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者風度:心自由者人自由
讀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傳 作者:明一居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玄策離開曹溪之後,沿著師父當年走過的路線向北翻越大庾嶺,來到贛州南康。他用慧眼觀察,發現這裏紫氣東來,佛緣極盛,幾十年之後,將有大菩薩從東方而來,在這裏建立無上法幢[88]。禪宗將如江出三峽,一瀉千裏;河出潼關,益見奔湧。天下禪宗如風偃草,一統江湖;各地叢林如雨後春筍,紛紛創立。
果然,此後的唐天寶年間,馬祖道一從東麵的建州建陽(今福建建陽)來到這裏的龔共山,大弘禪法20年。他在此培養出的幾百名著名禪師,遍布大江南北,一時間,獅吼原野,虎哮峰顛,龍遊長空,象舞叢林……可謂英才輩出,各領風騷,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了波瀾壯闊、洋洋大觀的禪海狂潮——這是後話。
玄策正在路邊一個茶攤上喝茶。嬰行匆匆趕來,喘著粗氣說:“師兄,可追上你了!”
玄策大吃一驚:“你不是要跟大師兄到青原山去修行嗎?怎麽跑到這兒了?”
嬰行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一邊使勁揉腳,一邊說:“師父不是對你說過,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我先跟你行萬裏路,再去跟行思大師兄讀萬卷經書。”
玄策無可奈何:“你呀你……”
古代禪者行腳,是每個人的必修功課。且不說在藏龍臥虎的四方叢林機鋒法戰,觀風曆練,僅是那蘊藏著不盡禪機的大自然,就能使每一個禪心靈明的修行人感慨萬千:
風聲雨聲鬆濤聲,聲聲自在;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山靜水長,時與此中得禪意;天高雲飛,更從何處問慧日……
光頭一袈裟,天涯又海涯。
風霜銅缽裏,輒幻妙蓮花。
從此,嬰行一雙草鞋,一頂鬥笠,一隻瓦缽,一根禪杖,跟隨著師兄玄策開始了雲遊生涯。草鞋雖小,將千裏長路穿在腳下;鬥笠不大,把萬裏藍天戴在頭頂;瓦缽雖淺,卻裝進江河湖海之水;禪杖在手,勘驗天下叢林風雲。
他倆腳上沾著粵北泥,綁腿存著贛南土,頭上頂過閩中月,而今來聞浙東風。
行行複行行,他們走過了秋冬春夏,來到浙江永嘉。這一天,玄策與嬰行走在瑞安縣仙岩山崎嶇的山路上,中午的太陽像一團火,烤得山路直冒煙兒。
嬰行走得極艱苦,但他看看玄策,卻從來不提議休息——“活該,誰讓你死乞百賴非要跟來的!”隻要他稍稍抱怨,玄策準會這樣說。
玄策偷偷樂了。他指著前麵半山腰的涼亭說:“到那個亭子,咱們休息片刻。”
亭子中,已經有一個人躺在長凳上休息,臉上蓋著一個鬥笠。
玄策、嬰行尋地坐下。嬰行脫下草鞋,看著又紅又腫的雙腳,直呼涼氣。
玄策故意問他:“咱們這是幹什麽?”
嬰行想都沒想:“行腳唄。”
玄策又問:“你知道什麽叫行腳嗎?”
“不知道。”嬰行回答得很幹脆。
“不知最好。”玄策說得高深莫測。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孔老夫子說。有所知必有所不知,而無知無所不知——僧肇大師在《般若無知論》中說。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維摩詰經序》如是說。
嬰行忽然有所領悟!他後悔地大聲喊叫道:“哎呀,我又上了師父的當啦!”
“你上誰的當了?”
“咱們師父那個壞老頭唄!”
玄策笑道:“師父他老人家並沒有叫你跟我來行腳,是你自己心甘情願偷偷跟來的嘛!”
嬰行哭喪著臉說:“正是由於老和尚知道,越是不讓我來,我越會想方設法跟著你,所以……苦——哇——有苦沒處訴,這真叫苦呢!”
“活該,這叫聰明反被聰明誤!不過,這是師父度化你哩。你既然來了,就不要白過時日。如果遊州過縣,好山好水隨意玩;這裏過冬,那裏過夏,候鳥似的行腳,那簡直是圖人家一鬥米,失卻自家半年糧!沒有任何利益。”
玄策的一番大道理,說得嬰行很不耐煩,他沒好氣地說:“是,是,是!你別嘮叨了好不好?我都記著呢!師父說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玄策忽然抖出凜冽的機鋒:“是嗎?既然‘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那麽,亭子外的那塊大石頭,是在你心裏呢,還是在你心外?”
嬰行不加思索地說:“三界唯心,當然是在心裏啦!”
玄策大笑:“你怎麽能把這麽老大一塊石頭放在心裏呢?難道行起路來不覺得沉重嗎?”
嬰行明明從玄策的話語裏感受到了禪的機鋒,但因為平時用功不夠,修行沒到家,無法真真切切地把握住,更做不到隨機應之,所以無言以對。
這種情形就像母雞孵蛋。到一定時候,老母雞生怕自己的寶貝在堅硬的蛋殼裏悶死,時常會試探性地用喙輕輕啄一啄蛋殼。若是裏麵的小雞仔恰恰孵化成熟了,就會以嘴吮聲,名之為啐。這時,母雞從外麵啄,小雞在裏麵啐——蛋殼砰然碎裂開來,一個全新的生命誕生了。禪宗把禪師與學人之間的這種機鋒相應投合,稱為‘啐啄同時’。啐啄之機,隻有內外相應,毫無間隙,才能豁然貫通。若是“笨蛋”或“臭蛋”,內麵毫無反應,就算老母雞再慈悲,也不能將它啄出來。
現在的嬰行,恰恰就像一隻沒有孵化成熟的“笨蛋”。
看著他的窘迫模樣,玄策語重心長地勸說道:“小師弟,我們學佛、修禪,不能死背經典,更不能拿著祖師們的禪要語錄當作自己的話語。祖師說的禪話,那是人家的體會,不是我們的。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切要靠自己去體悟呀!”
那個躺著睡覺的人,突然掀掉臉上的鬥笠,坐了起來。原來他也是個光頭和尚。他沒頭沒腦地問:“你們的師父是誰?”
