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重生後,內卷狂人靠宅鬥成了萬人迷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沈氏深得燕王寵愛,被誣陷私通,本宮不信你看不出蹊蹺!可你竟故意眼盲,妄圖置人於死地!”
王妃心髒仿佛被捏住,她委屈地低頭,眼圈霎時紅了一圈。
王妃磕頭:“母後恕罪,是兒臣的錯。從此以後,兒臣不會再幹涉妾室的鬥爭。”
砰——
皇後直接把手裏的杯子砸了,上好的碧螺春茶葉灑了一地,氤氳茶香彌散。
周圍伺候的宮女太監嚇得紛紛跪在地上。
皇後恨鐵不成鋼,怒斥道:“你是主母,管理後宅是你分內之職。可你現在有半分主母的樣子?王府的田產鋪子你一概不問!前些日子辦個春日宴,還讓刺客混入其中!
你每日要麽在佛堂念經,要麽往死裏逼孩子讀書!燕京哪個當家主母,做成你這窩囊樣?”
王妃垂眸,一言不發。
她並不覺得自己有錯。
燕京其他大家族,妻妾鬥得死去活來。燕王府後宅雖然也有小波折,可總體還是風平浪靜的。
妻妾表麵和睦,這不是挺好的嗎?
皇後氣得胸口起伏,她指著王妃罵道:“你連一個小小的燕王府都管不好,將來如何...如何...”
剩下的話,皇後沒有說出口,也無法說出口。
王妃滿腹委屈,替自己辯駁:“母後,兒臣確實沒有管好王府,可兒臣把承恪和承貞教養得極好。”
不提兩個孩子還好,一提承恪和承貞,皇後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孩子天不亮起床讀書,深夜還在背書,小小的年紀隔三差五生病,這叫養得好?澹台舒雅,你遲早會害了兩個孩子!”
王妃攥緊袖子。
兩個孩子開蒙早,在國子監的學業也是名列前茅,王妃並不覺得自己有錯。
皇後不想看王妃這張愚蠢的臉,命令道:“你去外堂跪著,想想你錯在哪裏,跪到晌午才準回王府。”
王妃眼眶含淚,辛酸地離開主殿。
殿內,伺候皇後的老嬤嬤奉上一碗藥湯。皇後喝完苦澀的藥湯,長歎一聲:“當年,就不該挑選澹台舒雅當元景的妻子。”
老嬤嬤安慰道:“娘娘,這並不是您的錯。您為太子和燕王安排好了一切,隻是沒想到太子的身體...”
皇後養育兩個兒子,手段不同。
對於太子李元昌,皇後把他當成未來儲君培養,傾注全部的心血,從小逼著太子努力讀書,學習處理家國大事。
對於次子李元景,皇後把他當成太子的臂膀來培養,對燕王傾注的關愛少了很多。燕王從小文武兼修,少年時還去邊關曆練,成長環境相對寬鬆,身體也很健康。
皇後為兩個兒子挑選妻子,也有差別。精挑細選的太子妃,知書達理頗擅管家,是太子的賢內助,將來肯定也成為賢德的皇後。
燕王的妻子澹台舒雅,出身名門。皇後沒深入考察她的性格和管家本事,就草草將她許配給燕王。畢竟一個王妃,沒必要用選拔太子妃的標準去挑選。
本來一切都很順利,誰料太子兒時讀書過度,傷了身子根本,如今身體每況愈下。
太醫說,太子最多還有三年時間。
太子身子弱,無法和妻妾圓房,導致東宮至今沒有一個男孩。所以,將來繼承大慶國皇位的隻能是燕王。
皇後越想越頭痛:“你看澹台舒雅那性格,大事不聞不問,小事不搭不理,往死裏逼孩子讀書。故意裝成人淡如菊,可私底下連侍妾都嫉妒。她將來若是成了皇後,她能管好後宮?她能處理好前朝和後宮的矛盾?”
王妃心髒仿佛被捏住,她委屈地低頭,眼圈霎時紅了一圈。
王妃磕頭:“母後恕罪,是兒臣的錯。從此以後,兒臣不會再幹涉妾室的鬥爭。”
砰——
皇後直接把手裏的杯子砸了,上好的碧螺春茶葉灑了一地,氤氳茶香彌散。
周圍伺候的宮女太監嚇得紛紛跪在地上。
皇後恨鐵不成鋼,怒斥道:“你是主母,管理後宅是你分內之職。可你現在有半分主母的樣子?王府的田產鋪子你一概不問!前些日子辦個春日宴,還讓刺客混入其中!
你每日要麽在佛堂念經,要麽往死裏逼孩子讀書!燕京哪個當家主母,做成你這窩囊樣?”
王妃垂眸,一言不發。
她並不覺得自己有錯。
燕京其他大家族,妻妾鬥得死去活來。燕王府後宅雖然也有小波折,可總體還是風平浪靜的。
妻妾表麵和睦,這不是挺好的嗎?
皇後氣得胸口起伏,她指著王妃罵道:“你連一個小小的燕王府都管不好,將來如何...如何...”
剩下的話,皇後沒有說出口,也無法說出口。
王妃滿腹委屈,替自己辯駁:“母後,兒臣確實沒有管好王府,可兒臣把承恪和承貞教養得極好。”
不提兩個孩子還好,一提承恪和承貞,皇後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孩子天不亮起床讀書,深夜還在背書,小小的年紀隔三差五生病,這叫養得好?澹台舒雅,你遲早會害了兩個孩子!”
王妃攥緊袖子。
兩個孩子開蒙早,在國子監的學業也是名列前茅,王妃並不覺得自己有錯。
皇後不想看王妃這張愚蠢的臉,命令道:“你去外堂跪著,想想你錯在哪裏,跪到晌午才準回王府。”
王妃眼眶含淚,辛酸地離開主殿。
殿內,伺候皇後的老嬤嬤奉上一碗藥湯。皇後喝完苦澀的藥湯,長歎一聲:“當年,就不該挑選澹台舒雅當元景的妻子。”
老嬤嬤安慰道:“娘娘,這並不是您的錯。您為太子和燕王安排好了一切,隻是沒想到太子的身體...”
皇後養育兩個兒子,手段不同。
對於太子李元昌,皇後把他當成未來儲君培養,傾注全部的心血,從小逼著太子努力讀書,學習處理家國大事。
對於次子李元景,皇後把他當成太子的臂膀來培養,對燕王傾注的關愛少了很多。燕王從小文武兼修,少年時還去邊關曆練,成長環境相對寬鬆,身體也很健康。
皇後為兩個兒子挑選妻子,也有差別。精挑細選的太子妃,知書達理頗擅管家,是太子的賢內助,將來肯定也成為賢德的皇後。
燕王的妻子澹台舒雅,出身名門。皇後沒深入考察她的性格和管家本事,就草草將她許配給燕王。畢竟一個王妃,沒必要用選拔太子妃的標準去挑選。
本來一切都很順利,誰料太子兒時讀書過度,傷了身子根本,如今身體每況愈下。
太醫說,太子最多還有三年時間。
太子身子弱,無法和妻妾圓房,導致東宮至今沒有一個男孩。所以,將來繼承大慶國皇位的隻能是燕王。
皇後越想越頭痛:“你看澹台舒雅那性格,大事不聞不問,小事不搭不理,往死裏逼孩子讀書。故意裝成人淡如菊,可私底下連侍妾都嫉妒。她將來若是成了皇後,她能管好後宮?她能處理好前朝和後宮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