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無聲的對決
重生三國,我搶了劉備的皇叔 作者:夢隨本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隨著袁術死去,九江徹底落入了劉隅手中。
事情有些出乎劉隅的意料,把袁術好生安葬,並沒有讓九江城將帥歸心。
劉隅把張勳、楊弘、閻象聚到一起,主動說起安葬袁術的事。
三人明顯沉默了片刻,之後才有楊弘開口說道:
“我家主公僭越稱帝,本是大逆不道之事,劉皇叔還能好生安葬他,這等胸襟,這等氣度,真是令我等敬佩。”
氣氛有些沉悶,劉隅一時想不明白,隻能緩緩說道:“漢室衰微,難免人心浮動,如果任由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想要稱帝的絕不是袁術一人。”
劉隅一聲長歎,又說道:“諸侯離亂,百姓遭難,我曾立誌匡扶漢室,就是想結束紛爭,早日讓百姓安居樂業,可如今看來,依舊前途險阻,不知何日才能到達?”
氣氛並沒有按照劉隅猜想那樣活躍,過了半晌,閻象才說道:
“早聽聞劉皇叔仁義,今日一見,九江城百姓,能得到劉皇叔這樣的明主,實在乃是百姓之幸。”
幾人說了半天,都是一些場麵話,並沒有太多實際的意義。劉隅開始進入正題。
“先生過譽了,如今雖然占據九江,可說到讓九江安寧,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我鬥膽想請幾人相助,共同為九江百姓做些事情,不知幾位意下如何?”
幾人微微一怔,都十分默契的,沒有說話。
過了許久,張勳緩緩說道:“劉皇叔,敗軍之將,不敢言勇,數十萬大軍,轉眼之間,就魂飛煙滅,實在是我無能所致。
如今我心懷意冷,不願在領軍出戰,隻求皇叔大仁大義,放我回去,從此高臥家中,了此殘生了。”
劉隅緩緩說道:“張將軍此言大謬矣,自古以來勝敗乃是兵家常事,豈能因為幾場敗仗就心生退意。
我早就聽聞將軍頗通兵法,戰場百戰,戰功赫赫,如今正逢淩亂,正是將軍用武之地,豈能因為一時之敗,而放棄自身所學。”
張勳行禮說道:“蒙皇叔看重,可是我此心已定,實在不能為皇叔效命,還請皇叔恕罪。”
劉隅又勸了幾句,見張勳態度堅決,絲毫沒有想要為自己效命的餘地,劉隅也隻能無奈放棄。
他把目光投向楊弘、閻象兩人,誰知道兩人態度也異常堅決,這讓劉隅有些不解和無奈。
自從他獲得劉皇叔之位後,憑著皇叔的身份,招攬武將謀士,雖然也被拒絕過,可一次性讓三人同時拒絕,劉隅還是第一次遇到。
劉隅對於這一段曆史知道的並不多,他不知道袁術稱帝失敗後,袁術麾下這些謀士都去了何處?
難道真像幾人所說的那樣,無心政事,歸附山林了?劉隅不相信?
可如今麵對這種情況,劉隅似乎並沒有太好的辦法。
事到如今,劉隅隻能讓幾人離去。
看著三人離去的背影,劉隅陷入沉思之中,正在此時,郭嘉從外麵走了過來。
劉隅把三人的情況說了一遍,郭嘉開口說道:“主公,三人不肯歸順主公,其中必有隱情,根本就不是想要真正歸隱。”
“奉孝的想法和我不謀而合,我也覺得三個不會真正歸隱,奉孝覺得,三人為何會如此固執?”
郭嘉沉默片刻,緩緩說道:“此事暫時不清楚,不過以我看來,很有可能和最近流傳的民謠有關。”
“什麽民謠?”劉隅有些茫然。
“劉皇叔,破九江,袁術死,百姓傷。”
這首民謠,劉隅還是第一次聽說過,他聽到之後的第一感覺,就覺得有些棘手。
民謠沒有多少藝術成就,他勝在簡潔明了。百姓口口相傳,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傳播,他們就像瘟疫,迅速傳遍九江、揚州、甚至整個天下。
“奉孝覺得這首民謠是誰故意傳播的?”
