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一定要建立根據地
抗戰:大部隊先走,我來斷後 作者:小蘇打摻了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家大院安靜下來了,投降的家丁被關在了偏房裏,王家的家眷則被關在了後院。
算起來,李福生已經打了不少地主大院,繳獲了不少好東西。
這次也不例外,主要是武器裝備,300多條長槍,還有幾十箱子彈,兩挺機槍。
誰都沒有想到,王義竟然從府軍那邊騙了兩門步兵炮。
相比較,響水洞的土匪真是差遠了,還是軍隊有好東西。
不過,這兩門炮,有點麻煩,不好帶。
山炮不像那種鋼炮,扛著就能走。
後來,還是鄧村長建議,拆成幾個大件,用騾馬馱著。
也隻能這樣,總不能不要吧,這可是好東西。
以後不管是陣地戰,還是伏擊敵人,能起到很大作用。
還有一件好東西,要不是大寶看到,差點漏了。
電台,跟上次那個電台完全一樣。
直到這個時候,李福生才想起來,這是國府配下來的。
一路追擊紅軍,國府一邊收編沿途的地方武裝。
從贛軍、湘軍、黔軍到滇軍、川軍,每一個都是,怪不得到處都是罵聲。
為了控製這些地方軍,國府不但派了大批的各級軍官,還給了很多的武器裝備,電台就是中間最重要的一種。
可是有些地方軍官,拿到電台,要麽不會用,要麽不願意用,就出現了現在的情況。
糧食,大部分被鄧村長帶來的人拉走了,回去肯定分下去。
至於一些浮財,遊擊隊需要,肯定要帶回去。
其他東西,還有一些騾馬,包括一些舊武器,李福生也讓鄧村長帶回去了,民兵也需要擴建。
搞得鄧村長都有點不好意思,不知要怎麽感謝。
李福生不斷安慰,都是一家人,哪有這麽多講究。
邊上的幾個隊長也是差不多,沒有什麽感謝,幹脆送人,三十多名民兵加入了部隊。
部隊正好缺人,也不客氣了,帶著人拉著戰利品快速轉移。
就像燕子築巢,李福生就想著利用這一難得的機會,先把家安穩當。
不管是鄧村長還是幾個隊長,他可是叮囑了好久,一定要隱蔽好。
李福生相信,隻要是沒人告密,遊擊隊的事不會泄露。
三天後,回到響水洞,幾位領導驚喜不已。
財物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是武器裝備,都是好東西。
國府的製式武器,那可比黔軍、湘軍的好多了。
”司令員,我有個建議,這次肯定驚動了敵人,他們一定會派人在周邊搜尋我們。“
”我想帶一支小部隊,潛伏到清溪水竹林去,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你是想讓敵人認為,遊擊隊還一直在川南附近活動?“
”是的,這樣,敵人肯定不會想到我們在黔北這裏默默發展。“
”我看可以,主力現在還在休整,需要一段時間磨合。“
部隊拆散了,又組合在一起,還有很多幹部也換了,時間太短。
曾政委也讚同先把敵人拖在川南,給遊擊隊整合,形成戰鬥力留下時間。
縱隊領導的分工,徐書記管全盤,張政委側重地方,曾政委則是重心在遊擊隊。
劉幹臣、陳宏指揮作戰,因為王司令身體不好,主要是陳宏在負責。
要說唯一不足的點,遊擊隊的傷員太多了,很多傷員需要長期治療。
就說幾個領導,劉幹臣、羅彬、陳宏都是老傷,還很嚴重,包括曾政委,到現在身體還沒有完全康複。
李福生也能理解,要是這些傷員跟隨主力,能不能幸存,很難。
就算是那些身強力壯的年輕戰士,經過雪山、草地,損失的比例也很高。
現在他隻有一個希望,就是堅持,努力的活下去,到部隊改編的那一刻。
遊擊隊100多非戰鬥人員大部分留在了山洞,療養身體。
貴州山裏,蘑菇很多,李福生借助原先了解的信息,開始在山洞裏養蘑菇。
不但養蘑菇,還養兔子,這都是書上看的。
山腳下,山坡上,都能種玉米,能吃,也能做飼料。