嬰行正沒好氣,說:“我們的師父,當然就是我們的師父啦!你也來湊熱鬧鬥禪機?”
“我是問,哪位高僧是你們的師父?”
嬰行反問:“你是誰?“
那個禪僧一拍腦門:“噢,是我唐突了。”
他站立起來,合十施禮道:“貧僧玄覺,剛剛聽了這位師父的話語,句句契合佛理禪機,想請教一二。”
嬰行忽然大笑起來:“玄覺、玄策,你們倆倒是有緣。法號都排著叫哩。”
玄策瞪他一眼,回答說:“我叫玄策,這位是我的小師弟嬰行。師兄,請問您寶刹何處?”
玄覺向莽莽山野裏指了指:“我就在這仙岩山結庵而居,沒有依附哪個道場。不過,我主修天台宗的止觀法門。我聽到的諸家經論,各有師承關係。後來看《維摩詰經》,悟到了佛法心宗,還沒有人為我驗證過,不知是不是真的開悟了。”
玄策嚴肅地說道:“在威音王佛[89]以前,天下無佛,可以無師自通,成為獨覺佛。在威音王佛之後,無師自通,那當然是外道了。”
玄覺深深鞠躬說:“師兄大論,頭頭是道,句句皆禪,尤其是剛才的以石頭做比喻的話,更是禪機無限。所以,希望你能給我印證。”
玄策謙虛而又真誠地說道:“我學識尚淺,無法給你印證。曹溪的禪宗第六代祖師慧能,是我們的師父。現在,四麵八方的求道者都雲集在他老人家身旁,聽他宣講佛法。你何不去向他請教呢?”
玄覺說:“謝師兄指點。請兩位到我的草庵一敘。”
玄覺帶著玄策與嬰行向山那邊走去。
這個玄覺,天生就是一位禪者。他出生於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俗姓戴,字道明。戴家是永嘉的名門望族,世代奉佛,所以,玄覺在很小的時候就與兄長道宜同日出家,剃度為僧。
仙岩山鄰海聳立,山高隔塵埃,路險阻俗客,林密藏鳥影,草高掩獸蹤。玄覺在背山麵海的西岩搭了一間茅棚,學天台宗教義,習摩訶止觀,修持禪定,誦經《華嚴經》和《維摩詰經》。前麵,浩浩蕩蕩的大海滌其胸襟;背後,巍巍峨峨的高山壯其心魄;頭頂,白雲悠悠弄禪意;腳下,清泉汩汩傳道情。日出日落,潮來潮去,仙岩山的靈氣將玄覺滋潤成了一位英俊的青年僧人,佛祖的經論律義更把他培養成了瀟灑的禪客。
一天夜裏,玄覺在讀《維摩詰經》時,忽然覺得內外明徹,經文之中所說的境界與他的內心世界無二無別,自性宛然。他將自己的證悟寫信告訴了好友左溪玄朗禪師。玄朗禪師鼓勵他走向山外,到廣闊的天地裏遍謁禪宿大德。許是巧合,許是冥冥中機緣成熟,這天,他正要外出雲遊,卻在半山亭與玄策、嬰行不期而遇。他與玄策兩人都飽讀經書,所以一見如故,言談話語十分投機。於是兩人決定共同回韶州曹溪,參謁六祖慧能。
嬰行呢?嬰行獨自一人繼續雲遊去了。茫茫天地之間,似乎哪裏都有他的蹤跡,哪裏都有他的身影……
玄覺與玄策來到寶林寺時,六祖慧能正在禪床上打坐。玄覺不待玄策介紹,自己搶步上前,將手中的錫杖搖得嘩嘩作響,圍繞著慧能轉了三圈,然後,振地而立,既不禮拜,也不作聲。
慧能看了他一眼,徐徐說道:“看你的舉止,像是出家多年了。那麽,你應該知道,作為僧人,應當具備三千威儀、八萬細行[90]。請問你從哪裏來,竟然如此傲慢?”
玄覺不在乎,說:“了生脫死,是人生最大的事情,況且各種因緣的變化又迅速無常,其他的事情在我看來都不重要,我哪有時間顧及什麽威儀不威儀、禮節不禮節呢?”
慧能又問道:“既然如此,你為何不去領會不生不滅、無快無慢的道理呢?”
玄覺回答:“根據我的體會,認識自性,就知道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根本就沒有什麽生死、有無;明了本心,就會領悟到宇宙間沒有什麽快慢可言。”
慧能異常高興地拍著禪床,由衷地讚歎道:“是這樣,禪,就是這樣的。”
侍立在方丈兩側的僧眾們感到十分驚訝,因為六祖平時很少如此稱讚人。由此看來,這個新來的雲水僧很是不一般呢!
得到了六祖的印可[91],玄覺這才按照禪僧拜山、參訪前輩高僧的禮儀、規矩,整理好袈裟,鋪展拜具,恭恭敬敬地給慧能磕了三個頭。
這個玄覺,先倨後恭,出乎常人的預料。誰知,更出人意料的是,剛磕完頭,他就與慧能告別,馬上就要下山回去了。真可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慧能說:“你真的要走?既然來了,為何這麽快就走呢?”
玄覺無風起浪,竟然又一次主動挑起了與六祖的法戰。
他說:“本來我就沒有動,也就是無來無去,哪裏有什麽快與不快之分呢?”
慧能不動聲色卻禪機洞然地說道:“誰知道你動了沒有?”
玄覺當機不讓,無法無天地回答道:“是師父你自己的心中有了分別吧。”
慧能頷首肯定了玄覺:“你已經證悟到了無生的真實意義。”
無生,就是涅槃,是佛法的至高境界。證悟無生,即是得到了消除一切煩惱、遠離生死的最高智慧。這也就是說,玄覺已經開悟得道,而且得到了六祖慧能的正式印可。
然而,玄覺並沒有見好就收,他仍然不肯善罷甘休,又將電閃雷鳴、瞬息萬變、意趣盎然的禪機推向了更深層次。他說:“既然無生,難道還有意麽?”
