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七成勝率不算多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 作者:夢隨本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漢室宗親,都能奮起守護大漢江山,天下又何至於此。”
劉隅眼神中一閃而逝的無奈,落在水鏡眼中,尤其真切。
他知道劉隅這番話說的不錯,如今在這個時代,掌握兵權的劉氏宗親並不少,如果他們都以中興漢室為己任,足可以震懾心懷不軌的各路諸侯。
可惜啊!他們雖然實力不弱,卻各有各的小算盤,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安穩做一個土皇帝。
自從劉隅在潁川郡帶走徐元直後,水鏡先生的目光就一直鎖定他的身上。
從他入雒陽,進長安,到如今占三郡,水鏡都看在眼中,他也越來越確定,漢室中興,必然興在此人身上。
入雒陽,收攏流民,屯田,稅十取一。
進長安,誅殺董卓,建製,重整朝綱。
平三郡,擊退袁術,整軍,體恤百姓。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說明劉皇叔的誌向,不在一城一隅。
他已經把這座天下默默扛在自己的肩頭,雖然前途險阻,困難重重,他年輕的臉上依舊沒有任何懼色。
元直幸得其主,必能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水鏡在心中默默想著,見劉隅眼神中流露一絲遺憾,開口勸道:“皇叔,既然來到老夫陋室,先飲上一杯酒,至於那些政務瑣事,還是回到官署之後,再想吧。”
“我見漢室衰微,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一時沒忍住,感慨一句,讓先生見笑了。”
說完,端起一杯酒,一口飲下。
水鏡先生嗬嗬一笑,連飲了三杯酒,才緩緩說道:“皇叔身係天下,心懷萬民,此乃是大丈夫所為,我一個閑雲野鶴之人,豈會笑話皇叔。”
“不過,如今戰局已經到了此處,劉皇叔隻需要準備妥當,如今最要緊就是劉景升,能夠配合你的行動。就算他不出兵攻南陽,最起碼也要對南陽郡進行佯攻,隻有這樣,才能讓皇叔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
“先生所言極是。”劉隅眼神露出一絲憂色,“這正是我所擔心的,雖然我在南陽郡大肆散播流言,如果劉景升沒有一點動作,恐怕不久就會被袁公路識破,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再想取沛國,就隻有強攻這一條路了。”
“強攻沛國,皇叔有幾分勝算?”
“五成。”
“遠遠不止。”水鏡擺擺手,臉上流露一絲笑意,“袁公路手下謀士不少,頂尖的謀士,卻沒有幾個,他手下的將領同樣如此,還不說袁公路兵馬雖多,卻軍紀渙散,皇叔士卒雖少,卻軍紀嚴明,光這三點,就可以讓皇叔的勝率來到七成。”
七成勝率,對於別人來說,已經不低了,可對於劉隅來說,卻遠遠不夠。
戰爭不是兒戲,不是小孩過家家。
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一旦失敗,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別的還好說,一旦出現危及到生命這種事情時,劉隅都慎之又慎,唯恐出現半點差錯。
不論前世還是今生,在他心中一直都有一個樸素的價值觀。
隻有活著,才會有希望。
前世的記憶留在心頭,他比任何人都恐懼死亡,都更明白生的意義。
七成的勝率在別人看來已經很高了,但在劉隅心中,依舊覺得勝率不大。
“袁公路兵馬眾多,我不敢掉以輕心。”
水鏡先生淡淡笑道:“皇叔未慮勝,先慮敗,正是名將風範。”
“劉景升在荊州大力推廣經學,目前正在廣邀天下名士前去講學,這件事皇叔想必知道吧。”
劉隅點頭,這個消息,劉隅早已經知道了,興辦學校,大興講學,如果是在盛世,毫無疑問,這是利國利民之舉,可如今這個時代,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此處,則是有些不合時宜。
亂世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世事如同一個巨大的旋渦,一旦身陷其中,誰也無法置身事外,想要在旋渦中站到最後,唯一的選擇,就知道不斷奮起,不斷向前,直到擊敗所有的對手。
“不瞞先生,這些消息,正是我所擔心的。我讓人在南陽郡散布消息,袁公路自然也會派人進入荊州,去打探情況,如果看到劉景升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很快會識破我的計謀。”
“他就算不全信,也會把重兵調到沛國,想要輕鬆攻占沛國,恐怕就有些困難了。”
“皇叔所慮甚是。”水鏡先生緩緩點頭,劉隅說道此處,水鏡也就明白了劉隅意思,“皇叔,老夫有些微名,也收到了劉景升的邀請,我閑雲野鶴慣了,本不準備前行,聽皇叔這麽一說,老夫也突然有了興致,明日我就啟程,去荊州看一看。”
劉隅站起身來急忙行禮。
“有勞先生前行,我在此謝過了。”
“此一去,老夫並不是為了皇叔,而是為了天下豫州百姓,天下蒼生,豫州隻有在皇叔的帶領下,人民才能不受戰亂之苦。”
“皇叔若得了豫州,務必像今日這樣善待百姓,這一點皇叔可能做到?”
