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全印度
讀佛即是拜佛:真實的唐僧 作者:明一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貞觀六年(公元632年)開始,無憂樹五次花開,五次飄香,終於把玄奘熏陶成了最博學的佛學大師。在這五年裏,他幾乎翻閱了那爛陀寺所有的佛教經典,領會了戒賢大師等高人的學問精華,成為可以與戒賢大師媲美的曠世高僧。
然而,他並不滿足。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智慧永無窮盡,學問貴在交流。因此,玄奘拜別戒賢大師,又開始了全新的五印度之旅。
這一年,是貞觀十年(公元636年),玄奘三十七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按一般道理說,玄奘已經在全印度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深造了五年多,盡得佛學泰鬥戒賢大師等人的真傳,應該滿足了。連戒賢大師也認為,玄奘的學業已經大成,應該出去弘揚佛法了。可是玄奘認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那爛陀寺畢竟不能囊括全印度的佛學知識。在印度,常有精通某一部經論的高僧隱居在深山大川的荒寺之中,過著離群索居的隱士生活。所以,他像早年在中土從成都出發,周遊荊、楚、吳、越、燕、趙一樣,從那爛陀寺所在的中印度出發,先向東,再向南,又向西,後向北,開始了曆時四年多的五印度環遊,曆三十餘國,行程數萬裏。
恭禦陀國的折利怛羅城是玄奘環遊其中的一站。這是一座海濱城市,港口裏的貨船來來往往,滿載著印度的各種物產順著季風駛向東南亞。玄奘在港口附近的一個寺院掛單,能清晰地看到船舶或徐徐歸來,或揚帆起航。他特地打聽了一下,人家告訴他:商人及遠方客旅,就是從這裏入海,駛向遙遠的國家。他知道,從海路也能返回自己的祖國。他的思緒不禁伴著遠去的船隻,飄蕩在海上,飄向遠方的大唐……
風燭淚流為阿誰,杜鵑聲聲勸人歸。
萬裏孤懸海崖外,風清月皎思翠微。
玄奘失眠了。他站在走廊上,眺望著遼闊的海空。天空晴朗,萬裏無雲。月出東方,水光接天,海天同寂寥,光影共徘徊。稍焉,月升天上,影落海中,月華灑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像一條銀色的長路,一直鋪向了海天相連的盡頭。
海到天邊天是岸。海的那一邊,就是中國了吧?玄奘在月光下徘徊了很久很久,直到深夜仍然不肯回屋。離別長安已經十一年了,不管是在坎坷的西行路途上,還是在那爛陀寺緊張學習的五年,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地思念祖國、思念故鄉,恨不得馬上乘著這銀線一樣的月光,飛回長安,飛回洛陽……
月朗則星稀。漫步中,玄奘偶然一抬頭,忽然看到南方的海平麵之上,閃爍著一顆亮星。連皎潔的月光,也無法掩蓋住它熠熠閃動的五彩光芒。他忽然醒悟到,那不是星星,而是大海那邊僧伽羅國的佛牙塔上的寶珠在放光!
