紀律,已經壞到了極點。由於糧食匱乏,都默認為以戰養戰。
這種戰法,並不像名義上的說的那樣好聽,通俗點講,隻要攻下一座城池,就會讓兵將進行搶奪。
城中的糧食,財物,女子,都會成為戰利品。
在士卒眼中,其他地區的百姓的性命如同草芥,根本一文不值。
高順帶領的軍隊,卻正好相反,他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是這個時代少有的異類。
他就像一麵鏡子,一麵旗幟,在混亂的時代,傲然屹立。
無數的流言蜚語,攻擊著高順,可他絲毫不在意。
無數年前,一個十歲的孩子,曾親眼看到過自己的親人,朋友,都死在甲士的長刀之下,城中割下的首級,堆成了一座小山。
鮮血染紅了整座城池,就連河水也變成的一片血紅。
孩子躲在草叢中,看著遠處親人熟悉而又陌生的臉龐,他想張口,卻發現根本喊不出口。
甲士帶著首級離開後,還一把火燒了城池。
孩子記得那天的火很大,煙塵滾滾,似乎末日來臨一般。
孩子從頭到尾,都沉默不語。
不知是不是因為煙太濃,孩子眼中留下兩行清淚。
等大火熄滅後,孩子在地上拜上幾拜,就獨自一人,向遠處走去。
夕陽西下,照在孩子的身上,在地上拖出一道長長的背影。
許多年後,孩子已經成了一位將軍,他帶兵作戰,沉默寡言,作戰勇敢,他眼神亮如白晝在他的麾下,沒有人敢越雷池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