“先生放心,我願以潁水為誓。”
水鏡擺手道:“皇叔不必起誓,皇叔一諾,勝似千金,就不用這些誓言來保證了。”
“不過老夫有言在先,我到了荊州後,會盡量勸說劉景升做出攻擊南陽郡的動作,至於能不能成功,老夫也不敢保證。”
“盡人事,聽天命,這個道理我明白。”
“好個盡人事,聽天命,這就憑這句話,就當浮一大白。”
兩人端起酒杯,飲了幾杯酒,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
劉隅也知道按照他對於劉表的了解,想讓他攻擊南陽恐怕有些不現實,劉隅也從來沒有真正設想過這個計劃,他要的就是讓劉景升牽製袁術的兵力,隻有這樣,他的計劃才能有足夠把握成功。
劉隅放下酒杯,想起一件事,慢慢問道:“先生,喜歡結交天下名士,我向先生打聽一個人,不知道先生聽說過嗎?”
“皇叔請講。”
“此人姓諸葛,單名一個亮,字孔明。”
劉隅眼神中一閃而逝的無奈,落在水鏡眼中,尤其真切。
他知道劉隅這番話說的不錯,如今在這個時代,掌握兵權的劉氏宗親並不少,如果他們都以中興漢室為己任,足可以震懾心懷不軌的各路諸侯。
可惜啊!他們雖然實力不弱,卻各有各的小算盤,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安穩做一個土皇帝。
自從劉隅在潁川郡帶走徐元直後,水鏡先生的目光就一直鎖定他的身上。
從他入雒陽,進長安,到如今占三郡,水鏡都看在眼中,他也越來越確定,漢室中興,必然興在此人身上。
入雒陽,收攏流民,屯田,稅十取一。
進長安,誅殺董卓,建製,重整朝綱。
平三郡,擊退袁術,整軍,體恤百姓。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說明劉皇叔的誌向,不在一城一隅。
他已經把這座天下默默扛在自己的肩頭,雖然前途險阻,困難重重,他年輕的臉上依舊沒有任何懼色。
元直幸得其主,必能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水鏡在心中默默想著,見劉隅眼神中流露一絲遺憾,開口勸道:“皇叔,既然來到老夫陋室,先飲上一杯酒,至於那些政務瑣事,還是回到官署之後,再想吧。”
“我見漢室衰微,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一時沒忍住,感慨一句,讓先生見笑了。”
說完,端起一杯酒,一口飲下。
水鏡先生嗬嗬一笑,連飲了三杯酒,才緩緩說道:“皇叔身係天下,心懷萬民,此乃是大丈夫所為,我一個閑雲野鶴之人,豈會笑話皇叔。”
“不過,如今戰局已經到了此處,劉皇叔隻需要準備妥當,如今最要緊就是劉景升,能夠配合你的行動。就算他不出兵攻南陽,最起碼也要對南陽郡進行佯攻,隻有這樣,才能讓皇叔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
“先生所言極是。”劉隅眼神露出一絲憂色,“這正是我所擔心的,雖然我在南陽郡大肆散播流言,如果劉景升沒有一點動作,恐怕不久就會被袁公路識破,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再想取沛國,就隻有強攻這一條路了。”
“強攻沛國,皇叔有幾分勝算?”