是啊,所謂的證悟,是有所得嗎?世間萬物的各種形態,是刻意而為之的嗎?有生才有滅。若是無生,自然無滅。
慧能自然是會者不忙,他徐徐說道:“有意也好,無意也罷,是誰在覺知,誰在分別呢?”
果然,玄覺會心地笑了。他像個孩子一般,笑得很開心。然後,他將這一場精彩的師徒法戰做了一個總結:“善能分別萬事萬物,卻不是有意識的,更非刻意而為之。就像碧潭印月,因其無心,不管陰晴圓缺,都能客觀映現。”
慧能開懷大笑,道:“你已經悟到了極妙的禪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天快黑了,小住一夜再走吧。”
玄覺就在方丈安頓下來,與六祖抵足長談了整整一個晚上。
慧能與玄覺二人的禪話內容,已經無從知曉了,而“一宿覺”的典故一直流傳至今。
慧能與玄覺的會麵,可謂是單刀直入,箭鋒相拄,長矛對快槍,針尖對麥芒。石塊相擊,才能迸出熾烈的火花;塊雲交加,方可撞出照徹天空的閃光。禪,毋需長篇大論,而是直探心源;禪者,沒有必要虛與逶迤,而要直截了當。麵對禪宗第六代祖師,玄覺展示了一位禪者的風度:簡潔,直接,不盲從權威,不受條條框框約束。
可謂,心自由者人自由,性通達後皆通達。
棒下無生忍,臨機不讓師。
玄覺在寶林寺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他便沿著活蹦亂跳的曹溪下了山。路過曹侯村,那個賣糍粑的老婆婆熱切地喊道:“師父,來,吃個糍粑,喝碗茶水,好趕路。”
玄覺腳不停步地回答說:“謝謝您,婆婆,我飽飲六祖法乳,不渴也不餓。”
“可是,有人在這裏等著你呢。”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是好友玄策。依然一杖、一缽、一鬥笠,一副雲遊僧的裝束。
“玄策師兄,你在外行腳一年,剛剛回來一天,便又要出行了?”
“你不也是一樣?苦苦尋覓幾十年,剛剛與心心相印的師父暢談了一個晚上,就揮手告別了。真可謂‘一宿覺’啊!”
兩人結伴走在大庾嶺的險峰之顛,深穀之底:
蒼鬆映碧潭,日照光明生。
微風掃白雲,極目太虛清。
不一日,他倆走到了贛州。該分手了,玄策要繼續北上,遊匡山而渡長江;玄覺則要東行千裏,回歸故鄉。禪者心無掛礙,喝杯茶就告別吧。於是,兩人來到贛江之畔:
銅缽舀來江水,片石鼎立為灶,枯枝自有火性,煙氣散後茶成。
剛剛燒開的茶水很燙嘴,玄覺就將一杯茶涼在了麵前。於是,茶杯中倒映著青山綠樹、藍天白雲。他指著茶水說:“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在裏邊。”
玄策聞聽此言,端起茶杯,將茶水倒回了浪花紛飛的贛江之中,然後問:“森羅萬象,在什麽地方?”
玄覺說得巧,玄策逼拶得更妙。古人雲,不破不立,不激不奮。在相互激揚下,二人心心相通,心心相印,大好禪機猶如滔滔江水,鋪天蓋地,滾滾而來。玄覺是大宗師,自有其高明之處。這時,恰恰有一條碩大的鯉魚高高越出水麵,在空中劃出一道銀白的閃電,然後又落回了水中。玄覺大聲喊叫道:“魚,魚,魚!”
森羅萬象映在茶水裏,茶水溶入了江水中,鯉魚在江中暢遊吞吐,所以,鯉魚即是森羅萬象的顯現。
更玄妙的是,不知從哪裏劃來一條小船,船上一個漁翁拋出一張大網,將剛才得意忘形的大鯉魚罩在了其中撈上船頭。漁翁拎著水淋淋的魚兒開懷大笑,直笑得兩位禪師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笑夠了,漁翁將它拋回了江中。
玄覺心中靈光一閃,躍上了小船。玄策亦是心有靈犀,跟著跳了上去。漁翁說:“兩位,我老漢駕的是一葉漁舟,並不載客。”
玄覺嗬嗬一笑說:“漁舟何妨載客去,畫舫亦能打漁來。”
“漁舟即是渡船,漁翁等同艄公。”玄策說。
漁翁也豪情大發,捋著長須吟誦道:“撒下羅網撈明月,滿船載得和尚歸。”
江河淮漢,皆為流水;禪客相逢,何勞一問。
小舟順流而下。這一葉扁舟,原來不知來自哪裏,現在也不知駛向何方……
玄策說:“老人家,耽誤你捕魚了。”
漁翁尚未回答,玄覺卻說:“捕魚還能耽誤麽?漁翁不是農民,莊稼順應季節,農時不等閑人。而捕魚,頻頻撒網,不見得大有收獲;魚群到來,一網盡可滿載。”
漁翁頻頻點頭:“老漢要的就是這營生的自由自在、飄逸閑散。一舟一槁,獨來獨往,眼閑心靜,水清天寬。”
“好一個世外高人!好一個禪者境界。”玄覺擊節叫好,“那麽,我們就順江而下一千裏,到煙波浩淼的鄱陽湖去!”
漁翁說:“小溪通大江,大江連大海。我們到長江,到東海去!”
所謂興起而發,興盡而止。他們既沒有到達鄱陽湖,更沒有去大海,而是在順水行舟四百裏之後,在吉州附近棄舟登岸。因為,贛江右岸的青原山,是大師兄行思住持的道場。
然而,登上青原山,來到靜居寺方丈前,玄策卻不進門,而是將大師兄從未見過的玄覺單獨推了進去。
禪者心意相通。他的意思,玄覺當然明白。因此,他也不說明身份,而是按照行腳禪僧拜山的規矩行禮之後,才問道:“如何是佛法大意?”這一問,看似平淡,卻綿裏藏針,稍一拿捏,便會紮手。因為,佛法大意,豈能用語言說明?所謂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即是因此。
但明明不能用語言講說明白,禪師還必須要說,不然的話,學僧如何能受到啟發而契入禪機?因此,禪師的修行、見地、功夫,是否明見本心、徹悟自性,盡在這一言半句之中。
那麽,行思是如何回答的呢?