還有洋芋,也是黔北的特產之一,產量也高,種一季,夠吃半年。
遊擊隊最缺的就是糧食,確實被餓怕了。
再有就是彈藥,這也是遊擊隊最缺的,隻能憑借繳獲。
要不是沒有設備,李福生甚至想在山洞裏建一個小型的兵工廠。
不說別的,隻要有條件,複裝子彈還是可以,贛南就做過。
一些傷員,暫時沒事,傷勢比較輕,有時會下到村裏,幫忙做地方工作。
也因為這樣,遊擊隊現在更需要時間,慢慢發展。
李福生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冒著犧牲的風險去主動攻擊敵人。
“我建議讓一大隊跟著突擊隊一起,秘密到川南,不一定要殲滅敵人,盡量把敵人拖在川南。”
徐書記很讚同這個方案,部隊反正是要北上,提前偵察也是好事。
“隻是,川南敵人還非常強,可能麵臨很大的困難。”
“福生,大膽幹,家裏有我們幾個老家夥,放心。”
劉幹臣司令這時突然來了一句,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李福生心中的猶豫。
“打仗嗎,哪裏會有什麽十成的仗,犧牲難免,打就是了。”
作為紅軍新編師師長,說起作戰,劉幹臣真比其他幾位領導更有經驗,也更有發言權。
李福生非常莊重的給幾位領導敬禮,他們才是最值得敬仰的先輩。
郭權也是老紅軍,30年參加的紅軍,做過副團長,過湘江受的傷。
非常巧,郭權也是贛南人,於都人,跟興國是鄰居。
最想不到的是,兩人的老家很近,不到10裏,相互都知道。
要不是郭權比李福生大了7歲,兩人很可能在部隊碰上。
“我參加興國獨立師的時候,估計你已經上山了。”
不管怎麽說,從李福生原先的身份,這個老鄉很不錯。
“我們這次去川南,不是拚命,也不是一定要消滅多少敵人,有便宜占,我們就打,沒有,我們就躲。”
贛南的這些戰將,打起仗來,都不要命,李福生必須提前安撫好。
他們從傷員隊出來,根本不在意傷情,依然是猛打猛衝的個性。
“你是副參謀長,是領導,放心,你說怎麽打,我們就怎麽打。”
郭權是個老兵,隻要能上戰場,怎麽都行。
算起來,李福生已經打了不少地主大院,繳獲了不少好東西。
這次也不例外,主要是武器裝備,300多條長槍,還有幾十箱子彈,兩挺機槍。
誰都沒有想到,王義竟然從府軍那邊騙了兩門步兵炮。
相比較,響水洞的土匪真是差遠了,還是軍隊有好東西。
不過,這兩門炮,有點麻煩,不好帶。
山炮不像那種鋼炮,扛著就能走。
後來,還是鄧村長建議,拆成幾個大件,用騾馬馱著。
也隻能這樣,總不能不要吧,這可是好東西。
以後不管是陣地戰,還是伏擊敵人,能起到很大作用。
還有一件好東西,要不是大寶看到,差點漏了。
電台,跟上次那個電台完全一樣。
直到這個時候,李福生才想起來,這是國府配下來的。
一路追擊紅軍,國府一邊收編沿途的地方武裝。
從贛軍、湘軍、黔軍到滇軍、川軍,每一個都是,怪不得到處都是罵聲。
為了控製這些地方軍,國府不但派了大批的各級軍官,還給了很多的武器裝備,電台就是中間最重要的一種。
可是有些地方軍官,拿到電台,要麽不會用,要麽不願意用,就出現了現在的情況。
糧食,大部分被鄧村長帶來的人拉走了,回去肯定分下去。
至於一些浮財,遊擊隊需要,肯定要帶回去。
其他東西,還有一些騾馬,包括一些舊武器,李福生也讓鄧村長帶回去了,民兵也需要擴建。
搞得鄧村長都有點不好意思,不知要怎麽感謝。
李福生不斷安慰,都是一家人,哪有這麽多講究。
邊上的幾個隊長也是差不多,沒有什麽感謝,幹脆送人,三十多名民兵加入了部隊。
部隊正好缺人,也不客氣了,帶著人拉著戰利品快速轉移。
就像燕子築巢,李福生就想著利用這一難得的機會,先把家安穩當。
不管是鄧村長還是幾個隊長,他可是叮囑了好久,一定要隱蔽好。
李福生相信,隻要是沒人告密,遊擊隊的事不會泄露。