“五成。”
“遠遠不止。”水鏡擺擺手,臉上流露一絲笑意,“袁公路手下謀士不少,頂尖的謀士,卻沒有幾個,他手下的將領同樣如此,還不說袁公路兵馬雖多,卻軍紀渙散,皇叔士卒雖少,卻軍紀嚴明,光這三點,就可以讓皇叔的勝率來到七成。”
七成勝率,對於別人來說,已經不低了,可對於劉隅來說,卻遠遠不夠。
戰爭不是兒戲,不是小孩過家家。
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一旦失敗,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別的還好說,一旦出現危及到生命這種事情時,劉隅都慎之又慎,唯恐出現半點差錯。
不論前世還是今生,在他心中一直都有一個樸素的價值觀。
隻有活著,才會有希望。
前世的記憶留在心頭,他比任何人都恐懼死亡,都更明白生的意義。
七成的勝率在別人看來已經很高了,但在劉隅心中,依舊覺得勝率不大。
“袁公路兵馬眾多,我不敢掉以輕心。”
水鏡先生淡淡笑道:“皇叔未慮勝,先慮敗,正是名將風範。”
“劉景升在荊州大力推廣經學,目前正在廣邀天下名士前去講學,這件事皇叔想必知道吧。”
劉隅點頭,這個消息,劉隅早已經知道了,興辦學校,大興講學,如果是在盛世,毫無疑問,這是利國利民之舉,可如今這個時代,把全部的心思放在此處,則是有些不合時宜。
亂世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世事如同一個巨大的旋渦,一旦身陷其中,誰也無法置身事外,想要在旋渦中站到最後,唯一的選擇,就知道不斷奮起,不斷向前,直到擊敗所有的對手。
“不瞞先生,這些消息,正是我所擔心的。我讓人在南陽郡散布消息,袁公路自然也會派人進入荊州,去打探情況,如果看到劉景升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很快會識破我的計謀。”
“他就算不全信,也會把重兵調到沛國,想要輕鬆攻占沛國,恐怕就有些困難了。”
“皇叔所慮甚是。”水鏡先生緩緩點頭,劉隅說道此處,水鏡也就明白了劉隅意思,“皇叔,老夫有些微名,也收到了劉景升的邀請,我閑雲野鶴慣了,本不準備前行,聽皇叔這麽一說,老夫也突然有了興致,明日我就啟程,去荊州看一看。”
劉隅站起身來急忙行禮。
“有勞先生前行,我在此謝過了。”
“此一去,老夫並不是為了皇叔,而是為了天下豫州百姓,天下蒼生,豫州隻有在皇叔的帶領下,人民才能不受戰亂之苦。”
“皇叔若得了豫州,務必像今日這樣善待百姓,這一點皇叔可能做到?”
“先生放心,我願以潁水為誓。”
水鏡擺手道:“皇叔不必起誓,皇叔一諾,勝似千金,就不用這些誓言來保證了。”
“不過老夫有言在先,我到了荊州後,會盡量勸說劉景升做出攻擊南陽郡的動作,至於能不能成功,老夫也不敢保證。”
“盡人事,聽天命,這個道理我明白。”
“好個盡人事,聽天命,這就憑這句話,就當浮一大白。”
兩人端起酒杯,飲了幾杯酒,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
劉隅也知道按照他對於劉表的了解,想讓他攻擊南陽恐怕有些不現實,劉隅也從來沒有真正設想過這個計劃,他要的就是讓劉景升牽製袁術的兵力,隻有這樣,他的計劃才能有足夠把握成功。
劉隅放下酒杯,想起一件事,慢慢問道:“先生,喜歡結交天下名士,我向先生打聽一個人,不知道先生聽說過嗎?”
“皇叔請講。”
“此人姓諸葛,單名一個亮,字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