行思不答反問:“廬陵的米是什麽價?”
廬陵,是來青原山的必經之地,但廬陵的米價,與佛法大意有什麽關係?更奇怪的是,聞聽此言,門裏麵的玄覺與門外邊的玄策都哈哈大笑,恭恭敬敬向大師兄磕頭頂禮。
原來,難以用語言描述的禪,卻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廬陵米價,雖然是個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生活問題,但關係到廬陵附近所有的人。而這生活中最基本的事物,恰恰蘊涵著禪的法要。你全心全意、專心致誌品味生活的真諦,就能修行佛法。所以,一句“廬陵米價”,可謂鞭辟入裏且不露痕跡,自然而然地表明了禪的精髓——吃飯穿衣是禪,拉屎撒尿是禪,清風明月是禪,勞動工作是禪。最樸素的常理,就是禪的真理。饑則吃飯困則眠,夏向涼蔭冬向火。隻要你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法則,你就會體驗到禪的微妙。
從青原山下來,兩位“玄”禪師在匡廬暢遊一番之後,在山下告別。玄策目送著玄覺漸漸走遠,他的身影與蒼莽原野融為一體……原野裏,白雲中,忽然回響起玄覺的吟誦之聲:
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
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
這首《證道歌》,在山川大地久久回蕩,一直回響到如今。時至今日,永嘉大師玄覺,他的《禪宗永嘉集》,仍然是佛門內外所有的修禪者、禪學研究者必讀的經典。
玄策禪杖之端,挑著曹溪明月;鬥笠邊沿,繚繞廬山煙霞;行囊之中,裹藏江淮波浪;草鞋之下,染著中原香花……
他渡長江,涉淮水,跨黃河,來到了河北境內。因為他聽說,小師弟嬰行的蹤跡,在燕趙大地上出現了。還有,這裏是六祖慧能的祖籍,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行進在“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的蒼莽燕趙,該是一種怎樣壯闊的情懷!
一日,他在路過一座山腳下時,看到許多百姓衝著半山腰上的一個岩洞遙遙跪拜,便好奇地詢問。當地百姓充滿敬意地說那岩洞裏有一位神奇的高僧在靜修。
人們見玄策不大相信,七嘴八舌告訴他:
“那智隍禪師與譽滿全國的神秀大師是同門,都是五祖弘忍親自傳授了禪要的弟子。”
“自從他老人家在黃梅得法之後,就回到了這個山洞,已經整整靜修了二十多年。”
“他每次入定,少則十天八天,多則一個月。據說,有一次,山雀都在他的身上做了窩……”
玄策還是大搖其頭,因為甚深禪定是禪修的功夫,是形式,而不是禪的內容。他來到山洞中,看到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和尚——智隍禪師,靜靜坐在那裏。
玄策向智隍禪師打了個問訊,問道:“你在這裏修什麽?”
智隍禪師說:“我在修習入定。”
玄策再問:“你所說的入定,是心有所想而入定呢?還是心無所想而入定?”
智隍禪師張口結舌,感到不好回答。
玄策繼續逼拶道:“如果你入定時心中沒有任何意念,那麽你周圍的這些草木石頭等沒有生命的東西都應該能入定;假如你心有所想而入定,那麽,一切有生命、有意識的眾生,比如滿山遍野的牛羊鼠兔也都應該能入定。”
智隍禪師一聽,知道遇到了內行,並且是有證悟、有見地的大行家。他十分謹慎地回答說:“我在入定的時候,沒有感覺到有無之心。也就是說,忘卻了有無,不知道究竟有沒有念頭。”
他自以為回答得十分圓滿,然而玄策卻緊緊盯住了他話中的漏洞,不客氣地指出:“你入定時既然感覺不到有無之心,那就是常定。既然是常定,又怎麽有入定和出定呢?如果有出有入的話,那就不是真正的禪定。”
智隍禪師啞口無言,羞愧難當。他畢竟是個心胸開闊的禪者,趕緊追問道:“你的師父是誰,能教出你這樣出色的徒弟?”
玄策笑著說:“說來,我的師父還與您有著很深的機緣。他就是五祖弘忍大師的衣缽弟子,六祖慧能。”
“慧能?噢,聽說過。不知他以何為禪定?”
“我師父六祖大師說,自性湛然常寂,靈明圓滿,如如不動。色、受、想、行、識,五蘊本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虛幻不實。所以,禪定是指心理上的淡泊寧靜,它外不受六塵的幹擾,內不被五蘊所左右,無論行住坐臥,整個身心既不刻意專注,也不放縱散亂,時時保持自然平和、空明靈動的狀態。禪的本性不是死板不變的,它不生不滅,無住無念。”
智隍禪師再也坐不住了,站立起來,合十問道:“慧能師……師父,終於出山了?他現今在哪裏開法?”
“嶺南曹溪寶林寺。你……”
未等玄策說完,智隍禪師呼嘯一聲,飛奔出洞,一溜白煙向嶺南跑去。他這一跑,跑得遠了一些,一直跑了幾千裏,跑到了寶林寺,跑到了六祖慧能的麵前。
慧能問他:“看你的相貌,像是北方人士。你從哪裏來?”
“河北。”
“哎呀,咱倆還是半個鄉親呢!先父就是河北範陽人士!你如何來到了嶺南?”
智隍禪師向慧能施禮之後,將他與玄策的相見情況說了一遍。
聽了他的敘述,慧能十分高興,一則為玄策突飛猛進的修行興奮,二為智隍禪師不遠萬裏、不恥下問的求法精神感動。他當下開示說:“正如你剛剛談到的玄策的說法,隻要你做到心靈如虛空一樣,又不拘泥、執著於空無,使心靈保持自由自在的狀態,無論行、止、動、靜,都不刻意存心。請你看那棵大樹。”
智隍禪師順著慧能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四處的樹木與自己家鄉河北的並無多大的區別。沒看出什麽獨特的禪意。
慧能說:“你看,每當微風吹拂的時候,那樹葉就嘩啦嘩啦唱歌;風停的時候,它就自在地享受陽光,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就是禪定!忘卻凡聖情解,泯滅能動與所動之間的分別,內在本性與外在現象相統一,就能無時無刻不在禪定之中了。”
智隍禪師聽後豁然大悟,連連跪拜致禮。
後來,他又回到河北,將六祖的頓悟禪法帶到了燕趙大地,為日後的南禪大舉北上,起到了急先鋒的作用。
果然,此後的唐天寶年間,馬祖道一從東麵的建州建陽(今福建建陽)來到這裏的龔共山,大弘禪法20年。他在此培養出的幾百名著名禪師,遍布大江南北,一時間,獅吼原野,虎哮峰顛,龍遊長空,象舞叢林……可謂英才輩出,各領風騷,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了波瀾壯闊、洋洋大觀的禪海狂潮——這是後話。
玄策正在路邊一個茶攤上喝茶。嬰行匆匆趕來,喘著粗氣說:“師兄,可追上你了!”
