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再去徐州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 作者:夢隨本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登聽到這番話,沒有絲毫猶豫,搖頭說道:“皇叔,在徐州時就曾經問過這個問題,陶恭祖當時就已經說過,他兩個兒子才疏學淺,難當大任,這句話並不是謙詞。
以我看來,他兩人兒子資質平庸,學識不高,見識一般,如果能擔當小吏,或許還能勝任,若讓他成為一州之主,就有些不合實際了。”
劉隅沉吟片刻,繼續問道:“元龍久在徐州,必然知道徐州的英雄才俊,在如今的徐州中,可有人能擔當此職?”
陳登答道:“徐州雖然人才不少,若說輔政之才,倒是有些人人選,可若是能擔當徐州之主的,無人能擔當此任。”
劉隅問道:“元龍才華橫溢,學識淵博,陳家在徐州乃是名門望族,聲名遠播,以我看,元龍擔當此任就合適?”
陳登內心一震,他顯然沒有想到劉皇叔說了半天,竟然說到自己的身上。
“皇叔,我才疏學淺,豈能擔任這般大任,如今徐州內有盜匪作亂,外有強敵環伺,除非像皇叔這樣的英雄才能,救徐州於危難,解百姓之倒懸。
如今徐州上到官吏世家,下到黎民百姓,無不盼望著劉皇叔能駕臨徐州,若皇叔不願意前往,徐州早晚會落入曹操之手。”
劉隅沉吟片刻,並沒有說話。
看劉隅遲遲不下決定,陳登心中著急,如今徐州麵臨的情況,除了劉皇叔,無人能處理目前的局麵。
“曹操在兗州大勝,用不了多久,就會起兵在攻徐州,難道劉皇叔真能眼睜睜看著徐州百姓,慘遭屠戮而無動於衷嗎?”
聽陳登說了半天,劉隅已經大致明白了徐州世家大族的態度,他們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讓自己來抵擋曹操的攻擊。
這和他預想的結果偏差不大。
“元龍此言有理,我不能隻顧自己的虛名,而致徐州百姓而不顧。元龍且在小沛等待兩日,我整頓完軍務,就跟你回徐州。”
“皇叔願意前往徐州,真乃徐州之福,百姓之幸。”見劉隅答應,陳登顯得很興奮。
在接下來兩日,劉隅把徐州的事務都交給了趙雲,讓他帶領一萬士卒,暫時駐守此地,若曹操敢攻擊徐州,趙雲就在此地,和徐州成為掎角之勢。
劉隅站在沙盤前,盯著沙盤看了半天,才慢慢說道:“子龍,如果曹操進攻徐州,你就在小沛製造聲勢,期間多置旗幟,聲勢越大越好,但不要輕易出兵,曹孟德本就多疑,如果摸不清小沛的意圖,必然會分出大量的曹軍,防禦小沛。
如果他直接帶兵攻擊小沛,你就堅守不出。小沛的任務是輔助,隻要能盡可能多的拖住曹軍,就是大功一件。”
趙雲點頭應道:“皇叔之言,我記下了。”
趙雲文武雙全,謙虛穩重,隻要自己告訴他作戰計劃,他必然不會出差錯。
安頓好小沛的事務後,劉隅就帶著張飛、許褚帶領精兵一萬,去徐州。
剛一上路,陳登就顯得有些著急。
“陶恭祖病重,恐怕時日不多,不如我先帶皇叔趕回徐州,讓大軍隨後跟上,皇叔覺得如何?”
“就依元龍之言。”
“仲康,你帶五百名親衛,隨著去徐州,翼德帶著剩餘人馬,快速向徐州推進。”
“唯!”
