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我的小肚子又在唱歌了。”
“你這孩子也是個奇怪的,肚子怎麽會唱歌呢?”
“肚子餓了,就會唱歌,咕、咕咕……”
“涵妤的想象力超級棒!媽媽的肚子也在唱歌了,咕、咕咕……”
方子圓明白方母是對她不滿,心裏有氣,才借外孫女的話來發泄,她裝作沒聽見,馬上稱讚並附和自己的小女兒。
“咕、咕咕……肚子想喝羊肉湯了。”
“好,我們去羊肉館,犒勞一下涵妤的小肚子。”方子圓一邊回應著,一邊將方向盤向右一打,接著問方母:“媽媽,您還想吃點什麽?”
“隨你們,也是羊肉湯吧。”
方母緊繃著臉,聲音裏透著冷淡。
“您想去哪一家?”
方子圓見方母還是不高興,又補了一句。
“去‘好再來’吧。”
方母終於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她的臉色總算緩和下來,邊說邊抬手摸了摸涵妤的頭。
兮和縣最不缺的就是羊肉館,有的開在城內,有的開在城外。
每一家羊肉館都擁有自己的特色,或在肉,或在湯,或在韭花醬,或在……
兼而有之的是一家叫“好再來”的全羊館,老板長的胖墩墩的,又整天笑眯眯的,所以人送外號“彌勒佛”。
有老人說彌勒佛的太爺爺是個孤兒,他白手起家,小小的年紀便挑起一副貨郎擔子,走村串巷,沿街叫賣,省吃儉用,一個銅板一個銅板地積攢著。
三十歲那年,他終於攢滿了幾瓦罐銅錢,將家中的兩間破茅屋收拾幹淨,開了一家包子鋪,左鄰右舍的好心人都為他要做的生意擔心。
然而,他好像天生就是個做包子的,他包的包子褶子又多又勻,不但看著養眼,而且皮薄餡大,美味可口。
蒸熟的包子一出籠,誘人的香氣一下飄出數條街,引得東西南北的客人紛至遝來,他們嚐過之後,還想再嚐。
日複一日,很多客人頻頻光顧,讚不絕口。
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他不但翻新了老宅,還重裝了鋪麵,引得一個個媒人前來,紛紛為他提親。
一位老人的出現,嚇退了媒人,嚇退一個,又一個。
這位老人比叫花子還不如,不但衣衫襤樓,而且頭麵生瘡,樣貌駭人地昏倒在他的包子鋪前。
他沒有半點嫌棄,當下將老人抱進屋裏,又請來郎中為他醫治。
三個月後,老人的病好了,吃飯卻變得挑剔起來,一日三餐,頓頓都不能重樣。他並沒有生氣,更沒有怨言,無論多累多忙,都是親手做好了,笑著端給老人。
半年後,老人去世,給他留下一張秘方,一張燉羊肉的獨家秘方。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的包子鋪改頭換麵,成了羊肉館,生意更加興隆。
很快,他娶妻生子。
在時代的變遷中,羊肉館幾度關張,那張秘方卻一直被秘而不宣地保存著。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起來,羊肉館在“彌勒佛”的父親的手裏,生意做得蒸蒸日上,規模不斷擴大。
“彌勒佛”的確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接手“好再來”不久,大膽地開啟了連鎖盈利的模式。
很快,他的連鎖店開了一家又一家,由縣裏開到了市裏,再由市裏開到了省裏。
不知從何時起,兮合小城裏注重養生的群體已經趨於年輕化,養生的隊伍陡然壯大,喝羊湯吃羊肉成為首選,尤其是在夏季入伏和冬季交九之後的那段日子裏。
七月流火,八月授衣。
天氣雖已漸漸轉涼,時令尚在三伏之中。
吃羊肉,喝羊湯,既進補又排毒,兮合小城的人們吃興依然不減。尤其是那些年輕的小夫妻,他們不必再以石頭剪刀布來論輸贏,決定今天誰來做飯?明天誰去洗碗?一碗羊肉泡大餅,爽快地端起來,美美地吃下去,多出來的是舒服,省出去的是麻煩,何樂而不為呢?
由此,每年的伏天到了,小城的男女老少,凡是喜歡吃羊肉的,隻要荷包允許,隔三岔五的,都要進一次羊肉館,連肉帶湯可勁地飽餐一頓,或吃的紅光滿麵,或吃的麵若桃花。
方子圓的車開到“好再來”時,還算是晚飯的時間。
“好再來”的樓上樓下、院裏院外,每張餐桌上的客人還是滿滿的。
幾個小夥計跑上跑下,不時穿梭在餐桌間,給客人的碗裏添入熱氣騰騰的奶白色的羊湯,而肉案前排隊等候的顧客還在長龍般拉長。
方子圓抱著涵妤從羊肉館出來時,身後跟著一個十幾歲的小夥計,他手裏提著一個大號的泡沫保溫箱。
方母一個人坐在車裏,早已等得心急。
方子圓忙打開車的後備廂,謝過幫她將泡沫箱放穩妥的小夥計,開車回家。
方父早已在樓下等候多時,見方母安然無恙地回來,他張了張嘴,卻什麽也沒說出來。
“是羊肉湯?”