玄策大吃一驚:“你不是要跟大師兄到青原山去修行嗎?怎麽跑到這兒了?”
嬰行一屁股坐在凳子上,一邊使勁揉腳,一邊說:“師父不是對你說過,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我先跟你行萬裏路,再去跟行思大師兄讀萬卷經書。”
玄策無可奈何:“你呀你……”
古代禪者行腳,是每個人的必修功課。且不說在藏龍臥虎的四方叢林機鋒法戰,觀風曆練,僅是那蘊藏著不盡禪機的大自然,就能使每一個禪心靈明的修行人感慨萬千:
風聲雨聲鬆濤聲,聲聲自在;山色水色煙霞色,色色皆空。山靜水長,時與此中得禪意;天高雲飛,更從何處問慧日……
光頭一袈裟,天涯又海涯。
風霜銅缽裏,輒幻妙蓮花。
從此,嬰行一雙草鞋,一頂鬥笠,一隻瓦缽,一根禪杖,跟隨著師兄玄策開始了雲遊生涯。草鞋雖小,將千裏長路穿在腳下;鬥笠不大,把萬裏藍天戴在頭頂;瓦缽雖淺,卻裝進江河湖海之水;禪杖在手,勘驗天下叢林風雲。
他倆腳上沾著粵北泥,綁腿存著贛南土,頭上頂過閩中月,而今來聞浙東風。
行行複行行,他們走過了秋冬春夏,來到浙江永嘉。這一天,玄策與嬰行走在瑞安縣仙岩山崎嶇的山路上,中午的太陽像一團火,烤得山路直冒煙兒。
嬰行走得極艱苦,但他看看玄策,卻從來不提議休息——“活該,誰讓你死乞百賴非要跟來的!”隻要他稍稍抱怨,玄策準會這樣說。
玄策偷偷樂了。他指著前麵半山腰的涼亭說:“到那個亭子,咱們休息片刻。”
亭子中,已經有一個人躺在長凳上休息,臉上蓋著一個鬥笠。
玄策、嬰行尋地坐下。嬰行脫下草鞋,看著又紅又腫的雙腳,直呼涼氣。
玄策故意問他:“咱們這是幹什麽?”
嬰行想都沒想:“行腳唄。”
玄策又問:“你知道什麽叫行腳嗎?”
“不知道。”嬰行回答得很幹脆。
“不知最好。”玄策說得高深莫測。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孔老夫子說。有所知必有所不知,而無知無所不知——僧肇大師在《般若無知論》中說。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維摩詰經序》如是說。
嬰行忽然有所領悟!他後悔地大聲喊叫道:“哎呀,我又上了師父的當啦!”
“你上誰的當了?”
“咱們師父那個壞老頭唄!”
玄策笑道:“師父他老人家並沒有叫你跟我來行腳,是你自己心甘情願偷偷跟來的嘛!”
嬰行哭喪著臉說:“正是由於老和尚知道,越是不讓我來,我越會想方設法跟著你,所以……苦——哇——有苦沒處訴,這真叫苦呢!”
“活該,這叫聰明反被聰明誤!不過,這是師父度化你哩。你既然來了,就不要白過時日。如果遊州過縣,好山好水隨意玩;這裏過冬,那裏過夏,候鳥似的行腳,那簡直是圖人家一鬥米,失卻自家半年糧!沒有任何利益。”
玄策的一番大道理,說得嬰行很不耐煩,他沒好氣地說:“是,是,是!你別嘮叨了好不好?我都記著呢!師父說過‘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玄策忽然抖出凜冽的機鋒:“是嗎?既然‘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那麽,亭子外的那塊大石頭,是在你心裏呢,還是在你心外?”
嬰行不加思索地說:“三界唯心,當然是在心裏啦!”
玄策大笑:“你怎麽能把這麽老大一塊石頭放在心裏呢?難道行起路來不覺得沉重嗎?”
嬰行明明從玄策的話語裏感受到了禪的機鋒,但因為平時用功不夠,修行沒到家,無法真真切切地把握住,更做不到隨機應之,所以無言以對。
這種情形就像母雞孵蛋。到一定時候,老母雞生怕自己的寶貝在堅硬的蛋殼裏悶死,時常會試探性地用喙輕輕啄一啄蛋殼。若是裏麵的小雞仔恰恰孵化成熟了,就會以嘴吮聲,名之為啐。這時,母雞從外麵啄,小雞在裏麵啐——蛋殼砰然碎裂開來,一個全新的生命誕生了。禪宗把禪師與學人之間的這種機鋒相應投合,稱為‘啐啄同時’。啐啄之機,隻有內外相應,毫無間隙,才能豁然貫通。若是“笨蛋”或“臭蛋”,內麵毫無反應,就算老母雞再慈悲,也不能將它啄出來。
現在的嬰行,恰恰就像一隻沒有孵化成熟的“笨蛋”。
看著他的窘迫模樣,玄策語重心長地勸說道:“小師弟,我們學佛、修禪,不能死背經典,更不能拿著祖師們的禪要語錄當作自己的話語。祖師說的禪話,那是人家的體會,不是我們的。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切要靠自己去體悟呀!”
那個躺著睡覺的人,突然掀掉臉上的鬥笠,坐了起來。原來他也是個光頭和尚。他沒頭沒腦地問:“你們的師父是誰?”
嬰行正沒好氣,說:“我們的師父,當然就是我們的師父啦!你也來湊熱鬧鬥禪機?”
“我是問,哪位高僧是你們的師父?”