三天後,回到響水洞,幾位領導驚喜不已。
財物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是武器裝備,都是好東西。
國府的製式武器,那可比黔軍、湘軍的好多了。
”司令員,我有個建議,這次肯定驚動了敵人,他們一定會派人在周邊搜尋我們。“
”我想帶一支小部隊,潛伏到清溪水竹林去,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你是想讓敵人認為,遊擊隊還一直在川南附近活動?“
”是的,這樣,敵人肯定不會想到我們在黔北這裏默默發展。“
”我看可以,主力現在還在休整,需要一段時間磨合。“
部隊拆散了,又組合在一起,還有很多幹部也換了,時間太短。
曾政委也讚同先把敵人拖在川南,給遊擊隊整合,形成戰鬥力留下時間。
縱隊領導的分工,徐書記管全盤,張政委側重地方,曾政委則是重心在遊擊隊。
劉幹臣、陳宏指揮作戰,因為王司令身體不好,主要是陳宏在負責。
要說唯一不足的點,遊擊隊的傷員太多了,很多傷員需要長期治療。
就說幾個領導,劉幹臣、羅彬、陳宏都是老傷,還很嚴重,包括曾政委,到現在身體還沒有完全康複。
李福生也能理解,要是這些傷員跟隨主力,能不能幸存,很難。
就算是那些身強力壯的年輕戰士,經過雪山、草地,損失的比例也很高。
現在他隻有一個希望,就是堅持,努力的活下去,到部隊改編的那一刻。
遊擊隊100多非戰鬥人員大部分留在了山洞,療養身體。
貴州山裏,蘑菇很多,李福生借助原先了解的信息,開始在山洞裏養蘑菇。
不但養蘑菇,還養兔子,這都是書上看的。
山腳下,山坡上,都能種玉米,能吃,也能做飼料。
還有洋芋,也是黔北的特產之一,產量也高,種一季,夠吃半年。
遊擊隊最缺的就是糧食,確實被餓怕了。
再有就是彈藥,這也是遊擊隊最缺的,隻能憑借繳獲。
要不是沒有設備,李福生甚至想在山洞裏建一個小型的兵工廠。
不說別的,隻要有條件,複裝子彈還是可以,贛南就做過。
一些傷員,暫時沒事,傷勢比較輕,有時會下到村裏,幫忙做地方工作。
也因為這樣,遊擊隊現在更需要時間,慢慢發展。
李福生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冒著犧牲的風險去主動攻擊敵人。
“我建議讓一大隊跟著突擊隊一起,秘密到川南,不一定要殲滅敵人,盡量把敵人拖在川南。”
徐書記很讚同這個方案,部隊反正是要北上,提前偵察也是好事。
“隻是,川南敵人還非常強,可能麵臨很大的困難。”
“福生,大膽幹,家裏有我們幾個老家夥,放心。”
劉幹臣司令這時突然來了一句,不知道是不是看出了李福生心中的猶豫。
“打仗嗎,哪裏會有什麽十成的仗,犧牲難免,打就是了。”
作為紅軍新編師師長,說起作戰,劉幹臣真比其他幾位領導更有經驗,也更有發言權。
李福生非常莊重的給幾位領導敬禮,他們才是最值得敬仰的先輩。
郭權也是老紅軍,30年參加的紅軍,做過副團長,過湘江受的傷。
非常巧,郭權也是贛南人,於都人,跟興國是鄰居。
最想不到的是,兩人的老家很近,不到10裏,相互都知道。
要不是郭權比李福生大了7歲,兩人很可能在部隊碰上。
“我參加興國獨立師的時候,估計你已經上山了。”
不管怎麽說,從李福生原先的身份,這個老鄉很不錯。
“我們這次去川南,不是拚命,也不是一定要消滅多少敵人,有便宜占,我們就打,沒有,我們就躲。”
贛南的這些戰將,打起仗來,都不要命,李福生必須提前安撫好。
他們從傷員隊出來,根本不在意傷情,依然是猛打猛衝的個性。
“你是副參謀長,是領導,放心,你說怎麽打,我們就怎麽打。”
郭權是個老兵,隻要能上戰場,怎麽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