郭嘉淡淡一笑說道:“如果我所料不錯,應該是那位周公瑾的佳作。”
周瑜?劉隅覺得有可能,如今自己占據九江後,最擔心的諸侯肯定是孫策,他擔心自己下一步動作,揮軍南下,攻占揚州。
孫策忌憚,讓周瑜想出這樣的民謠,來動搖九江基礎,也就不足為奇了。
“好你個周瑜,沒想到你動作這麽快。”
郭嘉眼前一亮,勸道:“主公,既然周瑜已經出招,要不然我們就跟他好好較量一番。”
劉隅微微一笑,他自然知道郭嘉的用意,就是想讓自己攻擊揚州,隻有這樣,他才能和周瑜進行對決。
“奉孝,對決已經開始,但這次不是刀光劍影,攻伐殺戮,而是魑魅魍魎,寂靜無聲。”
“看主公表情,想必心中已有良謀?”
“良謀談不上,如果這件事能辦成,就可以斷周瑜一臂。”
郭嘉一聽頓時來了興趣,能斷周瑜一臂這種操作,還能不是良謀嗎?
“不知是何計?”
“奉孝,不用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剛進入九江城後,我就派許褚去了東城縣,讓他去看看東城長是不是魯子敬?
今日許褚已經傳來消息,說正是此人,隻要能把此人請過來。說斷周瑜一臂,覺非虛言。”
“此人是誰?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
“他是周瑜至交好友,此人才華橫溢,熟知軍事,尤其擅長謀劃大局,周瑜若能得到相助,如猛虎添翼,勢不可擋了。”
“此人和楊弘、閻象比如何?”
“遠在兩人之上。”
“主公,既然魯子敬如此有見識,又和周瑜這般交好,又豈能輕易歸順?”郭嘉有些擔心,畢竟今日一心想要收服楊弘、閻象,都被無情拒絕。
這一點,也正是劉隅最擔心的。
“這件事隻能盡力而為,若他真不願意歸順,我們再想辦法。”
沉思片刻,劉隅就想好了辦法,隻要魯肅不同意,劉隅就用一紙調令讓他去雒陽,從此高官厚祿,把他軟禁在雒陽,等自己攻破揚州後,劉隅才會放他出來。
雖然這樣會讓劉隅失去信譽,但為了減少日後平定揚州的難度,也知道如此了。
事情有些出乎劉隅的意料,把袁術好生安葬,並沒有讓九江城將帥歸心。
劉隅把張勳、楊弘、閻象聚到一起,主動說起安葬袁術的事。
三人明顯沉默了片刻,之後才有楊弘開口說道:
“我家主公僭越稱帝,本是大逆不道之事,劉皇叔還能好生安葬他,這等胸襟,這等氣度,真是令我等敬佩。”
氣氛有些沉悶,劉隅一時想不明白,隻能緩緩說道:“漢室衰微,難免人心浮動,如果任由這樣的形勢發展下去,想要稱帝的絕不是袁術一人。”
劉隅一聲長歎,又說道:“諸侯離亂,百姓遭難,我曾立誌匡扶漢室,就是想結束紛爭,早日讓百姓安居樂業,可如今看來,依舊前途險阻,不知何日才能到達?”
氣氛並沒有按照劉隅猜想那樣活躍,過了半晌,閻象才說道:
“早聽聞劉皇叔仁義,今日一見,九江城百姓,能得到劉皇叔這樣的明主,實在乃是百姓之幸。”
幾人說了半天,都是一些場麵話,並沒有太多實際的意義。劉隅開始進入正題。
“先生過譽了,如今雖然占據九江,可說到讓九江安寧,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我鬥膽想請幾人相助,共同為九江百姓做些事情,不知幾位意下如何?”
幾人微微一怔,都十分默契的,沒有說話。
過了許久,張勳緩緩說道:“劉皇叔,敗軍之將,不敢言勇,數十萬大軍,轉眼之間,就魂飛煙滅,實在是我無能所致。
如今我心懷意冷,不願在領軍出戰,隻求皇叔大仁大義,放我回去,從此高臥家中,了此殘生了。”
劉隅緩緩說道:“張將軍此言大謬矣,自古以來勝敗乃是兵家常事,豈能因為幾場敗仗就心生退意。
我早就聽聞將軍頗通兵法,戰場百戰,戰功赫赫,如今正逢淩亂,正是將軍用武之地,豈能因為一時之敗,而放棄自身所學。”
張勳行禮說道:“蒙皇叔看重,可是我此心已定,實在不能為皇叔效命,還請皇叔恕罪。”
劉隅又勸了幾句,見張勳態度堅決,絲毫沒有想要為自己效命的餘地,劉隅也隻能無奈放棄。
他把目光投向楊弘、閻象兩人,誰知道兩人態度也異常堅決,這讓劉隅有些不解和無奈。
自從他獲得劉皇叔之位後,憑著皇叔的身份,招攬武將謀士,雖然也被拒絕過,可一次性讓三人同時拒絕,劉隅還是第一次遇到。
劉隅對於這一段曆史知道的並不多,他不知道袁術稱帝失敗後,袁術麾下這些謀士都去了何處?