嬰行反問:“你是誰?“
那個禪僧一拍腦門:“噢,是我唐突了。”
他站立起來,合十施禮道:“貧僧玄覺,剛剛聽了這位師父的話語,句句契合佛理禪機,想請教一二。”
嬰行忽然大笑起來:“玄覺、玄策,你們倆倒是有緣。法號都排著叫哩。”
玄策瞪他一眼,回答說:“我叫玄策,這位是我的小師弟嬰行。師兄,請問您寶刹何處?”
玄覺向莽莽山野裏指了指:“我就在這仙岩山結庵而居,沒有依附哪個道場。不過,我主修天台宗的止觀法門。我聽到的諸家經論,各有師承關係。後來看《維摩詰經》,悟到了佛法心宗,還沒有人為我驗證過,不知是不是真的開悟了。”
玄策嚴肅地說道:“在威音王佛[89]以前,天下無佛,可以無師自通,成為獨覺佛。在威音王佛之後,無師自通,那當然是外道了。”
玄覺深深鞠躬說:“師兄大論,頭頭是道,句句皆禪,尤其是剛才的以石頭做比喻的話,更是禪機無限。所以,希望你能給我印證。”
玄策謙虛而又真誠地說道:“我學識尚淺,無法給你印證。曹溪的禪宗第六代祖師慧能,是我們的師父。現在,四麵八方的求道者都雲集在他老人家身旁,聽他宣講佛法。你何不去向他請教呢?”
玄覺說:“謝師兄指點。請兩位到我的草庵一敘。”
玄覺帶著玄策與嬰行向山那邊走去。
這個玄覺,天生就是一位禪者。他出生於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俗姓戴,字道明。戴家是永嘉的名門望族,世代奉佛,所以,玄覺在很小的時候就與兄長道宜同日出家,剃度為僧。
仙岩山鄰海聳立,山高隔塵埃,路險阻俗客,林密藏鳥影,草高掩獸蹤。玄覺在背山麵海的西岩搭了一間茅棚,學天台宗教義,習摩訶止觀,修持禪定,誦經《華嚴經》和《維摩詰經》。前麵,浩浩蕩蕩的大海滌其胸襟;背後,巍巍峨峨的高山壯其心魄;頭頂,白雲悠悠弄禪意;腳下,清泉汩汩傳道情。日出日落,潮來潮去,仙岩山的靈氣將玄覺滋潤成了一位英俊的青年僧人,佛祖的經論律義更把他培養成了瀟灑的禪客。
一天夜裏,玄覺在讀《維摩詰經》時,忽然覺得內外明徹,經文之中所說的境界與他的內心世界無二無別,自性宛然。他將自己的證悟寫信告訴了好友左溪玄朗禪師。玄朗禪師鼓勵他走向山外,到廣闊的天地裏遍謁禪宿大德。許是巧合,許是冥冥中機緣成熟,這天,他正要外出雲遊,卻在半山亭與玄策、嬰行不期而遇。他與玄策兩人都飽讀經書,所以一見如故,言談話語十分投機。於是兩人決定共同回韶州曹溪,參謁六祖慧能。
嬰行呢?嬰行獨自一人繼續雲遊去了。茫茫天地之間,似乎哪裏都有他的蹤跡,哪裏都有他的身影……
玄覺與玄策來到寶林寺時,六祖慧能正在禪床上打坐。玄覺不待玄策介紹,自己搶步上前,將手中的錫杖搖得嘩嘩作響,圍繞著慧能轉了三圈,然後,振地而立,既不禮拜,也不作聲。
慧能看了他一眼,徐徐說道:“看你的舉止,像是出家多年了。那麽,你應該知道,作為僧人,應當具備三千威儀、八萬細行[90]。請問你從哪裏來,竟然如此傲慢?”
玄覺不在乎,說:“了生脫死,是人生最大的事情,況且各種因緣的變化又迅速無常,其他的事情在我看來都不重要,我哪有時間顧及什麽威儀不威儀、禮節不禮節呢?”
慧能又問道:“既然如此,你為何不去領會不生不滅、無快無慢的道理呢?”
玄覺回答:“根據我的體會,認識自性,就知道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根本就沒有什麽生死、有無;明了本心,就會領悟到宇宙間沒有什麽快慢可言。”
慧能異常高興地拍著禪床,由衷地讚歎道:“是這樣,禪,就是這樣的。”
侍立在方丈兩側的僧眾們感到十分驚訝,因為六祖平時很少如此稱讚人。由此看來,這個新來的雲水僧很是不一般呢!
得到了六祖的印可[91],玄覺這才按照禪僧拜山、參訪前輩高僧的禮儀、規矩,整理好袈裟,鋪展拜具,恭恭敬敬地給慧能磕了三個頭。
這個玄覺,先倨後恭,出乎常人的預料。誰知,更出人意料的是,剛磕完頭,他就與慧能告別,馬上就要下山回去了。真可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慧能說:“你真的要走?既然來了,為何這麽快就走呢?”
玄覺無風起浪,竟然又一次主動挑起了與六祖的法戰。
他說:“本來我就沒有動,也就是無來無去,哪裏有什麽快與不快之分呢?”
慧能不動聲色卻禪機洞然地說道:“誰知道你動了沒有?”
玄覺當機不讓,無法無天地回答道:“是師父你自己的心中有了分別吧。”
慧能頷首肯定了玄覺:“你已經證悟到了無生的真實意義。”
無生,就是涅槃,是佛法的至高境界。證悟無生,即是得到了消除一切煩惱、遠離生死的最高智慧。這也就是說,玄覺已經開悟得道,而且得到了六祖慧能的正式印可。
然而,玄覺並沒有見好就收,他仍然不肯善罷甘休,又將電閃雷鳴、瞬息萬變、意趣盎然的禪機推向了更深層次。他說:“既然無生,難道還有意麽?”
是啊,所謂的證悟,是有所得嗎?世間萬物的各種形態,是刻意而為之的嗎?有生才有滅。若是無生,自然無滅。
慧能自然是會者不忙,他徐徐說道:“有意也好,無意也罷,是誰在覺知,誰在分別呢?”