由此,玄奘下定決心,在僧伽羅國遊學完畢之後,就踏上歸程,返回中土大唐。
離開折利怛羅城後,玄奘繼續環遊,一路拜訪眾多名師、高僧。與此同時,玄奘就像一個磁力極強的吸鐵石,一路上不斷有高僧被他吸引到身邊,圍繞著他形成了一個上百人的僧團。他們一路浩浩蕩蕩地遊走在五印度境內……
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已經是四十一歲中年人的玄奘回那爛陀寺。這次出遊曆時整整四年。
本來在離開中國之前,玄奘在中國就已經是頂尖高僧了,西行這十四五年以來,他不恥下問,兼收並蓄,再加上數萬裏雲遊之中的旁搜博探,可以說,此時的玄奘精通經、律、論三藏,學兼大小乘二教,橫洞百家,佛學知識已經超越了當時印度水平最高的兩位大師——戒賢大師和勝軍居士,達到了無人企及的高度。玄奘又有了一個響亮的稱號——唐三藏。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法師會被稱為三藏法師,因玄奘來自大唐,故特稱為“唐三藏”。玄奘也是史上第一個被稱為“三藏法師”的中國人。
玄奘回到那爛陀寺後,本計劃馬上準備回國。戒賢大師卻請他出任教授師,為僧眾開講《攝大乘論》及《唯識抉擇論》。因而,玄奘也就成為那爛陀寺所聘請的第一位中國教授。
那爛陀寺所傳授的學說,雖以無著、世親為中心,但同時也網羅了當時大小乘學者以及世俗的各類學者在這裏講學,形成了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的自由風氣。那爛陀寺不是以對峙的態度來處理各派學術,而是把它們作為一個全體來分科。這樣,講學的規模日趨完整,學者們都從全體著眼而不拘於一家之言。
在玄奘講學於那爛陀寺之前,師子光在寺中開講《中論》、《百論》,並有意地與瑜伽行派相對峙,批斥《瑜伽師地論》。在玄奘入寺之前,師子光就已經是著名的三藏法師了,他敢於在瑜伽行派的根據地——那爛陀寺公開挑戰,自有其非凡的才智與學識。一時間,那爛陀寺的眾多瑜伽派論師,竟然無人能與之抗衡。
身為那爛陀寺住持的戒賢大師,寬宏慈悲,他老人家不是將“異類”的師子光強行趕出寺門,而是讓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當時瑜伽行派學識最淵博的論師——玄奘出馬,在師子光的講壇旁邊同時再開一壇,宣講瑜伽派教義。兩位著名論師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弘揚中觀、瑜伽兩種爭論了上百年的學說,這是多麽有趣又何等壯觀的學術勝景!
玄奘對《中論》、《百論》和《瑜伽師地論》都有很深的研究與心得,知道兩者有同一法源,決不會互相抵觸。之所以會產生誤解,是研究者本身無法融會貫通而造成的,絕不是那一種法本身的缺陷。為了讓大家能了解兩者其實不相違背的道理,玄奘專門用梵文撰寫了相當於漢文八萬四千字的《會宗論》三千誦。論著寫成之後,呈予戒賢大師與寺內大眾評閱,讀過的人無不稱許讚歎。玄奘據此與師子光數次論戰,也無往而不利。師子光辯不過玄奘,敗下陣來。於是,原來聽他講課的那些學僧,漸漸都跑到了玄奘的講壇。從此,玄奘在印度的聲望越發如日中天。
然而,他並不滿足。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智慧永無窮盡,學問貴在交流。因此,玄奘拜別戒賢大師,又開始了全新的五印度之旅。
這一年,是貞觀十年(公元636年),玄奘三十七歲。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按一般道理說,玄奘已經在全印度的最高學府那爛陀寺深造了五年多,盡得佛學泰鬥戒賢大師等人的真傳,應該滿足了。連戒賢大師也認為,玄奘的學業已經大成,應該出去弘揚佛法了。可是玄奘認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那爛陀寺畢竟不能囊括全印度的佛學知識。在印度,常有精通某一部經論的高僧隱居在深山大川的荒寺之中,過著離群索居的隱士生活。所以,他像早年在中土從成都出發,周遊荊、楚、吳、越、燕、趙一樣,從那爛陀寺所在的中印度出發,先向東,再向南,又向西,後向北,開始了曆時四年多的五印度環遊,曆三十餘國,行程數萬裏。
恭禦陀國的折利怛羅城是玄奘環遊其中的一站。這是一座海濱城市,港口裏的貨船來來往往,滿載著印度的各種物產順著季風駛向東南亞。玄奘在港口附近的一個寺院掛單,能清晰地看到船舶或徐徐歸來,或揚帆起航。他特地打聽了一下,人家告訴他:商人及遠方客旅,就是從這裏入海,駛向遙遠的國家。他知道,從海路也能返回自己的祖國。他的思緒不禁伴著遠去的船隻,飄蕩在海上,飄向遠方的大唐……
風燭淚流為阿誰,杜鵑聲聲勸人歸。
萬裏孤懸海崖外,風清月皎思翠微。
玄奘失眠了。他站在走廊上,眺望著遼闊的海空。天空晴朗,萬裏無雲。月出東方,水光接天,海天同寂寥,光影共徘徊。稍焉,月升天上,影落海中,月華灑在波光粼粼的海麵上,像一條銀色的長路,一直鋪向了海天相連的盡頭。
海到天邊天是岸。海的那一邊,就是中國了吧?玄奘在月光下徘徊了很久很久,直到深夜仍然不肯回屋。離別長安已經十一年了,不管是在坎坷的西行路途上,還是在那爛陀寺緊張學習的五年,他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地思念祖國、思念故鄉,恨不得馬上乘著這銀線一樣的月光,飛回長安,飛回洛陽……
月朗則星稀。漫步中,玄奘偶然一抬頭,忽然看到南方的海平麵之上,閃爍著一顆亮星。連皎潔的月光,也無法掩蓋住它熠熠閃動的五彩光芒。他忽然醒悟到,那不是星星,而是大海那邊僧伽羅國的佛牙塔上的寶珠在放光!