方父接過方子圓遞過來的泡沫箱,笑眯眯地問。
方子圓笑著對方父點點頭,抱起涵妤,扶著方母,走上樓梯。
“洗幹淨小手,喝羊湯嘍。”
涵妤高興地喊著,歡快地邁開一雙小腳,跟著方子圓走向洗手盆。
方父將羊肉、羊雜和羊湯倒進大鋁鍋中,拿勺子攪勻,盛入大大小小的四個碗中,放到桌子上,沒等方子圓和涵妤坐定,也沒等羊肉湯的溫度降下去,方父方母便迫不及待地吃喝起來。
方子圓將涵妤的那份倒進一個大湯盤裏,拿起一雙筷子,小心攪動著,湯和肉很快就不燙了。她還是舀了一調羹,送到嘴邊嚐了嚐,不冷也不熱,才端起湯盤,倒進小碗中,放在涵妤麵前。又去鍋中撈出些羊肝和羊血,倒入方母的碗中,輕聲提醒她要慢慢吃,細嚼慢咽有助消化。
不忍再看方父方母的吃相,方子圓走進廚房,煤氣灶和灶台上油汙成片,不堪入目。
方子圓打開冰箱,見冷藏室裏孤零零地躺著一把打蔫的青菜,還是超市每晚七點半以後的特價菜,再打開冷凍室,隻有一條瘦小的鹹魚眼窩深陷,很是孤單地躺在下層抽屜的一角。
一轉身,方子圓又敞開食品櫥的門,裏麵放著幾包麵條,幾個幹透的煎餅和開裂的饅頭,盛放大米、小米等雜糧的幾個罐子也都見底了。
關好櫥門,方子圓看見一隻蜘蛛正忙著吐絲,忙著在她精心給方父方母製定的食譜上織網,心裏開始有火星亂蹦。她隨手拿起洗潔精,擠一些在抹布上,擦拭著灶台上的油汙。
“媽媽,快去吃飯呀!我吃飽了,洗手去了。”
涵妤說完,小腦袋在廚房門口一閃,不見了。
“要媽媽幫忙嗎?”
“不要!我自己能洗幹淨。”
涵妤周歲剛過,方子圓就讓她學著自己吃飯。
這孩子也是天生的愛幹淨,吃飯又快又利索,飯菜很少撒到餐桌或衣襟上。
每次吃完飯,小嘴巴也總是幹幹淨淨的,從不像有的孩子那樣,吃飯時必須帶上圍嘴。
“你這孩子也是個奇怪的,肚子怎麽會唱歌呢?”
“肚子餓了,就會唱歌,咕、咕咕……”
“涵妤的想象力超級棒!媽媽的肚子也在唱歌了,咕、咕咕……”
方子圓明白方母是對她不滿,心裏有氣,才借外孫女的話來發泄,她裝作沒聽見,馬上稱讚並附和自己的小女兒。
“咕、咕咕……肚子想喝羊肉湯了。”
“好,我們去羊肉館,犒勞一下涵妤的小肚子。”方子圓一邊回應著,一邊將方向盤向右一打,接著問方母:“媽媽,您還想吃點什麽?”
“隨你們,也是羊肉湯吧。”
方母緊繃著臉,聲音裏透著冷淡。
“您想去哪一家?”
方子圓見方母還是不高興,又補了一句。
“去‘好再來’吧。”
方母終於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她的臉色總算緩和下來,邊說邊抬手摸了摸涵妤的頭。
兮和縣最不缺的就是羊肉館,有的開在城內,有的開在城外。
每一家羊肉館都擁有自己的特色,或在肉,或在湯,或在韭花醬,或在……
兼而有之的是一家叫“好再來”的全羊館,老板長的胖墩墩的,又整天笑眯眯的,所以人送外號“彌勒佛”。
有老人說彌勒佛的太爺爺是個孤兒,他白手起家,小小的年紀便挑起一副貨郎擔子,走村串巷,沿街叫賣,省吃儉用,一個銅板一個銅板地積攢著。
三十歲那年,他終於攢滿了幾瓦罐銅錢,將家中的兩間破茅屋收拾幹淨,開了一家包子鋪,左鄰右舍的好心人都為他要做的生意擔心。
然而,他好像天生就是個做包子的,他包的包子褶子又多又勻,不但看著養眼,而且皮薄餡大,美味可口。
蒸熟的包子一出籠,誘人的香氣一下飄出數條街,引得東西南北的客人紛至遝來,他們嚐過之後,還想再嚐。
日複一日,很多客人頻頻光顧,讚不絕口。
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裏,他不但翻新了老宅,還重裝了鋪麵,引得一個個媒人前來,紛紛為他提親。
一位老人的出現,嚇退了媒人,嚇退一個,又一個。
這位老人比叫花子還不如,不但衣衫襤樓,而且頭麵生瘡,樣貌駭人地昏倒在他的包子鋪前。
他沒有半點嫌棄,當下將老人抱進屋裏,又請來郎中為他醫治。