果然,玄覺會心地笑了。他像個孩子一般,笑得很開心。然後,他將這一場精彩的師徒法戰做了一個總結:“善能分別萬事萬物,卻不是有意識的,更非刻意而為之。就像碧潭印月,因其無心,不管陰晴圓缺,都能客觀映現。”
慧能開懷大笑,道:“你已經悟到了極妙的禪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天快黑了,小住一夜再走吧。”
玄覺就在方丈安頓下來,與六祖抵足長談了整整一個晚上。
慧能與玄覺二人的禪話內容,已經無從知曉了,而“一宿覺”的典故一直流傳至今。
慧能與玄覺的會麵,可謂是單刀直入,箭鋒相拄,長矛對快槍,針尖對麥芒。石塊相擊,才能迸出熾烈的火花;塊雲交加,方可撞出照徹天空的閃光。禪,毋需長篇大論,而是直探心源;禪者,沒有必要虛與逶迤,而要直截了當。麵對禪宗第六代祖師,玄覺展示了一位禪者的風度:簡潔,直接,不盲從權威,不受條條框框約束。
可謂,心自由者人自由,性通達後皆通達。
棒下無生忍,臨機不讓師。
玄覺在寶林寺住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大早,他便沿著活蹦亂跳的曹溪下了山。路過曹侯村,那個賣糍粑的老婆婆熱切地喊道:“師父,來,吃個糍粑,喝碗茶水,好趕路。”
玄覺腳不停步地回答說:“謝謝您,婆婆,我飽飲六祖法乳,不渴也不餓。”
“可是,有人在這裏等著你呢。”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是好友玄策。依然一杖、一缽、一鬥笠,一副雲遊僧的裝束。
“玄策師兄,你在外行腳一年,剛剛回來一天,便又要出行了?”
“你不也是一樣?苦苦尋覓幾十年,剛剛與心心相印的師父暢談了一個晚上,就揮手告別了。真可謂‘一宿覺’啊!”
兩人結伴走在大庾嶺的險峰之顛,深穀之底:
蒼鬆映碧潭,日照光明生。
微風掃白雲,極目太虛清。
不一日,他倆走到了贛州。該分手了,玄策要繼續北上,遊匡山而渡長江;玄覺則要東行千裏,回歸故鄉。禪者心無掛礙,喝杯茶就告別吧。於是,兩人來到贛江之畔:
銅缽舀來江水,片石鼎立為灶,枯枝自有火性,煙氣散後茶成。
剛剛燒開的茶水很燙嘴,玄覺就將一杯茶涼在了麵前。於是,茶杯中倒映著青山綠樹、藍天白雲。他指著茶水說:“山河大地,森羅萬象,都在裏邊。”
玄策聞聽此言,端起茶杯,將茶水倒回了浪花紛飛的贛江之中,然後問:“森羅萬象,在什麽地方?”
玄覺說得巧,玄策逼拶得更妙。古人雲,不破不立,不激不奮。在相互激揚下,二人心心相通,心心相印,大好禪機猶如滔滔江水,鋪天蓋地,滾滾而來。玄覺是大宗師,自有其高明之處。這時,恰恰有一條碩大的鯉魚高高越出水麵,在空中劃出一道銀白的閃電,然後又落回了水中。玄覺大聲喊叫道:“魚,魚,魚!”
森羅萬象映在茶水裏,茶水溶入了江水中,鯉魚在江中暢遊吞吐,所以,鯉魚即是森羅萬象的顯現。
更玄妙的是,不知從哪裏劃來一條小船,船上一個漁翁拋出一張大網,將剛才得意忘形的大鯉魚罩在了其中撈上船頭。漁翁拎著水淋淋的魚兒開懷大笑,直笑得兩位禪師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笑夠了,漁翁將它拋回了江中。
玄覺心中靈光一閃,躍上了小船。玄策亦是心有靈犀,跟著跳了上去。漁翁說:“兩位,我老漢駕的是一葉漁舟,並不載客。”
玄覺嗬嗬一笑說:“漁舟何妨載客去,畫舫亦能打漁來。”
“漁舟即是渡船,漁翁等同艄公。”玄策說。
漁翁也豪情大發,捋著長須吟誦道:“撒下羅網撈明月,滿船載得和尚歸。”
江河淮漢,皆為流水;禪客相逢,何勞一問。
小舟順流而下。這一葉扁舟,原來不知來自哪裏,現在也不知駛向何方……
玄策說:“老人家,耽誤你捕魚了。”
漁翁尚未回答,玄覺卻說:“捕魚還能耽誤麽?漁翁不是農民,莊稼順應季節,農時不等閑人。而捕魚,頻頻撒網,不見得大有收獲;魚群到來,一網盡可滿載。”
漁翁頻頻點頭:“老漢要的就是這營生的自由自在、飄逸閑散。一舟一槁,獨來獨往,眼閑心靜,水清天寬。”
“好一個世外高人!好一個禪者境界。”玄覺擊節叫好,“那麽,我們就順江而下一千裏,到煙波浩淼的鄱陽湖去!”
漁翁說:“小溪通大江,大江連大海。我們到長江,到東海去!”
所謂興起而發,興盡而止。他們既沒有到達鄱陽湖,更沒有去大海,而是在順水行舟四百裏之後,在吉州附近棄舟登岸。因為,贛江右岸的青原山,是大師兄行思住持的道場。
然而,登上青原山,來到靜居寺方丈前,玄策卻不進門,而是將大師兄從未見過的玄覺單獨推了進去。
禪者心意相通。他的意思,玄覺當然明白。因此,他也不說明身份,而是按照行腳禪僧拜山的規矩行禮之後,才問道:“如何是佛法大意?”這一問,看似平淡,卻綿裏藏針,稍一拿捏,便會紮手。因為,佛法大意,豈能用語言說明?所謂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即是因此。
但明明不能用語言講說明白,禪師還必須要說,不然的話,學僧如何能受到啟發而契入禪機?因此,禪師的修行、見地、功夫,是否明見本心、徹悟自性,盡在這一言半句之中。
那麽,行思是如何回答的呢?
行思不答反問:“廬陵的米是什麽價?”