難道真像幾人所說的那樣,無心政事,歸附山林了?劉隅不相信?
可如今麵對這種情況,劉隅似乎並沒有太好的辦法。
事到如今,劉隅隻能讓幾人離去。
看著三人離去的背影,劉隅陷入沉思之中,正在此時,郭嘉從外麵走了過來。
劉隅把三人的情況說了一遍,郭嘉開口說道:“主公,三人不肯歸順主公,其中必有隱情,根本就不是想要真正歸隱。”
“奉孝的想法和我不謀而合,我也覺得三個不會真正歸隱,奉孝覺得,三人為何會如此固執?”
郭嘉沉默片刻,緩緩說道:“此事暫時不清楚,不過以我看來,很有可能和最近流傳的民謠有關。”
“什麽民謠?”劉隅有些茫然。
“劉皇叔,破九江,袁術死,百姓傷。”
這首民謠,劉隅還是第一次聽說過,他聽到之後的第一感覺,就覺得有些棘手。
民謠沒有多少藝術成就,他勝在簡潔明了。百姓口口相傳,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傳播,他們就像瘟疫,迅速傳遍九江、揚州、甚至整個天下。
“奉孝覺得這首民謠是誰故意傳播的?”
郭嘉淡淡一笑說道:“如果我所料不錯,應該是那位周公瑾的佳作。”
周瑜?劉隅覺得有可能,如今自己占據九江後,最擔心的諸侯肯定是孫策,他擔心自己下一步動作,揮軍南下,攻占揚州。
孫策忌憚,讓周瑜想出這樣的民謠,來動搖九江基礎,也就不足為奇了。
“好你個周瑜,沒想到你動作這麽快。”
郭嘉眼前一亮,勸道:“主公,既然周瑜已經出招,要不然我們就跟他好好較量一番。”
劉隅微微一笑,他自然知道郭嘉的用意,就是想讓自己攻擊揚州,隻有這樣,他才能和周瑜進行對決。
“奉孝,對決已經開始,但這次不是刀光劍影,攻伐殺戮,而是魑魅魍魎,寂靜無聲。”
“看主公表情,想必心中已有良謀?”
“良謀談不上,如果這件事能辦成,就可以斷周瑜一臂。”
郭嘉一聽頓時來了興趣,能斷周瑜一臂這種操作,還能不是良謀嗎?
“不知是何計?”
“奉孝,不用著急,且聽我慢慢道來。剛進入九江城後,我就派許褚去了東城縣,讓他去看看東城長是不是魯子敬?
今日許褚已經傳來消息,說正是此人,隻要能把此人請過來。說斷周瑜一臂,覺非虛言。”
“此人是誰?竟然有如此大的能量。”
“他是周瑜至交好友,此人才華橫溢,熟知軍事,尤其擅長謀劃大局,周瑜若能得到相助,如猛虎添翼,勢不可擋了。”
“此人和楊弘、閻象比如何?”
“遠在兩人之上。”
“主公,既然魯子敬如此有見識,又和周瑜這般交好,又豈能輕易歸順?”郭嘉有些擔心,畢竟今日一心想要收服楊弘、閻象,都被無情拒絕。
這一點,也正是劉隅最擔心的。
“這件事隻能盡力而為,若他真不願意歸順,我們再想辦法。”
沉思片刻,劉隅就想好了辦法,隻要魯肅不同意,劉隅就用一紙調令讓他去雒陽,從此高官厚祿,把他軟禁在雒陽,等自己攻破揚州後,劉隅才會放他出來。
雖然這樣會讓劉隅失去信譽,但為了減少日後平定揚州的難度,也知道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