由此,玄奘下定決心,在僧伽羅國遊學完畢之後,就踏上歸程,返回中土大唐。
離開折利怛羅城後,玄奘繼續環遊,一路拜訪眾多名師、高僧。與此同時,玄奘就像一個磁力極強的吸鐵石,一路上不斷有高僧被他吸引到身邊,圍繞著他形成了一個上百人的僧團。他們一路浩浩蕩蕩地遊走在五印度境內……
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已經是四十一歲中年人的玄奘回那爛陀寺。這次出遊曆時整整四年。
本來在離開中國之前,玄奘在中國就已經是頂尖高僧了,西行這十四五年以來,他不恥下問,兼收並蓄,再加上數萬裏雲遊之中的旁搜博探,可以說,此時的玄奘精通經、律、論三藏,學兼大小乘二教,橫洞百家,佛學知識已經超越了當時印度水平最高的兩位大師——戒賢大師和勝軍居士,達到了無人企及的高度。玄奘又有了一個響亮的稱號——唐三藏。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法師會被稱為三藏法師,因玄奘來自大唐,故特稱為“唐三藏”。玄奘也是史上第一個被稱為“三藏法師”的中國人。
玄奘回到那爛陀寺後,本計劃馬上準備回國。戒賢大師卻請他出任教授師,為僧眾開講《攝大乘論》及《唯識抉擇論》。因而,玄奘也就成為那爛陀寺所聘請的第一位中國教授。
那爛陀寺所傳授的學說,雖以無著、世親為中心,但同時也網羅了當時大小乘學者以及世俗的各類學者在這裏講學,形成了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的自由風氣。那爛陀寺不是以對峙的態度來處理各派學術,而是把它們作為一個全體來分科。這樣,講學的規模日趨完整,學者們都從全體著眼而不拘於一家之言。
在玄奘講學於那爛陀寺之前,師子光在寺中開講《中論》、《百論》,並有意地與瑜伽行派相對峙,批斥《瑜伽師地論》。在玄奘入寺之前,師子光就已經是著名的三藏法師了,他敢於在瑜伽行派的根據地——那爛陀寺公開挑戰,自有其非凡的才智與學識。一時間,那爛陀寺的眾多瑜伽派論師,竟然無人能與之抗衡。
身為那爛陀寺住持的戒賢大師,寬宏慈悲,他老人家不是將“異類”的師子光強行趕出寺門,而是讓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當時瑜伽行派學識最淵博的論師——玄奘出馬,在師子光的講壇旁邊同時再開一壇,宣講瑜伽派教義。兩位著名論師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弘揚中觀、瑜伽兩種爭論了上百年的學說,這是多麽有趣又何等壯觀的學術勝景!
玄奘對《中論》、《百論》和《瑜伽師地論》都有很深的研究與心得,知道兩者有同一法源,決不會互相抵觸。之所以會產生誤解,是研究者本身無法融會貫通而造成的,絕不是那一種法本身的缺陷。為了讓大家能了解兩者其實不相違背的道理,玄奘專門用梵文撰寫了相當於漢文八萬四千字的《會宗論》三千誦。論著寫成之後,呈予戒賢大師與寺內大眾評閱,讀過的人無不稱許讚歎。玄奘據此與師子光數次論戰,也無往而不利。師子光辯不過玄奘,敗下陣來。於是,原來聽他講課的那些學僧,漸漸都跑到了玄奘的講壇。從此,玄奘在印度的聲望越發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