陳宮見劉隅軍容極為整齊,士氣高漲,心中又踏實了幾分。
“出發。”
劉隅一聲令下,騎兵快馬加鞭,帶著呼嘯聲向下邳城奔去。
小沛和下邳雖然分屬不同州,但其實離的並不遠,直線距離隻有一百公裏。
一行人一路沒有任何停留,在第二日一早就來到了下邳城。
陶謙府邸前,陳登帶著劉隅直接進入了府中。
幾人穿堂過巷,很快就來到了陶謙的房間。
陶謙躺在床榻之上,一旁有幾名侍女正在服侍。
陶謙看到劉隅帶人走了進來,就要掙紮起身。
可此時他已經病入膏肓,連起身都變得十分困難。
“皇叔,你終於來了,我還以為此生見不到皇叔了。
如今抱著殘軀,等皇叔前來,卻連起身行禮都不能做到,實在太失禮了。”
劉隅快步向前,拉著陶謙的手,說道:“恭祖,你我之間何必在意那些虛禮,咱們才幾日不見,你怎麽就病成這個樣子了。”
“老了,不中用了。”陶謙眼神閃過一絲落寞,“皇叔,如今徐州內憂外患,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我死之後,徐州百姓就拜托了給皇叔了。”
“來人,取徐州印綬。”
下人把印綬放在陶謙手中,陶謙拿起印綬,仔細端詳,眼神中充滿了回憶。
過了許久,他才回過神來,緩緩說道:“當年黃巾賊禍亂天下,荼毒百姓,蒙先帝看重,讓我出任徐州牧,來平定此地亂局。
我來到徐州時,黃巾賊已經占據徐州大部,不怕皇叔笑話,麵對那樣的局麵,我十分緊張,唯恐辜負了先帝的信任。
後來我發現臧霸,孫觀兩人英勇,就拜他們為大將,讓他們組織軍隊,與黃巾賊進行抗衡,幸得上天垂憐,黃巾賊很快敗走,徐州才得到暫時的平靜。
由於黃巾賊的破壞,徐州早已經千瘡百孔,十室九空,流民四起,民不聊生,於是我就在此地發起屯田,經過了數年,各地流民都湧入徐州,徐州才真正富庶起來。”
陶謙口中碎碎念叨,回憶著他當年的崢嶸歲月。
劉隅就坐在旁邊,默默看著,靜靜聽著,在他的認知中,能在浩如煙海的史冊上,留下名字的人,不論善惡,都不是一般人。
陶謙能隻身平定徐州之亂,必然有其獨特的過人之處,雖然此時的陶謙老態龍鍾,奄奄一息,但誰又能否認他當初的才華?
陶謙見劉隅眼神專注,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囉嗦而心生不耐煩,他微微一笑,繼續說道:“當年李傕、郭汜之亂時,我本想起兵救天子於危難,沒想到皇叔英明神武,從雒陽調兵,很快就平息的叛亂。”
以我看來,他兩人兒子資質平庸,學識不高,見識一般,如果能擔當小吏,或許還能勝任,若讓他成為一州之主,就有些不合實際了。”
劉隅沉吟片刻,繼續問道:“元龍久在徐州,必然知道徐州的英雄才俊,在如今的徐州中,可有人能擔當此職?”
陳登答道:“徐州雖然人才不少,若說輔政之才,倒是有些人人選,可若是能擔當徐州之主的,無人能擔當此任。”
劉隅問道:“元龍才華橫溢,學識淵博,陳家在徐州乃是名門望族,聲名遠播,以我看,元龍擔當此任就合適?”
陳登內心一震,他顯然沒有想到劉皇叔說了半天,竟然說到自己的身上。
“皇叔,我才疏學淺,豈能擔任這般大任,如今徐州內有盜匪作亂,外有強敵環伺,除非像皇叔這樣的英雄才能,救徐州於危難,解百姓之倒懸。
如今徐州上到官吏世家,下到黎民百姓,無不盼望著劉皇叔能駕臨徐州,若皇叔不願意前往,徐州早晚會落入曹操之手。”
劉隅沉吟片刻,並沒有說話。
看劉隅遲遲不下決定,陳登心中著急,如今徐州麵臨的情況,除了劉皇叔,無人能處理目前的局麵。
“曹操在兗州大勝,用不了多久,就會起兵在攻徐州,難道劉皇叔真能眼睜睜看著徐州百姓,慘遭屠戮而無動於衷嗎?”
