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公子,你可真厲害。別人去醉心樓沒有不被拔毛的,你倒好,還賺了醉心樓的錢。”車夫很是羨慕,“就連一鳴書院的才子都沒你這本事。”


    杜言秋捏了捏手指,“我並非第一人。聽說當年醉心樓為請‘小魁星’薑子卿寫唱詞,花費可不少。”


    “哦,對!當年幾家青樓搶著請薑家小公子寫唱詞,還是醉心樓闊氣,出的酬勞最多,獨家占了薑家小公子的佳作。如今醉心樓的姑娘還在唱那些詞兒呢!不過,杜公子寫的唱詞能入了醉心樓的眼,也是有本事的。”


    杜言秋垂下眼簾。


    他哪裏比得上薑子卿?


    薑子卿一詞重金,他可是寫了整整十首才夠抹平這些賬。


    如今北門街的人都知道,他心上過意不去,為醉心樓寫唱詞賺錢幫於家還債。


    為寫唱詞,他在醉心樓熬了整整一宿。


    雖然杜言秋身為鄧知縣好友,是為吊唁鄧知縣而來的消息已經從縣衙傳開,但他在醉心樓,並未打著鄧知縣名義去見吟鶯,似乎沒那個必要,隻與花娘談賣詞的生意。


    反而是那個吟鶯姑娘偷偷去杜言秋所在的屋子窗外看了他好幾次。


    最後,終於耐不住的吟鶯端著果盤主動來見他。


    ……


    吟鶯見杜言秋並未理會果盤,隻得硬著頭皮直問,“你是鄧知縣的好友?”


    “去年在臨安參加省試,曾一同居住,相見如故。”杜言秋繼續寫字。


    “你對鄧知縣有多少了解?”


    “沒多少,隻是在談文論道上很說得來。”


    “為此,你便來上杭吊唁?”


    “是,此乃文人之交。”


    “哦。”


    吟鶯不知該繼續說什麽。


    杜言秋停下手中的筆,“你是吟鶯姑娘吧。請問你在上元節彈奏的那首吸引到鄧知縣的曲子是從何處學得?”


    杜言秋的突然發問,令吟鶯一愣。


    “那並非一首平常曲子。”杜言秋抬眼看向吟鶯。


    吟鶯以高超琴技在醉心樓立足,眾人皆當鄧知縣是為那不俗琴聲吸引而登上醉心樓,初識吟鶯。但杜言秋知道,他所認識的鄧毅,隻鍾情一首曲子,不止一次在閑暇之餘,折葉吹鳴。


    “我曾聽鄧兄吹奏過一首《賞月曲》。”杜言秋又道,“聽他說是幼時學到的一支鄉間小曲。”


    吟鶯目光漸漸僵硬,好似定格在杜言秋那張平靜無波的臉上。


    “鄧兄銓試博得明法科第二,卻甘願遠赴上杭補任七品知縣,可是為了這支曲子?”


    杜言秋問得更為直接。


    吟鶯雙唇微顫,緩緩在杜言秋的書案前坐下。


    “據我所知,鄧兄先是在上元節見到你,後設法喬裝私離縣衙夜‘逛’醉心樓,再有逢八之約。逢八,他究竟是去見誰?”


    吟鶯心下接連咯噔。


    之前那羅捕頭與他的外甥女也一而再的找她問過,卻聽著沒這般逼迫。


    她有些後悔來見此人,沒想到杜言秋是在等著她來主動受問!


    對羅捕頭舅甥二人可以搪塞,當做一問三不知。


    可麵前這個男子,說破了那首《賞月曲》!


    “我隻知他有安排,卻從未與我詳說。聽聞嚴老夫人說鄧知縣曾私會她,還有丁香藥方,也許……真是為了嚴家吧。”吟鶯吞吐道。


    “他為何作安排?”


    見吟鶯不願言語,杜言秋眉目一冷,沉聲道,“一個衙門小仵作,與鄧兄非親非故,仍未放棄追查真正死因,尋其下落。你與鄧兄明顯有不為人知的瓜葛,見他命喪於此,你卻置之不理?這般無情無義的你每日能夠睡得安穩?”


    “我……”吟鶯眼睛驟紅,不由哽咽,又強忍住。


    杜言秋一邊提筆寫字,一邊道,“我們單獨見麵不易,次數多了又令人起疑,有話盡快說。免得我設法從他處掌握到什麽,不經意傷到姑娘。”


    燭光映照的窗紙上,時不時有人影晃動。


    “杜公子。”吟鶯看著杜言秋,猶豫片刻,低聲道,“我與你說實話,你可要保守秘密,我怕……我也會有……性命之憂。”


    “嗯。”杜言秋低頭,看似繼續寫詞。


    吟鶯想了想,“你可知,連著兩任汀州知州都是上杭知縣高升?”


    “有所耳聞。”


    杜言秋知道,除了當今在任的胡知州九年前為上杭知縣,在他之前的那位程知州也是從上杭調任。


    也就是說,程知縣從上杭到長汀赴任後,做了八年知州,如今的胡知州也就曾經做了八年上杭知縣。


    程知州致仕,胡知縣赴長汀接任知州,同時上杭主簿嚴墨被舉薦為知縣,而同樣在上杭做了多年書吏的張州瑉成了主簿。


    嚴知縣於去年病故,外來的鄧毅隻做了數月知縣便死於非命,打破了上杭多年平穩的局麵。


    “杜公子學識淵博,見多識廣,可否回答,這等為官之路正常嗎?”吟鶯問。


    “上杭這麽多年風調雨順,安居樂業,還有紫金山鍾寮場各礦蒸蒸日上,官府想必出了不少力,用了不少心思。若為官者肯將畢生心血皆貢獻於上杭,乃至汀州,也可算作為天下美談。”


    “杜公子是這麽想?”


    “這是外人所見,難免一葉障目。吟鶯姑娘若知其他,請如實相告。”


    “事關知州大人,你也就是聽聽罷了。”吟鶯慘然一笑。


    “話已至此,吟鶯姑娘便繼續說吧,聽多聽少是杜某的事。”杜言秋道。


    “鄧知縣的姨娘與我的姑母當年都嫁到上杭,恰巧為鄰,兩家交好。我與他便是隨家人來上杭走親時認得。那首《賞月曲》是他姨爹譜的調子。”


    吟鶯緩緩道來,“那時上杭縣治還在才溪鍾寮場,我姑爹是鍾寮場金礦冶坑的賬房,管理冶坑收支。據說,當時鍾寮場的冶坑有七八個吧。到年底盤賬,所有冶坑賬目都要上交場監大賬房匯審,計算當年收入。”


    “鄧知縣的姨爹是縣衙戶房的書吏散從,一次與我姑爹吃飯時閑聊,說到鍾寮場上交貢金比去年少,問我姑爹如今礦場采金是否比往年艱難。姑爹很驚訝,他雖不曾親自煉金,但金量入賬皆經他的手,不曾見產金減少。之後我姑爹又詢問其他冶坑賬房,也不曾聽聞有減產一說。”


    “也是我姑爹多管閑事,要鄧知縣的姨爹帶他去看戶房賬簿,結果發現鍾寮場賬目與他所記有所出入。若他所在冶坑所記無錯,那其他冶坑賬目就該少出許多。可同為鍾寮場冶坑,產量怎麽可能如此懸殊?但戶房書吏堅稱那賬簿就是由鍾寮場提交,並帶他親自麵見場監。場監拿出總賬簿比對,與上交戶房完全一致。”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懸煙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伊並收藏月懸煙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