三個月後,老人的病好了,吃飯卻變得挑剔起來,一日三餐,頓頓都不能重樣。他並沒有生氣,更沒有怨言,無論多累多忙,都是親手做好了,笑著端給老人。
半年後,老人去世,給他留下一張秘方,一張燉羊肉的獨家秘方。
又過了一段時間,他的包子鋪改頭換麵,成了羊肉館,生意更加興隆。
很快,他娶妻生子。
在時代的變遷中,羊肉館幾度關張,那張秘方卻一直被秘而不宣地保存著。
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起來,羊肉館在“彌勒佛”的父親的手裏,生意做得蒸蒸日上,規模不斷擴大。
“彌勒佛”的確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接手“好再來”不久,大膽地開啟了連鎖盈利的模式。
很快,他的連鎖店開了一家又一家,由縣裏開到了市裏,再由市裏開到了省裏。
不知從何時起,兮合小城裏注重養生的群體已經趨於年輕化,養生的隊伍陡然壯大,喝羊湯吃羊肉成為首選,尤其是在夏季入伏和冬季交九之後的那段日子裏。
七月流火,八月授衣。
天氣雖已漸漸轉涼,時令尚在三伏之中。
吃羊肉,喝羊湯,既進補又排毒,兮合小城的人們吃興依然不減。尤其是那些年輕的小夫妻,他們不必再以石頭剪刀布來論輸贏,決定今天誰來做飯?明天誰去洗碗?一碗羊肉泡大餅,爽快地端起來,美美地吃下去,多出來的是舒服,省出去的是麻煩,何樂而不為呢?
由此,每年的伏天到了,小城的男女老少,凡是喜歡吃羊肉的,隻要荷包允許,隔三岔五的,都要進一次羊肉館,連肉帶湯可勁地飽餐一頓,或吃的紅光滿麵,或吃的麵若桃花。
方子圓的車開到“好再來”時,還算是晚飯的時間。
“好再來”的樓上樓下、院裏院外,每張餐桌上的客人還是滿滿的。
幾個小夥計跑上跑下,不時穿梭在餐桌間,給客人的碗裏添入熱氣騰騰的奶白色的羊湯,而肉案前排隊等候的顧客還在長龍般拉長。
方子圓抱著涵妤從羊肉館出來時,身後跟著一個十幾歲的小夥計,他手裏提著一個大號的泡沫保溫箱。
方母一個人坐在車裏,早已等得心急。
方子圓忙打開車的後備廂,謝過幫她將泡沫箱放穩妥的小夥計,開車回家。
方父早已在樓下等候多時,見方母安然無恙地回來,他張了張嘴,卻什麽也沒說出來。
“是羊肉湯?”
方父接過方子圓遞過來的泡沫箱,笑眯眯地問。
方子圓笑著對方父點點頭,抱起涵妤,扶著方母,走上樓梯。
“洗幹淨小手,喝羊湯嘍。”
涵妤高興地喊著,歡快地邁開一雙小腳,跟著方子圓走向洗手盆。
方父將羊肉、羊雜和羊湯倒進大鋁鍋中,拿勺子攪勻,盛入大大小小的四個碗中,放到桌子上,沒等方子圓和涵妤坐定,也沒等羊肉湯的溫度降下去,方父方母便迫不及待地吃喝起來。
方子圓將涵妤的那份倒進一個大湯盤裏,拿起一雙筷子,小心攪動著,湯和肉很快就不燙了。她還是舀了一調羹,送到嘴邊嚐了嚐,不冷也不熱,才端起湯盤,倒進小碗中,放在涵妤麵前。又去鍋中撈出些羊肝和羊血,倒入方母的碗中,輕聲提醒她要慢慢吃,細嚼慢咽有助消化。
不忍再看方父方母的吃相,方子圓走進廚房,煤氣灶和灶台上油汙成片,不堪入目。
方子圓打開冰箱,見冷藏室裏孤零零地躺著一把打蔫的青菜,還是超市每晚七點半以後的特價菜,再打開冷凍室,隻有一條瘦小的鹹魚眼窩深陷,很是孤單地躺在下層抽屜的一角。
一轉身,方子圓又敞開食品櫥的門,裏麵放著幾包麵條,幾個幹透的煎餅和開裂的饅頭,盛放大米、小米等雜糧的幾個罐子也都見底了。
關好櫥門,方子圓看見一隻蜘蛛正忙著吐絲,忙著在她精心給方父方母製定的食譜上織網,心裏開始有火星亂蹦。她隨手拿起洗潔精,擠一些在抹布上,擦拭著灶台上的油汙。
“媽媽,快去吃飯呀!我吃飽了,洗手去了。”
涵妤說完,小腦袋在廚房門口一閃,不見了。
“要媽媽幫忙嗎?”
“不要!我自己能洗幹淨。”
涵妤周歲剛過,方子圓就讓她學著自己吃飯。
這孩子也是天生的愛幹淨,吃飯又快又利索,飯菜很少撒到餐桌或衣襟上。
每次吃完飯,小嘴巴也總是幹幹淨淨的,從不像有的孩子那樣,吃飯時必須帶上圍嘴。