聽陳登說了半天,劉隅已經大致明白了徐州世家大族的態度,他們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讓自己來抵擋曹操的攻擊。
這和他預想的結果偏差不大。
“元龍此言有理,我不能隻顧自己的虛名,而致徐州百姓而不顧。元龍且在小沛等待兩日,我整頓完軍務,就跟你回徐州。”
“皇叔願意前往徐州,真乃徐州之福,百姓之幸。”見劉隅答應,陳登顯得很興奮。
在接下來兩日,劉隅把徐州的事務都交給了趙雲,讓他帶領一萬士卒,暫時駐守此地,若曹操敢攻擊徐州,趙雲就在此地,和徐州成為掎角之勢。
劉隅站在沙盤前,盯著沙盤看了半天,才慢慢說道:“子龍,如果曹操進攻徐州,你就在小沛製造聲勢,期間多置旗幟,聲勢越大越好,但不要輕易出兵,曹孟德本就多疑,如果摸不清小沛的意圖,必然會分出大量的曹軍,防禦小沛。
如果他直接帶兵攻擊小沛,你就堅守不出。小沛的任務是輔助,隻要能盡可能多的拖住曹軍,就是大功一件。”
趙雲點頭應道:“皇叔之言,我記下了。”
趙雲文武雙全,謙虛穩重,隻要自己告訴他作戰計劃,他必然不會出差錯。
安頓好小沛的事務後,劉隅就帶著張飛、許褚帶領精兵一萬,去徐州。
剛一上路,陳登就顯得有些著急。
“陶恭祖病重,恐怕時日不多,不如我先帶皇叔趕回徐州,讓大軍隨後跟上,皇叔覺得如何?”
“就依元龍之言。”
“仲康,你帶五百名親衛,隨著去徐州,翼德帶著剩餘人馬,快速向徐州推進。”
“唯!”
陳宮見劉隅軍容極為整齊,士氣高漲,心中又踏實了幾分。
“出發。”
劉隅一聲令下,騎兵快馬加鞭,帶著呼嘯聲向下邳城奔去。
小沛和下邳雖然分屬不同州,但其實離的並不遠,直線距離隻有一百公裏。
一行人一路沒有任何停留,在第二日一早就來到了下邳城。
陶謙府邸前,陳登帶著劉隅直接進入了府中。
幾人穿堂過巷,很快就來到了陶謙的房間。
陶謙躺在床榻之上,一旁有幾名侍女正在服侍。
陶謙看到劉隅帶人走了進來,就要掙紮起身。
可此時他已經病入膏肓,連起身都變得十分困難。
“皇叔,你終於來了,我還以為此生見不到皇叔了。
如今抱著殘軀,等皇叔前來,卻連起身行禮都不能做到,實在太失禮了。”
劉隅快步向前,拉著陶謙的手,說道:“恭祖,你我之間何必在意那些虛禮,咱們才幾日不見,你怎麽就病成這個樣子了。”
“老了,不中用了。”陶謙眼神閃過一絲落寞,“皇叔,如今徐州內憂外患,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我死之後,徐州百姓就拜托了給皇叔了。”
“來人,取徐州印綬。”
下人把印綬放在陶謙手中,陶謙拿起印綬,仔細端詳,眼神中充滿了回憶。
過了許久,他才回過神來,緩緩說道:“當年黃巾賊禍亂天下,荼毒百姓,蒙先帝看重,讓我出任徐州牧,來平定此地亂局。
我來到徐州時,黃巾賊已經占據徐州大部,不怕皇叔笑話,麵對那樣的局麵,我十分緊張,唯恐辜負了先帝的信任。
後來我發現臧霸,孫觀兩人英勇,就拜他們為大將,讓他們組織軍隊,與黃巾賊進行抗衡,幸得上天垂憐,黃巾賊很快敗走,徐州才得到暫時的平靜。
由於黃巾賊的破壞,徐州早已經千瘡百孔,十室九空,流民四起,民不聊生,於是我就在此地發起屯田,經過了數年,各地流民都湧入徐州,徐州才真正富庶起來。”
陶謙口中碎碎念叨,回憶著他當年的崢嶸歲月。
劉隅就坐在旁邊,默默看著,靜靜聽著,在他的認知中,能在浩如煙海的史冊上,留下名字的人,不論善惡,都不是一般人。
陶謙能隻身平定徐州之亂,必然有其獨特的過人之處,雖然此時的陶謙老態龍鍾,奄奄一息,但誰又能否認他當初的才華?
陶謙見劉隅眼神專注,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囉嗦而心生不耐煩,他微微一笑,繼續說道:“當年李傕、郭汜之亂時,我本想起兵救天子於危難,沒想到皇叔英明神武,從雒陽調兵,很快就平息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