廬陵,是來青原山的必經之地,但廬陵的米價,與佛法大意有什麽關係?更奇怪的是,聞聽此言,門裏麵的玄覺與門外邊的玄策都哈哈大笑,恭恭敬敬向大師兄磕頭頂禮。
原來,難以用語言描述的禪,卻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廬陵米價,雖然是個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生活問題,但關係到廬陵附近所有的人。而這生活中最基本的事物,恰恰蘊涵著禪的法要。你全心全意、專心致誌品味生活的真諦,就能修行佛法。所以,一句“廬陵米價”,可謂鞭辟入裏且不露痕跡,自然而然地表明了禪的精髓——吃飯穿衣是禪,拉屎撒尿是禪,清風明月是禪,勞動工作是禪。最樸素的常理,就是禪的真理。饑則吃飯困則眠,夏向涼蔭冬向火。隻要你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法則,你就會體驗到禪的微妙。
從青原山下來,兩位“玄”禪師在匡廬暢遊一番之後,在山下告別。玄策目送著玄覺漸漸走遠,他的身影與蒼莽原野融為一體……原野裏,白雲中,忽然回響起玄覺的吟誦之聲:
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
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
……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
這首《證道歌》,在山川大地久久回蕩,一直回響到如今。時至今日,永嘉大師玄覺,他的《禪宗永嘉集》,仍然是佛門內外所有的修禪者、禪學研究者必讀的經典。
玄策禪杖之端,挑著曹溪明月;鬥笠邊沿,繚繞廬山煙霞;行囊之中,裹藏江淮波浪;草鞋之下,染著中原香花……
他渡長江,涉淮水,跨黃河,來到了河北境內。因為他聽說,小師弟嬰行的蹤跡,在燕趙大地上出現了。還有,這裏是六祖慧能的祖籍,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行進在“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的蒼莽燕趙,該是一種怎樣壯闊的情懷!
一日,他在路過一座山腳下時,看到許多百姓衝著半山腰上的一個岩洞遙遙跪拜,便好奇地詢問。當地百姓充滿敬意地說那岩洞裏有一位神奇的高僧在靜修。
人們見玄策不大相信,七嘴八舌告訴他:
“那智隍禪師與譽滿全國的神秀大師是同門,都是五祖弘忍親自傳授了禪要的弟子。”
“自從他老人家在黃梅得法之後,就回到了這個山洞,已經整整靜修了二十多年。”
“他每次入定,少則十天八天,多則一個月。據說,有一次,山雀都在他的身上做了窩……”
玄策還是大搖其頭,因為甚深禪定是禪修的功夫,是形式,而不是禪的內容。他來到山洞中,看到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和尚——智隍禪師,靜靜坐在那裏。
玄策向智隍禪師打了個問訊,問道:“你在這裏修什麽?”
智隍禪師說:“我在修習入定。”
玄策再問:“你所說的入定,是心有所想而入定呢?還是心無所想而入定?”
智隍禪師張口結舌,感到不好回答。
玄策繼續逼拶道:“如果你入定時心中沒有任何意念,那麽你周圍的這些草木石頭等沒有生命的東西都應該能入定;假如你心有所想而入定,那麽,一切有生命、有意識的眾生,比如滿山遍野的牛羊鼠兔也都應該能入定。”
智隍禪師一聽,知道遇到了內行,並且是有證悟、有見地的大行家。他十分謹慎地回答說:“我在入定的時候,沒有感覺到有無之心。也就是說,忘卻了有無,不知道究竟有沒有念頭。”
他自以為回答得十分圓滿,然而玄策卻緊緊盯住了他話中的漏洞,不客氣地指出:“你入定時既然感覺不到有無之心,那就是常定。既然是常定,又怎麽有入定和出定呢?如果有出有入的話,那就不是真正的禪定。”
智隍禪師啞口無言,羞愧難當。他畢竟是個心胸開闊的禪者,趕緊追問道:“你的師父是誰,能教出你這樣出色的徒弟?”
玄策笑著說:“說來,我的師父還與您有著很深的機緣。他就是五祖弘忍大師的衣缽弟子,六祖慧能。”
“慧能?噢,聽說過。不知他以何為禪定?”
“我師父六祖大師說,自性湛然常寂,靈明圓滿,如如不動。色、受、想、行、識,五蘊本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也虛幻不實。所以,禪定是指心理上的淡泊寧靜,它外不受六塵的幹擾,內不被五蘊所左右,無論行住坐臥,整個身心既不刻意專注,也不放縱散亂,時時保持自然平和、空明靈動的狀態。禪的本性不是死板不變的,它不生不滅,無住無念。”
智隍禪師再也坐不住了,站立起來,合十問道:“慧能師……師父,終於出山了?他現今在哪裏開法?”
“嶺南曹溪寶林寺。你……”
未等玄策說完,智隍禪師呼嘯一聲,飛奔出洞,一溜白煙向嶺南跑去。他這一跑,跑得遠了一些,一直跑了幾千裏,跑到了寶林寺,跑到了六祖慧能的麵前。
慧能問他:“看你的相貌,像是北方人士。你從哪裏來?”
“河北。”
“哎呀,咱倆還是半個鄉親呢!先父就是河北範陽人士!你如何來到了嶺南?”
智隍禪師向慧能施禮之後,將他與玄策的相見情況說了一遍。
聽了他的敘述,慧能十分高興,一則為玄策突飛猛進的修行興奮,二為智隍禪師不遠萬裏、不恥下問的求法精神感動。他當下開示說:“正如你剛剛談到的玄策的說法,隻要你做到心靈如虛空一樣,又不拘泥、執著於空無,使心靈保持自由自在的狀態,無論行、止、動、靜,都不刻意存心。請你看那棵大樹。”
智隍禪師順著慧能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四處的樹木與自己家鄉河北的並無多大的區別。沒看出什麽獨特的禪意。
慧能說:“你看,每當微風吹拂的時候,那樹葉就嘩啦嘩啦唱歌;風停的時候,它就自在地享受陽光,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就是禪定!忘卻凡聖情解,泯滅能動與所動之間的分別,內在本性與外在現象相統一,就能無時無刻不在禪定之中了。”
智隍禪師聽後豁然大悟,連連跪拜致禮。
後來,他又回到河北,將六祖的頓悟禪法帶到了燕趙大地,為日後的南禪大舉北上,起到了急先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